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
作者:七月新番      更新:2019-09-22 01:29      字数:6520
  “赵政,赵政……”

  梦中,那个让秦王政厌烦的称谓再度响起。 .

  秦王政出生的那年,正值邯郸之围,秦军日夜攻邯郸不止,与此同时,赵人也围在他降生的屋舍外整整三层。

  据母后说,那些赵人啊,带着长平之战四十万赵人丧命的仇恨,叫嚷着要将他这个秦国恶种分食了!

  若非母家是赵国豪门,拼命庇护,秦王政决计活不到长大。也为了让他能在邯郸顺利活下来,母家带着讨好赵国王室的意思,擅自为他取了一个名。

  “昔日秦赵同源,均祖蜚廉。秦之高祖恶来者,蜚廉子也,蚤死,有子曰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为周室牧马,位卑贱……故以大宗造父之宠,恶来诸子孙皆蒙赵城,为赵氏。今秦有孙政,生于赵邯郸,亦当为赵氏,称赵政……”

  许多年以后,秦王政询问过少宗伯,才知道,这是老掉牙的旧事了。

  少宗伯对他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故姓千万年而不变,氏一再传而可变,岂有数百年固守之理?”

  的确,数百年前,秦国的祖先在殷商灭亡后身份卑微,作为牧马附庸,因为与赵造父同宗,便也一起用赵氏、赵城来自我标榜。

  但时过境迁,从非子被周孝王赏识,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号“秦嬴”开始,秦国的祖先,便开始抛弃赵氏,以秦为氏了。秦侯、秦仲,无数先祖的名讳皆是明证。到了秦襄公列为诸侯,更遵循“诸侯国国君以国为氏”的原则,亦有有会盟誓书为证。

  至于赵氏?且不说秦的地位已远超过赵,从春秋晋国执政赵宣子背信弃义发动令狐之战起,秦赵已成敌人,到了近百年来,更是不死不休的仇雠,秦国王室,岂会再以赵为氏?

  所以秦王政一直视“赵政”之名为奇耻大辱!

  少时在邯郸,那些赵国公子王孙为了羞辱他,强迫他穿上牧童的装扮,为他们赶马。那一声声的“赵政”还有“西方牧犊儿”的蔑称着实刺耳。

  待他长到八岁,终于脱离邯郸苦海,脱下赵国服饰,穿上朱玄相间的秦衣,回到从未涉足过的祖国时,也总算摆脱了这个称谓……

  但就像他花了十多年时间也难以习惯咸阳的水土,嫌弃咸阳宫狭小一般,秦王也不喜欢“秦政”之称。

  于是等他继位为王后,在祭拜宗庙时,他便发出了令大宗伯、少宗伯惊讶的豪言。

  “天子无氏!”

  周室已亡,九州无主,但年仅十三的秦王政,却早早立下了一个大志。

  这不仅是他的野心,也是从秦孝公起,历代秦国先君的愿望!

  “一统天下!”

  从那之后,秦王就极少再被人称名讳了,更别提“赵政”。

  最后一次被人这么叫,是什么时候?

  是被杀前,歇斯底里的嚎叫?

  是儿时在邯郸唯一的朋友燕太子丹入咸阳为质子时,得知他要扫灭六国的大志时,在恐惧愤怒间脱口而出的骂言?

  还是母后临终前,带着对他囊扑杀死两个同母弟的恨意,说出的那声:“赵政,你个天杀的!”

  今夜,那些死去的鬼魂又回来了,吕不韦、母后、、燕太子丹、樊於期、成、昌平君。

  他们满脸是血,飞舞在半空,一声声地喊着“赵政,赵政”,纠缠不已。

  秦王政却没丝毫的害怕,这些辜负他背叛他的人,不值得恐惧。

  他是天子,把持太阿,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眼下,只需要轻轻一挥袖,亡灵们便魂飞魄散!

  少顷,秦王龙目微张,呼吸平静,定定地看着富丽堂皇的宫室,名家墨者均落入名实的诡辩里去了,归根结底,名者,实之宾也,大实必以大名配之,方能名正言顺,可是如此?”

  少宗伯称是,秦王继续道:“春秋以来,诸侯混战,卿大夫僭越夺位,故奇辞起,名实乱,如今天下归一,亦当重正名实,而正名之举,当由寡人始!”

  言罢,秦王看向已入内待召的郎官、近臣:“赵高何在?为寡人草诏!”

  中车府令赵高可是文武全才,不仅驾得一手好马车,书法也堪称一绝。他立刻上前,在案上摊开帛书,将笔蘸满天下间最好的墨,按照秦王的口谕,用天下前三甲的书法小篆,写下诏书。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

  “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

  “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

  “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先是一番对秦灭六国理由、过程的追述后,秦王略一停顿,思索片刻后,终于开始了正文: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古人云,名者,实之宾也!今寡人已贵为天子,宾九州,制**,王号已不足尊也。故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今令丞相、御史大夫,及诸议郎共议帝号!”

  是的,就像他活着的时候,决不愿被人称为,更不可能自称“赵政”一般,这结束乱世,一天下的大功业,九州万里的广袤疆土,也需要更伟大的名号来衬托!

  然后,传之万世!

  ……

  秦王政二十六年仲春二月,这份令群臣“议帝号”的诏书,在咸阳城朝野掀起了轩然大波。

  丞相隗状、王绾,御史大夫冯去疾等人首当其冲,廷尉李斯也纠集幕僚,整天开会商谈此事。

  而这份诏书的副本,也发到了咸阳宫外的郎中令官署,由郎官们传阅,最后,终于传到了一个面色黝黑的新任六百石议郎案头……

  黑夫瞪着诏书副本上漂亮的小篆,暗道:“不曾想,我上任才第二天,竟就碰上了这件事!”

  一份试卷发下来,当所有人都在苦思冥想,在揣测推敲时,你却已经知道正确答案,这时候,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