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老将出阵
作者:仙有星      更新:2019-10-11 19:02      字数:9752
  毕竟,一块滚木丢下去,是成片的人被干掉,最先参攻城的那些士兵,早在连续的打击下,损失惨重。

  但是在面对这样的困境下,丝毫没有退后而且还一步一步的向雁门关走来。

  而且,受到这样的重创,阵型也没有出现任何的零散,刀盾兵依然在前面抵御的弓箭,保护着后面弓箭手的安危。

  很快,随着辽军的进攻,慢慢的靠近了城墙。

  猛烈的攻势没有打垮他们,反过来,他们进攻城墙的时候,却制造了难以想象的混乱。

  辽人的弓箭手,在靠近城墙一定距离的时候,已经开始往城墙上面抛射弓箭,早在城墙上面等待很久的刀盾兵,已经开始抵御辽人射上来的弓箭。

  但是结果却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完好,辽人的刀盾兵大部分能够保护好他们自身的弓箭手,但是城墙上面的刀盾兵却是连保护他们自身的安危都很困难。

  辽人带上来的弓箭手,箭法精准而且非常的刁钻,箭支数量稀缺的情况下,没有形成压制性的箭雨,但是对城墙上面,宋军的威胁却非常大。

  常常能够穿透于刀盾兵的防御,杀伤后面的弓箭手。

  如果说,他们的弓箭能够正面的穿透盾牌的话,那也就算了,但是从关下抛射上来的弓箭,哪有那么大威力。

  但是要说那只是一个巧合,就更不可能了。

  巧合能够连续的穿透盾牌杀伤敌人吗?

  “好像是我的弓箭手到位置了,我可是点了弹道修准,由下而上射箭,也不吃亏。”

  一名黑甲人,看了进攻的士兵,已经靠近到,射上城墙的距离了,不由说出口。

  弓箭手的射杀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但是却打乱了整个雁门关上面的防守。

  新兵蛋子,就是这样,如果顺风顺水的话,打起来其实还挺厉害的,但是一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他们就会显出他们的本性。

  混乱,雁门关上面出现了混乱,若不是各级的指挥大部分都是由老兵组成,才压制住的混乱。

  不然的话,已经会有人被吓得逃跑了,毕竟,新兵刚遇到战友在身边被干掉的时候,总会惊慌失措。

  但是就算混乱被压制住了,那一些辽人,趁机抓住机会,对雁门关展开了快攻。

  弓箭手加快了射箭的速度,开始压制城墙,而那些刀盾兵见,城墙上的宋军,被他们压制住了立刻抬着云梯往城墙进攻。

  留在原地的弓箭手,虽然失去了刀盾兵的防护,但是,同时他们也不需要被刀盾兵所保护着前进,可以直接留在原地,放开手脚的射箭。

  一时之间,辽人弓箭手,射箭的速度上升了几个层次。

  城墙上面的守军,才刚刚缓过劲来,但是很快就会突然加速的箭雨,给弄的狼狈不已。

  呼延阮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可以应对,只能在城墙上面看着辽人发挥出水准来,压制着城墙。

  其实这也跟他指挥的方式有很大的关联。

  一般将校如果比较偏向于指挥型的,大部分的指挥都会亲自动手。

  但是,呼延阮不是这一类的选手,虽然是将门出身,但是他更加偏向于用武力来统治战场,学的是杨继业的那一套。

  指挥,他大概是点了最基础的应对方式而已。

  把所有的应对方式全部考虑在内,然后划分到下面的每一个,将校的身上。

  这样一来,即使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他指挥不当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住场面的稳定。

  他这一套打法,也算是杨继业教的,简单,但很费时间,很费精力,也确实也算是非常实用。

  非常适合,脑袋瓜子比较直的选手学习,只要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够充分,应战的时候就会越轻松。

  当然,如果预先的估计错误的话,就会像现在一样,全面被压制。

  呼延阮看着眼前的防线,几乎全部都是漏洞,虽然那些辽人还没有从城墙爬上来,甚至还没有靠近城墙,但是城墙之上的宋军已经乱成了一团。

  感觉瞬间头就大了,要是让他拿上武器和敌人硬刚的话,他一点都不怂。

  但是碰到这种指挥型,需要用到头脑和技巧的话,他都抓瞎了。

  临阵指挥,非常考究人的眼力和预判,虽然在低端局的话不需要,但是,也架不住呼延阮带着都是新兵。

  如果都是老兵的话,即使是呼延阮没能够及时进行指挥的话,最起码不会产生多大的混乱。

  但是考虑到他现在所带的士兵们,想要靠他们自己从混乱中恢复过来,那简直是妄想。

  呼延阮无奈之下只能是放下面子,求助于战场上能够给予他帮助的人。

  杨继业眼前也被,辽人进攻的士兵的精锐程度,感到惊讶。

  呼延阮布置的兵力水准,他是检验过的,对付辽人来说绰绰有余,最起码在辽人把他们的体力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攻上城墙的。

  但是眼前除了破甲型的远程攻击有效以外,常规的箭雨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无伤。

  除了这一点以外,他们配合默契的程度也在杨继业想象之上。

  光看他们那些士兵在进攻当中,互相掩护,这简直不是常规的士兵能够做到的。

  最起码,也是在战场上摸打滚爬出来老兵,才有可能,但是,那些人现在基本上说在军中都是普通的,伍长和什长之类的。

  如果不是那一类,百战余生的老兵的话,就是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的精锐。

  到了这个时候,杨继业才发现,现在那些进攻的,不是普通的辽人士兵,而是所谓的精锐。

  当他接收到呼延阮抛过来的求助眼神之后,无奈的点了点头。

  他本来是想让呼延阮,好好学习一下如何指挥,到时候也能有一个独当一面的将领。

  毕竟,对他来说这么多年以来,从他降宋之后,基本身边除了士兵以外,就没有一个比较得力的助手来帮他。

  原先在后汉时期,他身边的将领,要么就已经归隐山林,要么就被调到了其他的地方。

  杨继业也明白,只是宋朝对他来说一种防备,不过他能够理解,毕竟任何人对于降将来说,都会有一些不放心。

  但是这么做之后,杨继业的身边就一直缺少一个得力的助手,基本来说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呼延阮,算是大宋的将门,第一个向他展示好意的。

  要知道,他可不是原来宋朝原生原长的将门之一,加上他归降之后,身边的所有助力都已经离他而去了。

  而宋朝的其他将门,又看不起他这个大宋新将门,又非皇亲国戚,即是降将出身的杨门。

  不过在这个时候战场上想这一些也不是对的,杨继业在脑海里面闪过这些片段之后,立马就回过神来。

  毕竟在战场上面,他只要再多走神一秒,就随时有可能会让那些新兵蛋子,多几分危险。

  “所有人不要慌,不要乱,弓箭手,全部退后三步,抬头仰射。”

  杨继业上前几步,走到整个城墙最显眼的地方,接过指挥权。

  用他那非常磁性的声音不急不慢的,传递的将令。

  杨继业可谓是杨家军的核心,所有士兵都是从代州带过来的,对他们来说,最直系的上级就是杨继业。

  尽管已经有一部分的士兵,很有可能为天选,融合之后,效忠的对象已经替换了,但是没有办法屏蔽掉他们对杨继业的尊重。

  毕竟,杨继业在驻守代州已经数年了,抵挡了辽人无数次的进攻,也就是为他们这一些老百姓避免了兵祸的降临。

  当所有人看到杨继业,站出来接过指挥权的时候,瞬间产生一种莫名的化学反应一样,

  所有的混乱,在渐渐的减弱,那非常磁性的声音,穿过战场上面出现的杂音,清楚的传递到他们的耳朵里,然后,他们的身体和大脑瞬间懂得了他们应该如何怎么做才是对的。

  “刀盾兵向前,盾牌抬过头顶,结成龟甲镇抵御弓箭。”

  “长枪兵做好准备,如有云梯,搭上城墙立马推落。”

  “弩手,弩车,分成三部,呼延阮,杨延平,杨延光,各领一部,在城墙上进行连续射击。”

  杨继业在城墙上面,稳若泰山的站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在嘴里面一道又一道的指令发出去。

  很快,城墙上面的混乱立刻就得到了缓解,而且很快就会恢复过来,那些新兵也在混乱解除之后,也慢慢的恢复了理智。

  城乡上又恢复到最初的那一个时候,攻防有序的情况,当指挥换人的时候,最清楚的感受者,无非就是雁门关下的那些辽人。

  瞬间就能够感受到,从雁门关上面传递下来的压力,是成几倍的增长。

  箭雨依然是之前的箭雨,但是不要认为这个时候,它是无害的,在常规的箭雨当中夹杂着稀疏的弩箭,有时候还带着弩车的重型弩枪。

  两者混合在一起,让他们抵御的难度就是成倍的增加。

  原先有可能是,为了抵御常规箭雨,而摆出来的防御角度,弩箭来说,简直就是个笑话。

  在远处的时候还有可能,弩箭穿透了盾牌之后,就导致力量耗尽而停留在盾牌上面,但是当他们越是靠近雁门关,抛射下来的弩箭,就更具杀伤力。

  他们摆出了任何角度都没有用,盾牌该怎么穿还是怎么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