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仁宗皇帝本纪[历史]_分节阅读_313
作者:觉三千里      更新:2020-12-19 07:57      字数:1423
  展昭忙道:“夫人不必如此。”

  他虽然也不爽李妃对待自己的态度,但他明白这和包拯夫妻没有关系,自然不会迁怒他们。

  而且李妃并不单单是针对他一个人,她对所有人的态度都是这样。当初她拦车喊冤,是展昭和公孙策一起下车去询问的情况。

  结果这位老夫人直挺挺地站着,问她什么话也不回答,只是说,我要见包拯。

  你就算不叫他包大人,好歹叫声包御史,实在不行就叫包希仁嘛,直呼人家姓名算什么?

  连皇帝天天都不是包卿家就是包御史,偶尔也叫声包大人。当面直呼臣子姓名的时候极其少见,几乎就是没有。

  怎么着?你比皇帝都厉害?

  展昭见她手无缚鸡之力,身上也没带兵刃,就带她去见了包拯。

  结果这位真是比皇帝都厉害,一张口就是,我是皇帝亲娘。

  虽然人家态度倨傲了些,但毕竟拿出了证明自己身份的证据。包拯于是决定带着李妃返京,为她洗刷冤屈。

  结果就在返京途中,李妃居然做出了一件让展昭捧腹大笑——不对,是哭笑不得的事情。

  公孙策说话文邹邹的,连瞎子也听得出他是个读书人。

  李妃坦白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公孙策就给包拯献计,回京之后,应该先见范仲淹,再通过范仲淹连通狄王妃,请狄王妃出面作证,才能将李妃的身份坐实。

  李妃在一旁听了之后,也觉得此计甚妙,忙问公孙策是谁。

  公孙策于是就说,我是个落第的读书人——展昭觉得,这话不如改成“我是个怎么考都考不中的穷秀才”——现在包御史身边打个下手,混碗饭吃。

  这话虽然说得谦逊,但谁都知道这是故作谦虚。

  稍微懂点事的人,就应该顺着他的话往下吹捧两句,什么公孙先生大才啊我看先生下回一定高中啊包大人得公孙先生真是三生有幸啊什么什么的,这段时间展昭耳朵都磨出茧子了。

  结果李妃听说公孙策没中过进士,轻轻点了点头,也没回什么话。

  然后从此,就将公孙策当作透明人了一般。

  公孙策是包拯的智囊,帮助李妃回宫之事要倚仗他的计策,他需要时不时地和李妃交流,确保他们的计策万无一失。

  结果李妃将公孙策当作透明人,公孙策说什么她都点点头,“准了。”

  需要和公孙策说话的时候,哪怕明知道公孙策就站在她的面前,她也要叫人转述。

  比如,“告诉那个师爷,本宫的金丸是御造的,全天下都不可能有人仿得出来。”

  一次两次的,公孙策还能忍得下去,展昭也还能当成个笑话来看。

  他其实对公孙策有一点点敌意,因为公孙策是后来的。公孙策来之前,包拯只有他一个朝夕相处的朋友,什么事情都和他商议。公孙策来了之后,就成了包拯的智囊,包拯什么事情都和公孙策商量。

  展昭明白,公孙策在智计方面比自己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包拯确实需要公孙策作为智囊。

  他也在竭尽全力地接受公孙策,也和公孙策发展出了一段友谊。但是看着公孙策吃瘪,还是能够给他带来快乐的。

  可是渐渐的,他看不下去了。

  李妃不该这样对公孙策。

  虽然她是太后,公孙策连进士都没考上,但他也不该这样被对待。

  就连皇帝都没这么大的谱,这个太后怎么这样!

  皇帝都和公孙策相谈甚欢,称他为公孙先生。

  太后凭什么这么对他!

  公孙策也忍不下去了。

  他也想,我自己虽是个落第的秀才,可连皇帝都欣赏我的才华。你不过是个身份未明的太后而已,凭什么这样对我呢?

  若是在认识包拯之前,一国太后这样对待他,他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怨言。

  毕竟人家是太后,肯看你一眼就是给你面子了。

  可现在,连皇帝都能礼贤下士,认识到他们这些江湖人士、落第秀才的才能,太后再给他摆出这样一副面孔,他就无法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