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山崩地裂
作者:携剑远行      更新:2019-10-22 08:20      字数:3382
  水次仓的库房位于山丘上,靠着济河,河边是一个运粮的渡口,一切都非常简陋,并非是类似于后来隋朝“洛口仓”一类的永久性粮食储备设施(后世发掘洛口仓遗址,其设施完备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毕竟只是转运的地方,粮食送过来了很快就要转运走,一切都是因陋就简,怎么方便怎么来,而且还有随时撤销或扩建的可能。

  最关键的是,这里的存粮不多,附近最大的粮库在济州重镇任城。

  “明公,雨这么下,要出大事!”

  已经淋雨淋得透湿的王峻,冒着大雨,带着人巡视了一圈,回来以后那张黑脸看起来似乎更黑了。

  其实不需要他说,高伯逸也感觉有些大事不妙了。雨虽然变小,但济河水位明显长了不少,之前还看得到水次仓的渡口,现在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他指着山丘下方暴涨的湍急河水说道:“这两天河水暴涨了不少,原来的渡口已经被淹没了,再这样下去……济河怕是要决堤!”

  “伯逸老弟,我就跟你说吧,刚才我去看了下,济河决堤就在眼前了,可能还不止一处,还是早做准备吧。

  生火,搭避雨板房,煮粥。派人去各乡通知,让乡民们来这里避水,或者让他们直接去任城!”

  王峻当年军政民政一把抓,又是反盗匪的高手,对于这些事情自然不陌生。一开始就不作为的话,后面的灾难就会跟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河水决堤,就会变成洪水。

  洪水冲到乡里,就会有大量灾民。

  等雨停水退,就会爆发瘟疫,摧毁这个地方的元气,十年都未必能恢复。

  自古山东出响马,为什么有此一说,还不是这个地方的气候地理太折磨人了。不是大旱就是大洪水,要不就交替着来,谁的救人是什么意思了。

  住在这一代的人,对洪水都是有经验的。山上那一千人,瞠目结舌的看着一个个的小舟,木盆,甚至木板漂过来,才明白高伯逸让他们准备绳索的意义。

  “在土里打木桩,做个浮桥出来,丢绳子过去让那些人靠过来!”

  “老规矩,都不许喝生水,喝生水的人,直接让他滚蛋!”

  “不要下水救人,用绳索!别把自己搭进去了。”

  高伯逸只动口不动手,指挥他手下几百人做事。高长恭,王元逊三个人各负责山丘的其他两面(还有一面是济河,水流太大,已经放弃治疗)。而王峻则是指挥人煮粥烧火,砍树做木工来搭建板房。

  前面来的人都是富户,拖家带口的还比较从容,甚至还有带可容纳十多人“大船”的。后面的可就惨了,抱着根木头直接莽过来的都有。

  还有个老铁硬是靠游泳游到山丘上,等被人用绳子拖上岸,累得就剩下一口气了。

  “遇到灾年,求生真是不容易。”高伯逸感慨了一句。

  不过看着在水次仓周围惊魂未定的难民,心中稍安。

  洪水无情人有情……不对,是天作孽犹可恕,尽人事知天命,他高伯逸能救这么多人,已然是问心无愧了。

  虽然这些人肯定只是一小部分受灾的人。

  正在这时,济河上一艘大船经过,大概是因为人多了有些超载,船夫小心操纵着船摇摇晃晃的朝着山丘冲过来,结果一个大浪打过来……船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