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咱家给你写一道
作者:傲骨铁心      更新:2019-10-05 15:55      字数:2518
  明朝虽然从没有将黄金纳入货币体系,但开国时太祖洪武帝曾定一两金折四两银,而在民间实际交易中,一两金基本上是等同于十两银的。碰上灾年或乱年,金银比价能达到一比十三四之多。

  大体上,黄金万两约等于白银十万两。

  魏公公开这个价,黑么?

  一点都不黑!

  简直就是摸着胸口给的价!

  要知道,三年清知府,还十万雪花银呢。

  况且,这钱又不是让你镇江府掏私人腰包,凡事都可以走账嘛,走不了账,也可以数数镇江有多少只肥羊嘛。

  这些事,可不用魏公公教了,当官的,那都是无师自通,个话了。

  原因是,没有名目。

  真是笑话,皇爷他老人家跟咱家借钱,也没说什么名目,就说个手紧啊。你小小镇江府也敢要咱家给个理由?

  你真当咱家手下这些儿郎是泥做的不成!

  你真当咱家不会自个进城去取这黄金万两不成!

  没名目,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公公斜首遥看江上,真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啊。

  王应麟等了一气,发现魏阉竟然在遥看江上,根本没有理会他,不由气的心都发颤,但还是强忍肚中怒火,闷声道:“魏公公无有半点名目便要本府支取万两黄金,此事,始本府恕难答应。况内外有别,无有朝廷公文,本府如何能随意支取府库。”

  这话听在边上的张师爷耳中,清楚恩主这是摆事实讲道理,明着看是没的商量,实际上却是做好了出血准备。

  一半,应当是可以的,再多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只要这小太监随便找个理由,做出点需要镇江府接济的为难样子,今儿这事便能皆大欢喜。至于金山寺的损失和被炸塌的城墙,那都是小事。

  可惜的是,魏太监向来不按套路出牌。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是要编一个理由出来,然后尽量以委婉口吻和知府大人商量,哪怕用个借字都可以。

  然而,魏太监听了知府大人那话,将视线从江上收了回来,然后摆了摆手,对左右说了一句:“镇江府要朝廷的公文?…好,咱家给你写一道。”

  .........

  这两天家乡几个地痞要看看骨头的骨头是不是很硬,所以跟他们较较劲,耽搁更新了,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