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平静
作者:单人吾      更新:2019-10-08 21:38      字数:7016
  林榛一怔,一时愣住了。

  他茫然的看着张神医,问道:“我知道什么了。”

  张神医一脸迫切的看着他,说道:“甘草反大戟,乃是《神农本草经》中十八反的首条。”

  林榛确实知道,这是神农本草经的首条,著名的十八反中的第一反,两者药理不合,不能一起用药。

  可是,这不是中医常识吗?

  他小心翼翼的看着张神医,说道:“或许,我不该知道?”

  张神医死死盯着他,开口背道:“麻黄,杏仁,甘草,生石膏…”

  林榛只觉得有些耳熟,想了一阵,这不是他上次写给村民的《防风通圣散》吗?

  老丈人书房中的经史中也有记载,这里的历史上也有张仲景,那《伤寒杂病论》和它的衍生物存在,也就不稀奇了。

  张神医看着林榛,沉默了许久,声音中带了些许颤抖,说道:“家祖张仲景藏书有二,一是先祖自编的《伤寒杂病论》,二是先祖和各位医道师祖整理的《神农本草经》,可在两本医典书成不久,就在战火中失传了。”

  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伤寒杂病论》在张家人中口口相传,可这么多代下来,有些药方早已残缺,而神农本草经更是几近失传,只有开篇的十八反歌流传下来。”

  林榛心里清楚,作为一个失忆且患有失心疯的人,是不该知道这些的,他无法解释药方从何而来。

  最令他没想到的是,《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竟然失传了。

  林榛想了想,或许可以解释一下。

  他尴尬地笑了两声,说道:“那个什么十八摸,不对,十八反,我是从别人那儿听到的。”

  张仲含双目盯着林榛,一字一顿地重重说道:“流传下来的十八反,也仅仅在张家内部流传。”

  豆大的汗珠从林榛额头上滚了下来,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道:“我可能,大概是在某个地方看过,不过现在想不起来了。”

  林榛突然觉得,装失忆和得失心疯并不是一件坏事,比如现在,作为一个即失忆又失心疯的人,想不起来也很正常。

  张仲含心中还留有一线希望,他收到王村正的来信后,就急忙赶到江州。

  到了安石村才发现,老友已经离世,安石村的伤寒也已经被治好了。

  那时,村子里的大人都在杨陵县公堂,村里留下的一些儿童,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个疯书生救了安石村的故事,张仲含也看到了本该早已失传的药方。

  所以,他才又急急忙忙前往杨陵县。

  王村正在一旁也围观了许久,事关老友的家族传承,他也有些上心,说道:“林榛,你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对于老阴货,林榛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不耐烦地说道:“我都失忆了,能记得这么多已经很难得了。”

  张仲含紧张的看着林榛,他依然不想放弃,说道:“林小兄,此事事关重大,你真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吗?”

  林榛无奈地摇了摇头。

  张仲含沉默了,过了许久,才抬起头,说道:“心神一道,玄而又玄,先祖沉浸其中数十年也未曾了解一二。”

  他看着林榛,从怀中掏出一物,递给林榛,说道:“若是林小兄日后想起来,还请告知老夫。这是一方活命丹,虽不能说包治百病,但或许对小兄弟的脑疾有些作用。”

  林榛收下丹药,有些抱歉地看着张仲含,作为一个失忆的人,他只能选择继续装傻。

  张神医又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出了屋外。

  王村正有些羡慕地看着林榛…手中的丹药,说道:“这丹药现在最好不要服下。”

  林榛撇了撇嘴,不就一颗丹药嘛。

  王村正看出了林榛眼中的不屑,解释道:“这颗活命丹,不说活死人肉白骨,但也足以吊命七日。活命丹极其难练,张老头视若珍宝,连我都未曾相赠。”

  林榛目瞪口呆,怪不得这老头这么牛,连窦刺史都怕他,有了这玩意,不就等于穿了复活甲?

  他看着老人有些落寞的背影,突然想把《伤寒杂病论》告诉他,他仔细想想后,摇了摇头,还是算了。

  日后若有机会,再告诉他吧。

  …

  杨陵县公堂一事之后,窦华老实了许多,看来张神医的出面,使得林榛少了不少麻烦。

  这样算下去,林榛又欠了张仲含一个人情。

  这些日子,林榛难得清闲,或者说,闲的蛋疼。

  活在现代社会里,飘着忙着不回家的人,总有不回家的理由,为了生计,为了生活,为了学习…,林榛曾经就是忙碌大军中的一员。

  那个曾经林榛支教了两年的落后小山村,也渐渐远离了他,只是恍惚间,又好像和安石村融合在了一起。

  在安石村,他再不用为了生活忙碌,祝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留下的遗产也足以保证衣食无忧,更何况,他不时就能从各家各户的孩子们手中,赢来数不清的瓜果蔬菜。

  林榛也不需要考虑工作,他之前唯一的工作,是给赶走祝初瑶旁边的那只倒霉苍蝇——窦华。

  现在那只苍蝇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林榛现在处于——待业状态。

  说起来,林榛吃穿用住,全靠祝家,他突然有一种吃软饭的感觉。

  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给隔壁大黄狗捉跳蚤的时候,林榛也会想,什么身世,什么回去,呆在这安石村,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生活不仅是高山大川,更是柴米油盐。

  欣赏着祝初瑶庄贤的背影,林榛默默猜算着各种数据。

  这些天,林榛借着祝初瑶做家务的时机,发现了不少过人的特点。

  比如,纤细的柳腰。

  即使是穿着里里外外好几层的衣裙,也难以遮掩纤细的腰肢,以及那惊人的柔韧度。

  祝初瑶将浆洗好的衣物一一晾晒,不时从飘扬的衣物中看一眼林榛,微微叹了口气。

  张爷爷临走前,她问过林榛康复的希望,得知并不确定的答案后,她的心情很复杂。

  祝初瑶低着头,她希望林榛能够早日恢复,想起自己的身世,却又不希望林榛回到当初那个忧郁的,只知道望着玉佩叹气的书生。

  她私底下觉得现在的林榛没什么不好,虽然偶尔不着调,偶尔做一些疯事,可他比之前多了许多不曾有的灵性,机敏。

  而且,若是小林哥想起身世,发现他已经有了家室,那…

  祝初瑶羞红了脸,暗啐了一声。

  夏末微凉的风吹过院子,还未凋零的柳叶在风中飞舞…

  风吹乱的,似乎不止是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