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223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0-12-15 18:53      字数:1053
  司南倒是没瞧出恶意,冲伍子虚大大方方一笑。

  伍子虚挑了挑眉,转头在自家大哥耳边嘀嘀咕咕:“哥,这人真好玩,咱们把他招进五水楼吧!”

  伍子兴冷脸,“五水楼是给你玩的吗?看看被你造成了什么样子!”

  早知道当初他就不该去西京赴任,把五水楼留给这个蠢弟弟打理。

  这个小插曲耽误了一些时间,余掌柜那边已经传来了咚咚的切菜声,声音还很大,仿佛在挑衅。

  二豆更紧张了。

  司南摸摸他的头,指了指草棚中一大一小两个灶台,“你看,像不像咱家小厨房?”

  二豆憨憨地说:“不如咱家好。”

  说完这句还不够,认真强调:“差多了。”

  五味社管事:???

  司家小院的厨房是司南特意改造过的,仿着现代化整体厨房的设计,确实比这里好太多。

  司南憋着笑,“能做菜就行,凑合着用吧。”

  二豆点点头,“那好吧。”

  语气非常勉强。

  五味社管事:!!!

  减分!减一百分!

  站在灶台前,二豆的神情渐渐变了,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人,听不到任何声音,眼前只有这方小小的天地。

  他要把这些软叭叭的肉和嫩生生的菜做成美味的食物,装到盘子里,让吃到的人不再像他从前那样饿肚子。

  就是这种最简单、最朴素的心愿。

  司南看到他进入状态,满意地点点头,很快把心思收回去,专注于五道主菜。

  “五水席”是五水楼起的雅名,因为主菜是五道扣碗,而扣碗多是先炸后蒸,每个碗里都有汤汁,且多用于红白喜事中的流水大席,所以“水席”的说法倒也合适。

  第一道:腐乳肉。

  这一道看似简单,其实最考验功力,肉入锅的火候,豆腐炸的程度,对口感至关重要。

  上锅蒸时陶碗的大小、肉块码放的角度,葱段、姜片的长短厚薄,都是学问。

  这些,都是司南当初踩过的坑。

  第二道:芥菜肉。

  类似于现代的梅菜扣肉,底下垫一团劲道的芥菜干,上面的肉片薄而不断,如鱼鳞般铺叠而成。

  调好味蒸就好,这一道不难。

  第三道:鱼丸子。

  得益于现代经验,司南做鱼丸的手法和大宋民间不大一样。

  唐玄买的那十套五水席大伙都尝了,再去吃司南的,都觉得司南的好。

  只要裁判不瞎,这道菜算是稳了。

  第四道:素丸子。

  越是素菜越难做,这道菜在五水席中是最被嫌弃的一个。

  现代的素丸子可以加胡萝卜丁、加土豆泥,代替传统的面粉和水萝卜。然而大宋还没有土豆。

  司南尝试了好几种方法,最后选出来一种最优的,结果怎么样,就看裁判是坚持传统还是鼓励创新了。

  最后一道:小酥肉。

  这个是司南的最爱,也是爷爷当初最拿手的。司南准备好材料,连切带腌,接着炸、上锅蒸,一套动作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