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八、白发征夫
作者:得道之兔      更新:2019-10-15 11:54      字数:6258
  高校尉得了支援,几个起落便脱出围困,身形即刻灵动起来。

  倭寇此刻尚未完全形成合围之势,只有一小部分身手敏捷的从左右包抄过来堵截。

  因此陈安等人随后冲入战场之时并未受到太多阻力,几人挥舞长刀,不一刻便和高校尉汇合到一处。

  众人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突围的阵型:百户长独自殿后抵挡那两名倭寇高手,高校尉在他身后左右翼护,反倒是陈安等五人成了突围的先头部队。

  倭寇势众,几人终究还是少了个能担当锋矢突围的高手,从坞堡中追出来的敌人此时早已过百,渐渐地仍是形成了合围之势!

  众人挥刀苦斗,那盗匪兄弟两人都有些急躁,开始发狠前冲,奈何从左右包抄过来的敌人越来越多,五人形成的突击阵型便渐渐有些左支右绌难以为继。

  几人奋力又冲出十几步之后,五人中就有一人被刀劈中,那人原本在陈安左侧,身形只在倭刀下微微一滞,眨眼间便又有数刀补上,刹时便被砍倒在泥泞之中。

  好在先登营中原本就有多种结阵之法,训练时更是曾用各种情境模拟操演,小至两人亦可成阵。

  剩下的四人稍稍变动身形便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阵型,将那被砍倒的同袍留下的空隙补上。

  只是围上来的敌人越来越多,四人早已无法再往外冲突,只能堪堪顶住周围不断从各个方位劈来的倭刀!

  自古久守必失。陈安奋力舞动战刀,又撑了一刻钟时间,便听得右侧又传来噗噗的长刀入肉之声,接着便听到那名盗匪旗长怒嚎了一声!

  陈安心下更是凄凉,眼角余光中便见那盗匪旗长的结义兄弟在一片刀光中倒下!

  那旗长状若疯狂,一瞬间刀芒暴涨,将身边几名冥族甲士劈开,浑然不顾地往一个方向突去——看情形是想要追击那名砍杀了他兄弟的敌人!

  奈何那名倭寇反应极快,只变换了两次身形方位,便将盗匪旗长引得远离了陈安两人,深入到了自家阵营之中。

  此际阵型已破,只剩了陈安和另一人倚背而战,陈安再挡得两刀,便听得那盜匪旗长又是一声大吼,之后便再无声息传来。

  显然那名旗长已葬身乱刀之中!眼见的劈来的长刀越来越多,自己已是筋骨疲惫,陈安心下顿感凄凉。

  有两名倭寇窥见空档,同时仗刀向他砍来,陈安挥刀格挡,心志松懈之下居然握不牢刀柄,手中一滑,战刀竟被击飞,一柄倭刀余势未竭,刀尖在他脸上狠狠划过,拖出一道长长的伤痕!

  他身边同袍听得声音,奋不顾身地转过来替他格开接踵而至的刀光,自家后背却被数刀砍中!

  那位同袍身形只凝滞了一下便又噗噗中了数刀,被大力劈倒在地,竟是生生地死在陈安身前!

  眨眼间刀光又起,眼前敌人面目狰狞地再度围杀过来!

  眼看着便是绝境,陈安一时心如死灰,身旁却突地传来高校尉的声音:“撑住!援兵来了!”

  这一声将陈安唤醒,他抬眼便见得一道身影自远处冲了过来,眨眼间便突入阵中!

  那身影如热刀切牛油一般,在乌压压一片的倭寇中冲出来一条直线,眨眼就深入阵内,其势甚疾,竟是无人可当!

  援兵已至!

  陈安心头振奋,瞬间便生出求生之志,此时高校尉护在他身前,身后又有百户长在,陈安俯身便抢起一柄掉落在地上的战刀,拼力挥动开来!

  他这一发力,似将全身潜能尽数激发了出来一般,竟隐隐和身旁的两人呼应起来,暂时又形成了一个三角防守阵型。

  这边奋勇死斗,那道身影却开始在敌阵内四处游动,一圈一圈向三人身边靠拢过来。

  那人使的是一杆大铁枪,枪势如同乌蟒,在敌阵中夭骄转折,似是剥笋一般,将倭寇一层层撕开,所过之处人仰刀飞,血溅五步!

  被高校尉称作援兵的只有一个人,陈安咬牙苦撑,仿佛过了百十年之久,又似乎只过了片刻,他才恍然觉得眼前空旷下来。

  敌寇一空,陈安踉跄了两步就直接晕了过去。

  一位目光锐利满头白发的老将走了过来。

  眼下军中,白发用铁枪的老将只有一位,那便是被称作神枪的游击将军吴惟忠。

  吴惟忠手下领的是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这个时候戚家那位主帅已经过世,戚家军也分成了好几个部分,吴惟忠少年时候就跟随戚元帅,身经百战,劳苦功高,故此手下才有了这近三千名悍卒。

  任平生是真的喜欢当下的这副形象,觉得即便被破系统多坑了1000点魂力值也不亏。

  须发如银,目光清澈,身姿骄健,老而弥坚。

  老将时年五十有七,尚能挥动铁枪杀敌,杀的还是想要借道入侵明朝彊土的倭寇。

  护土守国,白发征夫。

  爽点不要太多,换成个年轻点的形象都没这份感觉。

  倭国此时在丰臣家治下,一个劲想向外侵略扩张,最先瞄准的就是江浙一带,不料撞在戚大元帅手上碰了个头破血流。

  倭人贼心不死,改用了曲线政策,几个月前聚众十五万,自釜山登陆,很快就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国,意图以此为跳板,再度入寇大明彊土。

  明朝此时还是朝鲜的宗主国,自有义务相助,于是便调兵三万多人入朝抗倭。

  眼下平壤城已被倭寇占据,城中守军有三万人。

  表面上大明的援军人数是占了一点优势,其实这个时期的攻坚战很不好打!

  因为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火炮和火药枪。

  自古都是易守难攻,平壤城原本就是一座坚城,倭寇又携带了许多佛郎机炮,所以这次啃的其实是一块硬骨头。

  倭寇在城内留了三万兵力守城,另外还在城外不远的牡丹峰上驻扎了两千精兵,互成犄角之势,以图守望相助。

  大明援朝军对此定下的方略是针锋相对。

  主帅李如松亲自布署攻城,同时也分出了小部精兵攻打牡丹峰。

  攻下牡丹峰,就是任平生当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