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杨继业杨令公
作者:仙有星      更新:2019-10-11 19:00      字数:9500
  “沉稳冷静,计划方面有一些粗浅,不过,倒是一个可造之材,这一次在代州的兵马里面,也涌现出了不少厉害的年轻人,可以放到一起认识一下共同成长。”

  “这一个事情,有一些难办…”

  “怎么了?还没回来吗?”

  杨继业一听到呼延阮说到难办的时候,立刻就想到了,肯定是解决西边小道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嗯,出去的人大部分都回来了,不过他们一路上遇到了埋伏,打了一架,杀退了敌兵之后,进行了分兵,让大部分的士兵吸引敌人注意力,自己带着少量的士兵,原路返回去吧,吊桥给拆掉,不过到现在已经是第2天了,做幼儿的士兵已经回来了,但是那一些去完成拆吊桥的士兵,还没回来还没有回来,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

  “果断分兵,声东击西,倒是比我想象中的还要优秀一些,不过恐怕真的遇上了麻烦。”

  杨继业说完之后,回头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地图,按照呼延阮所讲的内容,把出现辽人的位置给标出来。

  根据推算和地图上面的地形,直接推算出了辽人先锋大营的位置。

  “先锋大营应该是在这一个位置,刚好居高临下,刚好可以看到整个雁门往西,行军的路线,如果他够聪明的话,应该会选择迂回东路,往西回雁门的路上,应该已经被辽人布满了眼线才对。”

  “那他们现在不是很危险。”

  呼延阮听到杨继业这么讲的时候,口气带着一些着急的说。

  “应该吧,但也不一定,他们要么就是发现道路已经被辽人封锁了,要么…。”

  “要么怎么样,将军。”

  呼延阮连声问道。

  “要么就是辽人大军,已经来了,他们被困在了,西边小道的出口处,不过,眼前应该是他们还在暗处,没有被发现,从东面迂回雁门关的话还有希望。”

  “不过,就算是东面迂回的话,其实也要冒一些风险,辽人刚被宋军迂回了一次,有一定的可能会更加的戒备。”

  “希望他一路平安吧,不然的话,这是西边的小道,我们还得派人去查看一下,如果顺利的话,应该在明天就能够回来,他们那些干粮应该也撑不了几天,最好的机会应该就是今天和明天,不然的话,我担心辽人的大军应该快到了。”

  虽然威胁已经被杨继业讲出来了,但是真正该如何做出选择是在雁门关外的那一小伙人。

  他们在怎么去想也没有任何的作用,这一所谓的出兵去营救他们这一点就更不可能了。

  现在城外肯定集结有数千人以上的先锋军,一出城肯定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搞不好还会提前让大战展开,所以,杨继业怎么也不可能出兵。

  呼延阮跟随杨继业也算是有很多年了,虽然明白他爱兵如子,但是也很清楚的明白,杨继业其实是一个大局为重的人。

  在任何的情况下,都会以大局为重,必要的牺牲,他绝对不会放在心上,不过,所谓的爱兵如子确实是真的。

  这么多年的相处,他也明白杨继业其实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没有像文人那样,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更多的是一个直来直往说一是一,说二是二的人。

  对于在他手下的兵,从来就没有克扣过半分军饷,反而是经常拿自家的一些产出,救济那一些家境困难的士兵。

  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却是在战场上面很无情,即使是需要把他的亲生儿子当做弃子,他也会毫不犹豫的以大局为重,把他的儿子送出去牺牲掉。

  说起来,似乎杨家的四位公子,这一次好像在,队伍里面当中看到过。

  杨继业的到来,并没有对杨成景造成什么影响?从关内到关外完全是两个世界。

  杨成景选择昼伏夜出的方式,来躲开辽人的眼线。

  一下午,杨成景都没有出山谷,都是直接在山谷里面养足精神,准备晚上迂回。

  等到时间进入了深夜的时候,他来重新启程,虽然夜里行军,很容易迷路,但是杨成景别无选择。

  辽人大军驻扎下来之后,就占据了很大的一片地方,杨成景从另外一个出口来到西边官路的时候,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够看到那一大片的行军帐篷。

  光看到,杨成景的脑海里面的支线任务二已经弹出了一个完成50%的标志。

  似乎需要杨成景,把辽人大军到来的情报和驻扎的军营位置,告知其他宋军,才算完成这个任务。

  眼前只能说是完成了一半,不过这一个任务,杨成景倒是觉得有一些简单,本来以为,需要他靠近辽人大军的军营才算,没想到远远的看上一眼就可以了。

  算是省去了他不少的功夫,也不需要他再冒多少的风险,直接考虑迂回的事情。

  他们现在可以说是在整个雁门关西边山脉的边缘,要是想迂回到雁门关的话,几乎要绕一个很大的圈,才能够顺利的通过敌人的势力范围。

  如果是这样的走法,那么杨成景需要花费的时间就非常的漫长,考虑一下粮食的问题和辽人进攻雁门的可能。

  杨成景只能是选择居中的路线,一部分迂回一部分穿插敌人的防线,这样的话,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

  至于完全穿插,敌人可能占领的区域回去,确实能够短时间回到雁门关,但是很有可能也会把他们暴露给辽人。

  跟杨继业所想的一样,在被宋军突破一次之后,辽人很有可能会加强戒备,只是有这一个可能,但是杨成景不得不防备。

  他现在可没有任何的优势在手里,如果他的位置暴露给辽人,扑灭他,只需要一对弓箭手就能把他全灭了。

  所以杨成景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支线任务的简单,算是完成了杨成景一半的心事,可以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回去的路上。

  “安全,我们过吧。”

  “嗯。”

  杨成景抬头看了一下,远处新建的哨塔,一座完全木质结构的哨塔,塔下是一个简单搭建起来的木屋,正是敌人已经占领这一片区域的表象。

  杨成景的眼力比较好使,一眼就能够看到哨塔上,没有人在放哨,很安静。

  大概安排的这一个营地的辽人士兵或者是平民,应该都已经去休息了。

  杨成景他们轻轻地拉着马,用两只脚走过这一片地方之后,才翻身上马离开。

  毕竟在夜里的时候,骑马的动静还是非常大,能够少一点,被发现的可能,就尽量做到好一点。

  大概一路上到了第四个的时候,杨成景就不得不迂回过去。

  那一座木质的哨塔上面,很明显,有一个人影在晃动,举着火把,在黑夜当中非常的明显。

  杨成景摇了摇头,示意所有人离这一个地方远一点,从更北面的地方通过这块区域。

  这种营地的模式,其实在宋朝的境内也很频繁的出现,只不过,他们的叫法叫做狼烟塔。

  没有互联网和信息互传的时代,烽火是远距离传递消息的最有效方式。

  建立这一种防御体系,可以快速的提醒周边的人表示这里已经出现了敌人。

  就算杨成景现在身体完好无损,但是也有可能拿这些哨塔完全没辙,只要杨成景靠近,立马就会有士兵点燃烽火,把消息传递出去。

  现在的杨成景,又不具备神射手的能力,所以面对这种传递消息的防御体系,只能是选择迂回。

  不过,一路算了,都还算是平平顺顺的,虽然花的时间比预想中的还要多上一些,但是敌人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让他们成功的突破到东边的山脉。

  还有一小段距离,就要到达雁门关了,不过,因为他们夜晚的时候绕了太多路,天已经快接近完全亮了。

  只要天完全亮起来,那他们的身影就会直接出现在别人的视野里面,到时候就没有什么明暗的,直接亮了。

  杨成景犹豫了一下,让士兵躲起来,在躲上一夜之后,再回到雁门关。

  杨成景担心,越是紧要的关头越容易出错,所以杨成景不打算冒这一个险。

  稳稳当当的,躲起来,反正辽人,现在还没有发现他们的踪迹,晚一天回去的话,他们粮食还够吃两天,安全性会更可靠一些。

  如果是选择冒险,那确实在天亮之前,他们也很有可能突破所有敌人的包围,回到雁门关,但前提条是,这一路上,不要遇到一个有人在看守的哨塔。

  只要有一个,让他们迂回的时间,就可能会超出他们的估计的时间,到时有很有可能来不及躲起来,天就亮了。

  所以杨成景才会犹豫一下,一个是直接冒险,一个是安全可靠一些,但是要慢长一天。

  两者权衡之后,杨成景还是选择了不要冒险,现在的他,连冒险的资本都没有,所以不选择冒险也是对的。

  从最西边的山脉来到雁门关的最东边的山脉,如果从长城上面走的话,需要的时间,也就不到半小时的时间。

  但是迂回的话,就花了杨成景将近六个小时,一路上差点走散了两次,不过,算是让他闯过来了。

  杨铁对这一片倒是不怎么熟,这里已经是另外的一个村庄,已经不算是杨铁的出生地,从来就没有来过。

  既然没有办法,借助杨铁的这一个活地图,那他们只能是尽量的往山里面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