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第72部分
作者:浅吻转角爱      更新:2020-11-20 20:24      字数:11497
  周益世很是带了一些得意:“这次毕业回来,我能回自己的老部队最好,如果分发到其它部队去,我也服从分配,虹军有前途啊!”

  朱爱澜点点头,这位周益世可是兰溪县首屈一指的豪强,他都说到这个份上,显然是把自己的前程与虹军押在了一起:“可惜虹军打到我们金华府晚了一些,我们若是生在温台,现在就是团长营长了!”

  “只差几个月而已啊!”周益世叹了一口气:“以后在虹军之中资历就差了许多,只能好好干,想办法补回来!”

  旁边有人说道:“是啊!接下去大军打宁绍两府,那么半个浙江就是我们虹军的天下,可惜赶不上这一仗啊,本来队伍肯定要扩编!”

  打宁绍两府,现在已经传达到了整个虹军,大家都很明确,今年接下去最重要的战役就是把宁波和绍兴打下来,同时还要经营好。

  大家都是浙江人,知道宁波府和绍兴府是什么样的鱼米之乡,金华在浙中盆地,虽然算得上比较富庶,但是与宁绍两府相比,又差了许多,因此周益世才叹息道:“我们想要跟着检点混一个前程出来,只能等明年了!”

  “明年也好!”朱爱澜当即说了一件事:“接下去恐怕不叫检点了!”

  “要正名份了?”周益世对于这一点并不感到意外:“检点这名字不错,检点做天子,但是现在是到了出手的时候,只要打下宁绍两府,检点可以换个封号,我们也跟着粘光!”

  对于现在的虹军来说,殿前七十二检点这个在太平天国算得上要角的位置,已经有些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虽然有缓称王的策略,但是大家也期望着柳畅能更进一步。

  大家现在关心的是五代那个“点检做天子”的传闻,宋太祖就是因为这个传闻得利而成功登上龙位,现在柳畅也算是天授之人,确确实实有机会升上龙椅的位置。

  朱爱澜这个乡正和虹军的干部常来常往,更是告诉了他们有份量的消息:“这次石府台开了金华城投降,检点准备正式大婚了。”

  “石娘娘?杨娘娘?怎么没听到风声啊!”

  朱爱澜找他们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检点一向朴素贯了,不用太劳用民力,因此这次婚礼就是准备找一群老人办个家宴就算过去了,几位可要好好争取啊!”

  周益世已经听明白:“我们可没有那样的手段,这一张请贴可不好弄啊。”

  朱爱澜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检点准备简单操办,先办几桌家宴,等以后大业告成,再补偿两位娘娘。”

  柳畅一向以来的简朴作风,确确实实有这样的可能,周益世就问道:“两位娘娘同意了?”

  “杨娘娘是管钱粮的,自然是同意的,杨娘娘同意,石娘娘也同意了!”朱爱澜说道:“只是现在这婚宴办不到十桌,你我得想办法弄到一张喜贴。”

  他不是为了那这一桌婚宴之上有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根据他们对柳畅的了解,到时候这七八桌婚宴肯定也是简朴得很,但关健就在于能参加婚宴的人太少,所以朱爱澜才要硬挤进去。

  这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参加了柳畅的婚宴,才算是混入了柳畅的核心圈子内,即使大家到时候饿肚子都没关系,只要进入这个圈子,前程无限。

  周益世和这群土豪都想参加这个婚宴,但是周益世问道:“真不到十桌?”

  “顶多就是十桌而已,据说花费甚少。不过为了庆祝检点结婚,大家每人分两个咸鸭蛋。”

  “为什么分咸鸭蛋?”当即有人问道:“加个菜不是更好。”

  “加菜的话,经手人肯定有机会贪污,但是咸鸭蛋这东西,你怎么贪污!”朱爱澜已经打听清楚了:“检点这人,喜欢把实惠落到实处,不过我估计,连里营里到时候肯定会附带有加餐,你们善叶军校也不例外。”

  周益世却是说了一句:“真不到十桌的话,咱们这一桌人肯定不能全进去,能拿到三张请贴就不错了!”

  这说的是实话,虹军之中多少有份量的人物,可是这婚宴顶多就是十桌而已,他们这些刚刚投靠过来的新人,能拿到三张喜贴已经可以说是皇恩浩荡。

  因此周益世继续说道:“三张,顶多就是三张!”

  “你有办法?”朱爱澜却是带着喜意:“别说是三张,就是一张也行,关健是咱们这帮好朋友得有人进去啊!”

  周益世在善叶军校混得很是不错,他当即说道:“我尽力争取,估计也未必能拿到三张,这件事是大好事,这一次检点结婚,是我们最好的机会,或许能让我们赶上宁绍战役。”

  宁绍战役,对于这些新人来说,那是天赐良机,但是他们还在善叶军校里没有毕业,手下的部队也是交由柳畅派出的干部统带,等于是错过了一场盛宴。

  但是听周益世的话,如果能让这些中级干部班赶上宁绍战役的话,那等于凭白落下一桩空前的奇勋,不过周益世也提醒道:“或许能赶上宁绍战役,但是大家到时候恐怕是要打下手的。”

  “打下手不怕!”当即有人举了霍虬举例子:“别人就不说了,我听说过,霍虬那厮,去年过年的时候还只是乐清县一个小小的盐贩子,总共也不过三五杆破枪,十来个弟兄,可是现在,出门随时能带四个警卫员啊……”

  yuedu_text_c();

  在大清朝,出门随时能带四个警卫员算不了什么,可是在虹军之中,这出门带四个警卫员就太了不起了,这几乎是瞿杰与霍虬两个人独享的荣誉,甚至连磐石营的孙胡子虽然同样有一个警卫班的配置,都只敢带三个警卫员。

  周益世当即接过话头:“兄弟我替大家争取争取,大家也配合一下兄弟,到时候让大家都有机会带四个警卫员。”

  第278章 婚宴

  周益世还真是个有办法的人,他进善叶军校才几天,已经和整个军校的干部阶层混了一个脸熟,在这其中来回争取一番,最后终于弄到了两张喜贴。

  一群兰溪县的土豪总共有八人,两张喜贴只能让他与朱爱澜混进去,但是他们已经很满足了。

  要知道,许多善叶军校的连级干部都没有机会参加婚宴,柳畅与石汀兰倒是写了一封道歉信过来,说是军务紧急,非兄坐镇不可,为此待大业初定,再请兄畅饮一番。

  这封信是石汀兰和杨长妹抄写的,然后柳畅亲自签的名字,只不过拿到书信的干部也是带着喜意,要知道,这样的信件不过是发出了几百封而已,只有老资格的排级干部和连一级军官才能拿得到。

  因此混到了两张喜贴的周益世与朱爱澜赶紧闷声发大财,偷偷地赶去参加柳畅的婚宴。

  确确实实是家宴,但是规模还是超过了柳畅的预期,他原本只摆七八桌而已,但是要求参加婚宴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了,最后摆了整整二十二桌。

  因此这次婚宴带着欢娱之后,还有着几分拘瑾,大家都赶紧在桌子交换着名刺,这都是宝贵的人脉资源,这是整个虹军最有权势的一批人。

  饭菜算得上丰盛,但是与柳畅的权势一比,又算不了什么,何况这里面有不少温州人,对于饭菜加了不少辣感觉受不了。

  金华就是这么一个口味的分味线,以前江西人坐火车,就有一个感觉,进入金华之前,餐车里的饭菜都是带着辣味的,好吃,可是过了金华站,那带着杭帮菜的甜味,让人无从下口。

  但是大家不介意这饭菜,而在于今天参加婚宴的意义,说话也特别小心些,省得惊动了柳检柳检点。

  朱爱澜也是看了中堂一眼,虽然贴了不少喜字,增添了许多欢庆气息,倒算起来也不过是普通人家娶妻嫁女而已,倒是那一副对联让他颇为喜欢:“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旁边有人告诉他是晚唐诗僧贯休的诗,全文是:“贵逼身来不自由,几年辛苦踏山丘。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莱子衣裳宫锦窄,谢公篇咏绮霞羞。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这一首诗是贯休献给吴越王钱鏐的,钱王觉得一剑霜寒十四州气度太小,非要改成四十州不可,结果贯休一怒拂袖而去,最后诗还是这十四州。”

  朱爱澜已经明白过来,柳畅把这首诗挂出来是表示自己全取江浙的决心,这江浙十四州的掌故他倒知晓,当即说了一段:“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对面的这个年轻人笑了:“好一个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是李清照居士的诗,甚有男儿气,我前两天刚上过八咏楼。”

  朱爱澜点点头,他是乡间土豪,虽然读过几本书,但也只是略通文墨,之所以知道李清照这首诗,还是因为八咏楼与李清照这首诗在金华无人不晓,无人不知:“检点这是决心拿下江浙十四州了,对了,还没请教兄的大名?”

  “冯思贤!”冯思贤这人好说话:“我是龙枪营出来的,现在暂任黄岩知县兼黄太平独立营副营长!”

  居然是一位知县老爷,朱爱澜吃了一惊,知道这是柳畅的基本班底,天子门生,他当即笑道:“我是兰溪东乡乡正朱爱澜!”

  “我听过你的名字,乡间义豪啊!”

  这句话让朱爱澜甚是受用,他也恭维道:“这次能专程让检点从台州请过来参加婚宴的人,可不多啊!”

  “台州的人都没动,我是有事来金华府才顺便参加的!”冯思贤告诉朱爱澜:“接下去就要大动刀兵了,检点不想大操大办,拢动大局!”

  “要拿宁绍了!”朱爱澜笑道:“那时候冯知县就要大用了。”

  冯思贤确确实实要有新的任命下来,正想与朱爱澜说上几句,那边已经有人嚷了一句:“检点到来了!”

  大家一看,柳畅倒是穿了一身大红的新郎装,丝绸锻子,拱着手向大家行礼:“今天是麻烦诸位,今天是麻烦诸位!”

  有人笑道:“检点,今天我们过来可是喝喜酒的,还要闹洞房!”

  “是啊!总得有什么安排吧?”

  “新娘子在哪里?”

  柳畅却是说道:“今天只是先给石娘娘和杨娘娘一个名份,所以简单操办一下,等到成就大业,还要补偿两位娘娘,哎……”

  yuedu_text_c();

  他叹了一口气:“现在军务紧急,不能误了大事,要知道,有一位大帅因为生了儿子,停在原地庆祝三天,结果落得兵败身灭的结局,我可不敢重复这样的悲剧。”

  大家不知道他说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石达开,当时石达开已经兵进大渡河,因为刘王娘生了儿子,大事庆贺,结果就在原地停下来放假三天,结果战争形势立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只能落得一个兵败大渡河的结局。

  因此柳畅这句话一出,也为今天的婚宴定下了基调,大家不敢打着闹洞房的主意,甚至在婚礼的闲瑕功夫,周益世和几个军官还去听柳畅对这次宁绍战役的具体分析。

  “这一次宁绍战役,虽然没有强敌,但是都要小心些,宁可牛刀杀鸡,也不可误了大事,尤其是注意两支敌军。”

  “哪两支?”冯思贤问道:“一支是宁波府的布兴有广勇,虽然前次被叶娘娘在海上重创,但是余众尚有千余,皆备洋枪,战力甚强,不可轻敌?还有一支是?”

  “绍举府诸暨包村包立身!”

  当即有知晓绍兴府情形的干部说道:“检点,不对吧!怎么也是谢敬的黄头勇对我军威胁最大,这支黄头勇亦有千名,是王履谦手上唯一能打一打的部队。”

  王履谦这位在乡左都御史在绍兴府办团,办得一塌糊涂,手上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也就是谢敬的这一支黄头勇而已,冯思贤也说道:“包村包立身只是一个神棍而已,临时聚集乌合之众以对抗王师。”

  “是啊!听说包立身用的还是天国年号!”

  “包立身虽然聚众不少,但不足为大患。”

  但是柳畅却是不敢大意,太平军在绍兴府遇到最大的麻烦就是这个包立身,整整费了七个月,付出极大的牺牲与代价才拿下了包村。

  而在这个时空,包村的包立身同样已经借势崛起,虽然现在包立身聚众的手法有些让人见笑大方,他竟是以神降术来聚集民众,甚至还用的是天国年号,所以蒙上了一层伪装的面纱,让手下这些干部都有些大意。

  但是他一点都不敢大意,包村这个地方只能一战而定,绝不可出现任何意外,因此柳畅当即批评冯思贤:“冯和县,你糊涂了,你要记住一点,包立身就是绍兴府的苏镜蓉!”

  一听到苏镜蓉这三个字,冯思贤就立即清醒过来,他当初在苏镜蓉手上那边吃过太多亏了,“绍兴府的苏镜蓉”这个结论让他警醒过来,这个包立身绝对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检点放心,虽然牛刀营在处州府,但是这次宁绍战役,我们一定抱定牛刀杀鸡的办法,用两个主力营去解决这个绍兴府的苏镜蓉!”

  在旁边周益世也赶紧请战:“检点,这包立身既然是绍兴府的苏镜蓉,那些我们兰溪人替检点消灭他们,我们以前也是乡间的土豪,对付包立身这种人有一手!”

  柳畅看了周益世一眼,赶紧有人介绍道:“这是周益世,善叶军校中级干部班的学员!”

  “好!”柳畅答应下来了:“那让中级干部班的学员一起参战吧,对了,你们的老部队带两三个连上去。”

  周益世不由心中一宽,柳畅这一句话就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只是话刚说到这,那边已经有伴娘把柳畅拖走了:“今天新郎官是新娘子的了,你们别霸着新郎官啊!”

  这些军官都笑了起来:“检点,春霄一刻值千金,千万别错过了!”

  柳畅已经被拖进了闺房,他还以为他的简单操办会引发两位娘娘的反感,却看到石汀兰与杨长妹正专注地看着他。

  杨长妹说了一句:“真象?”

  “象什么?”柳畅笑了:“冷落了两位新娘子,我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歉意……”

  石汀兰答道:“象永安突围时的南王,一样专注,可惜南王死得太早了!”

  南王冯云山,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观察,冯云山的早逝都是整个天国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杨长妹说道:“你刚才做决定的神态,很帅,真的很象南王七千岁。”

  柳畅也笑了,他看着美艳无双的一对新娘子,却是笑着关紧了房门:“是啊,帅吧?本检点是天授之人。”

  那边石汀兰已经啐了一声:“别不信你是南王转世……你猴急什么……”

  柳畅已经扑到她的身上。

  春霄苦短。

  第279章 长蛇

  柳畅的婚宴只是小小的插曲而已,整个八月中旬,虹军的各个部队都忙于宁绍战役的准备。

  yuedu_text_c();

  金华府原本聚集了虹军十几个步兵营的部队,但是伴随着宁绍战役的进行,立即转变成次要战场,柳畅只准备在整个金华府留下四五个步兵营,而且大部分是新组建的步兵营,真正称上有战斗力的只有老的金汤第二营而已。

  因此金华府方面虹军部队接下去的使命承担防御任务而已,但是这一批新组建的步兵营相当争气,虽在实践证明,他们每个步兵营只有一两个步兵连能承担野战攻击任务,但是担当防御任务还是没问题的。

  除此之外,鉴于历史经验,宁绍战役之后,还将会临时在金华府留下一两个有战斗力的步兵营作为预备队。

  而柳畅以诸暨包立身为主要对手的决定也很快落实下去了,很快大家就发现柳畅的决定是正确,这个包村虽然名为村,但是实际的战斗力并不局限于一个包村而已,而是盘据了包村附近好些村落。

  包氏宗旅的青壮年都被武装起来,虽然领导者不通军事,但是动起来的丁壮相当可观,包立身又从王履谦那里获得不少资助,现在至少有几十杆燧发枪和数量更多的鸟枪。

  而且包立身还搞了所谓神术的宣传,搞出了一大批狂热份子,他们冒着鸟枪往前冲,绝对是亡命之徒。

  但是作为包村战斗力的核心并不是他们,而是虹军在金处台三府击溃的一部分乡勇、民团、溃兵,这些人往往与虹军有着深仇大恨,因此纷纷投靠了包立身,他们算是有战斗力,而且还有着与虹军交战的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包立身的包村已经超越了谢敬的黄头勇,成为整个绍兴府唯一值得关注的敌军部队,虹军原本是准备以主力攻击绍兴县,以解决谢敬的黄头勇,但是现在已经改变了方案,决定派一个主力团为基干,消灭包立身的武装,而绍兴县只需要一个步兵营就足够了。

  而与金华府方面同时配合,台州方面也会派出两个步兵营和若干乡兵、基干民兵参战,配合主力夹击清军,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占领宁绍两府。

  不过大家在佩服柳畅极其明智的判断力之后,却发现一个消息,包村的第二号人物,居然是包立身的妹妹,叫包美英,也是个大脚姑娘,不过长得颇为俊俏。

  有些人恶意地想到,柳畅为什么会对包村的情形了如指掌,不会是对这个包美英有染指的意思,不然的话,他居然会比整个虹军的情报部门更了解包村。

  ……

  福建。福州。

  “我是焦头烂额!这个总督我不干了!”

  王馨德大声埋怨道:“不干了,十几道上谕,都是骂我按兵不动,不肯出兵浙江,可是这里让我们往火坑里跳!”

  也难怪王馨德怨气冲天,虽然现在闽浙边境上一片太平气象,可是闽军这几个月可是受到过两次重创。

  上一次是饶廷选援浙之军几乎全军尽没,损失了几千人,装具辎重军火几乎全失,红贼陆子云借机占据了处州全境,与福建直接形成了在省境上对峙的局面。

  接着,王馨德决定往处州省境派去援军,结果又吃了一个大亏,官军在闽省境内行军,十分大意,哪料想陆子云突然越过省境,一个奔袭折损千余人,新购买的洋枪四百杆甚至还没拆箱,就全部为陆子云夺去。

  自此之后,陆子云声势大壮,只不过他手上不过是三个步兵营的实力而已,守未必有余,更谈不上向福建省内,因此双方就在边境上保持着一种不战不和的场面。

  王馨德也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和平共处机会,一面购买洋枪洋炮,一面缓缓地在省境上增兵,同时每隔三五天就向中枢报一次大捷,到现在已经击毙陆子云部红贼七八万人了。

  只是他的老成持重,挨了咸丰帝的一次又一次痛批,都说是浙江危在旦夕,王馨德身为闽浙总督,既不出兵温州,亦不出兵处州,以至于红贼在浙江境内横行无忌,业已占去四府三十县之多。

  现在又一道上谕下来,气得王馨德直跳脚,就说要不干了:“说什么红贼在处州者,不过陆子云贼三营尔,多者六百,少者四百,又有土匪数百名,总数不过有两千有奇,闽省拥兵勇六七万,竟不敢抄袭红贼后路!可恨!”

  这说的大多是实情,只是稍稍有些出入,陆子云所部三个主力营,加上地方部队,现在勉强有三千来人,论兵力来说,与拥有六七万军队的福建根本不能比。

  可王馨德是知道实情的,红贼在处州虽然只有三千人,但是洋枪洋炮甚多,从外洋购买及自官军夺获之洋枪,总数不下一千六七百杆之多,又有洋炮若干,非少数闽军所能制者。

  何况处州府山岭崎岖,大部队不易展开,红贼守备十分方便,又可以从金华府、台州随时获得援军,只有贼军到时候增援步队三五营,处州府的战争形势就有可能逆转了。

  至于攻击温州,也不是什么好主意,温州府的红盗是瞿振汉一股,与柳绝户一股互不统属,现在出兵温州,说不定是帮了柳绝户的大忙,方便他鲸吞瞿振汉一股。

  在这种情况下,王馨德觉得虽然要援浙,可不是现在这么冒然跑去支援浙江,只是福建布政使庆端是满人,有些不同意见:“部堂大人,浙江告急,闽省恐怕非出兵不可!”

  虽然庆端不算是什么贤臣,可这毕竟是他们满人的江山,因此他这么一开口,旁边的福建巡抚吕佺孙虽然一向不大管事,却也说了一句:“庆藩台,切莫着急,部堂大人自有方略,现在上谕下来,出兵也是迟早的事!部堂大人,你说是吧?”

  吕佺孙这么一开口,王馨德也只能说明自己的谋略:“现在皇上急的是柳绝户兵进宁绍,宁绍有饷无兵,恐怕凶多吉少吧?”

  “宁绍若失,浙江已无凭障了!”庆端说道:“我兵必然早攻处州,袭其侧翼,迫柳绝户援处!”

  yuedu_text_c();

  “那是我们福建替浙江火中取粟!”王馨德毫不客气地说道:“前番饶廷选兵败处州的教训忘记了?我闽省绿营,虽有能战之军,但是较之红贼柳绝户悍勇狡黠,还是欠了几分火侯,我们到时候攻打处州府,红贼主力龙枪、磐石、楠溪诸营蜂拥南下,庆藩台可有几成胜算?”

  一听王馨德这么分析,庆端就犹豫了,王馨德说得没错,饶廷选无论如何都是福建名将,可是在红贼兵威之下,连一天都坚持不到就大军溃灭,可见红贼之悍勇狡黠。

  而福建虽然号称有兵勇六七万人,但是真正能调出来攻击处州府的精竘,估计也就是两三万人而已,但是红贼倾力来援处州府的话,即使能占上风也是一场苦战。

  可是这两三万人若是再在处州损失大部,那么福建算是引火烧身了,把红贼柳绝户请进家门来。

  一想到这一点,庆端就犹豫起来:“那部堂有什么高见?”

  王馨德当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已经同向荣向欣然约好,大营已派邓绍良统兵援浙,我闽军与邓绍良同时发动。”

  “现在红贼据处金台三府,并窥视宁绍,实是一长蛇巨阵,前路已经逼至杭城,后路尚在闽境……”

  庆端虽然是满人,但能做到布政使这一级的满人,必是满人中的出类拔萃之辈,王馨德这么一点,已经明白过来了:“以长蛇阵而言,处州是长蛇之尾,最为薄弱,金华府是蛇腰,金处台温四府,皆赖金华连接其间,也可以说是蛇之七寸。”

  王馨德老于谋略,当即夸赞道:“英雄所见略同,长蛇阵,以金华府红贼往攻宁绍两府之师最为精锐,堪称蛇头,而台州府又是红贼柳绝户老巢,此为长蛇之毒牙!”

  “欲破长蛇者!”庆端已经明白过来了:“攻其尾,断其腰,宁绍可保!”

  “没错!红贼往宁绍发动,则金华府存兵无多,我闽军自处州抄击,邓绍良从浙西截断,两路并击,必然能迫使红贼回窜!”

  “此计大善!部堂果然是国之干城!”

  在这种情况下,红贼柳绝户肯定首先要解决截断金华府的邓绍良部,那么闽军可以放心解决处州府的陆子云部。

  以十倍之师往攻没有外援的处州府,自然是手到擒来的局面,不过王馨德的谋划还不在于此:“除此我闽省与浙江提督邓绍良同时发动之外,尚可请赣军驰援浙江,又有奇兵攻往台州府,诸路合兵,必能大捷!”

  赣军多半是湘军,虽然说今年二月湘军挫于九江,兵力被分割为水陆四支,于东南大局已经无关紧要,但是还是能有余力调出一支部队援浙,更不要说这所谓攻往台州的奇兵,让庆端信心大增:“庆某是满人,一定向陛下力争,现在不宜发动!”

  以王馨德的谋略,即便不重创柳绝户主力也能把战事拖下去,只要拖下去,一切皆有办法。

  第280章 邓绍良

  金陵城外。钟山之巅。

  在这里时不时能听到金陵城内传来的枪炮声,甚至时不时能看到大军厮杀的场景,只是在钟山之上的向荣居所,却毫无一丝戎马气息。

  兰竹遍地,清香扑鼻,倒象是位读书先生的居所。

  一个五十出头的精干老者扶着一位渐渐老去的老人在这兰竹之间慢慢徐行,只是走了三十余步,这老人就摇了摇头:“老了,老了,我向欣然不得服老!”

  这人就是向荣向欣然,无论是恨他还是赞他之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个老者才是江南大营的顶梁柱,自从军兴以来,他便无役不从,到现在经手的银子即使没有四千万两,三千万两是早已经破了。

  但是京里省里的高官,没有一个人敢询问这些银子的去向,甚至连咸丰爷也从不询问这点钱的去向,光从这一点之上,就知道这位向荣确实是与大清国运息息相关的人物。

  “向帅您不老!”旁边这个五十出头的老者说道:“您不过是比我大上几岁而已,说什么老啊!”

  “五十知天命,绍良你随我从军的时候,刚好是知天命之年吧?”

  “是的!”答话的这人正是浙江提督邓绍良,他回答:“我是咸丰元年跟随向帅平定发匪,至今已经有了五春秋了!”

  “五十五岁了,你也老了吧!”向荣点点头道,他找了个素净的石凳坐了下去:“这次援浙,可有什么信心没有?”

  “如今山河破碎,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这位邓绍良,在向荣的江南大营之中,也是一个要角了,甚至可以说是他只居于张国梁之后,可以说是大营的第二员战将,一八五零年就是他擒获李沅发,击破了道光以来最强的一股民变武装,咸丰元年又跟随着向荣南征北走,无役不从,虽有胜败,但确实是大营真正能打的一员战将,因功升浙江提督。

  只是向荣也苦笑了一声:“这次让你援浙,恐怕是让你受委屈,咱们大营用人,不是川人,就是广人,你一个湖南乾州人夹杂其间,可惜了……”

  yuedu_text_c();

  向荣说这句“可惜了”,那是实情。

  江南大营一向分成两大系统,向荣自己是四川人,结果有一群四川老乡替他打天下,张国梁是广人,自然也有一批两广好兄弟,但是楚勇虽多,但形成不一个系统,邓绍良虽然是大营第二位能打的战将,甚至升到了浙江提督的位置,也还是改变不了这般冷酷的现实。

  “老夫老了!”向荣继续说道:“我这一辈子恐怕也见不到光复金陵的日子,现在走不动路,更不要亲上沙场了,只能为身后名声着想了,绍良!”

  邓绍良在一旁侍奉向荣,仿佛一位严师指导下的幺力童一般:“向帅,小的在!”

  向荣确实老了,说话也慢:“这次援浙,你便专心转任浙江提督,不要回来了!”

  “向帅?”邓绍良吃了一惊:“向帅何出此言?”

  “我现在真有一般嫁女儿的感觉了!”向荣感叹道:“你这次援浙的班底,都是我赠与你的嫁妆,去浙江好好干,我当年可是跟着杨遇春打过好些硬仗……”

  他指了自己脸上一大块缺了脸皮的地方说道:“这就是当年随杨遇春大帅在滑县苦战留下来,一直没长出来!”

  邓绍良知道这事,当即应了一声,向荣继续说道:“现在你不必对我这般客气,你也是被人称为军门的人!”

  “向帅!”邓绍良给向荣跪了下来:“向帅大恩,绍良不知道如何感激才好?”

  向荣笑了笑:“你这次援浙带去的七千兵将,尽是大营精锐,又有洋枪洋炮,我若是早就去派你去援浙,而不是存了私心改派张玉良,何至有红贼之患,这都是我私心太重,误了大事!”

  邓绍良不敢回答,这位向荣的积威尚在,他只能在地上长跪不起,继续听着向荣说道:“如果你率七千精兵去了浙江,这大营的军务堪忧啊!”

  邓绍良当即说道:“待红贼平定,绍良一定立即赶回金陵助战!”

  向荣却是摇摇了头,他一辈子戎马厮杀,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战阵,但是从来不象一个军人,他带着几分老人特有的慈祥说道:“去吧,去吧!此去浙江,就不用回来了!我是把一个最好的女儿嫁给浙江,只望你与浙江不要负我!”

  “绍良宁有负浙江,绝不敢有负于向帅!”邓绍良当即说道:“等大帅放心便是!”

  “浙江本就不负于大营,若非如此,我何必遣你援浙!”向荣娓娓而谈:“浙江一月协饷六月,从来不缺少一丝一毫,是我大营饷源根本,想必你在浙江一日,这饷源也应当源源不绝。”

  “等向帅放心便是!绍良有生之日,绝不敢有负大帅。”

  “那好!”向荣淡然一笑:“那便在浙江好好干,浙江无将无兵,你援浙之后,这个浙江提督就名正言顺了,只待日后能与杨遇春大帅成就一番大事。”

  杨遇春是乾隆、嘉庆年间的第一位名将,声名赫赫,最后出任陕甘总督,要知道这个要职向来很少由汉人出任,邓绍良只能跪着地上受着向荣教训:“至于这次你入浙之后的方略,想必你也清楚!”

  邓绍良跪在地上说道:“小的早已知晓,要与闽省一齐出动,闽省侧击处州,我兵抄击金华,两轨齐下,必然迫红贼自宁绍回援!”

  “如此甚好!”向荣点点头说道:“只是向来阵前不算胜,先算负,你若是在浙江支撑不住,仍然可以回苏,要你准备的后路准备好了没有?”

  “已经派了五百兵协同赵景贤驻防湖城,又派了一千将兵进驻杭州,以掩护粮道!”

  向荣点点头,他虽然不在浙江,而且已经老朽,但是对于浙江的情形了如指掌:“湖州赵景贤那边,千万不可小视了,浙江团练,他经营最早,办得甚好!相对而言,王履谦在绍兴府办得都是什么货色啊!”

  绍兴府与湖州府这两个地方,可以说是浙江办团成绩的两个典型,只是一个是正面,一个是负面,邓绍良也是知晓内情:“赵景贤那边,办团办得甚好,最近又购到洋枪洋炮一大宗,我虽然驻兵五百名,只是锦上添花而已,倒是杭州钱塘仁和两首县,防务堪忧。”

  虽然邓绍良在杭州府驻兵千名,但是他还是对杭州府的防务表示担忧,那边向荣也叹了一口气:“就看绍兴与宁波两府能坚持多久了?只能尽尽人事啊!”

  他早已经没有回天之志,只能能把现在的局面拖下去了,那边邓绍良当即回答:“绍良已经给绍兴府包立身送去抬枪、鸟枪六百杆,劈山炮二十尊,洋枪三十杆,希望他能支撑几日。”

  向荣又是悠悠一叹:“想不到我大清朝的气数,竟然悬于一个神枪身上,去吧!邓军门,我是嫁女的心情,你也是做父母的人,自然能知道我的心!”

  邓绍良却是小心侍奉着向荣:“向帅,我扶您回房休息!”

  ……

  “快!快!快!”

  yuedu_text_c();

  八月下旬的金华府,已经是一副车水马龙的局面,原本屯集在金绍边境上的各个步兵营在得到了命令之后,当即分成了两路向绍兴府与宁波府进攻。

  龙枪团负责攻击宁波府,楠溪营主攻绍兴府,各个独立营也有各自的使命,而磐石团则是担当了全军的总预备队,伴随着柳畅的一声命令,虹军战旗已经越过了边境了,开始了战斗了。

  而在枪声之中,柳畅则在对着善叶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做着最后的毕业讲话:“诸位善叶军校的一期生们,我这个校长对不起你们,来学校的次数太少,而你们一期生的条件特别恶劣,到现在我们才见了几次面!”

  事实并不象柳畅所说的那样,在短短的两个月之中,柳畅七次到了善叶军校,每次都争取视察每一个连队,并且尽可能地与每一个学员握手,但是他的精力终究是有限,而伴随战争的进行,善叶军校不得不到了结果的时侯。

  善叶军校的一期生正式入队到毕业的时候,只有两个月多点,而考虑还执行相当数量的战斗勤务,他们实际受训的时间不过一个半月而已,但是这已经差不多是整个虹军军事素质最高的一批人。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他们每天都要学到新的军事知识,他们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超过他们此前知道的全部还要多上几倍,只是伴随宁绍战役的进行,他们不得不提前毕业。

  善叶这一批毕业生,大部分还是分发到部队之中,担任见习排长的位置,但只度过见习排长的三个月,一般都准备转任排职干部,但是柳畅对他们的期望很高。

  “想必你们已经知道毕业的去向了!”柳畅继续说道:“虽然只是见习排长而已,但是我知道你们的才干,绝不局限于一个排长的位置,我们虹军末来的大军统帅就出现在你们之中!”

  第281章 结硬寨,打呆仗

  善叶军校的毕业生以欢呼来回应柳畅的讲话,他们大声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