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九章秘密基地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09-22 22:41      字数:6474
  次日,白露一行人天未亮就动身赶路,主要是因为林子里还有锦衣卫的踪迹,而锦衣卫的上班时间是公鸡打鸣后,这会儿公鸡都没打鸣,属于锦衣卫的下班时间。

  在大明,加班是属于义务劳动,是没有加班费的,一年到头来法定节假日也就那么几天,虽说锦衣卫是编内人员,属于底层公务员。

  但在大明,别说加班费了,锦衣卫连工资都是打白条的,需要自己动手方能丰衣足食,锦衣卫的主要收入便是平安银子,所谓平安银子,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平平安安而交的银子,有点类似保护费。

  只要缴纳了平安银子的商户,才能在锦衣卫的庇护下和气生财,否则,锦衣卫的长官们隔三差五就把某某商户的东家,请到锦衣卫的诏狱喝茶聊天。

  锦衣卫是无利不起早的,多干也没有津贴可以拿,与其留在竹林里过夜喂蚊子,还不如下班回家睡觉。

  锦衣卫也是人也要过合法的夫妻生活,一夜不回家,怎么跟老婆孩子交代?

  夜不归宿是有,但是绝对不是喂蚊子,而是练练枪,虽然锦衣卫的标配武器是绣春刀,但耍刀只是工作需要,他们最擅长的还是使枪。

  其枪法之精湛,令无数烟花女子闻风丧胆……

  开窍的锦衣卫该下班的都下班,该练枪的去练枪了,没有哪个缺心眼的愿意待在这竹林之中陪这蚊子玩通宵。

  底层的校尉们不傻,办好了差事功劳都是上级领导的,跟他们没什么关系,锦衣卫虽说是编制内的公务员,但待遇却不如东厂的工作人员,尤其在明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还要听命于东厂的管事太监。

  大伙都知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是玩命的干,干出了成绩,那也是属于东厂那班太监的。

  所以,当时在竹林里,锦衣卫虽然人多,肯玩命的却没几个,好不容易有几个勇于出头,敢于玩命的二愣子,都被柳如风一剑刺翻倒在地上抽搐。

  看到头号通缉犯的手法如此残忍,锦衣卫虽然对赏金很心动,也想要立功,却也是心有余悸的,谁也不想赚到了赏金没命花……

  特别是那阵血肉横飞的场面之后,锦衣卫更是没人踊跃的上去玩命,谁也不想枉送性命,采取的只是围而不攻的战术,也就半推半就的打着,一边打一边等援兵。

  等后面的兄弟一上来,在忽悠几句,让后来的兄弟打头阵,大家在一起上去,看看能不能抢个人头、捡个漏什么的。

  而后面赶来的兄弟看见自己人多,又没有见过柳如风残忍的手段,自然就成了愣头青,前面的兄弟便能踩着愣头青的尸体上位……

  因此,在与柳如风打斗的过程中锦衣卫是有所保留的,谁也不想提前打卡下班,去找阎王爷喝功夫茶。

  毕竟,那地方消费太高,没钱买单的话,人就得留在那蹦迪了。

  …………

  行径多重的山路,出了竹林,眼前豁然开朗,前面的路变得平坦起来,显然是有人走过的痕迹。

  一路上,白露本着冷酷到底的精神,一句话都不说,纤细的步履紧跟柳如风其后,不时拿着中指在背后偷偷竖起中指。

  待柳如风回头看向她时,她又慌乱的收好中指,生怕这个无耻之徒故技重施。

  走出约十里路,有着一处隐秘之地,远远的便看见有人站在远处等候,那是柳家班驻京办事处的办公人员。

  至于,这办事处为何要设在如此隐蔽之地,也是有着它深远的考虑的,首先,这是临时办事处,属于活动办公,说拆也就拆了。

  其次,这是用来交流学习打炮的地方,自然是要隐蔽一些,搞科研这么危险的事情,怎么能把办事处建在闹区呢。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不符合大明的治安管理条令,抓到是要杀头的。

  世道艰难,无论是哪一行都不好干,若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早晚都会被同行业的翘楚所取代,别看柳家班今朝闹得红红火火、声势浩大。

  同行之内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这一行来钱快,许多人都想往里钻,特别是连饭也吃不上的人,拉上一班父老乡亲便能组成一个团,出海干一票。

  反正本来就是啥也没有,也不用有所顾忌,特别是明末,大明的机器已经严重老化,许多零件已经开始慢慢掉落,种地的人少,等着吃饭的人却很多。

  底层百姓的幸福感是很低的,种地的都没有饭吃,那还种个锤子,于是许多吃不上饭的百姓扛着农具走上了其他道路,有下海的、落草为寇的、参加白莲教的。

  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谁能站住脚,谁就有饭吃。

  柳家班为了稳固行业里龙头老大的地位,必须增加自身的竞争力,才能长盛不衰。

  在某一次出海作业之时,柳家班的船遇到了外来探险家的船队,当然,所谓的探险家只是比较含蓄的称呼,具体的说,所谓的探险家船队其实就是海外淘金者。

  这班来自葡萄牙的海外淘金者与柳家班的船队来个一次遭遇战,这一次遭遇战可不得了,若不是柳家班熟悉这一代的水域,恐怕还不是这班海外淘金者的对手。

  这班来自葡萄牙的老外之所以能干过称霸一方的柳家班不是因为他们的人有多猛,多么的不怕死,只是因为他们的船队上装备了当时最新型的大炮。

  在当时,这种来自海外的大炮有着统一的称呼,“佛郎机”。

  因为,在大明只要是来自海外的洋人都被称为佛郎机人,那么佛郎机人制造的大炮也就被叫做佛朗机炮。

  在战后,打扫战争舔包的时候,柳家班的人发现了一批他们从未见过的火器,出于好奇,当场就打了一炮,平海里一声炮响,柳家班发现这种新型火炮实在是大有可为。

  只是,这抢来的大炮,也就这么几门,只够柳家班装点门面,不足以壮大柳家班,让柳家班达到曾经汪值汪老板当年的高度。

  这件事情引起了柳老船主的高度重视,虽然这大炮不能进行繁殖生出小炮,但是可以仿造啊,只不过柳家班的人都是泥腿子出生,没有什么文化,对于搞科研实在是一窍不通。

  柳家班没有搞科研的人才,朝廷却是有这样的人才,甚至把佛郎机改造的更加简便容易携带,想朝廷借用人才朝廷肯定是不肯的。

  那没办法了,柳家班只能动手抢了,在某一次海归的科研培训班刚刚靠岸的时候,柳家班的人就杀了过来,什么都不抢,就奔着人去了,抢走了一批喝过洋墨水的人才。

  这些喝过洋墨水的人,就被秘密安置在这里,这件事只有柳家班的高层知道,作为未来的柳家班继承人,柳如风此次便是亲自前来下基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