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种田]_442
作者:孟冬十五      更新:2020-12-15 19:03      字数:1323
  旁人都说,这些孩子遇到他是幸运;对司南来说,能有这群孩子相伴,又何尝不是幸运呢?

  ***

  孟冬十月,严寒悄然降临。

  火锅店遇到了开业以来的第二个坎。

  除了白菜萝卜,市面上已经见不到新鲜蔬菜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些,不光贵,质量还不好,已经不止一位顾客有怨言了。

  这个问题是小郭主动向司南反映的,司南顺势把难题抛给他,让他找出解决方法。

  当时于三娘也在,也默默地想起了法子。

  自从上次司南对她说,女子也可和男人一样开店铺、做管事之后,于三娘做事更有冲劲了,她现在的目标就是等司南开第三家分店的时候,可以选她做管事。

  其实,解决方法司南早就想好了,之所以没直接说,就是为了锻炼一下小郭和于三娘。

  结果没令他失望,这俩人还真想出来不少主意。

  “这是‘蛇脑花’,用南星头做的,口感爽滑,可以添在菜单上。”小郭献宝似的拿给司南。

  于三娘不甘落后,干脆端出一个锅,“这是白肉酸菜火锅,从北边传过来的,有酸白菜打底,即使只涮猪肉也不会觉得腻,冬天吃正合适!”

  司南赞赏地点点头,“小郭的法子是增加新菜品,三娘推出了新锅底,都不错。”

  不仅不错,还让他十分惊喜。

  尤其是小郭做的那份“蛇脑花”,不就是魔芋粉凝成的吗?

  如果能拉成丝,就是魔芋丝!

  魔芋从先秦就有记载,只是不叫魔芋,有南星头、山豆腐等多个名字。生吃有毒,充分加热后就是美味。

  “延伸一下,还能做米线、米粉、面皮、米皮,再加上面筋、冻豆腐,拌着火锅蘸料,怎么吃怎么香。”

  “三娘这个也很好,可以借此推出一道‘全猪锅’,不仅能涮白肉,还能涮猪肚、猪肠、猪耳丝;不喜欢内脏也没关系,还有五花肉、猪头肉、柴骨肉……”

  “冬日里大猪出栏,猪肉价贱,把价钱订得低一些,普通人家也能点上满满一桌子,也算薄利多销。”

  于三娘和小郭眨着星星眼,一边听一边努力记笔记,对司南无比崇拜。

  他们只是拿出了一两样菜,东家却直接拉了个菜单!

  就这样,司氏火锅店敲锣打鼓,搞了个“冬日特供菜单”。

  首先是淀粉类:魔芋丝、米线、凉皮、面筋。

  其次是腌菜类:酸笋、酱萝卜、雪里红、萝卜缨,再加上永不褪色的经典——腌酸菜。

  还有干菜类:萝卜干、芋头干、干白菜、干豆角……放到火锅里,吸饱了汤汁,味道比鲜菜半点不差。

  豆制品必须有姓名:冻豆腐、卤豆干、干豆皮、油豆皮、豆腐丸子,以及进店必点的腐竹。

  还有一道,一经推出立即受到了广泛好评——灌血肠。

  新鲜猪血灌到肠衣中,扎紧口,大火煮,出锅切成薄片,往汤底里一涮……

  食客们除了吃,只会喊一句:“再来一份!”

  活动时间从十月初五到初十,期间凡是新菜单上的菜品一律五折,还有小礼品相赠。

  原本因为蔬菜质量下降流失的顾客又回来了,尝过新菜单后,再也不觉得司氏火锅店失了初心、以次充好了。

  赵祯微服出宫,来店里吃火锅。

  来之前没跟任何人说,身边只带着张茂则,还是于三娘认出他,悄悄告诉了司南。

  司南连忙让人去皇城司找唐玄,又颠颠地跑上楼,主动招待。

  赵祯还算淡定,和第一次来的时候差不多,笑呵呵地让他介绍新菜。

  司南悄悄看着,心里不大好受。

  这场病到底夺去了他的精气神儿,原本面色红润的老人家,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