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闲人闲话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19-10-05 18:05      字数:4482
  虽然林家是好意,想要给孩子们一个锻炼机会,又能补贴家用。但万一有人嘴巴一歪,给林家扣个压榨学童做工的名头,就实在是不值得了。

  赵家是林家姻亲,这些时日没少受林家照顾,堪称林家铁杆拥护者,自然是但凡所命,无有不从。

  更何况冬日了,孩子们下午回家也没什么活计,去城里见见世面,还能赚些零钱补贴家用,一举两得。

  小王庄和三里河那边也是尽皆赞成,于是,第二日吃过午饭,城里就来了马车,林华亲自带队,一溜八辆,满满当当坐了一百个半大孩子就出村去了。

  林大山放心不下,外冷内热的刘师傅又喊刀哥带着林平林护几个跟随。

  这下,城里可热闹了。

  一百个孩子,便宜坊三十个,故事会五十个,街面上还留了二十。

  下午时候,城西的乡亲为了一家人的晚饭,拎了篮子去便宜坊,琢磨着挑拣一些便宜的菜蔬,或者舍几枚铜钱买根肉骨头,就发现大院里多了一些穿戴干净的小学童,帮忙拎篮子或者跑腿也都勤快,免不得多问几句,待得知道是林家学堂里的学童过来勤工俭学,都是惊奇。有平日行事尖刻吝啬的,这会儿也下意识收了脾气,说话客客气气。

  即便只在开蒙,这些孩子也是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话,从古至今,已经清楚的纂刻在所有人的心里了。

  故事会那里更是如此,客人们本就是一些富贵闲人,听说各个包厢前守候的小童,都是开蒙的学童。有那好为人师,或者头上起来,三哥,辛苦你照料生意了。倒是我,除了教书,什么也帮不上。”

  “一家兄弟,说什么外道话。家里还指望你考个举人回来光耀门楣呢,我就是赚再多银钱,没有你考功名撑门户也是提心吊胆。再说,以后京华堂声名大起,咱家声名更盛,对我这里的生意也有好处啊。”

  兄弟俩说的欢喜,惹得一旁的方杰看着羡慕,忍不住酸溜溜插了两句。

  “可怜我是独子啊,连个帮扶的兄弟都没有。”

  林大河听得好笑,应道,“我们兄弟四个,哪个当你是外人了?”

  “这倒也是,”方杰被哄得笑眯了眼睛,原本受伤的手臂,这会儿已经伸展自如的甩开了折扇,末了喊了小厮去酒楼叫了一桌小席面儿,三人凑一起吃喝的热闹。

  原本,他们以为,这些学童,赵三生已经算是最出彩的,却是不知道出人意料的还在后边。

  第三队学童按照先生的分配,就近从故事会或者便宜坊,搬了桌椅摆在街边。有的负责吆喝招揽生意,有的则提笔蘸墨等着写字。

  无论是商街还是城西的百姓们,都是没见过年纪这么小的代笔先生,很是好奇。

  有人上前问询,听说这些小学童,无论契书状纸,书信算账都可以胜任,就有些不相信。

  但因为收费比之别的摊子要便宜很多,就有人当真找到跟前,要求代写书信给外地的亲人。

  孩子们写的又快又好,甚至没有用拗口的文言,反倒模拟了老人的语气习惯,写好读了一遍,欢喜的老人连连点头,直道,“俺平日给儿子写信,那先生写完,俺都听不懂。还是这小先生好,俺儿子肯定也能看得容易。”

  说罢,就痛快付了钱。末了回去,又给代笔摊子拉了好几笔生意。

  有闲人看了热闹,回去铺子就同掌柜说起。掌柜也是个闲着无事的,探头看着商街路旁也有摊子,孩子穿了一样的衣衫,背后绣了“京华”俩字,猜得都是林家学堂出来的,就起了逗趣的心思,拿了铺子里无关紧要的账册,上前问学童,“你这里核对一本账册要多少银钱?”

  碰巧守着这个摊子的学童是林旺,先前学堂还只是林家一族子弟读书的时候,他就拿过头名。如今在京华堂,也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这会儿眼见老板手里的账册很厚,也没为难,不卑不亢的应道,“掌柜的,这样的账册,核对一本要五文钱。”

  “五文?倒是不贵…”这掌柜眼见有旁人围上来,玩笑之心更甚,就故意为难道,“但这账册我急用,你只有半个时辰的功夫核对,这活计能接吗?”

  旁边有人熟悉这掌柜,就笑道,“路掌柜又寻人玩笑了,这么厚的账册,别说半个时辰,好账房也得一个时辰啊。简直是为难人家孩子!”

  “就是,路掌柜为难人了。”

  不想林旺却是伸手接了账册,简单翻了翻就道,“掌柜的,不必半个时辰,一炷香功夫就能核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