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建言
作者:自身小卒      更新:2019-10-07 23:27      字数:7284
  “也是。”吴大举碗相陪:

  “怎不过去凑凑热闹?哦,对了,你腿脚不方便,那就多喝点。”

  说罢,吴大起身欲走。

  他是见周秦川一个人难免有些形单影只,不想冷落了这个让毛阳镇张三低头的功臣,特意前来相陪的,不过看来是自己瞎操心了。

  “吴大哥,别忙着走啊。”

  周秦川伸手拉住吴大衣襟:

  “小弟有事儿同你相商。”

  “哦?”吴大脚步一顿,心头下意识地浮起不安。

  莫非这小子要走了?

  吴大自得知周秦川的身世后,就从未想过能将他一直留在关阳为丐,此等人物哪里甘心一辈子讨饭呢。

  只是若这么快就要走的话,他们关阳群丐却是不妙。

  那张三可说了,周秦川在一天,他们就绝足关阳一天。

  虽然没有说明周秦川离去后会如何,可傻子也能明白,只要周秦川不在,张三定然会带着毛阳群丐卷土重来的。

  不行,定要说服这小子再多呆些时日。

  对了,他腿上的夹板虽然拆了,但是活动仍不方便,就从这方面入手。

  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等伤腿完全恢复后再走。

  想到这里,吴大又坐回了周秦川身边,静待下文。

  “吴大哥,以你的经验,小济几日一天的收获,算不算多?”

  周秦川却没有想到,吴大会平白生出这许多心思,只自顾自地开始讲自己的想法。

  “多,怎么不多。”

  吴大不明就里,只能实话实说:

  “这么多年了,我可从来没见过一天的打赏能超过一两银子的,就是逢年过节那几天也远远不如。”

  “那你觉得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蹊跷呢?”

  周秦川问道。

  随即见吴大睁着牛眼,懵懂不解的样子,暗叹口气。

  指望这些人动脑子,实在比对牛弹琴还要不靠谱一些。

  在他们想来,都是乞丐,谁得的多,谁得的少,就只与地段和人数有关,再多的就想不到了。

  当下周秦川抿了口酒,把他这些天的观察体会,还有今日小济大发利市的原因,一一同吴大说明。

  “你是说,今日全是因为小济洗得白白净净的,所以那些员外还有小姐们,才愿意大方施舍?”

  吴大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乞丐嘛,不就是靠破、脏、穷、丑来博取百姓的同情心,获取施舍的么?

  这干干净净的讨饭,还能要的更多?

  可事实似乎又的确如此,小济昨日才洗刷一新,今日讨来的银钱就破了记录,要说其中没有洗澡洗衣服的功劳,好像也说不过去。

  不对,那眼前这瘸腿小子昨日也一道去了河里,今日怎么就抬滑竿了呢?

  吴大倒也不打肚皮官司,直接把他的疑惑问了出来。

  周秦川耐心地把自己的猜测同他解释,只有如同小济这样的稚童,才能用干净萌新的乞丐形象,获得更多打赏。

  最后,周秦川建议吴大,找几个长得还行的小乞丐,把他们也收拾一下,弄得干净些,像小济一样,用卖萌来增加收入。

  当然了,衣服还是得破才行,不然就不是乞丐了。

  至于其他乞丐嘛,还是洗洗睡...不,洗都不用洗了,原来咋做,接着还咋做。

  周秦川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今日他即便仍穿破烂衣衫,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

  有手有脚、身强力壮,还洗刷一新的汉子来讨饭,先天就让人看不惯,更别提施舍。

  更重要的,是这些货除了卖惨,有几个会卖萌讨人欢心的?就是周秦川自己也做不到。

  再说了,同一个镇子里,有人卖惨,有人卖萌,两相对比,效果恐怕会更好。

  ......

  微风拂过河面,带起道道水波。

  鹅毛杆做的鱼漂半沉半浮于水中,轻点几下之后,一头扎进河水深处,将鱼线拉得笔直。

  周秦川一直紧盯水面,没有丝毫懈怠,就在鱼线被扯直的那一刹那,他两手较劲,猛的向上一拉。

  一条闪着水光,不停甩着尾巴的河鱼被勾出水面。

  小心翼翼地将鱼放入鱼篓,周秦川颇有些自得。

  相比前两日的惨淡,今日鱼获不少,这是他钓上来的第三条鱼,而此时尚早,正午才过不久。

  在十余日前的那场庙会抬滑竿之后,周秦川就再也没有去上街行乞。

  若要继续从事此道,势必要回复成原来邋遢腌臜的模样。

  衣衫破烂些尚能接受,可要已经洗刷一新的周秦川再度把自己弄得臭烘烘的,就有些难了。

  之前在破庙里,既有自身伤势所困,不能沾水的缘由,也有天气不热,河水仍凉的由头,这才不得不暂且忍受。

  时日一长,算是勉强习惯。

  这会儿右腿虽然仍瘸,但杵着拐杖,行动却已无碍,在河里洗个凉水澡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破庙里呆久了,他能忍受那些怪味,但刚把自身收拾一新,周秦川哪里还愿意把自己弄得邋里邋遢的。

  虽说身上的那点点洁癖,已然被矫正的不剩多少了,但不代表就喜欢把自己弄脏。

  眼下周秦川身上干干净净,难不成要往自己身上涂抹污泥?

  就算为了生计,往脸上抹些脏污之物,回来再清洗,他也嫌麻烦。

  更何况现在根本就不愁生计。

  卖狼皮的钱还没有花完,小济就成了吸金大户。

  自打他一改形象之后,收益大增。

  平日里还不太明显,也就是比以往多上五六文铜钱。

  但逢庙会,这区别就大了,一连三个庙会,收益都在一两银子左右。

  小济为人称得上豪爽,第一次只稍稍扣了个银豆子,其余全让众丐吃了。

  之后的两次,也有一多半分润诸人。

  但即便如此,也剩了近一两银子,远超卖狼皮的四百文,供给两人的吃食、医药,那是绰绰有余。

  小济早看出周秦川不太愿意行乞,自此就让这位兄长不用上街,只管安心养伤。

  周秦川知道小济是真心实意地视自己为兄,倒也不再矫情,安心受下这份心意。

  不过日子却实在难熬。

  别说影视网络了,在这小小的关阳镇,就连一间书铺都没有,唯一的读物,就是上回揭下来的那张告示。

  周秦川不知读了多少遍,已经快要能背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