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知音难寻
作者:三天一小更      更新:2019-09-22 22:42      字数:5612
  大明朝的内阁大臣是不好当的,想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内阁大臣,必须学会和稀泥,这是历任内阁大臣必修的专业技能。

  只不过,有的人和的稀泥比较稠,有的人和的稀泥确实比较稀,方阁老就属于后者,因此他在明神宗在位期间无法缓和百官与神宗皇帝的矛盾冲突。

  神宗皇帝驾崩后,光宗继任,光宗又驾崩,到天启皇帝继位,这期间方阁老又和了几把稀泥,也是因为这几把稀泥,使得他落下结交郑贵妃的把柄,让东林党找到可以攻击他的借口。

  由于光宗皇帝与天启皇帝皆是由东林党扶持上位的,此时的东林党无疑便是正义的化身。

  作为正义的化身,自然而然是要消灭结党营私的方阁老,从而瓦解浙党,而浙党又是三党中实力最强的。

  以往需要三党联手才能与东林党干一仗,而今最强最大的浙党被收拾了,瓦解了浙党,剩下的齐党与楚党便不足为虑,来日方长,只要齐党、楚党不听话随时都可以收拾。

  赶走了方从哲,浙党便群龙无首,东林党便开始蚕食瓜分原本属于浙党的权利,浙党的各位大人的苦日子到来了。

  一下子从机关单位被调任到了清水衙门,一年到头也碰不上几回请客吃饭、送礼上门之类的社交活动,每天除了喝茶就是泡茶,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清闲的不能再清闲。

  也正因为清闲没有应酬,导致诸位大人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路过烟花巷柳之地时也不像以往那样一头就扎进姑娘们那暖软的胸怀中,凡事都要思虑再三,毕竟上这种娱乐场所,赊账传出去总是不太好听的……

  清水衙门专门打击报复浙党的官僚,那些富得流油的岗位,自然而然的落到了东林党手中,就比如刚刚有了空缺的天津左护指挥使,立马被人事部部长赵南星补了空缺。

  作为东林党中掌握大权的大佬,推荐的人才自然也是毕业于东林书院,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毕业包分配也是东林大学的一种地方文化特色。

  这个人事安排一下来,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自然是前去天津赴任的刘景通,刘大人是万历六年的进士。

  但他的进步很慢,十几年过去才混到了一个兵部郎中的位置,他今年刚过完五十大寿,按照这个速度,等他退休前估计能混个兵部侍郎。

  刘大人不是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他迫切的想要进步,迫切需要进步的刘大人找到了属于他的星光大道。

  东林大学,就是刘大人镀金的地方,刘大人在这里完成了他人生的转变,成功拿到了东林大学的毕业证书。

  鉴于他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屡次获得三好学员的奖项,东林大学的诸位校领导决定给予这位优秀的学员一个光荣的前程,因此,天津左卫指挥使这个富得流油的职位落到了刘景通的手里。

  东林大学的诸位校领导们为学员刘景通举行了践行宴,宴会上气氛十分的活跃,又夹杂着一丝离别的伤感。

  先是诸位校领导端起酒杯祝福学员刘景通一路顺风之类的废话后,接下来便是校领导们语重心长的嘱咐。

  希望刘大人能够知恩图报,不要忘记了自己是毕业于东林大学的,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回报自己的母校,刘大人自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感动的动点,表示绝对不会辜负诸位校领导的。

  宴会结束了,刘大人拿起东林校长赵南星给自己的任职文书,马不停蹄的赶去天津上任了……

  而忧的人,可就不如刘景通大人这般春风得意马蹄疾了,此时皇城暖阁中,魏公公一脸惨淡,他费尽心机捣鼓来的讨客氏欢心的一些礼物在天津码头进行中转的时候,被洗劫了。

  这个消息一传来,让魏公公几顿饭都没了胃口,那些宝贝好多都是从西洋弄来的,关是运费就不少,如今没了,他如何向客氏交代。

  魏忠贤看着那本封面绘有月下美人图的《玉面飞狐传》是气不打一处来,气得不行的魏公公,拿起了《玉面飞狐传》就去找天启皇帝打小报告。

  当然,魏公公除了打小报告外,也想着借花献佛,想要帮客氏的儿子侯国兴讨个好差事,天津左卫指挥使这个差事就不错。

  然而,但魏公公来到了天启皇帝的小型加工坊后,绘声绘色的讲述了玉面飞狐,从出道以来干过的那些坏事,从沦落风尘开始讲起,到被负心郎抛弃,改行当了强盗,洗劫天津官仓,与朝廷关于传出一些风言风语等等。

  魏公公可不是照着玉面飞狐传说的,他不识字,这些都是他从别人那听来的,在自己添油加醋一番,多次表面了这个刚冒出来的玉面飞狐是个罪大恶极的人。

  就在他讲得兴起,讲到了玉面飞狐拿朝廷命官开涮,约见王指挥使赴会,却放了王指挥使的鸽子,改卖《玉面飞狐传》之类的言而无信行为时。

  天启皇帝突然停下了手上的木匠活,猛地一拍大腿:“好!玉面飞狐有勇有谋。”

  皇帝大人的这一举动,让魏公公很是尴尬,他僵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大人既然会是这幅反应。

  原以为大家都不识字,算是同道中人,他才来找这个知音诉诉苦,谁知道,他讲了这么久,眼前的这位知音既然是这幅反应,这让魏公公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他总算是明白了当年俞伯牙为何要摔琴了,这是因为没有知音啊。

  这一刻,魏公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知音难寻,他没有知音……

  而皇帝大人显然是有些意犹未尽,他看了魏公公一眼:“怎么不讲了,继续讲啊……”

  皇帝大人的话魏公公还没有胆子敢不听,魏公公只好继续讲着玉面飞狐的故事,只是此时的魏公公已经没有了原先的兴致,讲起故事来就像小学生毫无感情的阅读朗诵,这样没有感情的朗读让皇帝大人也没有了继续听故事的心情,便打发走了魏公公,他还要做自己的木匠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