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智慧与英俊并重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2019-10-05 15:39      字数:4174
  李成梁走了,辽东都指挥使司衙门却没有新的主人。

  朝廷,无意再委任新的辽东都司。

  这意味着,现在的辽东,巡抚杨镐就是天。

  老师是天,学生就是地。

  时来天地皆同力,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东哥满意的回了叶赫,按舍人的吩咐,她回去后得说服哥哥做好出兵助明的准备。

  舍人说的对,没有投入哪能有回报呢。

  临走时,回眸一笑,眼神似乎在问:郎君还能来几次?

  舍人大寒,连连摆手:小楼昨夜吃不消,一江春水还是向东流吧。

  在院里活动了下腰骨后,良臣叫来郑铎,命他派人去双山台,让张虎带人到沈阳来。

  郑铎有些犹豫,因为现在飞虎军名义上还是叛军,张公公若带人来沈阳,路上会不会有危险。

  良臣笑道:“不会有事的,我会和巡抚大人说清此事,你让张公公尽管前来,我还有事需他相助。”

  郑铎听后不再犹豫,忙道:“好,小的这就派人去双山台。”

  良臣点了点头,让郑铎同时派人去长胜堡,将那些委托胡三炮看管的降倭也都带到沈阳来。

  相对鱼龙混杂的飞虎军,良臣更看重单纯一些的倭降。

  草帽要定什么罪。因而,单一个宁远伯的爵位就得让杨镐掂量落井下石的后果了。

  杨镐还没回来,但蒋方印说他今天一定会回。所以良臣也不急,他现在去驿站是找蒋方印,目的是请对方帮忙,看看如何才能安排飞虎军和降倭。

  虽然名义上是师生关系,良臣不认为自己直接跟杨镐提这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因而,通过蒋方印这幕僚之口转达才稳妥。这也是官场上的套路,要不然就算事情不成,双方也有个婉转的余地。

  杨镐还没回辽阳正式开衙,所以蒋方印现在也是挂着临时差遣的名义,等年后,或许就能在巡抚衙门谋个位置了。若是杨镐够意思,说不定还能为他向朝廷保举个官职。如此一来,蒋方印这个山人也不枉跟着杨镐蹉跎十年了。

  驿馆没有什么人,只有门口两个守卫。杨镐的随从大多随他去了陆河所,沈阳这里留守看家的就是蒋方印一人。由此也能看出,蒋方印还是很得杨镐器重的。

  “舍人这么早就来了?”

  良臣到的时候,蒋方印正拿着一摞公文往杨镐的公房走。良臣瞄了眼,发现这些公文都是辽东各地卫所将领的材料。用前世话说,就是辽东驻军将领的简历。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算是良臣当了这辽东巡抚,也会重新安排各地驻军将领。要不然,一个个都是前任或前前任留下的人,识趣的还好,不识趣的,岂非都调不动么。做领导的,连手底下人都使不动,这领导,做了有鸟用。故而,就算为了稳定,徐徐图之,最差,也要给这些将领来个异地任职,岗位互换,确保他们不会给自己添乱才行。

  蒋方印显然是在做事先调研工作,杨镐回来后,这事肯定要上巡抚大人的议程。

  良臣上前笑着跟蒋方印打了招呼,随口说闲着也是闲着,不若过来侯着,万一老师提前回来了呢。

  “舍人真是有心了。噢,对了,昨天忘记跟舍人说了,舍人的小像传我已编出,等去给舍人看。舍人看着有什么不对的,或是不足的,但与我说便是。”蒋方印将公文送进公房后,便要良臣稍等,他去将《魏舍人小像传》取来。

  这是好事,人活着还有什么比歌功颂德,让自己傲人的事迹广为天下人知更快活、更自豪的事呢。

  良臣心里大热,迫切想要看看蒋方印在小像传中是如何夸赞自己的。要是夸的不到位,舍人不介意亲自下场。

  总之,高大威武、智慧与英俊并重,是缺一不可的。

  正想着,外面却来了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着像是个做买卖的生意人,手里还牵着个四五岁的女童。

  年轻人倒没让良臣觉得如何,那女童却让他眼前一亮。

  这女童长得极是可爱,梳着两个小辫子,圆嫩嫩的脸上有些婴儿肥,看着,活脱脱就是一个美人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