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216
作者:觉三千里      更新:2020-12-19 07:53      字数:1087
  赵受益道:“朕亦甚为可惜。一甲二名,前途无量,何至于如此。只是他为虎作伥,协助襄阳王欲行不轨。朕难留他性命。”

  刘娥的手指微微一颤:“皇帝有了主意就好。”

  赵受益叹气:“襄阳王一事后,应天府的官员从上到下都得换一遍血。一下子需要这么多官员补上,也够一呛了。今年并非科举之年,朕欲开恩科,取天下有才之士,进入吾彀中。”

  刘娥点头:“善哉。”

  赵受益道:“那朕就不打搅母后了。”

  起身离开凤宸宫,刘娥在身后以目相送。

  转过一处拐角,刘恩道:“错不了,太后与霍芳一定有勾连。”

  第60章为师的关门弟子,不是你……

  霍芳是一路转运使,掌握着钱粮兵马,位同封疆大吏。这样的人若投在襄阳王的手下,必受器重。

  若不投在襄阳王的手下,襄阳王必定不能让他安安生生地在应天当了这么久的转运使。

  霍芳是襄阳王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有权有势,在应天经营多年,还受襄阳王的信任。

  完美地符合了谋杀襄阳王的凶手的每一个特征。

  但霍芳有什么动机要杀襄阳王?

  他究竟要以襄阳王的死来隐藏什么秘密?

  赵受益对霍芳知之甚少。

  霍芳是大中祥符八年的进士,那时候刘娥的儿子还没死,赵受益还是南清宫备受宠爱的小殿下,从来也没想过自己居然会进入皇宫,最终当上皇帝。

  考上进士之后,霍芳在京城做了一段时间的秘书省正字,然后就被外派了。等他再次回到汴梁的时候,先帝已经病重,赵受益还在东宫安安分分地做太子。

  赵受益登基前夕,霍芳被派到应天府,出任转运使。

  对于霍芳此人,赵受益是没有机会来了解的。

  但想想他的人生轨迹——在皇后当政时期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再回到京城的时候皇后和宰相斗得热火朝天,出任转运使后,又遇见一位忙着造反的王爷。

  命途多舛哪。

  赵受益要想了解霍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能去向刘娥或者寇准请教。

  这两位才是霍芳真正的前上司。

  寇准还没回京,他只能去问刘娥。

  他本来只是想试探一下霍芳的为人,没想到刘娥倒是给了他个惊喜。

  大中祥符八年是刘娥彻底在前朝站稳脚跟后开办的第一次科举,这次科举对刘娥而言意味重大,就像接下来的这场恩科对赵受益而言意义重大一般。

  这是第一次,完完整整、只属于他的科举。

  这次科举选拔出的进士们,是彻头彻尾的他的人。

  对于刘娥而言,大中祥符八年的那场科举也是如此。

  那场科举出来的进士们,是她最纯粹、最坚实的班底。

  霍芳在倒向襄阳王之前,一定是刘娥的人。

  说不定他还在襄阳王和刘娥之间摇摆不定过一阵子呢。

  但刘娥的用语却非常奇怪。

  她说,王相公点霍芳做榜眼,霍芳此举,对不起王相公的栽培。

  她将自己置于何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