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第75部分
作者:浅吻转角爱      更新:2020-11-20 20:24      字数:11503
  一位三十出头的外交官正在用羽毛笔书写着给国内的记录,他是一位金发碧眼的成功人士,在这个年龄已经成为大英帝国派驻在海外的外交官,并包揽了宁波与整个浙江省的外务事务。

  他的名字是费马尔,现在连国内的外交部都知道宁波港的领事是一位极其优秀的中国通,而这位中国通正在书写着最新的情况变化。

  “宁波府陷入红色头巾的控制之中,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根据我们向段道台打探的结果,政府军在短时间之内,没有任何兵力能顾及这个重要的通商口岸。”

  “现在攻进宁波府的叛乱军队,属于红色头巾的一支,他们自称自己为‘彩虹之军’,并由一位柳将军统带,据说他曾经是太平天的高级指挥官,但是现在除了与太平天有过一些简单的交流之外,彩虹之军独立于整个太平军之外。”

  “进攻宁波府的彩虹之军,至少有六到七个步兵营,其中的主力部队被彩虹之军骄傲地称为龙枪团,其武器配备是欧洲化的,强于政府军的任何一支部队,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步兵营装备的都是欧洲已经被淘汰下来的旧式装备。”

  “进攻宁波府的五千到六千名叛军之中,其所装的米尼来复步枪的数量不超过两百支,最好的火炮也只是一些已经被淘汰的山地榴弹炮与轻型野战火炮,他们的战斗力与训练程度是有疑问的,虽然远强于政府军。”

  “我相信,只要向宁波府派出了八百名英法军队,至多派出半个旅,就能击败彩虹之军的全部,但是在克里米亚战争仍然在继续激战的时刻,我们在远东开辟新的战场,似乎是不明智之举,因此我们可以暂时采取冷静处理。”

  “太平王已经被证明并不是一位合适的统治者与谈判对手,而这位柳将军与彩虹之军似乎也不是不列颠值得信任的盟友”。

  只是写到这,费马尔领事提起头来,用熟悉的中国话询问着自己的通事兼翻译:“邢马龙,你觉得红贼进入宁波府,对于我们大英帝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邢马龙是个标准的宁波土著,他原来是个标准的无赖,整天游手好闲,只是五口通商之后,他找到了一条好路子。

  那就是替宁波的英国人担任翻译,在英国人面前他格外恭顺,甚至改信了洋教,是极好用的一条狗,但是在中国人面前,他便猫借虎势,到处横行霸道,搞得整个宁波府都知道他的名字,却是对他无可奈何。

  只是费马尔领事最信任这个无赖,连杭州的官员都对他无可奈何,而邢马龙对于费马尔突然提出的问题,先是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是好事,是大好事!”

  “怎么一个大好事?”

  邢马龙笑道:“领事先生不是要开拓洋界,广辟商路吗?在清朝官员这边得不到的利益,可以借红贼的手得到。”

  邢马龙的说话让费马尔连连点头,他和一切英国外交官的使命都很简单,那就是在中国替不列颠获得更多的利益,比方说,费马尔一直想争取将宁波租界拓宽一倍以上,他甚至不愿意支付购买土地的费用,而教堂与诸多贸易问题也只能得到中国官员的配合。

  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获得想象之中的回报,清朝官员虽然是极其怕事的,但是他们也是保守到极点,严格来说,他们会用一切办法来推托他们应当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费马尔所获极少,但是上海租界在去年与今年的收获,却是让费马尔眼前一亮。

  一场小刀会的叛乱,让不列颠王国在上海的一切要求几乎都得到了满足,甚至还成功拿到海关税收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费马尔决定作出自己的专业判断。

  “几位宁波的成功商人与绅士,都向我提出,鉴于彩虹之军攻占宁波府后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大英帝国必须及早实现宁波港的中立化,而且我必须指出,不管是什么方面控制宁波府,都必须尊重南京条约我们所获取的特殊利益。”

  “一个中立化的宁波,必须为我们所控制并为大英帝国获取最大的利益,希望上海能尽早给我派了一个英国连队,如果没有英国连队,那么也应当派来一个英印连队。”

  “我也希望能尽快组建中国人的辅助连队,彩虹军必须尊重我们在宁波的特殊利益,包括清国政府与我们达成的协议,我们将获取一切行动自由。”

  “我希望整个中立区都悬挂着英国国旗,而且为我们完全控制,如果彩虹军企图侵犯中立区,我们将给予坚决打击,必须指出的是,海关税收与行政权力,必须为我们所完全负责。”

  “只是我们也可以向彩虹军保证,除了中立区之外与隔离地带之外,他们暂时享有在宁波府的行动自由。”

  “在彩虹军有任何威胁英国利益的行动之前,我们都可以采取坚决的行动制止他们,并给予他们最沉重的打沉。”

  费马尔很满意地在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他很清楚英国政府一直争取在远东扩展自己的影响,如果不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影响,或许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爆发了。

  而这次太平军引发的全国性叛乱,给了英国人与法国人干涉中国问题最好的机会,费马尔觉得可以暂时利用一下柳将军与他的彩虹军,只要清国政府做出足够满意的让步,那么可以果然进行干涉,到时候彩虹军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当然彩虹军如果表现出足够的谈判诚意,作出足够的让步,或许英国政府会考虑换一个更有价值的谈判对象,费马尔认为事情的发展,大致就在这两者之间。

  他并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发展或许有第三种可能。

  第289章 邓绍良的无奈

  太阳又升起来了。

  现在包村一带已经是一片哭声,即使战斗已经结束两天了,仍然有女人与孩子在尸体堆里寻找着自己的亲人,最后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

  yuedu_text_c();

  而被编入惩戒营的前包村军,正在忙碌着处置着尸体,找不到家属的尸体,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被葬入了大坟堆之下,还有更多的伤员在那里整天嚎叫着。

  他们除了一点食物与水之外,几乎得不到任何的医疗资源,无论是虹军的战卫力量还是绍兴府本地的医生,现在都在忙于救治虹军之中的轻重伤员。

  但是弱者只能被怜悯,而命运女神从来只钟爱强者。

  在两天之中,虹军从方方面面都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消息。

  比方说,叶娘子从乐清县传来了喜讯,瞿振汉的红巾军人心涣散,已经有数百人过江投奔柳畅,而她已经率领船队抵达了乐清县,一切情况正在好转。

  陆子云在处州府的情况最为危险,但是他也表示,短期之内仍能坚持,如果有半个步兵营的支援,绝对能稳住防线。

  而宁波方向也获得了一些胜利的消息,只是柳畅最最关心的却是金华府。

  金华府可以说是连联金处宁绍的关健所在,甚至可以说虹军这条长蛇的七寸所在,一旦金华府有什么意外,柳畅必须把作为总预备队的磐石团投入进去。

  只是金华府方面传来的消息,却说那里出现的敌人,除了张玉良军之外,还有邓绍良的数千部队,战斗力相当强,武器配备也很好。

  这让柳畅始终担心着金华府方面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情况。

  ……

  邓绍良觉得有点郁闷。

  在其它战场之上,虹军的武器装备都是强于对手,但是在金华府这个战场上,邓绍良的洋枪洋炮却强于虹军新编成的几个独立步兵营,更不要说这些独立步兵营的前面只是金华府的一些地方团练而已。

  按照邓绍良的想法,这次金华府的战斗完全没有什么悬念,战斗将会进展得很顺利,最终会形成一个围魏救赵的局面,将柳绝户的主力从宁波府和绍兴府的战场上拉回来。

  要知道,江南大营的部队可是和太平军激战数载,堪称勇营之中的精锐之师,更不要这么多洋枪洋枪了。

  只是战场的发展完全超出了邓绍良的想象之外,没错,对方只是一些团练武装临时编组起来的队伍,战斗力并不算强,只有一些虹军主力部队淘汰下来的武器装备,洋枪极少,大部分人装备只是鸟枪、抬枪、劈山炮而已,这样的队伍,不要说是邓绍良的精兵强将去打,就是张玉良的败军却打,也有绝对的把握。

  但是战局的发展超出于邓绍良的意料之外,事实上,张玉良一出现的战场之上,整个战场的气氛就变了。

  虹军的独立步兵营个个都象打了鸡血一样,就拼命找张玉良来打,有些队伍原本是准备观战的,结果一听说张玉良来了,那直接就把整个步兵营拉出来与张玉良对攻。

  张玉良原本就是一群残兵败将,虽然新招了一些楚勇,但是哪经得起三四个步兵营和无数乡兵、基干民兵打鸡血一般地攻过来,当场就招架不住,第一时间向邓绍良请援了。

  邓绍良在这种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向张玉良靠拢,不管怎么样,两个人都是江南大营的战将,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事实证明,这是邓绍良犯的最大错误,一听说邓绍良过来了,兰溪人当即想到了他也是江南大营的一员猛将,和张玉良一样,都有一个良字,于是继续打鸡血一般攻击邓绍良。

  原本只能守备的部队,现在敢拉出来打野战,原来能打进攻战的部队,现在敢于打撤退战斗,虽然说邓绍良是一员老将,纵横沙场几十个春秋,现在也应付得极其吃力,折损了几百人才与张玉良会合在一起。

  只是他与张玉良一会合,那边的红贼不但没挫伤了士气,反而继续发疯地展开攻击,根据浙江已革温处道俞树风的说法,这些还只是普通的新编独立步兵营、独立步兵连、基干民兵、普通民兵之类的队伍,红贼的精锐主力,如金汤第二营、磐石营之类还在按兵不动。

  他起初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已革温处道俞树风告诉他真相:“他们都是来找张玉良的麻烦得!”

  事实就是如此,他就是受了张玉良的拖累,张玉良在兰溪县大开杀戒,结果让整个金华府都对张玉良恨得咬牙切齿,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想着找张玉良报仇。

  现在邓绍良选择与张玉良一起杀回金华府,完全是选错了盟友,根据俞树风的说法就是:“金华全府,无时无刻不期盼王师返回浙中,哪料想来的不是王师,而是张玉良,因此他们纷纷从了红贼!”

  俞树风这话七分真,三分虚,但是金华府人士,特别是兰溪县的官兵,跟着张玉良确确实实是有着血海深仇,他们一见到张玉良的旗号,那眼睛先红了。

  在这种情况下,邓绍良也莫名其妙地折损了几百战兵,他当即向这位深通红贼内情的俞道台请教,而俞道台当即告诉:“我推荐一员大将,足以击破红贼!”

  邓绍良喜出望外,他知道这位俞道台绝对是一位熟知红贼内情之士,要知道,俞道台从温州和红贼一路转战到金华府,这数百上千里的征程,俞道台甚至获得了红贼的尊重,根据俞道台自己的说法,红贼常言:“有一位俞道台,可以化民为兵,十分难以对付。”

  而俞道台当即推荐了自己的贴心人:“便是前处州镇参将武红船是也!”

  yuedu_text_c();

  “武红船虽为参将,实为浙江第一员战将,红贼数万袭处州府,武红船以数百兵大破红贼,斩首千级,武红船在处一日,处州稳若泰山!”

  “武红船离处不到数日,处州府即为红贼击破,而武红船入金华府,则金华局局面为之一变,贼势大挫,而武红船转去严州府,则金华府全府沦陷,可知其为干城是也!”

  这么一说,邓绍良信了一大半,何况俞树风还有一套词辞:“武红船镇守兰溪,与兰溪官民皆有结交,兰溪民团视若骨肉同胞,虽与张玉良日日残杀,但一遇武红船部,则行收兵,好酒好肉加以款待!”

  “果然是国之干城!”邓绍良已经信了大半:“把武参将请来,我要与他共商破贼方略……”

  当然,他也是一员老将了,不会因为俞树风的几句话就全部信了。

  不过有这位一员与兰溪民团关系良好的武红船武参将,他就可以想办法在虹军之中挖墙脚了,只是他又想到了张玉良身上了。

  “浙江大局糜烂,张玉良当负第一位的责任啊!”

  旁边俞树风表示非常赞同:“可叹当初大营没及早把邓提督派回浙江,不过红贼起于温台之际,不过是野火初生而已,那时候就可以轻轻松松的扑灭了!”

  邓绍良点了点头:“现在红贼已经成势了,否则短时间难以铲除了,只是希望各路英杰能棋开得胜!”

  他知道这次战事将有好几路同时发动,福建已经全力攻击处州府了,而传言红巾贼大头目瞿振汉与柳绝户向来不和,好象也有机会。

  如果现在这一次还败在红贼手里,那不是浙江全局糜烂的问题了,而是整个东南都糜烂掉了。

  ……

  温州。乐清县。

  宝顺轮无论开到哪里,都会是所有人的焦点,而叶娘子同样是焦点中的焦点。

  别人都知道他是柳畅柳绝户的女人,被称为“叶娘娘”,这么一位有份量的人士,手上又掌握着两千名以上的大部队,不吸引目光才怪了。

  不过大家仔细看过叶娘子的话,对她的杀伐决断会更有印象,这位叶娘子虽然只是个妇道人家,可是重要的时候,却能下得了决心,只是有时太注重于个人的得失了。

  但是当她把两个步兵营与水师同时沿着欧江前进的时候,就让整个红巾军都震动起来了。

  红巾军,或者说是瞿振汉和极少数准备拿回乐清县的前提就是现在整个虹军都全力投入到宁绍战役中去,根本没有兵力可以派遣到乐清县来,而乐清县的虹军部队不过是一个步兵连加上一些极不可靠的乡兵、民兵而已。

  形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完全出于瞿振汉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柳畅在红巾军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甚至连金佩纶这个自己一向最信任的军师都过江投靠了虹军。

  更要命的是,现在在江北的红巾军不过几千人而已,可是南下增援的虹军部队,叶娘子这一支至少有一两千人,而陆路派过的援军也只有两三千人,加上武器装备上的差距,他的红巾军根据没有优势可言。

  对于瞿振汉来说,现在摆在他前面的问题很简单:“要不要继续向乐清进军?”

  第290章 易帜

  要不要继续向乐清进军?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接下去瞿振汉的一切部署才能有个具体的章法,可是现在连金佩纶这个军师与谋主都跑到虹军那边去了,瞿振汉自己也拿不定主意。

  起初这个谋划建立在虹军在乐清没有多少部队,而且忙于宁绍战役,根本无力支援乐清县的基础上,可是现在,包括投奔柳绝户的忠义营与忠孝营在内,虹军在乐清县内已经有了三四千人的部队。

  而红巾军在江北的部队,包括倪延模在内,也不过是五六千人而已,而且还有不少新兵,一部分主力还在江南负责驻守极其广泛的控制区。

  瞿振汉拿不定一个主意,那外面有人问了一句:“大帅,要不要继续与柳绝户干到底?”

  瞿振汉抬头一看,却是刘公瑞,他在公开名义上是瞿振汉的军师,现在手上也有五个营的队伍,算得上红巾军内的实力派。

  更重要的是,这位刘公瑞从一开始就与柳绝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因此双方的矛盾越闹越大,甚至可以说是最坚定的北进派,当初瞿振汉借出乐清县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中也是以刘公瑞的嗓门最为响亮。

  对于这样的实力派,瞿振汉当然不能将真心话说出去:“当然要干到底,别看有三五个小人投奔过去,但是这是咱们虹桥人的老家,暂时借给柳绝户而已,我们想要什么时候拿回来,就要什么时候拿回来。”

  yuedu_text_c();

  “现在我们虹军在江南与江北还有两万多人的队伍,他柳畅正忙于攻击宁波府与绍兴府,能有多少本钱扔到乐清县这个地方来!”瞿振汉给刘公瑞打气:“这乐清县,我们是拿定了!”

  “好!”刘公瑞原本有些无精打彩,现在精神一下子振奋起来了:“就是下打的决心,这个决心下得太晚了,如果早点能下,别说乐清县,就是台州府也能拿下来了,乐清县是我们红巾军起家的地方,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一定要拿下来!”

  刘公瑞这么一说,瞿振汉也是兴奋起来,他拍着刘公瑞的肩膀说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公瑞,今天我终于是看对了人!”

  刘公瑞也很干脆:“我这就回江南去,把我手下五个营头的队伍都拉过来与柳绝户决一死战,虹军只是咱们红巾军的一个分支而已,柳绝户怎么能不听大帅的,我支持大帅与柳绝户干到底!”

  瞿振汉算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他虽然下不了全面开战的决心,但是此后一个多时辰之中,都与手下的官兵大谈乐清与红巾军的历史关系,一力主张乐清县是红巾军发家之地,这样的地盘怎么可交给柳畅与虹军,必须控制在红巾军手里。

  而过江的红巾军之中,乐清人确实不少,颇有久战思乡的念头,因此不少人都同意瞿振汉的看法,只是到了晚饭时分,却传来了一个晴天惊雷。

  一向被认为是整个红巾军最坚决的反柳派红巾军总军师刘公瑞,已经于下午在江南宣布易帜投向了虹军统领柳畅,手下五个营头几乎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只有极少数人过江来投靠瞿振汉。

  瞿振汉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在吃饭,只是一听完刘公瑞反水的消息,他就把手里的饭碗往地上一砸,大声骂道:“我操你刘公瑞十八代祖宗!”

  现在这不是与虹军开仗开不仗的问题了,而是整个红巾军能不能保住现有的地盘,甚至是红巾军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了。

  当天晚上瞿振汉已经知道了,早上刘公瑞过来找他实际是想谈与虹军与柳绝户妥协的问题,结果他被瞿振汉的强硬给吓住了。

  刘公瑞虽然是坚定无比的倒柳派,但是现实是无情的,拿回乐清县已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红巾军甚至可能要把永嘉县赔出去作为安抚柳绝户的礼物。

  可是瞿振汉却是强硬地要求与虹军开仗,刘公瑞却已经从他的朋友那里知道,虹军的龙枪团、楠溪团、磐石团在北面进展十分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再与虹军交手只能是自取死亡。

  而且他已经看到了徐凤飞的前车之鉴,徐凤飞只是反对与虹军开战,就已经被瞿振汉软禁起来,自己如果提出要与虹军妥协,那肯定也会步了徐凤飞的后尘。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极度悲观的刘公瑞表面上一片主战言语,回了江南以后却是直接宣布易帜归入虹军,还派了人与叶娘子谈判。

  这只是一个起始点而已,接下去江南的各支红巾军武力,在第二天纷纷宣布易帜重归龙枪营旗下,连徐凤飞所统带的八营主力,也宣布正式易帜--从原本的黄旗换成了红旗。

  徐凤飞虽然已经被瞿振汉软禁起来,但是他的部下仍然是抱着亲近虹军的思想,有刘公瑞起了带头作用,整个江南地区已经是一副土崩瓦解的场景了,忠于瞿振汉的队伍已经成了绝对少数,他们甚至不敢反击,因为四周都是宣布易帜的队伍。

  这一天传来都是坏消息,瞿振汉中饭只吃了两口,就又把碗给砸了,几个同宗与子侄辈劝他,怎么也劝不住他。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谁也不见,大有英雄气短的味道。

  夜深了,瞿振汉仍然是坐在书桌旁咬着牙,摇着头,长叹带着短叹。

  呯呯呯!门被推开了,进门的是瞿质斌,瞿氏一族最能干的子弟,他手里端着刚热好的几个饭菜,嘴里说道:“瞿帅,吃几口吧!就是吃不下,喝几口热汤也行啊!”

  瞿振汉摇了摇头,他已经吃不下饭了,两万子弟兵,竟在一日之间土崩瓦解,他又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才说道:“质斌,出了什么事?”

  瞿质斌看了一眼瞿振汉,没想到这位红巾军大帅在这种境地,居然还有着过人的敏锐,他当即给瞿振汉跪了下去:“大帅,我们往南走吧!”

  瞿振汉当即问道:“倪廷模也支撑不住了?他与柳畅在打处州的时候配合得很不错!”

  瞿质斌知道瞿振汉已经了解了一切内情,他替倪廷模辩解道:“现在人心已经散了,倪副帅也是无奈之举啊,他对得朋友,已经答应我们了,可以让我们渡江南去,我们往南走吧!南边还有我们好几千弟兄,只要保得住队伍,我们还有机会!”

  “连现在都没有机会,将来怎么会有机会!”瞿振汉的话里带着苦楚:“你不用安慰我,我知道我已经走到末路了!这已经是柳畅的时代了。”

  “大帅!”瞿质斌抽泣着说道:“大家都有一份香火情,只要过了江,一切都有出路!”

  这是实话,虽然江南的这些红巾军旧部不愿意与柳绝户作战,但是对于他们昔日的主帅,怎么也会有着一份香火情,但是瞿振汉已经完全放弃了:“哪有什么出路啊!南去只能是一条路,那就是投靠清妖!”

  他早已经了然在胸了:“质斌老弟,你起来了!你今年三十四了吧?”

  “已经三十五了!”

  瞿振汉幽幽叹了一口气:“咱们是同宗同乡,没有什么不可谈的!我现在已经都看透,只有一件事还念兹在兹,还要请你帮忙!”

  yuedu_text_c();

  “大帅请讲!”

  “到什么时候了!你还叫我大帅!”瞿振汉又是长叹一声:“不必这么客套了,自家人!我和金佩纶相交二十年,相知二十年,没想到到头来大难临头各自分飞,我也不怨他!我只怨老金一件事,那就是老金不应当说我与福建王妖头勾结,没这么回事!”

  瞿质斌已经哭出声来,瞿振汉这是在交代遗言了:“大帅,我们往南走吧!”

  瞿振汉却是爽然一笑:“我的名字就叫瞿振汉,我是汉人,怎么可能屈膝于清妖之下……你继续听我说,我确确实实与福建的清妖有些接触,但是那只是应付了事而已,绝非真意,我一腔热血,赤诚之心,只能用一语来表达,那就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绝不会南下投靠清妖!”

  “我现在不会去投靠清妖!将来也不会投靠清妖,我瞿某烈烈男儿,对得住这汉家山河,你若见了柳检点,务必替我申明这一点!”

  瞿质斌点点头,又说道:“振汉,咱们不南去了,咱们也可以投奔柳检点,不管怎么样,我们总有这么一份香火情吧!”

  瞿振汉淡然一笑:“你也清楚,你们都可以投靠柳畅,唯独我不能,柳畅也不敢接受我的投靠!”

  为什么?自然是瞿振汉在红巾军与虹军中的份量太重,甚至重过了柳畅本人,甚至连瞿振汉的红巾军,不计算质量的话,在兵力数绝对是多于虹军,在这种情况投靠过去的话,绝对是一个尾大不掉的局面。

  在那样局面下,柳畅不放心,瞿振汉自己也不放心,因此瞿振汉如果不能南去的话,那么只有一个最痛苦的选择。

  瞿质斌大声哭了起来,瞿振汉却是从容得很:“我就只有这么一件事掂记着,没别的事了,把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叫进来,我跟他们见最后一面!”

  咸丰五年九月初三,红巾军水陆兵马大元帅瞿振汉自尽于永嘉塘下,红巾军全军易帜!

  第291章 瞿振汉的遗产

  “瞿振汉死了?”

  叶娘子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难得是松了一口气。

  在此之前,不管风云怎么变幻,她在表面上怎么看不起瞿振汉这个酱园店店主,但是瞿振汉就象一座大山,压在她的肩膀上,即使有柳畅帮忙支撑着,但是她这副柔弱的身子骨还是扛不住。

  现在他死了,一切都可以轻松了!

  但是很快叶娘子就想清楚了,还没到轻松的时侯!现在只是保住整个乐清县而已,但是整个温州府,包括江北的永嘉县尚不在虹军的控制之下。

  瞿振汉一死,他却留下庞大的遗产,这笔遗产份量之重,已经超出了柔弱的叶娘子所能承担的份量。

  现在几乎整个红巾军都宣布易帜,在江南即使有少数红巾军即使仍然打着瞿振汉的旗号,但只要自己派个使者过去,也能立即招降过来。

  但是这么一支庞大的红巾军却分散在十分广阔的地区之中,由许多首领负责统带,他们互不隶属,即使在瞿振汉生前,都有调动不灵的情况。

  而现在的情况就更糟了,他们虽然争先前来投诚,但是多数人却是三分二意,随时有可能脱离虹军单干,何况南面的福建清军肯定会借机招揽一批叛徒。

  而虹军有任何的处置失当,都会引发新一轮的反复叛乱,甚至连她手下临时编组起来的忠义营与忠孝营都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叶娘子必须以十二份的小心来进行善后。

  要知道红巾军的兵力之庞大,编制之混乱,都是在叶娘子的能力之外。

  整个温州红巾军总共有两万六千人的编制,但是其中也有若干空额,实数大约有两万三千人的样子,虽然都是以营作为基层单位,但是他们的步营并不象虹军那样整齐划一,多者三四百人,少者只有百余人,整个江南江北,共有八十多个营头,有份量的首领如徐凤飞、刘公瑞等人,都带营头若干个,多者如倪廷模更是带营达十七个之多。

  而且他们的战斗力与装备也是参差不齐,强者有磐石团新建步兵营的水平,弱者甚至还有不少徒手兵,在这种情况,当然不可能简单地转换成虹军的步兵营编制,叶娘子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整个红巾军的问题。

  不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瞿振汉基本部队的问题,这是由瞿氏一族族人自己统带的队伍,可以说是瞿振汉的老营与中军,大部分集中在永嘉县,一部分则留在江南。

  现在这些队伍都由瞿质斌这个瞿家最有能力的子弟统带,这是瞿振汉的遗言,而瞿质斌已经在外面负荆请罪。

  而整个红巾军都在看着叶娘子怎么处置瞿质斌和瞿振汉留下来的基本部队,一个处置不好会引发连环反应,因此叶娘子不得不把瞿质斌扶起来了:“瞿统领,不必这般客气!瞿帅与检点,本就是出自一源,现在两家虽然有些纠纷,但只是兄弟偶尔吵个架,瞿帅何必过于计较了!”

  瞿质斌也很配合,当即就说道:“叶娘娘讲的甚是,只是瞿帅说了,无颜来见检点,只能以死以示忠贞!瞿帅临走还有一句话……”

  别看两个人之间客客气气,如果瞿振汉现在还活着,那么叶语蝶拼着事后承担责任,也要先把瞿振汉当场处决,他对柳畅的威胁实在太大了,只是瞿振汉死了,现在局势又变了,因此叶娘子当即问道:“瞿帅临走,还有什么交代?”

  yuedu_text_c();

  瞿质斌当即把瞿振汉临走前的话重复了一遍:“瞿振汉没有多余的想法,但是他是个红巾军创始之人,与清妖一向誓不两立,绝对与清妖勾结的想法,虽然曾同福建清妖派来的使者谈了两次,但是他的内心是一片赤诚……”

  这就是个罗生门的问题了,叶娘子也不能听信他的一面之词,当即她说道:“这件事我记下了,一定要跟检点说清楚,你现在个人有什么要求没有?”

  瞿质斌可以说是瞿氏一族里最有能力的人,他差不多继承瞿振汉在宗族之内的遗产,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限,就给叶娘子跪下了:“别无所求,只求我们两千名弟兄能有一个着落!”

  他已经想清楚了,自己这两千人的实力,算是瞿氏宗族最后的本钱了,不管怎么样,都要保存下来,哪怕是牺牲在江南的一部分也好。

  叶娘子当即询问瞿质斌:“那你想怎么样?”

  瞿质斌有很多要求,但是他很简单地说道:“一切都听叶娘娘安排!”

  “甚好!”叶娘子当即定下了方案:“福建清妖大举进攻处州府,陆子云在那里急需支援,你同陆子云熟不熟?”

  “不大熟,只知道他是牛刀营的老人,不过我到了处州府,一定听从陆子云的调度!”

  叶娘子点点头:“你们现在有几个营?多少人?”

  “大约是六个营,两千一百人,江南可能还有一些弟兄愿意过来投靠!”瞿质斌答道:“叶娘娘有什么调度,我们义所难辞!”

  叶娘子当即又定下了主意:“两千一百人,在虹军只能编三个营多点,你就按虹军的办法编三个步兵营,每营六百人,老弱人员可以复员回乐清县,多余的人员就算是陆子云的补充兵!”

  虽然削弱了瞿家军的实力,可这算是基本把瞿家军保存了下来,瞿质斌那是感激不尽:“我们就从永嘉出发,赶到处州增援陆子云。”

  叶娘子又问道:“有什么困难没有?”

  “没有什么困难,一切都可以想办法!”

  叶娘子却说道:“这可不行,我让倪廷模尽可以多接济一些!”

  ……

  瞿质斌赶回了永嘉县之后,确确实实是雷厉风行,当即让一些老弱人员与家属一起退回乐清县,然后又把部队编成了三个六百人的步兵营。

  事实上,瞿氏宗族的影响力很大,留在江南的瞿家军虽然不愿易帜,但是一听说瞿质斌接了瞿振汉的位置,当即从江南来投,改编之前,除去老弱、伤病人员之外,瞿家军竟有两千七百人之多,按六百人一营的编制可以编四个半营。

  因此一些瞿氏宗族的子弟与瞿家军的干部,都要求至少多编一个营,或者每个营的兵力增加两百人,但是瞿质斌都把这些意见压下去了。

  现在瞿家军绝对是树大招风,在任何问题上都不能违背柳畅和叶娘子的意思,他宁可以把九百人都编入了临时编制的补充兵队,也不愿意对抗叶娘子。

  事实上,连叶娘子都没想到瞿家军会多过这么多兵员,但是瞿质斌不向叶娘子争取,默默地完成了部队的改编,并把多出来的四五十名干部调给了叶娘子。

  叶娘子知道在金华的时侯,就有中级干部班的存在,现在虹军在温州府收编了一整支红巾军,估计要为这一批改编而多余出来的干部特别设立一个干部连甚至干部营。

  但是她没想到瞿质斌居然这么合作,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改编并开往处州府参战,而整个温州红巾军原本惊惶不定的人心,也因为瞿质斌的典范作用而安抚下来了。

  连瞿振汉的瞿家军都能大部分被保存下来,那大家的部队也应当能保存下来,顶多是遣散一批老弱病残,又把一部分编余的干部调往善叶军校学习而已。

  而在这时候,叶娘子也真正轻松起来了,冼拿这个台州留守司令官已经从临海赶到了乐清处理红巾军的改编问题,而且他还带来了一批军事干部和行政干部,开始进行正式的接收与改编。

  冼拿还带来了柳畅的命令,让叶娘子全权负责温州红巾军的善后问题与军事问题,并希望尽可能从温州调出一些有战斗力的步兵营。

  要知道,整个红巾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两万,其中不乏有战斗经验的老兵与能战的营头,而温州府在经过过去几个月的战争厮杀之后,已经有点残破不堪的味道,养活这么多部队在经济上很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调出一部分有战斗力的步兵营符合柳畅对整个战争形势的估计,而冼拿也同意这样的判断。

  但红巾军的问题,不在于营以下,而在于营以上,那些拥有五个步兵营甚至七八个以上的红巾军首脑人物应当怎么处置。

  让担任团长是不大合适的,现在虹军只有区区三个步兵团长而已,即使柳畅临时再组建几个步兵团,步兵团长的人数在短期内也不会超过十个,而温州这边有这种资格的人却有七八人之多,典型就是瞿质斌,如果让他担任团长再支援处州府,那么在处州战场就存在着他与陆子云谁指挥谁的问题。

  yuedu_text_c();

  但是以营长来处置他们,似乎又嫌低了一些,这等于他们手上的兵力缩水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甚至更多,这难免会引发一些反弹。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冼拿和叶娘子不得不进行综合考虑,最后柳畅拿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第292章 肚量

  虽然柳畅远在宁波府,但是叶娘子一眼就看出柳畅的办法是可行。

  虹军原有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