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作者:仙有星      更新:2019-10-11 18:59      字数:8220
  大量的新力军投入战斗,打了胡人的军队,节节败退,整条防线开始向前推移。

  被战争的持久性拖累的士卒,真的很难抵挡新力军的反抗,奋起余力挥砍出去的武器,被对方轻易的格挡,这一个局面非常的难受。

  反过来,许多胡人的老兵,经历过的战争非常多,眼睛,直觉还有身体都能够发现,对方的武器再向他逼近,但是疲累的身体始终做不到躲闪的动作,眼睁睁的看着敌人的武器,穿透他的身体。

  这样的事情在整条防线上,到处都是。

  如果胡人想要制止这种事情发生,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做同样的事情,投入新的士兵加入战斗,就能快速的挡住汉军的反抗。

  然而这种事情之前也说过了,快速且毫无出错的情况,从战友的手里接过防线,或者说接过敌人,对于胡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不是所谓的经验和意志和体力就能够做到的事情,需要他们的配合,有足够的默契。

  既然没有办法做出有效的抵抗,那就只能被汉军给推了回去。

  战争现在已经打到这一个程度,对于胡人的士兵,也得到了非常有效的锻炼,抗压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虽然在整个左营当中,占到的局面对胡人非常的不利,被打的节节的败退,但是始终没有出现溃逃的情况,反而在很多的地方,都在拼命的抵抗,使汉军推回防线的行动,速度大大的下降。

  如果在开场的时候,这种局面绝对会导致胡人溃逃,但是现在,只能是激起敌人拼命的反抗。

  如果战争,能够最快的速度解决掉敌人,就不要放水,因为战争的残酷性,会让他们慢慢的得到了成长,然后你会觉得敌人越来越强,这个是杨成景,在战争结束之后,得到的感悟之一。

  防线推移的速度,从快速开始往缓慢发展,甚至有一些地方直接被打停了。

  杨成景也遇到了难题,是没有办法发挥他锋尖的作用。

  杨成景挥舞着门板剑,在战场上面又不是刚刚出现,一早就有了针对他的方法,就连他麾下的剑兵,也在战场上面遇到了他们的天克。

  一个匈奴人的天选,拥有着匈奴人普遍的高大身材和粗犷的脸,乱糟糟的毛发都沾着灰尘和血,结成了一团,看上去难看死了。

  但是他却是杨成景,从半天前到现在的最大敌人。

  战场上面盾牌永远都是作为辅助使用,要么防御弓箭,要么就是防御刀剑,都是作为防御性的装备。

  但是在匈奴当中却出现了一个人和一只军队,作为奇葩,只使用盾牌作为武器。

  一面巨盾,一面足以将整个人盖住了巨盾,关键是整面盾全部都是铁铸的,才是恐怖,这么大的一面盾牌,重量绝对不比郭急的大斧轻,反而是会重上很多。

  杨成景第一次碰到他的时候,第一眼就能够看得出又是一个类似郭急的天生神力选手,杨成景的攻击对他来说也是毛毛雨,杨成景本来近战的能力就弱,来了一个克制他这种大力出奇迹的选手,瞬间就被压制的回去,如果杨成景,只要在技巧上面多出一点点,都不会被压制,但是杨成景没有。

  如果杨成景被压制了,那他手底下的剑兵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名天选,杨成景也叫不上来名字,但是他的士兵可以称得上半个重步兵,跟他一个样,都是把盾牌当做武器,不过他们的武器,也就是那面盾牌是乌托邦给的,比他自己铸造的那一面铁盾要好上一些,整个盾面都是利齿,被刮到了还是被砸到,下场都会很好看。

  这一名天选,虽然没有任何的攻击力,但杨成景也不敢小看他,虽然盾牌上面没有安装任何武器,但是被砸到一下,也要出脑震荡。

  郭急近战的能力要强很多,大开大合的斧法,令任何的胡人不敢随便的靠近他的身边,但是整一个面都被按住了,光靠他一个人也很难突破。

  所以慢慢的整条防线都被胡人给按住了,尽管汉军所创造的战绩和优势还在,许多的胡人只能是竭尽全力的反抗,但是改变不了战局,他依然要死在汉军的手里,这是在体力上面的限制,他们尽管再不想,也无可奈何。

  好景不会太长,随着前线的胡人阵亡的数量开始增加,慢慢的后面的士兵也补充上来了,局面开始进入了僵持,双方的数量开始快速的减少,正在指挥所有的士卒攻击的将校,见整个局面又陷入了僵局。

  恨恨的跺了一下脚,没有把防线推回去,等于是白白的浪费了这一个战机,接下来只要僵局在持续,他们还是要退回来了,那一些夺回来的营地又要交出去。

  但是杨成景不这么想,战争的走向可以说进入到了某一个人的眼里,其他的两个营地都还在被压着打,但是左营却保留着优势,尽管在他的眼睛里也能够看得出来,优势在不断的下降。

  再过一段时间之后,汉军就只能退回去了,不过他却看到了一个突破口。

  胡人为了打停汉军把防线推回去的举动,把所有的后备士兵全部压上了,导致,除了正在交战的整个前线以外,后面的地方全部是一片空白。

  如果说战场只限于整个左营的话,那么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放到整个战场上的话,他等于是暴露的他的弱点。

  双方的高层,都在纵观整片战场,左营战局的发展,自然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双方的真正交锋开始了。

  年纪大了之后,人会慢慢的感觉到力不从心,这一点,在右蠡王突图儿身上可以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已经超过70多岁了,浑身上下都是皱巴巴的皮肤,说明了他的精气神已经,下滑的很非常厉害的,虽然他的眼睛里面。还蕴藏着非常锐利的神光,但是也遮盖不住他面容的疲惫,从早到晚战事,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让他早就疲惫不堪了。

  然后接下来的指挥却是要真正的拼实力的,并不是所谓的下个命令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做到预判敌人每一步的走向,需要消耗的精力和心力,体力,都是巨大的,他的身体明显承受不住了。

  汉军之中,公孙宇不管他的对手怎么样,但是现在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许是最后一个翻盘的机会,不然的话双方就只能是打平。

  他也是将近快50岁的年龄,对他来说,也算是在人生的巅峰中出现了下滑,但是现在的他还是能够扛得住一天的消耗,起码要比现在的对手要强。

  汉军的鼓声开始动了,从战争拉开序幕之后,这钟鼓的声音就一直销声匿迹,仿佛就从来没有过一样,然而却在此时响起了鼓声。

  所有的汉军,除了在战斗以外的都露出了一丝不解的表情,因为现在的战局已经不是,战鼓能够挽回了。

  他们现在需要的是体力,战鼓对他们来说,鼓舞的效果,已经是非常弱了。

  但是在少数的人的耳朵里面,才能够听明白真正的含义,也就是代表了他们所谓的主力禁军出场的信号,真正的反攻正式打响。

  中路营地,是最直接受到反击的照顾了。

  禁军的数量只有八万人,来到北疆的只有两万禁军,其中,来了五个营的兵力和校尉。

  汉代的禁军当中,除了常年守在宫里的羽林军以外,就属其他的三河八校,能称得上禁军,其中又分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概括了常规兵种的所有类型。

  最初的三河八校,只对正常的良家儿招收士兵,后来因为战争延续不断,才放开了招收的限制。

  鼓声响起之后,一群身穿黑色铠甲的勇士快速的涌向中营的前线,他们的存在在整个汉军当中,非常的注目,那是虎贲军。

  虎贲军是重步兵,最擅长于防御作战,但是也不要小看他们正面作战的能力,全身披着重型铠甲的他们,其速度已经可以比拟轻步兵了,快速的接管了整个防线,尽管只有4000人,但是对于敌人来说,却是一面坚不可摧的城墙,而且还是带着刺的。

  虎贲军不光是身披铠甲,右手持戟,左手拿盾,腰间盘悬挂的短剑,背后背着一副强弩,就是这样的一身的装备已经是超出了正常人能够承受的负重,但是他们的速度依然可以比拟正常的轻步兵。

  即使是友军,看着他们来接管防线的时候,面对他们就好像是看到了一群猛虎,再像他们靠拢一样,从骨子里本能性的发出了,抗拒的退后。

  虎贲军一上来就是给敌人一记狠的,强弩都是十发的,先来面箭墙,缓和一下场面。

  胡人绝对是疯了,就好像是一眨眼的时候,他们的对手都全部换掉了,换成了一堆武装到牙齿的猛士,关键是他们还不按套路来,上来就是一面箭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