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有效的远程
作者:仙有星      更新:2019-10-11 19:02      字数:10040
  弓箭手造成的杀伤,对于众人来说,都看在眼里。

  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三波箭雨,只是干掉了几十个人,要知道那可是上千只箭矢。

  就算是捆在一起砸人的话,也能够砸死不少人了。

  更何况是拆成弓箭抛射,按照常理来讲,即使他们手上都持有盾牌,但是造成百来个人的伤亡,那是一定的,但是眼前明显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他们眼睛都能看清楚,并不是弓箭手他们的精准度不行,正相反,在居高临下的射箭,他们的准度都有一定的加成。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优势下面,弓箭取得的成果,才让他们感到惊讶。

  那一些士兵都发挥出了他们水准之上的实力,却取得这样的结果,那么原因就只有一个,就是敌人很强。

  弓箭手的暂时失利,呼延阮没有时间放在心上,转而看向别处。

  “弩手,弩车,射击。”

  辽人刚穿过箭雨之后,就迎来新的远程打击。

  20台弩车的弓床,被士兵推到了城墙的垛口,雁门关城墙上面的空间狭小,如果将弩车固定住的话,如果敌人攻上城墙的话,那些可以用于防守的弩车,就会成为他们抵挡敌人进攻的障碍。

  所以,都被改装成了装有小轮,这样的话在城墙上面就能够来回移动,而且也不会占据城墙上面有限的空间。

  在推上来的时候,弩车已经装好了大型的箭支,连弓弦都已经上好了,士兵拿着木锤对准了弩车的扳机,用力的砸下去。

  那二十只重型的箭支,瞬间被弹射出去,弓弦赋予它们强大的力量,带来的是绝快的速度。

  那一些辽人刚冲破箭雨之后,还没有反应过来,那20支重型的标枪就已经抵达了。

  弩车,本来生为重型的武器,需要对付的大部分都是攻城武器或者是骑兵一类,这样一类的大型物体。

  如果用来对付步兵的话,有一点大炮打蚊子的感觉。

  但是如果用在雁门关,这种地势为坡度的情况下,就有所不同了。

  一般的情况下,弩车都是在居高临下,城墙上面往下射的话,角度都是从45度,或者是30度没入地表。

  平时,虽然杀伤力极大,但是在守城的时候,只能起到一个震慑的作用。

  毕竟,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会被弩车点到,可以说概率也很低。

  再加上地势宽广的话,弩车落空也很有可能。

  但是用于在雁门关的防守的话,就略显的不同,山势和雁门关的角度,几乎可以让弩车成平地射击让弩箭飞出去的时候,是平面飞出去的。

  命中率和威胁性就不止上升几成的问题了,而是几乎翻了好几倍。

  重型的装备,绝对不是人力所能够抵抗的,尽管那些辽人精锐,他们已经超越了一般人类的水准,但是说到底他们底子里还是一个人。

  四五个战场经验丰富辽人老兵,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威胁,瞬间抬起盾牌,护住身体,但是这么做的情况也只是枉然而已。

  赋予在弩箭上面的巨大力量,极具威力和穿透力。

  即使是盾牌,也挡不了片刻。

  接触的那一瞬间,瞬间盾牌就炸开了,呈碎片状散开。

  盾牌的破碎,减缓不了弩箭上面的一丝力量,巨大的力量依然穿透了他们的身体,往身后的另一个人飞去。

  巨大的力量,让跃进的辽军,毫无抵抗之力。

  一根弩箭,想要它停下,起码得用两,三条人命才能够阻止。

  战场上,因为弩车的出现,辽人进攻的势头瞬间被打断,几乎是弩车的一排骑士,就干掉了200多个人。

  只是因为弩车和山势结合,巨大的动力没有因为居高临下的角度问题而没入地面,而是让它们完全的宣泄出来才会有如此的效果。

  被弩车打中的人,死状极惨,巨大的力量足以撕开任何的东西。

  如果直接被打中头颅,连感受到任何痛苦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就下地狱去了。

  至于那些比较幸运,活下来的,下场就更惨了,弩箭直接贯穿了他们的身体,然后尽头继续飞行,直到力量耗尽,然后停下来。

  但是这种结果的出现,他们的身体会和别人的身体如同一根烧烤串上面的肉块一样。

  被钉在粗长的弩箭上,然后感受到身体短暂的痛苦,不断的哀嚎。

  而且这还只是远程攻击的一部分而已,弩手,宋朝制作弓弩的水准,可以说是在古代历代朝代之中最强大的一个。

  根据历史记载,弓箭系列,射程最远,而且威力最强的神臂弓,就是宋朝的尖端武器,和唐代的陌刀,并列为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不过北宋时期,制作弓弩的工艺还没有到达历史的巅峰,但是在城墙上面的那些弩手,手上的那些巨大弓形。

  可以看得出来离巅峰估计还差一部分距离而已。

  同样,获得了地理方面的优势,弓弩也同样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

  在刚经过弩车的洗礼之后,又迎来新的远程攻击。

  比起角度刁钻的弓箭而言,弩箭,平面射击的话,穿透力是很难回避的。

  抬手举起来的盾牌,几乎没有办法回避掉,弩箭赋予的强大穿透力。

  飞如蝗虫的弩箭,穿透了防御之后,又射杀了不少敌人。

  看到连续两波远程攻击都有效,呼延阮松了一口气,继续下令射击。

  但是,那一些进攻的辽人,并没有被远程造成的杀伤所影响到他们的脚步,倒下的人在不断的哀嚎,但是没有受伤的人依旧举着盾牌,向前迈进。

  弩的装填过程比较麻烦,需要把弓弦固定的扳机上面,然后才能够上弩箭,而且越是威力强大的弓弩,装填的过程就越是麻烦,有时候还需要手脚并用,甚至是两人配合才能够完成装填的工作。

  这一个,也是导致常态的弓箭还没有被弓弩淘汰,出局的原因。

  比起弩装填工作麻烦,弓的话,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完成一次射箭,快的话一秒就能够完成。

  不过,两者只能说是各有优劣而已。

  弓的制作工艺比较简单,但是上手的难度比较大,射箭很容易,但是射得好,射得准就很难了。

  没有经过四五年的训练的话,基本很难达到一定的水准。

  短一点的突击训练的话,最起码也要有两三个月以上。

  相反,弩的话,虽然制作工艺很难,装填的过程也比较复杂。

  但是上手的话非常容易,基本来说只要是装填好的弩,放在任何一个小孩手里,都能够对成年人有巨大的威胁。

  不过考虑到两者的缺点和优点,基本来说,两种远程武器都不会单独的出现在战场上,都是在互相的配合。

  弩车和弩手再重新装填弩箭的时间,弓箭手就不断的抛射弓箭压着敌人的脚步。

  虽然那些辽人,不知为何,对弓箭非常的敏感,每一次面对弓箭的时候,都会找到最合适的角度抵御弓箭,让弓箭从高空落下来的穿透力完全发挥不出来。

  这才让,战场上有数的主力(弓箭手)瞬间变成了压制敌人的辅助。

  但是尽管弩和弩车对辽人起到了一定的杀伤,但是依然没有办法抵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举着盾牌,抬着简陋的云梯,依然在一步一步的靠近雁门关。

  任由呼延阮指挥士兵攻击,但是那些辽人始终,非常顽强的在一步一步的前进。

  即使是死伤已经快占据了两层士卒,但是那些前进的辽人似乎完全不为之所动,依然在默默的去前进。

  “开场都要打的这么猛吗?”

  杨成景一开始还以为,只不过是天选的兵种混合其普通的士兵进攻而已,但是现在看来在猛烈的反击下面,都保持着整齐的队形。

  很明显,那3000多号人全部都是兵种,而且,还可能是已经下达了死命令的。

  要知道兵种,他们也不是机器人,都会有思考,有想法。

  当遇到如此猛烈的反击,他们也会考虑,是否这么做会值得。

  但是眼前毫不犹豫的进攻,很明显,他们是在一往无前的进攻,一步都不会后退。

  这么做的话,杨成景很难理解。

  战争才刚刚开场,如果理所应当的开场的话,应该是双方进行一轮试探之后才进入主题。

  但是,眼前明显是辽人,直接上来就是奔着破城而来的,拿出的力量很明显,是要一口气刚到雁门关的城墙。

  开场就玩这么大,一点都不符合常理。

  兵种虽然说限制的话没有那么大,只要兵种牺牲之后,过完一天的时间,又能够进行兵种融合,对他们来说,兵种可以说是可再生的资源。

  但是很少人会这么做,毕竟,兵种在不断的牺牲,在兵种融合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弱。

  如果是在杨成景这边的话,他就能够清楚的看到数据。

  每一次兵种融合,都会消磨掉他们的军魂,也许最开始的时候,他们的水准,几乎可以比拟禁卫军,但是随着几次兵种融合之后,他们只能算得上普通的精锐。

  这对他们来说损失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杨成景才不理解,他们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在第一天就展开如此猛烈的进攻的话,实在是让他难以理解。

  如果是杨成景的话,绝对会让普通的士兵消磨掉雁门关的精力之后,在突然用精锐代替普通的士兵,强行突他一波。

  运气好的话,在雁门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直接将雁门关给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