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第12部分
作者:浅吻转角爱      更新:2020-11-20 20:15      字数:11512
  清协的老兵说道:“检点,我们姚副将每年才让我们打三五发子药啊,除非到了温镇操阅才会多打几发,此外多打的子药都我们自己出钱来买。”

  旁边还有一个温州城守营的绿营兵,是楠溪之役被俘虏过来:“我们这边也差不多,一年用掉的子药顶多千多发,都司每年都上报数万发,这其中多出之数,都让那些当官贪污了去。”

  又有绿营老兵建议:“检点,咱们诸备的铅子火药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后备队一次打二十发,奋勇队一次是三十发,而龙枪哨楠溪哨一次都是五十发的水准,而且要求一个比一个高,龙枪哨那简直是敌人冲到枪口才开始射击,这样的严格他们闻所未闻。

  要知道他们受到的教育是只要看到敌军露头就开火射击,有时候敌军远在两三里外就开始射击,哪象龙枪哨这样要求抵近射击,就连后备队都要求进入三十步内才集火射击。

  不过他们也知道,柳检点所图不小,只是储备的铅子火药真经不起这样的日常消耗啊!

  柳畅给他们一个定心丸:“没事,我已经准备自制子药了,咱们毕竟控制着磐石镇这么一块地盘,弄点材料还是有办法的,不过你们若有什么好办法,也可以知会我一声,我柳某人一向对得起兄弟们。”

  一个乐清协的绿营兵犹豫了一下,倒是站了起来:“小人知道一法,可以令子药威力倍增一二成。”

  “真有此法?”旁边的绿营兵都围过来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

  这个绿营兵把这个法子视作自己的传家之宝:“若不是遇到检点这等贤主,我还不愿把这等秘术献出来。”

  只是稍加询问,柳畅发现这个法子自己早知道了,只是没想到那么深--大名鼎鼎的粒状火药。

  粒化火药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只是这门技术在中国一次又一次失传,一次又一次地作为重大技术创新被中国人发明出来。

  最近的一次“再发明”,是道光年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是福建水师提督陈阶平发明出来了,实际是陈阶平从俘获的西洋海盗那里获取的资料制造出来。

  陈阶平“再发明”的粒状火药,号称威力与洋药相当,但实际上只是接近黑火药的最佳配比,而且还是纯手工制造,和真正的西洋火药有一定的差距,但至少这次“再发明”至少是一次很大的进步,只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十几年内,这次“再发明”又被大清朝遗忘了。

  这个绿营兵当时在福建参与其事,因此将这种粒状火药的制造技术记在心头:“检点,那时候道光爷可是明令各省绿营督造陈镇台的新式火药,都说威力远远胜过旧药,只是没到咸丰朝,就又都用回了旧药……”

  不用对付西洋人的洋枪洋炮,旧式黑火药足够对付农民起义了,柳畅的见识却与满清大员们不同,催促着:“这件甚好,你既然把这秘术献出来,那营务队正缺个队官,你暂时委屈一下。”

  这是提拔任用的意思,这绿营兵感激不尽:“多谢检点,多谢检点,只是这造新式火药不同旧药,甚费工料,又需要许多器具。”

  柳畅点点头:“你需要多少银钱,到我这里领用便是,新药造成之前,尚要多制旧药。”

  “谢过检点了!”

  虽然不是自己实现的技术创新,但有了粒状火药的话,总能提升许多战斗力,柳畅不由暗暗得意,却听得有人来报:“检点,叶娘子来了。”

  第47章 还价

  “叶娘子来了?”

  柳畅倒没把这当一回事,虽然葛五、叶娘子这群海贼是天地会系统,现在暂时是双方关系的蜜月期,葛五爷借磐石镇内好一块场地发卖渔获和各色中西货品,每天进账至少也有百八十两银子。

  看着叶娘子这边日进斗金,柳畅也是有些眼红,因此才筹划着利用自己这块地盘来贩卖私盐,借此赚取一笔起家的资本。

  现在柳畅和葛五两方都在相互利用,柳畅自然是想借葛五这群海贼在江面和海上掩护磐石镇,而没了磐山寨的炮台,葛五这边也没法截断瓯江。

  叶娘子仍是那一身红色劲装,一边挂剑一边挂着燧发手枪,英武非凡,站在一棵梅花树真是人比花娇:“检点,叶娘有礼了。”

  “听说玉环营要寻找叶娘的麻烦,还请五爷千万小心些。”

  绿营水师设有玉环营,额兵近千名,算是温州镇手上最强的一支海上力量,不过叶娘子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我手上也有十来条船,他们若是想来便来吧,不过是一战罢了。”

  历史上的葛孟晋所部很快在历史的大潮中变得默默无闻了,但是现在这个时空,由于得到磐石镇这块地盘的接济,又能截断瓯江海口,导致现在葛孟晋的船队实力一下子膨胀起来,浙闽洋面许多小股海盗都靠扰过来,柳畅甚至听说还有外国海盗加入进来。

  柳畅谈得比较随意:“那便最好,不知叶娘子找柳畅有何贵干。”

  叶娘子盈盈一笑,眼若秋水:“家中无盐了,叶娘是找检点借点盐做菜。”

  yuedu_text_c();

  “要多少?”柳畅还真有多余的食盐,没听出叶娘子话里的意思,直接就问道:“叶娘子说个数吧。”

  叶娘子伸出了一根光洁如玉的手指,却不说话,柳畅犹豫了一下:“一斤?叶娘子派个人过来便是了,不必亲身过来。”

  叶娘子摇了摇,她年纪虽轻,但这玉首摇动之间却是极有风韵,倒让柳畅看得赏心悦目:“是十斤?一百斤啊!”

  他没想到叶娘子一开口就是一百斤食盐,这个数字可就大了,只是叶娘子还不满意:“区区一百斤盐,何区叶娘亲自来找检点,叶娘想要借的数目,可是以石来计算的。”

  石?这个时代有大石小石的区别,柳畅不知道叶娘子要借的石是多少斤,但是他知道这个数字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十石?叶娘子您莫开玩笑,我们磐石寨的存盐不过百来斤罢了,从哪里找十石盐给你。”

  可叶娘子想要借的可不是十石盐,她玉指轻轻摇动了:“检点,我借的不是十石盐,也不是一百石盐,而是一千石。”

  柳畅被叶娘子吓住了:“一千石?叶娘子你莫要开玩笑了,我虽然想贩点私盐,可是你一开口便是一千石,这数目也太大了。”

  一石通常是一百二十市斤,一千石便是十二万斤食盐,折算成现代的计算单位就是整整六十吨食盐,寻常一个县的食盐公司仓库里都未必储备有这么多食盐。

  叶娘子却是不这么看:“数目太大?检点,去年光温州一府,出产的官盐就达十数万石,叶娘所求的不到百分之一罢了!若不是分心无术,叶娘都想亲自来做这私盐生意了。”

  柳畅知道东南沿海的食盐产量肯定惊人,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夸张,光是官盐就达十数万石,加上私盐这产量能达到多少,何况这么多官盐私盐尚不能满足需求。

  “我尽力去张罗便是,这一千石数目实在太大,叶娘我尽力替你筹措。”

  “这可不行!”叶娘子办事干脆,铃声般声音说个不停:“若是检点能帮我筹一千石渔盐来,叶娘就不必往海里倒渔获了,现在看着这白花花的银子往水里流,我就心痛,这都是银子啊。”

  叶娘子管着葛五的钱袋子,渔获倒入水里去确实是真金白银流走了,柳畅能理解这一点:“叶娘子,我虽然联络了一些盐场,又有些以前的关系,但是能搞到多少盐,我自己都心底无数啊!”

  “检点你这太过谦,谁不知道楠溪哨今已经回来,我们的人在岸边撞到过他们,两百多人的队伍,上百辆独轮车加上十几个驮子,浩浩荡荡的队伍,今天晚上就能到磐石寨。”

  柳畅没想到霍虬这么快就弄来了私盐,而且还是这么大规模的队伍,心中一喜,当即说道:“顶多是几十石罢了,运多少次凑足叶娘子那一千石,何况叶娘子你现在财源滚滚,小弟这边那是快揭不开锅了,不搞点盐非得饿死不可。”

  “谁叫你要养这么多人,五六百张嘴都到你这里吃饭。”叶娘子碎嘴起来很厉害:“太不会当家。”

  柳畅继续叫苦:“那叶娘子你行行好,先让我吃上一回饱饭再说,哎……我这里和叶娘子你那边没法比,吃饭的人多,可能办事就那么几个饭桶,让他们算一算有多少人在我手底下吃饭,结果几次算出来的数目都不一样!可是叶娘子你那里开伙都是井井有条,那么一个队伍被你管得有条不紊,不养一个闲人,我是羡慕死了。”

  柳畅说的倒有一半是真话,叶娘子虽然管着葛五的钱袋子,但也是个极会理家的女人,几百人的队伍井井有序,没出什么大乱子。

  而柳畅在穿越之前最多在学校当过小组长,连几个同学都没管好,现在让他抓这么一大摊子那只能从头学起,因此才出了不少乱子,不过叶娘子却看破他的心思:“检点,你这边也已经上了正轨,不甃这吃饭问题,这样吧,这次来的盐分我六成,剩下四成够你吃半个月了。”

  卖给叶娘子那柳畅吃亏不小,先不说价格上的差距,现在柳畅还赊欠着叶娘子一大笔鱼钱,叶娘子肯定也要先赊欠着再说。

  因此柳畅摇头:“至多二成,我八你二。”

  “检点,这可不成!”叶娘子会算账:“我每天有多少渔获,至少几千斤,一千斤至少要用一百五十斤渔盐,一天下来得用多少渔盐。”

  “实在是我就靠这点盐来管肚子了!”柳畅还是叫苦:“叶娘子总不能让我饿死吧!”

  “我只能亲自来做私盐这行当了!”叶娘子威胁道:“就怕到时候抢了检点的生意。”

  柳畅却不怕叶娘子来抢自己生意:“还是两成,叶娘子有心兼做私盐生意,那也不错。”

  葛五这支舰队全飘泊在海上,哪有可能上陆兼顾私盐生意,他们对私盐的一切关节都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亏蚀了老本。

  何况在瓯江海口坐收保护费,那是何等轻松的一件事,比贩私盐赚辛苦钱不知强上多少倍,接下去要准备同水师玉环营在海上接仗,不可能让兄弟们上岸做这个兼职。

  可是叶娘子却不愿意放弃这其中的暴利,事实所有的渔获都不用她自己来处理,已经有好几家地方上的强人向她求购渔获,并声称只要有渔盐,有多少吃多少,价钱都好商量,甚至还有在江口附近作业的渔船直接向她高价求购渔盐。

  如果手里有足够的渔盐,每天至少能多赚过百两银子,因此叶娘子见无法说服柳畅,终于把杀手锏使出来了:“你我对半分,难道检点不想置办些洋枪洋炮吗?”

  第48章 德蒙斯

  yuedu_text_c();

  柳畅又惊又喜,差点忘记讨价还价:“叶娘联络上西洋人了?真有洋枪洋炮出售?”

  叶娘子用指尖在柳畅的手上轻轻划了一下:“检点可是答应五五分成了?”

  柳畅当即追问道:“若是真能联络到西洋人,这批盐分一半给叶娘子也无妨。只不过我得先买西洋火器再说。”

  对于柳畅对于西洋火器的迫切需求,叶娘子作为海上大豪可以理解,毕竟西洋火炮比中国自制的各式火器都锐利许多,她当即说道:“今天晚上就把盐给我一半,我就带你出海。”

  “出海?”柳畅犹豫了一下,现在整个磐石寨的大小事务都由他一个人来管:“要出海?”

  “没错,人家洋人怕我们黑他,所以不敢把船开进江里来,就停在海口之外,等着我们过去了。”叶娘子补充了一句:“人家虽然认银子和制钱,最好多带些洋银过来。”

  “知道!”柳畅倒也不怕叶娘子黑吃黑:“吃过晚饭,我便随叶娘子出海。”

  他已经想好了,把手上的家底都拿出去购置一批枪械,突然又笑了:“叶娘,既然要你要在我这里买盐,还是麻烦在我们这里付一批订金。”

  叶娘子可把钱袋子抓得紧紧的:“不成,不成,你在这里赊欠了不少渔获,这批渔盐也得先赊给我,哪有让我付订金的道理。”

  只是柳畅已经找到了叶娘子的命脉:“叶娘子,你若想下一批私盐还想五五对半分的话,就麻烦付一笔订金给我,不然就算了。”

  叶娘子犹豫了一下,才终于答应了柳畅的条件:“不是下一批,至少下下一批也是这个条件,要多少订金?”

  柳畅开出的条件不高:“一千银圆。”

  叶娘子答应了下来:“好!成交了,至少前三批私盐咱们得对半分,否则我没法子向当家的交代。”

  对于这一批由楠溪哨押送而来的私盐,柳畅是非常重视,他亲自带了半个龙枪哨出了磐石寨把这批食盐接了回来。

  霍虬脸上带着兴奋之情:“检点,总共是八十三石,我们和盐场说好了,下次再到他们那里拉一批。”

  他说起了这一次贩私盐的情形:“咱干这一行十几年了,没有一次象今天这么威风过。”

  平时贩私盐,他首先得想着怎么买通官面上的人物,特别是巡检、绿营兵和县里的那些能坏事的大人物与小人物,好不容易都搞定了,也只能偷鸡摸狗般东张西望,就象黄鼠狼过街一样。

  可是今天他可是明目张胆地把队伍拉出来,几十辆独轮车,十几匹驮骡驮马,两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可是根本没人敢出面管他们的事。

  一路上都是平平安安,没人敢招惹这么强大的武力存在,那盐场的几个主管已经到了温州城里去报遇贼劫持,官盐全失,同时催促他们快点来拉第二批私盐。

  至于他们的价格,也是低得发指,却比公家购买官盐的价格要高上不少,而且不用被某些大人物过上几手,盐场方面已经心满意足了。

  “把这批盐分叶娘子一半,账目以后慢慢结!下两批盐,不管拉多少,都分他一半!”柳畅在楠溪哨里很有权威:“她已经付了一千银圆的订金!”

  霍虬只是压低了声音:“我们这么辛苦,岂不是要替葛五爷他们打白工?分他们一半,这太亏了。”

  柳畅告诉他:“不亏不亏,叶娘子替我们联络上西洋人,我这就准备出海买一批洋枪回来。”

  霍虬没有多少见识,却很知道西洋火器锐利无比,却是替自己的楠溪哨争取利益:“检点,这批洋枪我们楠溪哨也应当有一份吧?”

  柳畅点点头:“你们这么辛苦把盐运回来,没有你们的一份岂能说得过去,不过今天晚上我带瞿哨长过去,这个家就交给你了!”

  虽然瞿杰是龙枪哨哨长,可是这人才具平庸,让他镇守磐石寨,柳畅实在是放心不下,他宁可让霍虬镇守磐石寨也不希望发生什么乱子。

  霍虬一听柳畅让他在家镇守,当即眼睛都亮了:“检点放心便是,绝对万无一失!”

  八十三石私盐,算起来已经是近万斤了,叶娘子也很干脆,不要零头,就是运走了四十石充当渔盐,但是也不愿意付那一千银圆的钉金:“我和那洋人有些交情,可以在他那里赊欠些,咱们上船后我帮你敲敲边鼓,到时候再细算这笔订金。”

  借着月光,又点燃了火把,叶娘子带着柳畅和瞿杰一起上了一艘快船,连夜就准备出瓯江口,一起上岸的还有龙枪哨里最可靠最能拼命的几个勇士,他们随身带了三千银圆。

  这是柳畅拿来付款的硬通货,只要买到了一批西洋枪械,那么他就算是正式在这个时空站住脚。

  yuedu_text_c();

  江水哗哗地流过,叶娘子这艘船行得甚慢,柳畅只见一片黑暗,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了,旁边叶娘子劝道:“检点还是先歇息会为好!等天亮才到。”

  柳畅点点头:“到时候麻烦叶娘子唤醒我!”

  他和龙枪哨的一帮弟兄都围成了一圈,他偎在甲板上,怎么也睡不着,龙枪哨的这一帮弟兄们也不敢睡。

  他们身边的麻袋里可是装了整整三千银圆,在起事之前,他们一辈子都摸不到这么多银圆,现在是在葛五的船上,谁敢睡觉?

  一直到三四更天,柳畅才勉强睡了过去,他睡了没有多久,就听得叶娘子那动听的声音:“检点,醒一醒!我们就要上那洋人的船了!”

  柳畅擦了擦眼睛,却看到不远的海上有着那么一艘西洋帆船,体型不大,却比叶娘子的这艘中国式帆船先进许多,三根桅杆上挂着一张又一张白色风帆,横着、坚着,怎么也数不过来,却有着特殊的美。

  这艘帆船在晨光下驶了过来,不一会两艘帆船已经贴得很近,西洋帆船上扔下了悬索,叶娘子上了一条舢板:“检点,我们一起过去吧,小心些,千万别落到海里去!”

  柳畅点点着,他还是第一次乘上这样的小舢板,看着时不时浮动的海浪,看着亲兵们小心地抱着装着银洋的袋子跳上了舢板:“这浪不大吧?”

  叶娘子用纤指梳理了一下头发:“就看检点的胆子够不够,落到海里可是十有八九救不回来了!”

  波涛阵阵,柳畅看着舢板贴近了这艘漂亮的西洋帆船,然后叶娘子第一个跳上了悬索,又把手伸了过来:“检点……”

  舢板在海面飘浮不定,柳畅大着胆子伸出了手,一步一步地慢慢爬上了帆船,心里还在回味着叶娘子的那只手。

  一个船形帽的西洋商人已经在甲板等待多时了:“你好!我的朋友,初次见面,我是德蒙斯伯爵。”

  第49章 利器

  德蒙斯是不到四十岁的西洋人,看不出是哪国人,头上戴着假发,红白相间的衣服上别着铜钮扣,倒有那么一两份贵族气质。

  但这个时代的远东,根本没有真正的欧洲贵族,只有那些兼具勇气、梦想、智慧、贪婪、愚蠢的冒险家而已,柳畅当然不会真以为他是一位欧洲来的贵族。

  不过他也不会揭穿这一点,他只是说道:“应当是基度山伯爵吧?”

  德斯蒙的脸变得更加热情了:“没错,是基度山伯爵,我就是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基度山岛才来到神秘的东方。”

  基度山伯爵的发表大约是一八四五年间,距离现在约有十年左右,这部小说一发表有洛阳纸贵的味道,在欧洲,不管是社会名流还是普通人,都喜欢阅读这部让他们沉醉的作品,德蒙斯也不例外。

  在搞跨纳粹一家小银行之前,荷兰人德蒙斯已经混入了所谓成功人士这个阶级,他从最底层的小职员开始奋斗,一步步踩在别人的尸体和泪水往上爬,刚到三十岁就已经成为这家小银行的一名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可以骄傲在宴会上称自己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

  但是野心与贪婪毁掉了一切,抢在银行关闭之前,德蒙斯卷走了银行最后一笔钱,然后用这笔钱购买了一张前往上海的船票,准备在远东开始自己的事业。

  作为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德蒙斯准备从事对外贸易行业,但是他刚刚准备收回投资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军队就席卷了整个远东,为此他损失了上万银圆。

  太平军占据了南京城附近,而清军则控制了长江的更下游,以及上海刀会的叛乱,导致德蒙斯的生丝与茶叶贸易不得中断,他不得不从事风险更高的非法贸易中来。

  每一次非法贸易,都让德蒙斯提心吊胆,但这也充满了极度的刺激,柳畅的基度山伯爵称谓满足了他的这种扭曲心理。

  “没错!我也同样是阿拉伯的阿拉丁。”柳畅回复他:“我也在寻找中国的基度山岛,我的朋友。”

  德蒙斯的汉语非常熟悉,只是稍微带了那么一点上海腔:“说得好,朋友,欢迎来到我的船上,这里有你想要的一切武器和军事物资,即便是上海租界的英法军队都没有这么好的装备。”

  他热情地张罗着生意说道:“而且你在远东找不出更便宜的价格,绝对是最优惠的价钱。”

  柳畅一句话就问倒了他:“那么有米尼步枪吗?我要高价收一批。”

  如果说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步枪,那肯定是米尼步枪,正在进行中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军队凭借米尼步枪的超高射程给予装备旧式步枪的沙俄军队以毁灭性打击。

  “米尼步枪?”德蒙斯舌头一下子就大了:“我什么枪炮没有?只是米尼步枪不容易装填,很不容易训练,而且对部队要求很高,价格又太高,还是先去看看别的枪炮吧。”

  柳畅咬定青山不放松:“我就是想买米尼步枪?带我过去看看。”

  yuedu_text_c();

  德蒙斯知道这肯定是个懂行的中国人,这年代的中国人对于洋枪洋炮一窍不通,哪料想居然有这么一位异数:“朋友,米尼步枪要一百银圆一杆。”

  “没问题!”柳畅答应下来:“带我过去看看,我在天京的时候就曾购买了一批米尼步枪。”

  “阁下属于太平天国?”德蒙斯确认这是一位真正懂行的大人物:“还没请教阁下大名。”

  “太平天国天王殿前三十六检点柳畅。”

  这么一个头衔中国人都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德蒙斯这么一位外国人,不过德蒙斯听得“三十六”这个数字,知道这肯定是一位高级军官,如果放在欧洲,大约是旅长或团长一级的人物,又听叶女士介绍过这位柳将军对西洋军火非常感兴趣。

  德蒙斯继续劝道:“阁下既然购买过米尼步枪,应当知道我这个价格没有水份,一百银圆一杆,价格太高了。”

  “一百银圆那是送到天京的价格,而且还包括了子弹和全套附件,上海租界米尼步枪多少钱,德蒙斯伯爵应当很清楚吧。”柳畅胆子很大:“带我过去看看你的米尼步枪,合适的话,我要买上一大批。”

  说到这份上了,德蒙斯只能说点实话:“我这次来得很仓促,五百杆米尼步枪放在上海仓库了,没有带来。”

  实际情况他手上连一杆米尼步枪都没有,就是整个上海除了英法驻军之外,也没有几杆米尼步枪出售。

  毕竟米尼步枪算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军事技术,英国军队直到一八五一年才开始大量装备米尼步枪,虽然到克里米亚战争参战的英法军队全部装备了米尼步枪,但是还有许多偏远地区的殖民地部队装备着更落后的击发枪和燧发枪,而正在进行中的克里米亚又吞噬了大部分米尼步枪的产能。

  而远东地区,特别是上海一直是各式退役步枪的输入地,大家更愿意以白菜价购入各国军队退役的旧式步枪,然后运到上海以数倍的价格出售,因此到现在为止,整个上海租界都只有极少量的米尼步枪出售。

  作为一名曾经破产过一次的银行家,德蒙斯以一位成功商人的语气说道:“但是我这里有大量的好枪和军事物资,要不要先看一看,保证物美物廉。”

  说着,他把柳畅请进了舱室:“我相信这些东西一定会让您满意的!”

  货舱里有点黑,德蒙斯小心地拿着烛台在前面引路,他指着路侧的木桶:“你看,这是皇家海军使用的军用火药,火药桶装着整整二十三磅火药,质量最最上乘,是真正的粒状火药……”

  他对于自己商品的优势了如指掌:“这样的粒状火药,才能称为真正的军用火药,用上这样的粒状火药,不但威力与射程倍增,而且还耐储存。”

  “我知道你们中国也制造了大批黑火药,但那些火药只是些劣质品而已,在鸦片战争中皇家海军缴获的中国火药,从来都是直接倒到海里去的。”

  “即使你们装备的中国火绳枪,在换用这样的粒状火药之后,也能至少增加了三成射程,开火之后也会由黑烟变成了白烟,柳检点,要不要买几桶?”

  “一桶这样的粒状火药只需要六个银圆,你找不出更优惠的价格。”

  事实上一桶黑火药出售给中国人只需要三个银圆而已,而且这还只是零售价而已,德蒙斯从其它外国商行小批量购入一桶黑火药的价格还不到两个银圆,凭着他曾经的成功银行家身份,这些外国商行还允许他赊欠三个月。

  这就是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是资本家冒着上断头台危险的超级暴利,德蒙斯心血都沸腾了,就等着柳畅的回复了。

  柳畅点点头:“每桶二十三磅黑色火药?质量上乘的粒状火药?”

  “没错!”德蒙斯斩钉截铁地答道:“最上乘的粒状火药,最优惠的价格,每桶只要六个银圆,每磅只要四分之一银圆。”

  柳畅又问了一句:“你带了多少桶这样的火药?”

  “只有五十桶!”

  “我那全买下了!”柳畅对这个数量很不满意:“实在太少了,希望接下去你能拿出让我满意的军火来。”

  第50章 订单

  五十桶黑火药是三百银圆,德蒙斯能在这笔交易中赚取两百银圆的利润,因此他的积极性一下子高起来:“柳检点,请跟我来,虽然没有米尼步枪,我的步枪保证让你满意。”

  柳畅很不满意地说道:“你难道没带火炮过来吗?我不仅需要大量的米尼步枪,还需要相当数量的野战炮。”

  这一次德蒙斯确实带了几门小型火炮过来,只是已经全部被葛五买走,葛五正准备利用这批火炮来攻破绿营玉环营:“对不起,我带了大量的火炮过来,但是都被葛将军和叶女士买走了。”

  只是葛五爷和叶娘子虽然有很多钱,但根本没柳畅这样大方,柳畅一口气就购买了五十桶五银圆一桶的黑火药,而葛五爷只买了二十桶,每桶的单价葛五爷和德蒙斯前前后后争了一个小时,最后以每桶四点五银圆成交。

  yuedu_text_c();

  即使加上那批火炮和其它军事物资,葛五爷的船队也只是购买了一千三百银圆的军火而已,怎么能比得过出手大方的柳畅柳将军。

  “不过如果有下次的话,我一定会带检点阁下满意的野战火炮过来!”德蒙斯表达了继续进行交易的野心:“我们一定合作愉快。”

  葛孟晋对质量要求不高,只要求超过绿营装备的中国式大炮就行了,可是这位柳将军既懂行,又有足够的购买力,可不能从上海随便购买一些最便宜但性能也最差的火炮来糊弄他。

  不过提到了步枪,柳畅又问道:“那么有没有击发枪?由火帽击发的击发枪?不要告诉你这里只有滑膛枪。”

  果然是内行,德蒙斯的汗差点就下来了:“有一些,不过我建议你还是大量购买滑膛枪比较好,一杆滑膛隧发枪只要三十银圆,比政府军装备的任何一种步枪都要好。”

  “是清妖!没有击发枪吗?”柳畅有点失望:“真是可惜。”

  一八五五年这个年代是步枪技术疯狂跃进的年代,如果以技术层面来区分,大致是有着这么几代的步枪。

  象鸟枪这样的火绳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淘汰了,只有在中国、阿富汗、日本等少数国家与地区还在大量使用。

  而燧发枪(主要是滑膛枪)比火绳枪进步了一代了,但是在风行了三百年之内,已经因为技术的进步,已经被全面淘汰出局,世界主要先进国家的陆军都已经换装完毕了。

  而比燧发枪更先进的前膛击发枪采用火帽击发技术,可靠性更佳,装填更方便,而且可以在雨天使用,还能集中使用,在一八零零年后风行了整个世界,迅速把燧发枪挤出了市场,但是问题是他们刚刚全面占领了市场,就发现自己变成淘汰产品。

  而现在最先进的技术是米尼步枪,定装弹等诸多技术让步枪的有效射程从区区一两百米跃进了五百米以上,在还在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这种步枪显示了绝对的性能优势,彻底压倒了帝俄的旧式步枪,列强都在全面换装米尼步枪。

  但是米尼步枪的好日子也没有多久,形形色色的后膛步枪将在十年内把这种步枪淘汰出局,而后膛步枪又演进出形形色色的连珠枪,但是后膛步枪的正确方向则是弹仓步枪,而接下去的进步中又用无烟药取代了黑火药,到了十九世纪末,尖弹又取代圆弹了。

  从现在开始,每隔五到十年步枪技术就发生一次革命性的变化,许多步枪刚刚全面装备部队就面临淘汰的命运,在步枪的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变化。

  只是现在柳畅连米尼步枪都购买不到,只能退而求次,想购买一批前膛击发枪再说,德蒙斯被他说得不好意思起来:“击发枪有的,但是只有十五杆,每杆四十银圆。”

  在上海租界,步枪的零售价格只需要十五银圆到二十银圆,但是德蒙斯却开出了三十银圆到四十银圆的高价,不过柳畅却不在意:“带我看看去。”

  德蒙斯小心翼翼地将一杆保养得最好的样品枪拿了出来:“您看,这是英国陆军的制式装备,击发机枪撞击火帽,用了不到十年,几乎全新。”

  德蒙斯拿出的这一杆步枪确实是英国陆海军退役下来的制式步枪,著名的克伦士威克步枪(brunswick)前装滑膛击发枪。

  这种步枪自一八三八年开始装备部队,准备全面换装英国军队普遍装备的前装燧发枪,但是在其全面装备部队之前,更新式的米尼步枪出现了并在一八五一开始全部装备英国军队,结果这种被淘汰的新式步枪只能迅速被撤装并出售。

  但是在中国战场,这种克伦士威克步枪是支不折不扣的优秀步枪,光从纸面数据来看一杆克伦士威克击发枪就能抵得上五杆兵丁鸟枪。

  更重要的是他使用火帽,火帽可以是米尼步枪出现最重要的步枪技术发明,普通的燧发枪平均七次发射就会出现一次故障,而击发枪的故障率是两百分之一,而且在采用火帽技术之后,步枪的装填动作大幅简化,射击速度可以提升百分之五十,而且还能防雨。

  事实上这十五只克伦士威克击发枪只要经过严格训练,完全可以将一百支绿营用的兵丁鸟枪抬不起来头,不过柳畅进入了下一个问题:“让我看看你们的隧发枪。”

  德蒙斯拿出的滑膛枪也属英国退役制式装备:“这也是英国陆军和海军的制式步枪,非常可靠,在英国军队里有着一百年的服役历史,你应当知道他有多可靠吧。”

  这种步枪则是更有名的布朗贝斯(brownbess)滑膛燧发枪,恰好是克伦士威克击发枪取代的对象,从一七二零年开始生产,到一八四零年开始退役,可以说是拿破仑战争和鸦片战争时期英军的绝对主力装备,光是陆军使用的印度型生产量就超过了三百万支。

  克伦士威克击发枪的所有优点,恰是这支滑膛枪的缺点,但是对绿营常用的兵丁鸟枪来说,只看纸面数据,一杆布朗贝斯完全能压制两杆兵丁鸟枪,在实战中的优势还要更大。

  但是柳畅询问了下一个问题:“亲爱的德蒙斯伯爵,你有多少brownbess滑膛枪?”

  德蒙斯的答案不能让柳畅满意:“五十杆brownbess,足以对抗一百名清妖使用的火绳枪了。”

  “只有这么一点装备吗?”柳畅非常失望:“我可以承受不合理的价格,但是无法容忍我的部队没有足够的先进武器。”

  他摇着头说道:“我很难说服自己将一笔数十万银圆的订单交给您。”

  德蒙斯耳朵里只有“数十万银圆”这个词。

  数十万银圆!

  yuedu_text_c();

  第51章 降价

  几十万银圆!

  德蒙斯脑海只有这个数字,他的呼吸声都变得急促起来。

  好不容易他才平静下来:“您在说笑话吧?柳将军,您肯定没有这么多金钱来购买军火,你率领的只是实力有限的一支起义军中的一支小部队而已,我甚至怀疑您的部队有没有五百人。”

  但是他内心还是相信柳畅说的是实话,他渴望一份数十万银圆的军火订单!

  他仿佛感觉自己又回到那张大办公桌前签发一份份数百英镑甚至数千英镑的合同,还可以坐在大班椅上看着漂亮的女秘书弯下腰来整理文件,还有地中海的阳光透过百叶窗……

  “不!”柳畅告诉他:“你需要了解更多情况,我红巾军是有实力的一支正义军队,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已经占据了半个温州地区,包括两个完整的县,有十几个战斗力很强的步兵营。”

  “至于我的部队,现在有两个战斗力很强的步兵营,以及为数众多的辅助部队,您不仅不能提供让我满意的价格,甚至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军火,我怎么能把这笔数十万银圆的订单交给您。”

  争论又回到了原点,不过德蒙斯在利益的诱惑下没坚持住:“作为一名商人,我首先必须考虑您的支付能力,我想知道,柳将军阁下这次带了多少银币?”

  “三千银圆,三千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