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白莲邪教(下)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09-22 22:40      字数:7832
  白莲教与大明公司的首任老板朱重八同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是相爱相杀也是丝毫不过。

  据说老朱同志当年参加革命工作时加入了红巾军,红巾军当时的领袖可不是老朱同志而是韩林儿,韩林儿能够在元朝末年称为农民起义军领袖这与他自身独特的背景有关。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那是白莲教的首脑人物,韩山童曾以白莲教的名义阻止信徒与群众起义,在底层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声望,在韩山童牺牲后,根据中华传统规定,子承父业。

  在加上元朝末年非常乱,也不好找工作,而且他老子的革命背景摆在那里,即使有工作也没人敢录取这种朝廷的重犯,

  回家种地,那就更没指望了,连年灾荒,赋税又重,要是能种地也不会有人跟着他老子韩山童干革命了。

  这就没办法了,韩林儿就接过了韩山童未完成的事业,干起了起义军领袖。

  既是红巾军领袖,又有白莲教的深厚背景,按照这个辈分算下来,这天下要是打下来,也应该是由红巾军的领袖韩林儿来坐才是。

  可偏偏韩林儿死了,死的不明不白,死因还与朱元璋有关,而后朱重八同志登上大位后,当初一同共患难的众多白莲教同胞们却一点也没沾上光。

  非当没有沾上光,老同志还反攻倒算、倒打一耙,让人把全国各地的白莲教香堂都给砸了。

  很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对此,白莲教当然是心怀不满,当初大家共同对付元廷的革命友谊说翻就翻,实在是太不地道了。

  香堂被砸了,白莲教没了落脚的地方,置堂堂白莲教的面子于何地。

  白莲教颜面扫地,这自然是要打击报复的,不然以后还怎么开香堂、收小弟、还怎么在江湖中立足。

  朱元璋太过生猛,白莲教的狂热信徒自然是不敢找他老人家算账,这笔账就算在了朱元璋的子孙头上。

  只是,这算账也不是说算就能算的,法院都是对方开的,人家就不认账你能怎样?

  这可真是太气人了,不蒸馒头还争口气呢,为了出这口恶气,白莲教的信徒们在暗地里努力发展下线。

  每发展一个下线便在账本上多加上十两银子作为利息……

  只是,这账本都已经写了两本,白莲教却发现,对方非但不买账,还打算赖账,对着债主是穷追猛打……

  白莲教也明白,这笔烂账是不好要回来的,要想讨回这笔烂账,请全国追债是没有用的,只有等待一个时机。

  只是,这时机也不是说来就来的,天下太平,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的时候,白莲教纵容是铁了心也是要不到一分钱的。

  所谓,无风不起浪,没有风,白莲教连浪花也是掀不起一朵的。

  想要想起滔天巨浪,必须要等待时机,永乐年间,白莲教等到了这个时机。

  这便是白莲教最好的算账时机,由于迁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出钱出力的自然不可能是大臣们,皇帝也不会亲自跑去修挖运河。

  那修挖运河就必须需要征调民夫,人来了用不能不管饭吧,这笔银子官员依旧不会给,皇帝也不会给。

  那这银子从哪里来?当然是国库了,但是,国库的银子又是哪里来的。

  国库的银子当然也是来自于万千的百姓。

  因为修挖运河、迁都调粮、搬运木料到北方修建宫殿等等问题,百姓们怨声载道。

  这便是白莲教的机会,于是在明初永乐年间有白莲教的首领唐赛儿组织起义军起义,反抗朝廷加收赋税。

  当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毕竟那时候的大明国力强盛,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去。

  参加起义军的只是一部分劳苦大众,规模并不大,很快就被镇压了下来,许多人只是嘴上埋汰几句,哪里会真的参加革命,又不是真的没活路。

  但自那之后白莲教从重点打击对象中,升级成了明朝特级严打的宗教对象,从此白莲教是一蹶不振,瓦解成了多个宗教组织。

  这些宗教组织大大小小名字各不相同,但都是从曾经的白莲教中分解出去的,如今的“闻香教”便是众多白莲分支中发展最好的一支。

  没办法,朝廷认死理,要是挂着白莲教的名号,官兵二话不说就打上门了,白莲教徒们没办法只能做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当。

  如今农庄里的闻香教便是白莲教,只是换了个名字罢了,与白莲教毫无差异。

  虽然“闻香教”在大明的地盘开香堂没有经营许可证,但此时的大明机器已经损坏严重,只要关系到位,凡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不一会儿,看门的小厮叫来了“闻香教”的老大徐鸿儒,领导就是领导,徐鸿儒一见到期盼已久的柳家班少主,表现的非常热情好客。

  徐鸿儒如此热情,可不是因为他天生好客,只是因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规矩,那是给弱者定的,对于强者,从来就没有什么规矩。

  因此,别说柳如风带个陌生女人来开会了,只要柳少侠高兴,叫个歌舞团来都不是事。

  柳如风就是强者,尤其是他身后的整个柳家班,叱咤海域多年,混的是风生水起,比起如今的白莲教不知强上多少。

  白莲教人是多,但徐鸿儒知道,白莲教中的大部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也不能打,要钱也没有,除了凑个数啥用也没有。

  其中包括一些被八股文折磨的死去活来,怎么也考不上功名的读书人,也有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因为交不起那高额的赋税,而白莲教经常组织乡里们开大会,开完了还有大米、小麦、植物油等等小礼品相赠。

  老百姓,那是很实诚的,朝廷向他们收赋税,还一年比一年高,收赋税收的他们这心里头空落落的,白莲教及时的填满了他们的空白,给了他们信仰,时不时倒贴,一来二去的白莲教发展的还不错。

  但,只是还不错,想要跟进一步却是难如登天,徐鸿儒手底下这班教徒,虽然整天是喊打喊杀,喊着找大明公司算账,但真正靠得住的却没有多少。

  徐鸿儒一心都在干革命上,但他知道仅凭借如今白莲教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得结交笼络各地的江湖人士,这些人在道上混的时间长,底子都不干净。

  挑选合作对象当然是与朝廷有深仇大恨的对象为上佳,这些人中,又属柳如风的祖父实力最为强劲,不仅苦大仇深,还很有钱。

  当徐鸿儒打听到柳家班跟朝廷特别不对付之后,徐鸿儒高兴坏了,要是能和柳家班通力合作,干出一番事业也不是不可能的。

  徐鸿儒走上前,热情的招呼道:“柳少侠,幸会幸会,徐某总算把你给盼来了,久闻柳少侠大名,今日幸得一见实在是徐某人的荣幸,柳老前辈身体可还好?”

  柳如风依旧是一副冷冷的表情,不过他还是给了徐鸿儒一个面子,淡淡道:“祖父身体尚可,贵教真是今时不同往日,连个看门的都如此威风。”

  徐鸿儒白了一旁的小厮一眼,连忙向柳如风赔不是:“误会误会,一个新来的教徒不懂规矩,让柳少侠见笑了,柳少侠里面请。”

  柳如风这才迈开步子,以不经意的眼神瞥了白露一眼,看着昏睡中的美人如此多娇,其甚窈窕,若是以拳打之,应泣良久。

  也许是碍于人多,柳如风没有这样做,只是抱着白露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农庄,此时白露已经转醒,知道自己被柳如风抱在怀中,她老脸一红,不知是醒着好,还是不醒着好,索性继续装死。

  这也是没办法的,听柳如风的语气,似乎这位柳大侠此时心情并不怎么美丽,而她是打了柳大侠脸的人,她不敢保证柳大侠会不会拿她撒气,给她几巴掌以牙还牙。

  再者,白露听到白莲教三个字,便知道这事似乎很机密,她不过是一个外人,万一要杀她灭口怎么办,虽然被一个男人如此亲密的抱着她很不习惯,但是为了活命,白露咬了咬牙,继续装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