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南边的资源(下)
作者:呼啦圈大神      更新:2019-10-08 14:36      字数:3100
  岑孝年说的这些道理,其实杨怀仁都明白,不过两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同。三寸人间

  岑孝年不想杨怀仁多事,也不想因此而给自己找麻烦,所以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一定是不希望杨怀仁把这件事当真的。

  但在杨怀仁眼里,困难确实很多,但不能因为困难多不去做,南边那么多资源,不能这么看着白白浪费。

  再说了,这世从来没有容易的事情的,要是因为有困难不去做,那干脆躺着好了,饿死好了,吃饭和睡觉还费劲呢。

  朝廷最近一段时间不愿动兵,主要原因其实不是面子问题,一个藩属国而已,打了也打了了,其他藩属国或者称臣的小国有意见又能怎么样?

  这世从来都是拳头说了算的,要不然后世国家也不会花那么多钱去造飞机导弹了。

  原因在于,朝廷没有足够的财力在近期内支撑两场战争,同时也没有可战之兵和足够的战船。

  说起财力,也只是没有足够的钱银罢了,单论粮食的话是绝对不缺的,光漕运衙门的大仓里,常规储存的粮食有百万石。

  以一个士卒一年的基本口粮计算,一石大约是140斤,换算成市斤是约200斤,正好大约是一石粮。

  也是说,如果用十万人去征讨交趾,以一年为限,所用粮食也不过十几万石而已。

  十万军队里,作战将士大约占三分之二,后勤保证的民壮等占三分之一,六万多将士去打交趾听去好像不太多,但杨怀仁觉得足够了。

  交趾号称披甲二十万,可这个数字听听觉得可笑,交趾地方那么大点,人口都没有一百万。

  再刨去那些丛林里的部族人口,交趾人也占七八成的例,要真是披甲二十万,难道交趾除了老人孩子和妇女,其他人全都是士兵,他们没有农民工匠和商人了?

  明显不可能的。杨怀仁估算一下,交趾能有十万军人道,“王爷,您来江南也有些日子了,很多事也看到了,只要商人们肯花些钱,盐监的那帮人不难说话。

  至于匠户们,盐监的官员允许他们去私人船场做工,也是给了匠户们一条活路,总不能让他们守着一个不能造船的船场饿死。

  朝廷给匠户们发的那点钱粮,顶多也能勉强吃饱肚子而已,想要其他的,不可能了。”

  杨怀仁一想也是,虽然利丰监的盐监官员用朝廷的匠户们敛财,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给没有工开的匠户们一条生路。

  “利丰监船场的造船水平和民间的那些私人造船场水平相如何?”

  岑孝年想了想,“利丰监里聚集了江南最好的造船匠户,说到造海船的水平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不过这几年那些匠户去私人的造船场做工,利丰监里应该没剩下多少匠户了,所以要论现在的话,私人的造船场技术水平也不会差多少。

  从江阴出海的那些巨大的商船,有不少是这些私人造船场造的,结实耐用,也抗风浪,除了用途不同之外,其实排水量战船也相差无几了。”

  杨怀仁点点头,“嗯,不错,咱们先去利丰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