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新皇登基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09-22 22:41      字数:7220
  听完白露的话,柳如风的面色不由得抽搐了一下,这一切都被白露看在眼里,看来,自己的主意得不到柳少侠的认可。

  怎么说这也是自己加入组织后第一次为柳少侠出谋划策,白露可不能轻言放弃,她想通了很多,即使她现在自由了,但以她的力量想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影响这个世道,实在是太难了。

  为此,她决定暂时就留在柳家班,既然选择了留下来,她当然也是有所打算的,她要让组织看到她是个狂热的反明分子,从而获得柳少侠的高度信任……

  白露肚子里的馊主意很多,废掉一两个不算什么,穿红衣服冲喜、放鞭炮庆祝都不能令柳少侠满意的话也没什么,她还有更厉害的。

  白露经验丰富,她知道如何能够快速的融入组织,根据她博览群书总结出来的经验,她发现许多的小细节,而这些小细节在今天总算可以派上用场了。

  梁山好汉以及一些行走江湖的侠士往往很喜欢吃牛肉,总是在一进可客栈的时候便是一拍桌子,然后要上几斤的牛肉。

  这并不是因为牛肉是此店的招牌菜,只是因为在以农耕为主的封建社会里,牛是很重要的劳动工具,某种程度上来说,牛是受到律法保护的。

  那些爱吃牛肉的江湖侠客,只是因为这样可以彰显他们的身上的反叛标签,让自己的在道上的名声更响亮一点……

  江湖侠客们可以借用吃牛肉来彰显自己的反叛精神,从而提高自己在江湖中的地位,白露也可以借用燃放管制烟花来表现她是个狂热的反明分子,从而打响自己在柳家班的地位……

  试想一下,在皇帝丧礼期间,百官们还在灵柩前哀嚎不止,这时突见距离京城百里不到有人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公然挑衅天家权威。

  这要是传出去,江湖上便会炸开锅,说出某某女侠公然反叛朝廷,竟在国丧期间敢出这种事,白露一下子便会从无名小卒,变成赫赫有名的神秘女侠。

  当然,后果自然是严重的,白女侠很可能在燃放了烟花后就被接到群众举报匆匆赶来的锦衣卫执法大队逮捕归案,这被逮住了可不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拘留十五天那么简单了。

  在如此庄重的场合做出这种惊世骇俗的事,相信一向讲究法治的大明是绝对不会对这样的狂徒采取秋后处决的合法流程,涉案人员白女侠就是当场被做天灯给点了,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不管这么说,白露现在已经打定了主意,她相信这样做,一定能够体现出柳家班对反明的狂热态度,毕竟,在对方老大过世这么严肃的日子里,放礼花庆祝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

  “要是这都不够尽兴,在放点烟花庆祝一下……“白露看着柳如风小心翼翼地说道。

  柳如风的面庞再次狠狠的抽搐了几下,他虽然没有说,但他严肃的表情显然是已经拒绝了白露的馊主意。

  柳如风很清楚,如此大规章的庆祝一个皇帝驾崩对柳家班而言毫无帮助,可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他不知道白露到底是真的为自己高兴还是另有企图……

  虽然白露白露的语气非常诚恳,但她说的,可全部都是馊主意,什么穿红衣服冲喜……

  一时半会的上哪里去找红衣裳,难道要在国丧期间跑去买红衣裳、烟花爆竹之类的东西,只怕采办东西的人还没回来,锦衣卫已经带人包围了这里……

  国丧期间严禁燃放烟花爆竹,这个女人既然怂恿自己顶风作案,若是此时有锦衣密探顺藤摸瓜,顺着买卖烟花爆竹的线索,把柳家班安置在此地的炮厂给端了,那可就亏大了。

  就算在买烟花爆竹的时候没有暴露行踪,燃放烟花爆竹之时也会暴露的,到时候就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了……

  ………………

  而此时,京师内笼罩着一片悲伤的气氛,从文武百官到普通百姓,都被规定安制服丧,城内的一切娱乐活动都被禁止。

  光宗皇帝朱常洛的陵墓在天寿山,是为庆陵,是一座二手的陵墓,因为时间仓促,根本无法为他修好陵墓,堂堂皇帝,也不能葬在豆腐渣工程的墓地。

  那没办法了,只好把当初朱祁钰修建的陵墓简单装修一下,让这位短命皇帝将就一下,也免得浪费。

  庆陵的两旁种着数千株高可耸天的松树,整齐的排列着,由大理石板铺成的神道两盘,伫立着栩栩如生的石人、石兽,神道的尽头是摆放着光宗皇帝灵柩的灵堂。

  灵堂内,两旁为白绫帷幔,灵柩放在正中央,前设花梨木供案,供案上置放着香鼎、烛台、鲜果和香花,布置得相当的庄严肃穆。

  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个个身穿孝服,低头肃立在阶下,朱由校则神色哀伤地站在灵柩旁边,如此大的阵仗让他看起来显得有些紧张。

  他四处张望着小脑袋,显然是在找什么人,一边的太监提示了他好几次,他才不在张望,根据太监的提示完成了丧礼的礼仪。

  而站在他身旁的信王朱由检看起来就显得比朱由校沉稳了,他的脸上除了哀伤,并不像朱由校这般手足无措,每个礼仪动作都是中规中矩的。

  不知过了多久,繁杂的丧礼总算结束,朱由校的耳边传来一声尖细的嗓音。

  “发丧吉时已到!”

  太监的话音刚落,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们按照官职大小排成两排,对着光宗皇帝的灵柩嚎啕大哭。

  送走了去世的皇帝,就该迎接新皇帝登基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随着皇宫午门的一声声钟响,意味着光宗皇帝已经成为过去。

  登基的时辰已到,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王安开始宣读着朱常洛的遗诏,遗诏十分的简单,一开始先是夸赞一番已故皇帝的勤政爱民,然后话锋一转,便是对后事的交代……

  所谓的后事,也是打了折扣的,原本光宗皇帝答应了是要立自己的老婆李选侍为皇后的,而皇长子登基后,皇后便是太后了。

  但,这个遗愿并没有出现在王安手中的遗诏中,王安念完了遗诏,大臣们又是一顿猛苦,哭声震天,感人至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臣们泪腺并不发达,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登基仪式的枯燥的,仪仗队伍在前开道,在仪仗队伍后是挂着白绫的皇帝御撵,朱由校就在太监的指导下按部就班的完成礼节。

  新皇帝的御撵所过之处,又是大臣们的一阵嚎啕大哭,朱由校面色紧张,是不是向着身后张望,今日这种重要的日子里,没有客氏在身边陪伴,他总是感觉不安逸。

  朱由校的分心被王安看在眼里,他拉了拉朱由校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分心,朱由校这才回过神来。

  接下来便是三请三辞的基本过场,群臣们对着朱由校齐齐跪拜,希望朱由校能够担任大明的董事长。

  朱由校拒绝了,群臣再次跪拜,请求朱由校答应,朱由校再次拒绝了。

  直到第三次的过场后,朱由校才根据王安的提示,勉为其难的接受了大臣们的要求,登基为帝。

  这一年,朱由校十六岁,是大明公司的第十五任董事长。

  于以往一样,但凡新皇登基是一定要大赦天下的,然后在对着有功之臣封官许愿一番。

  这一次也不例外,朱由校一上位,便升了许多人的官,当然,其中当然也包括朱由校的乳娘客氏,朱由校认为自己的乳娘劳苦功高,这么多年辛苦养育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手一挥,便给了封了一个奉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