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多事之冬(下)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09-22 22:39      字数:5834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海的味道白露知道。

  从苏州启航,经渤海,历时一月有余,总算到达辽东。

  欲往西域,需从辽东往西出嘉峪关,在往外便是西域,自明中叶后对嘉峪关外的这片地域变失去了控制。

  之所以对于这片地域失去控制,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这片地域至始至终只是大明的羁縻机构,并不是实际领土,大明对此并无管辖治理权。

  明朝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虎山,西至嘉峪关,在嘉峪关以西还有七个相对陌生的羁縻卫所,称为关西七卫。

  关西七卫中以哈密卫为首,关西七卫分别为、哈密、沙州(今敦煌)、赤斤蒙古(今玉门市)、罕东(今阿克塞县和青海交界地带)、安定、曲先、阿端(安定等三卫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

  明朝初期,哈密王依靠其交通优势,占据着丝绸之路的咽喉,眼皮下整天无数的货物财宝都在他的地盘过,这无本的买卖不抢白不抢,哈密王就经常扮演些响马的角色趁机出来抢一把,乐此不疲。

  哈密王倒是舒服了,这可就苦了中亚到明朝的贡使和商人,每当路过这段路都要求神拜佛,虔心祷告一番才敢碰碰运气,但是并没有什么卵用,可能是当时的如来佛等神仙还没有学习中国话吧…………

  总之,不管上面那班老兄听到了下面的祈祷没有,当时的哈密王可是不管这些的,可谓是遇佛杀佛,遇神杀神,谁敢挡财路就一并送上天,让他找如来佛诉苦去,顺道问问他为啥不保佑自己。

  所以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实在是至理名言,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我本淮右布衣的朱元璋。

  朱老大是个暴脾气,一听说这事,当时就怒了,即刻调兵遣将,派都督宋晟、刘真进讨哈密。

  经过一堂军事实践演练教育课,哈密王严重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态度不端正,当年就写下了不少于五百字的检讨书派遣使臣送往大明请朱老大过目,朱老大看到了检讨书很高兴,当即就打钩了。

  这堂军事实践演练教育课不仅让哈密王端正了思想态度,更保障了西域撒马尔罕等国到南京的朝贡之路畅通,又在西域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为后来永乐皇帝在设立哈密卫打下了基础。

  不过,明军进讨哈密主要是为了保障明初的丝绸之路畅通,并没有把哈密纳入明朝版图,永乐四年设置的哈密卫只是羁縻卫所。

  而经过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与瓦剌之间的关系变化也直接主导了该时期哈密卫的形势变化,首先,瓦剌对哈密卫进行了严重的侵扰,在瓦剌的不断骚扰下,哈密卫不堪其烦向老大哥明朝报了警。

  而当时的大明朝是属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实在是没办法拉兄弟一把。

  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万历末年的大明与哈密卫,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谁也说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从此受到了阻碍。

  这与大明的治边政策有关,在整个过程中,明朝经略哈密卫时的消极保守态度。

  其中要注意一点就是,明朝从没在哈密实行驻军和流官的有效管理,即使是强盛的永乐时期。

  哈密卫只是羁縻机构,羁縻机构就是所谓的土司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不是明朝的正式行政地区,明朝的正式行政地区只有两京十三省和九边重镇(辽东、宁夏、延绥、大同、宣府、固原、蓟州、太原、甘肃)所在地区。

  辽东边墙以外的东北也设置了很多卫所,但同关西七卫一样是羁縻机构,由当地首领管理,和朝廷之间只需保持朝贡关系、接受任命即可。

  明代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朝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制定了日本等十五个不征之国,对西北胡戎也只是要求谨慎防备。

  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要思想。

  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朱老大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祖训中定了诸多的条例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考虑到后世子孙没有自己这种铁人三项的工作精神,朱老大早就提前铺好了路,每一条可以说都是他老人家亲身经历过的。

  洪武五年的岭北战役失败,让朱老大是做了一次亏本买卖,劳师远征输赢且不说,即使打赢了所获也小于投入,更何况还是一场败仗,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了让后世子孙少做赔本买卖,朱老大开始重视以防守为主的战略,朱老大的后世子孙基本遵循了这一祖训。

  自从明太祖后,基本也没有尚武的皇帝,即使是好战的永乐皇帝,也只是征讨了欺君罔上的安南,除了安南外,永乐皇帝没有开拓其他地方来进行实际控制。

  其次,华夷有别的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元朝时制定了四等人制度,汉人社会地位低下,这一惨痛经历深刻烙在元末明初人士心中,明代各不同时期的士人文集、大臣奏折中充斥着华夷之分的观念。

  大明修筑长城则是明朝以防为主的一个实际证明,有道是习武先挨打,绝不先打人正是如此。

  如今嘉峪关外是个什么情况,白露并不知晓。

  出于安全考虑,徐家的船队到了辽东便立即停靠,在此停下等待交易,现在是大明与后金两边关系正紧张的时候,双方是剑拔弩张的氛围,如果不是利益熏心驱使着人,正常人都不会挑这个时候出来干贸易。

  但是这种不用交税的买卖利润实在是太吸引人,哪怕是豁出命去拼一把也让人觉得很值得,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正是如此。

  好在魏国公财大势大,在幕后为合作的商户多方打点,躲过沿海的大明海关巡查队是毫不费力,一路上通行无阻。

  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果然能解决大部分的麻烦。

  所谓树大招风,这么肥的羊出现了,难免让人惦记着,谁都想上来咬上一口,一艘挂着“柳”字大旗的船舰,正悄悄盯上了徐氏贸易有限公司的船队。

  一名海贼打扮的汉子,望着徐氏贸易有限公司船队,眼中尽是贪婪:“少东家,准备什么时候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