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第54部分
作者:浅吻转角爱      更新:2020-11-20 20:22      字数:11505
  与冯知贤一样,知县是本职,独立营营长是兼职。

  而现在符闻道则是以玉环独立连连长兼任玉环知县,虽然只是一个前后次序的问题,但是任职的意味完全不同。

  因此符闻道试探地问了一句:“玉环独立连现在在哪里?”

  “现在玉环岛上有从金汤连调出的一个加强排,你负责以这个加强排为基干组成玉环独立连,独立连隶属黄(岩)太(平)玉(环)独立营建制。”

  符闻道明白了自己听说的那个关于施退季的传闻是确实的,自己这个连长都兼任玉环县知县,那么施退季这个营长不出任太平知县,他往哪里摆。

  他更明白柳畅把这个任职的顺序倒过来是什么意思,现在玉环可是叶娘子的地盘,虽然柳畅在那里派了一个加强排过去,叶娘子也已经是柳畅的女人了,但是柳畅对于叶娘子的部下却不是绝对放心,因此派了自己过去担任独立连连长兼县知事。

  只是这个县知事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符闻道自己的身上已经打上了石汀兰与杨长妹的标签了,叶娘子岂会对自己客气,但是这个火坑自己又不得不跳下去。

  “我能从金汤第二连带几个干部吗?”符闻道现在的要求不高:“最好是连枪一起调过去!”

  柳畅答应了他的要求:“你可以带一个班过去。”

  接着,他拍着拍了符闻道的肩膀说道:“好好干吧!”

  符闻道退出去以后,已经在考虑着自己接下去该怎么干这个独立连连长。

  没错,独立连连长才是他的本职,县知事只是兼任而已,但是他想来想去,却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玉环县这样的海岛县,他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叶娘子的配合。

  ……

  施退季也在考虑着怎么作好一任知县。

  柳畅是接见了所有人之后,最后一个接见了他,他这算是压轴戏了。

  结果出乎于他的意料之外,他不但如愿以偿成了太平知县,而且黄太独立营还扩编成了黄太玉独立营,成了镇守这三个大县的守备部队。

  因此一出了知府衙门,施退思就带着几个亲兵往回赶,要在第一时间赶回太平县,力争来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

  他一个瑞安乡间的小土豪,居然也有今天这个日子,不但作了一营之长,而且还是一县知事,他决心晚上喝上几杯。

  只是他离城没有多久,后边冯思贤已经赶上来,连声叫道:“施营,施营,慢点慢点!”

  施退季停住了马,笑着说道:“老冯,我是明白你当初的春风得意了!”

  冯思贤一听这话,嘴角就浮现出一丝得意,但是他还是很稳重地说了一句:“这算是媳妇熬成了婆婆,现在加上符闻道,咱们营里算是出了三知县。”

  “一营三知县!”施退思连声赞道:“难得难得,咱们找个地方喝两杯?”

  “别喝了,咱们把事情谈好再说!”冯思贤找施退季那自然是事:“检点开始跟我交代过了,这上忙的事一定要办好!”

  施退季既然是乡间小土豪,自然知道上忙征收是关健:“夏粮马上要收割了,具体是怎么一个章程?”

  “还没定下具体章程!”冯思贤手一扬,亲兵知趣地退得远远得,只剩下他们俩并骑而行:“检点说了,看咱们能征上来多少钱粮,部队就能扩充多少,而县里支用的钱粮也是从中分成!”

  以往只有独立营的话,一切经费都由柳畅供应,但是多了一个县知事的头衔之后,地方行政机关的经费就不可能事事由柳畅与杨长妹审核之后再逐项拔给,那样的效率就太低了。

  “怎么一个分成法?”施退思当即关心起了这个关健问题:“五五?四六?”

  “这怎么可能?”冯思贤答道:“最好也是三七开,龙枪团与楠溪团两个大团需要开支钱粮的太多了。”

  “那就要尽快把队伍补充好,争取在夏粮收割之前多拿下几个县城!”施退思想得比较简单:“这样我们就轻松了!”

  “干部从哪里来?”冯思贤反对施退思的看法:“咱们要一个县一个县地打好基础,把地方控制得牢牢的,绝不能再出现苏镜蓉那样的贼子了!可是咱们有多少干部,现在连知县都是用我们这种人来充任。”

  yuedu_text_c();

  他这么一说,施退思就明白了,冯思贤继续说道:“何况检点已经下决心了,接下去要设乡官,县里有知县,乡里也要有乡官。”

  具体怎么一个设置乡官的办法,现在柳畅还没定下来一个具体的章程,但是他事先确实与施退季交过底了,不但要设置乡官,乡里还要有一定的武力。

  这样一来,以黄太玉独立营为例,安海连与炮兵排是黄太平三县的机动兵力,各县县城各驻有一个独立连,作为县内的机动兵力,而乡一级的政权与武力则是整个虹军渗入地方上的触手,无论是剿匪还是低强度的战斗,还是基层的行政运作,都由乡一级来完成。

  只是虹军历史太新,缺乏这方面的干部,柳畅告诉施退季既可以把独立营的干部放下去,也要挖掘靠得住的本地干部。

  为此他特意提到了那位曾主动进入黄岩县城劝说高梁材的陆平陆先生,说是在太平当知县,要与陆平陆先生等地方绅士好好沟通。

  现在施退季一下子明白过来柳畅的图谋,若是只以一个独立连来控制整个县境,即使以虹军最强的龙枪连来镇守也仅仅是点的控制而已,可是有了乡一级的政权与武装之后,那么就完成面上的控制,甚至还可以县乡营联合作战,那么这三个县就可以成为虹军的基本盘。

  只是明白得越多,施退季就觉得这事办起来越发艰难,这可是完全打破了满清的传统体制:“原来是以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可是听你这么一说,没那么简单,完全是慢工夫出细活啊!”

  冯思贤同意他的看法:“所以才让我们来担任知县,咱们当兵的快刀斩乱麻,不必那么纠缠!”

  施退季倒是重新问起了钱粮征收的问题:“那给县里留下三成的钱粮,包括不包括营里的钱粮?”

  “现在检点还没有细说,我估计他也没有考虑好!”冯思贤倒是听到了一点风声,他压低了声音:“这次上忙征收,要征粮,张玉藻给检点上了个条陈,说是不急着免除大户积欠的赋税。”

  虽然清代以征收赋税作为知县考绩的标准,但是赋税的完纳程度是越到顶层完成越差,那些大户都有许多逃避赋税的办法,积欠下来的赋税累积起来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以在宁波曾激起东乡民变的红白两贴来说,在同一个县境之内就存在红贴与白贴两种不同的田赋标准。

  在清季,田赋是征收实银的,实际操作中又折算成制钱。道咸年间钱价大跌,市价是一千六七百文钱才能换一两白银,而官府又虚增许多名目在内,结果就是一两田赋征收二千四百文钱甚至更多的制钱。

  而宁波的红白双贴更加重了社会底层的负担,红贴是大户才享受的特殊待遇,一两田赋只征收两千文钱甚至更少,而白贴则是平民不堪承受的重赋,一两田赋要征收三千二百文钱,比银钱兑换的市价差不多高了一倍,最后段光清废除红白两贴的办法不管大户还是平民,统一征收两千六百钱,得到整个宁波府的一致好评。

  而在这种体制下,大户们不但负担很轻,而且还积欠着惊人的赋税。

  张玉藻就把主意打到这些大户身上,冯思贤说了:“检点的意思是定个标准,比方说,欠积二十两以下者就不要追究了。”

  第213章 布局

  施退季那是一点就通!:“这是德政啊!”

  没错,这确确实实是一项德政,别看减免数额看起来不大,但是施退季自己就是从乡间出来的,他清楚得知道就是这么二三十两银子的赋税,却逼得许多农民不得不去借一份高利贷,最后走上破产的道路。

  而现在减免他们积欠的赋税,绝对是一项德政,而后面再催讨大户积欠的赋税,就成了一件很得民心的工程:“陆平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怎么怎么办?”

  冯思贤在知县任上多干了几天,已经有了主张:“不可不免,但也不可全免,张玉藻可是期望着用这个法子在全台州府多征十几万石的粮食!”

  “好!”施退思突然停下马来:“咱们先去黄岩,看看怎么样好好配合,把这件办好了!”

  ……

  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柳畅也下达了一道又一道命令。

  让人波澜不惊的是楠溪团的成立,现在霍虬继瞿杰之后,成为整个虹军第二位团长,只是他的楠溪营只编入了两个营,出于大家的意料。

  楠溪营只隶属老牌的楠溪营与新成立的牛刀营,原来大家都以为要编入楠溪团的黄太玉独立营却依旧归柳畅直接指挥,承担着黄太玉三县境内的治安。

  至于教导营,在公文中第一时间出现了“教导营移驻临海县,暂归楠溪团调度指挥”的行文,但是霍虬对教导营只有指挥权,却没有人事权与财权,教导营的人事权与财权暂时还是在柳畅手里。

  这个结果虽然出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是在仔细琢磨之后,大家已经猜测到下一步的目标是往宁波方向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新兵教育与俘虏管理机构的教导营很有可能随柳畅一起向宁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教导营会在那时候脱离楠溪营的指挥,而重新归入龙枪团隶属之下,而独立营则会在那时候重新隶属于楠溪团。

  对于这个人事操作,大家多了不少想法,只不过现在最关健的是补充临黄战役中的伤亡,有机会扩编成四个步兵连的单位要争取在第一时间让新扩编出来的单位形成战斗力。

  yuedu_text_c();

  在训练与教育的同时,小规模的治安战斗不断发生,鉴于龙枪团很有可能在六月中旬左右北进宁波,因此在太平与黄岩及临海境内的治安战斗动用了很大的兵力,有些时候是由一个步兵团负责整个县境之内的治安行动。

  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黄岩、太平、临海还是玉环,治安情况迅速好转,叛乱的团练第一时间就被击溃,特别是太平境内,现在县内已经找不出十人以上的小股土匪与溃勇,施退季退出的使者可以在整个县内自由行动。

  黄岩与临海的治安情况稍差一些,但是现在一个步兵排就可以在县境之内完成所有的作战行动,唯一担心的就是潜伏于海上的苏镜蓉随时杀回大陆之上,根据冯思贤与张玉藻得到的消息,苏镜蓉身边至少有五百名有战斗力的壮勇,他还同宁波的布兴有着联络,这两股敌对势力随时有合流的可能。

  与此同时,虹军虽然是稳扎稳打,等着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但是进展也不慢,五月十九日,在宁海县人的催促之下,龙枪团主力顺利击败了在宁海大事劫掠的一部分溃勇与营兵,占领了宁海县城,接着龙枪团开始以跑马圈地的战术在全县境内进行治安作战,力求在短期之内打跨任何敢与龙枪团公开对抗的武装集团。

  而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之内,由于台州境内已经没有清军主力,只有少量的绿营溃兵、客军与战斗力很差的团勇,在短期之内控制台属六县,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

  大陈岛。

  “可恨,可恨!真是功败垂成!”

  苏镜蓉的脸上还带着恨意,他怎么也忘记不了自己在黄岩城下功亏一篑的场景,只差一点点,笑到最后的人就是自己了。

  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根据他从陆上得到的探报,柳畅现在已经攻占了宁海县,兵指宁波,台属六县尽数沦陷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而他苏镜蓉,台州府第一好男儿却是被赶到了这大陈山来,整天过着担心受怕的日子。

  “哥哥,什么时候杀回临海去?兄弟们已经有不少怨言了!”

  说这话的是他兄弟苏镜澜:“现在大家的埋怨不少!”

  跑到这么一个海岛之上,也难怪苏镜蓉的这些心腹都有些埋怨了,何况现在连伙食与淡水都有些困难了。

  苏镜蓉虽然已经做好了许多准备,但是一下子涌进来五六百号人,再周全的准备也无法改变岛上的现实。

  在岛上过了好一段苦日子,连苏镜澜都留恋着以往的好日子,他又询问了一句:“哥哥,咱们什么时候杀回临海去!”

  “急什么,段道台替我们在上海置办洋枪洋炮,只要洋枪洋炮一到,我们就杀回去!”

  这只是苏镜蓉找的借口而已,不过段光清确实有这么一个意愿。

  台州府的沦陷之速,出于段光清的意料之外,何况台州勇逾万兵勇,真正对红贼造成重大杀伤的,也就是苏镜蓉统率的这一支壮勇而已。

  因此他通过了布兴有的关系对这只台勇进行了接济不说,还筹措着给他们购买洋枪洋炮,只是现在宝顺轮的抢购战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上,德蒙斯一次又一次开出了极不合理的天价。

  宁波北号商人以最快的时间将最新的报价传递到宁波府来,段光清一方面准备从慈溪冯家那里弄出五六十万银子来,另一方面又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宝顺轮身上,短时期内是很难替苏镜蓉购买一批堪用的洋枪洋炮。

  而苏镜蓉的借口很难说服自己的弟弟,他当即说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啊,现在在这地方,连喝口茶都不方便啊,咱们兄弟在台州府说一不二,什么时候过过这样的苦日子啊!”

  “或者是柳畅率红贼主力离开台州府的时候!”苏镜蓉说出了第二个杀回临海的条件:“现在红贼在台州府内有着数千能战之兵,我们这么人马杀回去,那是肉包子打狗!”

  这么一说,苏镜澜就明白了:“那还要等多久?”

  “不用多久的!”苏镜蓉觉得自己已经看破了柳畅的谋划:“现在红贼是稳扎稳打,但是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最迟到六月下旬,红贼不是北犯宁波就是西窜金华府,那时候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六月下旬?苏镜澜觉得还要好久好久,现在才五月下旬,他手下这些兄弟们已经快要造起反来了,如果等到六月下旬的话,这些兄弟不知道会急成什么模样。

  “能不能提前十天半个月?”

  但是苏镜蓉却是毫不犹豫:“红贼不动,我也不动,除非段道台能给我们买来洋枪洋炮!”

  ……

  “苏镜蓉仍是我军目前在海上面临的最大威胁!”石汀兰在一张台州府的军用地图上向在场的军官陈述着这个事实:“但是在苏镜蓉的背后,是以布兴有兄弟为首的广勇集团,他们盘据在宁波府,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我军的后路。”

  yuedu_text_c();

  当即有进行教导营同意这个判断:“布兴有的战斗力不弱,他的战船装备都是西洋火炮,虽然口径较小,但是数量极多,总数达到上百门之多,而他们的步兵同样装备着击发枪,我营曾与其交手,虽歼敌一部,但也吃了一个小亏!”

  严格来说,教导营那一仗可不是吃了一个小亏那么简单,柳畅事后了解过,布兴有部的伤亡不到三十人,而教导营的伤亡快接近了六十名,虽然有着舰炮支援的因素在内,但这也提醒着在座的诸位军官,不能小看这一支广勇集团。

  石汀兰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做好在陆上与布兴有集团作战的准备,根据我们从宁波府获得的情况,由于先前的战功,段光清与何桂清都对布兴有、布良带兄弟大事嘉奖,允许他们大事扩充广勇,我们如果向宁波进军,最有可能遭遇的敌军就是布氏兄弟!”

  柳畅继续说道:“除布氏兄弟之外,宁波可能有少数团勇拥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数目不多,宁波府城守六营与定海水师,战斗力都很弱,不是我龙枪团的对手。”

  说到这,那边被称为楠溪双云之一的陆子云就问了一个关健的问题:“以龙枪团向北进攻宁波,打布氏兄弟应当是有相当把握的,但是宁波府不同于普通州府!”

  他的眼光在整个虹军之中都算得上敏锐:“这是本国沿海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又是浙省赋税重地,我军如果进攻宁波的话,必然会引来清妖精锐健旅,如江南大营必然分出一支五六千人南下增援宁波,江西兵勇亦能分出数千名援浙。”

  陆子云最后还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进兵宁波,洋人会怎么看?”

  第214章 军校

  “洋人?”

  一听到这个问题,那边孙胡子就嚷道:“怕洋人干什么,咱们手上也有几千杆洋枪,几十门洋炮,到时候打起来,谁胜谁负还不知道了!”

  可他只是纸上谈兵,而陆子云却是经历过上海城上刀会与英法军队的实战,深知西方军队的强大:“我们手上的洋枪洋炮,只是洋人淘汰不用的二手货,真正的利器,比方说米尼步枪,我们手里有几杆?”

  而在一旁霍虬也帮腔道:“十几年前以大清全国之力,还是败在小小一个英夷之手,我们不过是占据半府之地的反贼罢了,如何能对抗得了洋人?”

  他说的确确实实是事实,一想到十几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天国上朝举国之力,居然完败于英夷之手,虽然温台没发生过战事,但是就在不远处的宁波与舟山,洋人轻松来去,一次又一次击败了清军重兵,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一想到这些旧事,大家都平静不下来,柳畅也说了一句:“没错,咱们手上的洋枪洋炮虽然也算得上不错,但是比西洋人自己装备的一比,那纯粹是废铜烂铁,而且我更怕的是部队能不能顶住啊!”

  部队新兵太多,以致于影响战斗力,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可是孙胡子却不能理解:“那我们就看着宁波府这么一块肥肉不能下手?这太可惜了!”

  陆子云很敏锐地把握到了战机:“拿下宁波府是迟早的事情,现在担心的是下手太早,特别是咱们禁绝鸦片贸易,而洋人最最注重的就是鸦片贸易,占据了宁波府之后该怎么办?”

  鸦片害人,一定要禁绝鸦片贸易,这是整个虹军上上下下的共识,但是陆子云说的也是实际情况,如果禁止鸦片贸易,那必然导致与洋人的直接冲突。

  何况陆子云继续说道:“我在上海城亲自与洋人交过手,那洋人兵队精锐无匹,咱们虹军最精锐的龙枪连拉出去,也难以抗衡啊!”

  他话里虽然是有所夸大,但也是不争的事实,龙枪连成立到现在不过是半年时间,而是英法军队都是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在这种情况,龙枪连即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在这个时空,终于有一支能与英法军队正面对抗的中国军队了。

  陆子云这么一番苦口婆心,孙胡子虽然有些不信,但是却是朝着周秀英问了一句:“周营长,陆营长的说法属实?”

  周秀英当即回答道:“天下精锐之师,绝无半句虚言。”

  孙胡子就有些泄气了:“那怎么办?看着肥肉不能下口,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柳畅倒是询问起陆子云的意见:“子云,你有什么好想法没有?今天大家畅所欲言,就是说错了也没事,以后谁不许翻旧账!”

  陆子云当即说道:“还是要打宁波府,只是缓一缓,我们先往西,拿下几个县城再说。”

  霍虬就有想法了:“这主意倒是不错,现在麦子已经熟了,接下去的夏稻没有多少,最关健的是今年的秋粮!”

  在场众人即使不是农村出身,也只是深知这个时空的经济规律,对于浙江来说,最重要的三个节骨眼就是麦熟、夏稻与秋收,而秋收又是份量最重的一次。

  陆子云与霍虬的建议就是放弃宁波府的夏收,而把部队投入到西方纵深去夺取金华府与处州府,等到金秋九月稻香阵阵的时候就回师攻击宁波府。

  那样的话,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部队能得到很大的锻炼,还能增加上千杆洋枪与若干门洋炮,甚至还能多购买一些洋人严格控制流出的米尼步枪,在这种情况下进军宁波的把握就大得多了。

  只是他刚刚提出这个方案之后,当即就有施季退表示疑问:“按照检点的规划,部队整编完毕是六月中旬的事情,三个月时间以龙枪团一团之力,拿下整个金华府时间够不够?”

  这个问题确实很关健,以这次台州战役的经验来说,是三月底出师台州府,现在已经是五月底了,两个时间只拿下四座县城而已,虽然后期有柳畅稳扎稳打的因素在内,但是三个月时间未必能拿下整个金华府,到时候如果不能控制地方的话,龙枪团可能被牵制在金华府,宁波府又无力拿下,只能是一个两头落空的局面。

  yuedu_text_c();

  还有人在财政上表示疑问:“虽然已经开始征收上忙了,但是部队一下子扩大了这么大,每次购买洋枪洋炮又需要支出上万两银子,从温州带来的积蓄恐怕不多,打下台州四县虽然也收获了一些,但是接下去要设置乡官,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不打富庶的宁波府,转身去打没多少油水的金华府,恐怕钱粮上无法支撑。”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是石汀兰与杨长妹拿出那笔嫁妆来,柳畅现在确实有点坐吃山空的味道。

  他手下的脱产人员,包括地方行政人员在内,已经超过了整整六千人,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这五千人的吃喝拉撒,加上购买洋枪洋炮,支出相当浩大。

  这次柳畅之所以首先拿下了宁海县,也是因为宁海县比起天台与仙居这两个台州府的山区县更有油水一些,倒是被称为楠溪双云之一的云天纵拿出了方案:“我觉得不如把楠溪团也投入到西面去,两个主力团济粮于敌,钱粮的压力自然轻了,而且以两个主力团攻击一个金华府,三个月是有把握的。”

  大家都被这个大胆的方案镇住了,在柳畅原有的作战计划之中,可是龙枪团负责攻击,楠溪团负责镇守台州根据地,而现在云天纵则是提出两个步兵团都向西进攻。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济粮于敌,以两个主力步兵团的实力,三个月内拿下整个金华府也应当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柳畅一下子就来了兴趣:“现在金华府有多少清妖?”

  “金华府的清妖,原本以绿营金华协为基干!”石汀兰重复了一遍他所得到的情报:“但是根据我们收集到的情报,金华府的团勇相当悍勇,有一定的战斗力,尤其以龙游、兰溪两县团勇最为悍勇,甚至敢于攻击过境的清妖,除此之外,清妖很有可能向金华府投入数千名援军。”

  “那两个团进攻金华府是把握的!”柳畅觉得云天纵的方案很有可能性。

  但这个方案不是没有反对意见:“虽然两个团把握很大,但是台州府的守军就只剩下了八个步兵连队,一个炮兵连与一个炮兵排,这点兵力要守备整整七个县的地盘!”

  这所谓八个步兵连,是指两个主力团西进以后,要由黄太玉独立营与教导营两个营留守台州,兵力是单薄了一些,但是云天纵也有自己的看法:“除了独立营与教导营之后,我们在乡里也有一定力量。”

  柳畅却是说了一句:“乡里恐怕没有什么力量,退思,这一块你最熟悉,你说说太平县有多少力量吧?”

  太平县是虹军在台州府最早掌握的一个县,因此基础也最稳固,只是施退季告诉柳畅:“现在全县九个准备预立的大乡,还有三个连架子都没搭起来,剩下六个里面,有四个乡我们是可以信得过的,但这四个乡里面,又只有一半把乡兵排的架子搭起来,等到六月中旬的话,估计情况会好得多,但也不容太过乐观了!”

  而旁边的冯思贤补充了一句:“我们黄岩县的情况与太平县差不多,如果检点能把调去军校的干部调一部分回来,情况会好一些。”

  无论是他,还是其它的干部,对于柳畅一口气调集将近两百名干部去组建这个所谓“军校”很有些不理解,柳畅一个命令下来,就是直接把营里连里排里班里作为顶梁柱的干部与老兵调去组建这个“善叶军校”,甚至连龙枪连的干部都有些不理解,虽然他们很高兴老连长的名字被命名到一所军校上去。

  但这可是将近两百名干部与老兵啊!旁边施退季也在叫苦连连:“要吗,善叶军校留在临海,这样的话,台州府的守军能多六个连出来!”

  严格来说,是六个加排连,善叶军校的阵容可以用豪华来形容,柳畅直接担任校长,主要事务都是他亲自来抓,而所谓军校第一期下设了六个学生队,每个学生队实际就是一个加强步兵连,现在有一个政工军官学生队,两个步兵军官学生队,一个炮兵干部学生队,以及两个由军校代训的行政干部学生队,可以说是集整个虹军与台州精华于一校之内。

  但是柳畅却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实战是最好的学校,这次出征金华府,善叶军校不能掉队,要在实战中学习与锻炼。”

  柳畅直接就把善叶军校留在台州的希望给堵死了,因此孙胡子有些毫无顾忌说出了他自己心中的好主意:“既然台州府麻烦,那么我们去温州府怎么样?”

  他这句话立即掀起了许多波澜。

  第215章 乡官

  对于虹军与红巾军的关系,一直是虹军内部的热点问题。

  有的干部站在孙胡子这边:“瞿振汉去了福建,倪廷模又去了处州府,现在温州府没多少兵力,都是老弱病残,又时有团练起事,不如我们去温州府!”

  “没错,打温州府最轻松不过了!”

  “关健是打完温州府,绝对可以在九月之前回师宁波!”

  也有的干部表示反对:“不行,咱们虹军就是从红巾军分出来的,不能自相残杀啊!”

  “没错,血浓于水啊,虹桥人不打虹桥人啊!”

  “检点,我跟你说一句说话,打清妖,我没话说,打瞿振汉,我不干!”

  会上立即起了纠纷,柳畅原本有南下温州的念头,现在看到整个会场都吵成了一团粥,特别是龙枪营出身的干部,更是非常激烈地反对南下温州吞并红巾军。

  因此柳畅就决定放下这个主意:“停!停!停!咱们毕竟是从红巾军分出来的,就是火并,这一枪也不能由咱们先开!”

  他已经为处理红巾军问题定下了具体的基调,接着他继续说道:“我还是那句话,今天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谁都不许翻旧账!”

  yuedu_text_c();

  在虹军之中,虽然伴随着部队的扩大,旧红巾军出身的干部比例相对减少,但这批人却是柳畅的基本盘,而刚才的争议之中,无论是冯思贤、瞿杰还是朱顿,他们都坚决反对南下。

  柳畅也绝了南下的意见:“现在还是那个问题,如果龙枪团与楠溪团西进,台州只有两个营,那守备怎么办?”

  孙胡子倒是出了一个主意:“把新扩建出来的步兵连留下来,比方说,可以把石云庆与林嵩这两个连队留下来!”

  柳畅却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新组建的步兵连就应当到实战去锻炼,没有那么多实战,你们磐石营能有今天的战斗力吗?”

  他转头询问瞿杰:“宁波方面的情况怎么样?”

  现在龙枪团主力正在宁海县内实施军事管制,扫荡那里残存的清军与团练,并逐步建立起县乡政权,瞿杰告诉柳畅:“没出什么问题,宁波的清妖,守未必有余,攻肯定是不足的!”

  他倒是担心苏镜蓉在海上的威胁:“现在我们要担心的是苏镜蓉与布兴有的合流,他们加起来接近两千人,我们无论哪个沿海的县城,都经不起他们的一击。”

  这也是柳畅所担心的事情,他可不想黄岩县城的故事再重演一遍,因此他询问大家的意见:“那么大家还有什么建议没有?今天大家畅所欲言,不管什么样的话我都听,谁也不翻旧账!”

  有了柳畅这句话,大家都宽心了不少,当即就有人提到了叶娘子的水师:“叶娘子那边已经重新控制了玉环岛,现在她手上虽然只剩下了六百多人,但都是靠得住的,如果我们水陆联防,把握就大得多了!”

  这个主意柳畅觉得不错:“还有什么建议没有?”

  云天纵提出另一个建议:“我们可以拆西墙旧东墙的办法,可以在西进战役打响之后,先预留两三个主力连队留在台州,等打跨了清妖的攻击之后再行西进!”

  这个主意算是柳畅听到最靠谱的主意,西进战役的初期用不到那么多的兵力,他同意这个判断:“那好,临时编组一个混成营作为台州防守的机动力量,等事态平定之后再调往西线。”

  他重申了西进战役的时间点:“各步兵连、营、团要在六月中旬以前完成部队集结,随时准备出动!”

  西进金华府,将是虹军面临的又一次挑战。

  ……

  天气越来灼热了,而高梁材高知府的心情也越来越灼热。

  他起初是抱着自暴自弃的想法来投奔虹军,得了一个台州知府也算是意外之喜。

  但是进入五月下旬以后,意外之喜是越来越多了,五月二十四日,虹军不战而攻占了仙居县,打开了通往金华府的大门,而三天之后,虹军又占领了台州府最后一个属于清军控制的天台县,在那里插上了红色的战旗,完成了对整个台州府的控制。

  这固然是喜,可是下面的知县如冯思贤、施退季还有符闻道,都对他很尊重,算起来了他手下有七个完整的县,虽然有些县还没有结束军事管制,虹军也没有正式任命知县,但是高梁材这个知府却是做得有滋有味。

  虽然还有着柳畅这位顶头上司,但是没有以往的官场旧习,高梁材也变得勇于任事起来,事事追求开拓进取,而且还得到了柳畅的鼎力支持。

  而进入六月上旬以来,高梁材的心情也越来越畅快,以往台州府只是虚设而以,大事小事都交由柳畅亲自决定,但是现在柳畅却似乎是体会到了高知府的心情,大事还是由自己决定,但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交给了高梁材负责。

  严格来说,就是完成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以往县乡发给台州府的文书仅仅是通知一声而已,而现在高梁材却能在不少文书上写上自己的批复。

  而且更让高梁材畅快的事,柳畅还让他暂时兼任了临海知县,原本府县同城可是苦不堪言的日子,现在他集府县两颗官印于一身,那真是春风得意啊!

  因此他不得想起了那位来劝自己投降虹军的陆平陆先生,心里抱着喝水不忘挖井人的心情:“听说陆平在太平县任了乡正,日后得多关照关照他!”

  他刚想到这的时候,就有下人来报:“陆平陆先生来了!”

  高梁材骂了一句:“现在都是吃官家钱粮的人,没收陆先生的门包吧?”

  下人笑了笑:“国朝不兴这个,我们虽然短少了一些钱粮,可是只要检点做了天子,咱们也是从龙之臣了,现在少了点钱粮算什么。”

  以往这些长随跟着高梁材多年,少不了一些陋习,跟着主家一起收门包,但是现在柳畅虽然没有正式开国,却是很有一番新朝气象,将大清朝的陋规扫之一空。

  象这些长随家人,以往是高梁材的私属,而现在柳畅让他们直接进了知府衙门拿一份钱粮,顿时让他们扬眉吐气起来,以往只是个低下的长随,现在却是知府大人的僚属,这身份与地位就不同了。

  因此他们虽然少了些钱粮,反而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不多时已经把陆平请了进来,高梁材看到的陆平已经不再是那番苦酸相,和自己的长随一样,都是身穿官服,头戴官帽,意气飞扬:“陆平陆老哥,你这么久没来来看我,可是等苦了我!前次若不是与陆老哥良言,我差点就白白赴了黄泉,哪有现在的风光日子。”

  yuedu_text_c();

  陆平也是恭了恭手道:“老县尊现在做了知府,台郡二百七十万子民尽寄于知府大人一人之身,实在是太过客气了!”

  高梁材也恭了恭手说道:“如果不是国朝不兴跪拜大礼,我可是要给你陆兄跪下了!”

  “不敢当,不敢当!”陆平连忙说道:“这次是给我那个不孝的儿子送衣物来了,顺便来看看老知府!”

  高梁材亲切地拉着陆平的手坐下了:“令郎在临海?怎么不知会一声,现在衙门里正缺人手,令郎放在前朝可是中进士的人才啊,我不可能错过啊!”

  “在善叶军校行政干部队!”陆平告诉高梁材他儿子已经有着落:“新朝虽然要兴科举,可是我听到风声,不准备以八股取士,而且科举不是正途,这军校出来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