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基地建成
作者:竹枪      更新:2019-10-05 18:51      字数:4502
  浏览器搜索《星瀚帝国35d1》,或者《星瀚帝国三五第一》,就可以看到星瀚帝国最新章节。

  五个巨大的钢铁圆筒,浩浩荡荡地划过冰冷的宇宙空间,向着白霜女神星飞去。天才一秒记住三五第一

  在这五个大圆筒的前后左右,有十几艘各种各样的舰船进行护卫,整个队伍看起来极有气势。

  柳翼为了能把这个工厂基地建成,可以说几乎押上了部身家,整个计划花钱如同流水一般,因此柳翼绝不容许有任何的闪失。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队伍终于接近了目标地点,柳翼按照预先的计划,命令一部分舰船先在行星周围建立起警戒线,然后才开始执行基地组建的计划。

  这五个大圆筒基地原本是并排地连接在一起,但是根据分身系统的计算和分析,这样组装并非最佳组合。

  如果考虑到将来要进行巨型舰船的生产,最好的方式是将其中的两个大圆筒进行前后连接,这样在生产巨型舰船的时候将更加方便和经济。

  柳翼经过一番权衡之后,最终采取了人工智能的建议,准备将其中两个基地进行前后连接,组装成一个长度达到了10公里的超级工厂。

  而其他几个大圆筒则依然按照原来的方式,采用并排连接的方式,不过在彼此之间要增加相互连通的通道,以方便彼此之间的往来。

  虽说整个基地的主体建筑已经是现成的,但是要完成最终的目标,依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需要投入的资金也相当的惊人。

  还好这个工程得到了包括星联在内的一些的大企业的暗中资助,否则只靠捷翼的资金,是万万不可能完成的。

  为了能尽快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星联方面也派出了不少工程人员和工程机械,等将来工厂建成,星联还将投入大量的生产设备,可以说这个基地已经不仅仅关系捷翼的未来,同样也关系到星联的未来。

  基地建设的工程是从安放第一个大圆筒开始的,依靠着基地本身的动力,工程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这个大家伙移动到行星轨道上。

  等第一个基地安放完毕之后,工程人员开始操纵着第二个大圆筒向行星轨道移动过去。当第二个基地被准确地安放在轨道上以后,接下来就要进行难度最大的对接工作。

  飞船之间的对接不算什么难事,但是要让两个如此巨大的物体对接在一起,就是一件难道非常巨大的事。

  为此,柳翼决定依靠人工智能的力量来解决此事,如果只靠人工的操作,不但难度巨大而且也很难保证最后结果的准确性。

  柳翼让分身系统分别在两个基地的计算机中心同时运行,将基地的移动任务都交给人工智能来控制。

  和人工操作不同,柳翼的方法是将整个移动对接的过程,分解成多达数千个动作,由人工智能操控着庞大的基地,一步步完成这个数千个微小的动作,整个过程需要连续不断地工作数十个小时。

  这样繁重而复杂的工作只可能交给人工智能去完成,如果是人工操作的话,没人能连续工作那么久,就算是轮班进行,也可能因为操作人员之间的各种差异,而造成最后结果的巨大的误差。

  所以,无论怎么看,这件事也只能让人工智能去完成,人类只能在一旁进行监督和观察。

  对接开始后,两个巨大的物体完处于人工智能的操控之下,就见两个大圆筒一点点地挪动位置,慢得好像蜗牛一样。

  负责监督工程进展的人,看着对接过程如此之慢,纷纷摇头叹气地说道:“人工智能还是不如人脑啊,这么一点一点地挪动,得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啊!”

  “就是,换我上去操作,道:“你这个要求也太过份了,时间这么短,你让我怎么搞出一款新产品来?”

  柳翼说道:“我没想让你弄出一个多么先进的机甲来,只要能做到价廉物美,易于制造就可以了,至于性能什么的,就算差一些也无所谓。”

  “你对产品的态度可不好,我们捷翼怎么能生产那些破烂货?这不是砸捷翼的牌子吗?”唐捷说道。

  “产品也要考虑实际的用途,你不知道这些境外殖民地的情况,他们用的机甲很多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旧机型,而且还都破破烂烂的,我们随便生产一款机甲都比他们强多了,所以没必要搞得太先进,那样他们也负担不起。”柳翼解释道。

  听了柳翼的解释,唐捷眼珠子转了转,随后说道:“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就考虑一下,不过我要事先申明,等设计出来了,你可别在性能上、功能上挑三拣四!”

  “这个你放心,我绝对不会挑你设计的毛病,只要你设计的机甲能够达到我说的那几点就够了。”柳翼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