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败报入京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09-22 22:40      字数:7072
  夜空中的星斗,忽忽地发出令人窒息的幽光,寒光打在山海关外那一骑朝着山海关本兮而来的骑士身上。

  距离城门不远处,骑士胯下的马儿像是突然被抽空了灵魂,马腿一弯倒在了城下。马儿的嘴边冒出一层厚厚的白沫,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

  这匹马顺利完成了它马生的最后一次任务,载着马背上那名前来报信的斥候。

  马背上的斥候情况也并不比马儿好多少,在马儿倒地之时,他因为惯性的原因从马背上狠狠的被甩了出去,重重的落在地上。

  斥候的面色苍白、呼吸粗重、大冷的冬天他的额头隐隐渗出冷汗,当关内守夜的军士出来探明情况之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

  “败,败了……兵败了……”斥候留下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便咽了气,他的那双眼却始终没能合上,死死的看着北京方向。

  军士当即把情况禀告给了守将,守将立即明白了,兵败了,还能是哪里是兵败了,定是大明王师出征的那十二万大军折戬沉沙了。

  一百多年前,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蒙古便挥师北上攻打京城,如今这一场败仗虽然还不清楚败成了什么样…………

  守关大将顿感大事不妙,即刻下令全城戒严,不许任何人出关,并朝着京城方向派去了送信的哨骑。

  接下来的几天,有大量的明军败军、逃兵纷纷逃到了山海关城下,活着回来的人大部分是李如柏所部,其他三路除了寥寥几只漏网之鱼几乎全军覆没。

  八百里加急的军情很快就传到了京师。

  此时,乾清宫里,一名红粉佳人轻拨手指弹动了琴弦,铮的一声地响,余音宛转,只是拨动了几下,一旁的萧郎并没有往日拿着很享受的神采,他的紧闭的面容满是疲倦。

  见此,郑贵妃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起身走到万历皇帝是身后为他轻轻的柔动着太阳穴,万历皇帝那紧皱的眉宇被她几番揉弄才渐渐化散。

  万历皇帝轻吐了一口浊气,近日辽东传来的八百里加急败报让万历皇帝是伤透了脑筋,人人都说他懈怠朝政,可是又有谁知道他只是换了一间办公室。

  万历皇帝拿起那份沉重的败报,一页一页翻看着,每一页都是用血写成,去时十二万大军,如今回来的人不到三万,那么多的军饷都打了水漂。

  只翻看了几页,万历皇帝就看不下去了,他感觉自己很疲惫,头晕眼花的,尤其是近日来连夜宠幸了不少妃子更是进一步掏空了他的身体。

  他习惯性的打开了一个金色锦盒,锦盒里是一颗红色不含糖的大内宫廷保健丸,他拿起一颗吞服而下,果然,这红色的保健丸似乎有奇效般,万历皇帝一下子双目变得有神,继续处理起公务来。

  翻到了后面几页,万历皇帝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铁岭卫丢了,铁岭卫一丢明朝在辽东地盘只剩下了沈阳和辽阳,辽东边界岌岌可危,局势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百姓们人心惶惶,辽东一带彻底陷入了混乱,已经到了闻风丧胆的地步,努尔哈赤的军队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的,老百姓便举家迁移,当兵的也趁着夜色溜号。

  处处都是逃兵与流民,这也是没办法的,此时的辽东关内与关外都失去了联系,关外的士兵不但领不到工资,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敌人就在眼前,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好汉还不吃眼前亏呢,于是辽东乱了,乱套了。

  万历当即拍案而起,叫来了内阁大臣,要内阁大臣处理好这个烂摊子,找内阁就是找方阁老,谁让内阁就他一个人,想找个人一起背锅都没有。

  方阁老处境变得更加艰难,成了名副其实的夹板,两头都受气,谁让他倒霉呢,推荐了杨镐这么个家伙,打仗不行,戴罪立功更不行,只会捅娄子,这回的篓子可捅大了。

  不过,方阁老还是很讲义气的,也算是够哥们意思了,毕竟杨镐当初在关二哥面前发过誓要跟他,在万历老大怒火中烧要把杨镐大爷拉出去大卸八块的时候,方阁老帮了杨镐兄弟一把。

  把大部分的罪责都推给了活着逃回来的败军之将李如柏,谁让这位兄弟大小正合适,还与努尔哈赤有姻亲关系,有这种天选之锅,这口黑锅实在是由李如柏来背在合适不过了。

  有方阁老罩着,本来应该住在天字号牢房里享受的杨镐大爷获得了取保候审的待遇。

  杨镐算是暂时保住了,杨镐搞出来的那一大摊子烂账还没收拾呢,方阁老只能擦干了汗接着干,工作是不好干的,想要干好是困难的。

  方阁老不管干什么事,那群讨厌的言官总是要插上几句,奇怪的是,以往浙党的盟友齐党、楚党都会出来伸张仗义,至少也会为浙党壮壮声势。

  而萨尔浒之战后,朝廷上但凡有人跳出来大骂方从哲,平日的盟友纷纷袖手旁观,看着方会长被骂得狗血淋头也不出来说句公道话。

  这可是寒了方阁老的心,当初朝廷上这桌麻将有除了自己这一边,还有楚党和齐党两个盟友帮他,他是想胡十三幺就胡十三幺,想胡清一色就胡清一色,他要是高兴,鸡胡都可以。

  但是现在却变了,曾经的牌友再也不会放炮成全他胡牌了,这也意味着,来自东林党的攻击将由方阁老自己来扛,今后的牌他只能靠自摸了。

  自摸胡牌是艰难的,因为浙党的老对手东林党,早已经等这个机会等了很久。

  东林党的奏折是一份一份的上,每次问候杨镐的时候都不忘顺带捎上他,实实在在的做到了把领导放在第一位。

  方从哲就这样被架在了火上烤,但这只是刚开始,为了把方阁老烤的外焦里嫩,更加入味,一名叫做杨鹤的御史,亲自带上了孜然粉,直接在方阁老的伤口处撒上了孜然,杨御史的火候掌握的十分好,把方阁老烤的滋滋作响。

  杨御史的上书可绝不简单,事后方阁老查了杨鹤的档案,杨御史是湖广武陵人,也就是说杨御史有可能是曾经的老战友楚党的人。

  一看大事不妙,楚党都向自己反水了,方阁老实在是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了。

  他实在是扛不住了,向万历老大递上了辞职报告,只是万历老大把那份辞职报告一丢,就是不批,要批早批了还会等到今天,现在这个烂摊子这么烂,方阁老不顶着,难道让他去挑吗。

  因此,方阁老只能无奈的继续留任,他的声望开始大大下降,没办法,想要逃却又逃不掉,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方阁老选了一个叫熊廷弼的御史。

  熊廷弼,湖广江夏人,万历年间的进士,楚党人,是个狂热的爱国青年,不仅动手能力强,动嘴能力也不弱,可谓是既能打又能骂的两用型人才。

  方阁老将熊廷弼升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接管杨镐辽东经略的职务,方阁老挑选熊廷弼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一也算是打击报复,既然你楚党都反水了,那方会长也没有理由在客气了。

  现在辽东局势这么乱,这差事可是难办的很,办好了是理所应当,要是办不好,那就是一个大大的黑锅,这个黑锅就送给反水的楚党,也好让齐党的各位兄弟们看看,反水不仅是要穿小鞋的,还是要被黑锅的。

  再者,这熊廷弼的人缘不好,喜欢骂人,经常在都察院里都是骂骂咧咧的,曾经还骂过方阁老,方阁老对熊廷弼的印象实在是不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他送的远远的,耳根子也清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