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验尸
作者:九一的羊      更新:2019-10-08 02:22      字数:7200
  牛有道被安排住进了长春观,这座道观位于武昌城中心地带,是全真教的一处祖庭。

  明朝以前,天下道教流派众多,不方便管理,太祖皇帝设立道录司总理天下道教,并正式罢黜流传千年的龙虎山张氏子孙天师的称号,分全真、正一两种流派分别管理。

  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对全真道士张三丰及其门派极为尊崇,是故,全真教实乃为天下第一教。

  还真观一门并入的是正一教,故而,尽管同为道士,牛有道跟长春观的道士却不是同道。

  不过天下道姓为一家,共同的祖师都是三清,所以,牛有道住在长春观,倒也没有受到冷落与白眼。

  “这位道兄,现在外面什么情况了?”牛有道拉住一个年轻道士,笑着问道。

  “道兄,贫道很少过问外面的事情,道兄就安心的在这里养伤吧。”

  年轻道士有些腼腆,对比他还小的牛有道竟然还有些畏惧。

  牛有道苦笑,全真教的弟子都是苦修士,他们的教义更严,所有弟子必须住庙,不允许居家,更不允许成亲。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全都沉浸在道的参悟中,没有学成,轻易不出山,他们是真正的出家人。

  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牛有道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他甚至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为何无故下如此毒手。

  牛有道不相信世上有如此嚣张跋扈之人,就是那林平安,最多也就敢打断人腿,当众杀人,那是万万不敢的。

  被众人畏之如虎的崔公公,要杀死牛有道,也要找个无人知晓的地方,悄悄动手,哪能像那个人这般,敢当街行凶杀人!

  兴盛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不过想要完全康复,不静养个大半年,恐怕是不行的。

  城中某处大宅院里,正中停着一具尸体,几个资深仵作正在聚精会神的验尸,想要通过尸身寻找什么。

  不远处坐着一排排大人物,他们有的端起茶杯慢悠悠的品着茶,有的内心忐忑,喜怒形于色,但他们此刻都没有说话,全都沉默着等待结果。

  “诸位大人,死者没有中毒迹象,生前身体状况特别好,无病无灾,浑身上下也没有任何伤口。”

  几个仵作相互交换一番意见后,其中一个仵作站了出来,对着众人躬身行礼道。

  “那他人怎么突然就死了?”一个身着长衫的儒雅老者淡然问。

  “这个,小的不知。”仵作连忙跪了下来,诚惶诚恐。

  “李青,你这家将之前有无隐疾?”老者抬了抬眼皮,随声问不远处的一个年轻男子。

  “额,这个。”年轻男子面色尴尬,吞吞吐吐。

  “李青,杨大人问你话,你如实道来,如果胆敢隐瞒遮掩,我提刑司眼睛里可不揉沙子!”一个中年大汉站了起来,盯着年轻男子,猛然喝道。

  年轻男子左右看了看,发现没有一个人为他说话,只好硬着头皮答道,

  “李叔身体一直非常好,再过一段日子就能突破到玄阶,从无隐疾。”

  “难道真是真武大帝显灵?”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惊疑不定。

  “这是什么?”

  有人不信邪,掀开盖在死者尸体上的白布,指着死者右手臂上的一个浅浅的划痕突然问道。

  “这应该是跟人交手时,被人抓伤的。”一个仵作低声道。

  “那为何刚刚不说?”那人逼问仵作。

  “这个伤口太浅了,估计只划破表皮,正常情况下,半天时间就会愈合,消失不见。”仵作硬着头皮道。

  难道这人想将这道伤口作为死者的致命伤吗,这也太扯了吧?

  听到有争议,诸位大人们都走了过来查看这道所谓的伤口,不过最后,都摇了摇头,显然不相信死者是因为这道小伤口死亡的。

  “我认为这件事就是真武大帝显灵,降下神罚劈死恶徒!”一个身披道袍,留着长须的老道,睁开双眼,从入定中醒来,一言断道。

  “王真人这样说未免有些武断了吧?”有人质疑。

  老道没有理会那人的质疑,只说了这一句话,便再次闭着眼睛,进入入定状态。

  他是湖广道教执牛耳者,在皇帝那里也是挂的上号的人,自有一股傲气。

  “李家的后生,小心你的言辞!”有大人物不满,冷声呵斥。

  在场的人物中,地位最尊崇的是湖广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杨大人,其次是武昌府知府孙大人,而李家家主,不过是河南彰德府的指挥同知,其地位连孙大人都远远不如。

  要不是李澄即将成为祁阳郡主的仪宾,李家算个屁啊!

  “就按王真人说的那样吧,稍后我会将此事汇报给布政使大人,然后奏往京城!”杨大人淡然说,就此下了定论。

  听到事情是这个结果,李青瘫倒在地,此时的他,内心是前所未有的惶恐,焦躁不安,他肠子都悔断了,痛入骨髓!

  不一会儿,宅子里的人都走光了,只剩下李青他们自己人了,外加一个尸体。

  “快,快将事情告诉我哥,让他务必救我!”李青抓住身边一个小厮,急切道。

  “不用了,这里的事情,你大哥早已知晓。”一个中年男人漠然道。

  “啊?这就好这就好。”李青松了口气,如释重负。

  “公子的意思是,你将这件事完全扛下来。”中年男人面带怜悯,一脸冷漠。

  “什么意思?”李青反问,他刚刚没怎么听清。

  “就是说,这件事完全是你指使的,你承担这一切罪责。”中年男人的声音很冷。

  “他休想!”

  这下李青听清楚了,他歇斯底里,抓着中年大汉大声咆哮。

  李澄并不是非常愿意娶祁阳郡主,事实上,没有哪个有志之士愿意娶皇室女子,但是没办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无权更改。

  楚王想风风光光的将女儿嫁出去,李家一介武官,没有那么多钱。

  于是楚王赏赐了几万两给李家,用以娶亲,这对心高气傲的李澄来说,有些屈辱。

  也不知道是楚王府故意的还是怎么的,这种事情竟然传了出去,这让李家上下倍感羞愧。

  跟着一起来娶亲的李青,进入客栈吃饭,听到有人嘲笑李家不自量力,拿着女方的钱娶老婆,李家武官吃软饭等等诸如此类,触怒了李青。

  于是李青就强势清场,众人惹不起,跑的飞快,可怜的兴盛,因为沉浸在经文中,慢了一步,就被愤怒的李青抓住,当做出气筒。

  本来李青只想着打一顿了事,可是打着打着,转念一想,你楚王府不给我李家面子,我就在你楚王的地盘上闹事,看你楚王府管不管。

  要是他李家在武昌城闹事被官府抓了,众人不会嘲笑李家,只会嘲笑楚王府,因为堂堂楚王府竟然保不住亲家,还是在大喜的关键时刻!

  丢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