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福祸相依
作者:鸟云      更新:2019-10-08 02:34      字数:7548
  第一个拿到《天工造物》的是傲来国。

  国王拿着书看了一宿,而后长长一叹:“贤猴真乃奇人也。”

  这本书包罗万象,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国王心里略作思索,便做了决定。

  他叫来臣子,吩咐他们把《天工造物》传授下去。

  “此书意义重大,不可不重视。”

  国王这么说道。

  而在南赡部洲,大汉初立,《天工造物》晚几日传到这里,高祖看完,那是喜不自禁。

  “那猴王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智慧?”

  高祖询问身旁策士。

  策士摇头:“陛下,此猴乃天产石猴,神秘莫测,也不知师从何门。”

  高祖啧啧称奇,却掩不住脸上的喜悦。

  “不管那猴王师从何门,此书却是大好、大好!”

  他一连说了两声大好。

  自秦末以来,南赡部洲生灵涂炭,灾祸不断,此时汉朝初立,百废俱兴,正是需要重建的时候。

  这本《天工造物》,就像就是上天赐给高祖的宝物。

  高祖随即传旨召诸臣入殿,分发《天工造物》,一时之间,整个长安城都刮起了造物之风。

  而长安城,历来都是人族最大国的建都之地。

  这里的风向一动,四大洲,那数不清的人族小国,无一不重视《天工造物》。

  像那西梁女国,国小人稀,农士工商都是女性,技术向来落后。

  那《天工造物》一来,女儿国的技术大幅度提高。

  女王满心喜悦:“我国自混沌开辟以来,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等奇书。如果把这里面的技术都学会,何愁不兴旺?”

  自此,西梁女国人人研读《天工造物》,其余人类诸国,也不枉多让。

  四大部洲的人类,因为一本书而欢喜若狂。

  于是,贤猴之名传遍世界,各种人才向花果山涌来。

  “兄长!”

  花果山,敖鸾又惊又喜:“我们不用担心无人可用了!”

  那本《天工造物》,竟然比招贤令还要有用。

  这让孙悟空有些意外。

  “兄长,小镇住不下太多人。”

  敖鸾接着说道:“我们可以让傲来国帮我们挑选人才。”

  “这件事交给你负责。”

  孙悟空站了起来:“我得做一件事。”

  敖鸾奇怪:“什么事?”

  “送书。”

  孙悟空施了个小法术,《天工造物》就出现在了手上。

  他拿着书,一个跟头,化为一道金虹消失了。

  没多久,孙悟空就到了西牛贺洲,斜月三星洞的外面。

  “去吧。”

  孙悟空把书变作一只白鹤飞了进去。

  祖师正在讲道,突然听到鹤声,抬头一看,就见一只白鹤飞了过来。

  “这猴儿……”

  祖师微微摇头,说过不要再来,没想到他还是来了。

  不过祖师心里有点高兴。

  他伸出手,那白鹤就飞进了掌心,重新变回了原样。

  祖师讲道结束,翻书一看,心里就已明白,那猴儿已经开始做他那件大事了。

  四大部洲广阔无边,技术传播却是难上加难,从古至今,还从未有人想到把所有的生产技术写成一本书。

  就连那西方佛祖,也只是对传播佛经有兴趣而已。

  《天工造物》分为上中下三卷21篇。并附有150多幅插图,描绘了14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和工序。

  祖师看至深夜,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罢了,让我看看这本书是福是祸。”

  祖师起身,而后盘膝而坐。

  他念了个咒语,仙魂离体而去,晃悠悠来到西牛贺洲海边的一个山村。

  祖师走进一间茅屋。

  “是谁?”

  里面传来惊吓声。

  祖师转头看去,却是一位妇人抱着幼童,躲在被窝不敢出来。

  “唉……”

  祖师叹息,知道这对母女无衣可穿。

  这等贫苦的人在四大部洲并不少见。

  祖师隐藏了仙魂,妇人面露疑惑,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不久,一个男人推门进来,欢天喜地的喊道:“娘子,我们有福了!”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书,正是《天工造物》。

  “相公。”妇人好奇的问道:“这书有何用?”

  “有了这书,我们就无须饿肚子了。”

  男人说道。

  祖师听到这里,心里一动,明白这是可以解答自己疑惑的对象。

  于是他每日静坐,有空就来观察这对夫妻。

  那男人利用《天工造物》,将那“早雄”和“晚雌”杂交,培育出优良的蚕种,没几个月下来,便赚了不少钱。

  妇人有了衣服穿,日渐漂亮,而后建了新屋,生活越发改善。

  “原来如此。”

  祖师抚摸长须:“这却是功德一件。”

  他换了观察对象,又看了许久,发现四大部洲的人类都在学习《天工造物》,就连一些农民也开始读书。

  掌握了技术,有些小国粮食产量大增,人人不受饿,安居乐业。

  “功在当下,功德无量。”

  祖师满心喜悦,可《天工造物》何止是功在当下,更是利在千秋。

  这本书传播开来之后,必将流芳百世。

  过了两年,祖师再次回顾那妇人,已经是富裕之家。

  晚间,妇人烧香,虔诚祷告平安。

  这一烧香,祖师却是大惊失色。

  “怎么会这样!”

  他在供桌上看到的不是仙、也不是佛,而是一只猴子金身。

  祖师心里一震,过去不是没有人供奉妖怪,但那都是被逼、或是利诱,还从未有人自愿为妖怪塑造金身。

  那猴儿是真的要改天换地了。

  “福祸相依矣!”

  祖师心里高兴,同时又在担忧。

  《天工造物》要是引起那天宫注意,徒儿怕是要有麻烦了。

  好在天上一日地下一年,那仙佛一望便是千年,就算发现,兴许也是百年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