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作者:仙有星      更新:2019-10-11 19:02      字数:9056
  这一点,杨成景等天选早就有清楚的认识了。

  他们在战场的经验,可是比杨延定,这一类的战场新丁,要熟悉的多了。

  而且对手还不是一般人,虽然来说,可能没有像他们一样有一个强大的大佬,撑着上限。

  但是按朱古的话来说,侯刚(天狗)也同样是一个大军团的指挥选手,风格跟他有一些类似,都是稳健型的选手,不喜欢冒险。

  和这样的人对抗,或许奇招险招你都不会碰到,但是你想要抓住他的破绽,那几乎都不可能了。

  有了朱古给予的情报,杨成景大概能够了解到对方肯定会有后手。

  就跟他们一样,能够预料到敌人的进攻,绝对会拿一部分兵种,来作为强突城墙的尖刀,各自之间留了一个后手,以防不测。

  虽然后手没有用上,那是因为有个大佬站出来替他们把天给顶住了,没有让天给塌下来。

  但是如果没有大佬出现的话,他们的后手就会成为关键时候拯救一切的救世主,只不过目前没有发生而已。

  城墙上很快就陷入了一阵忙碌,搬运尸体,包扎伤口,检查军械,堆积箭支。

  这一些工作都需要事先做好,不然的话,如果第二天,辽人依旧来进攻的话,就会显得他们非常手忙脚乱。

  杨延光,杨延平,也是奋战的一天,不过跟杨继业比起来,他们要轻松的很多,只不过按照将令进行进攻和防守而已。

  杨继业需要做到的,可是纵观整个战场上面的方方面面,所需要的精力和心力都是巨大的,一天损耗下来,脸色都被变得惨白。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最起码,喉咙都在城墙上面喊得沙哑了。

  至于收获的话,也很多,在战场上面只有经历过战场上面的煎熬,之后他们才能够得到成长。

  最后,杨延光和杨成景一起下的雁门关。

  杨成景倒是觉得,杨延光经历了一天的战争之后,身上的气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见了血之后,整个人有稍稍的,变得成熟起来的感觉。

  “没想到,辽人其实也不怎么样,完全不经打,要是辽人还来几次,我们就可以把10万辽人大军给赶回去了。”

  杨延光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是整个人的精气神还在,白天在战场上面,燃起来的兴奋似乎还没有退去。

  和杨成景走在了一起,很兴奋的说道。

  杨成景看着他,说着说着到后面,几乎是手舞足蹈的动起来,仿佛现实当中,如他话语中所说的,已经把辽人给赶回家了。

  听到这一些之后,杨成景撇了撇嘴,不由,泼了泼冷水。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辽人,今天在雁门关死磕了半天,死了那么多辽兵,连城墙都没摸上边,到了明天,肯定不会傻傻的再来进攻,应该会另想办法才对。”

  “也对,你说的很对。”

  杨成景一盆冷水直接浇在了杨延光的脑袋上,很快就让他清醒的过来,白日梦虽然做的很美好,但是现实没有那么想象的那么天真。

  回神之后他才想明白,辽人肯定不会傻到,再一次进攻有杨继业坐镇的雁门关,光死人,不立功的战斗,辽人会来第二次就怪了。

  “那你说,辽人,接下来该怎么做?”

  杨延光细想了一下之后,感觉脑袋瓜子都疼了,感觉自己还是不适合动脑筋,就把问题抛给杨成景。

  “这个嘛,我只能说有一定的猜测,但不一定是。”

  杨成景很不确定的口气说话。

  今天的战斗很明显,辽人明天肯定不会再来第二回,就算要来,那肯定有新的应变方式,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应对杨继业的指挥。

  不然的话光来送死,那肯定这种亏本买卖,他们肯不肯定不会干的,杨成景相信,辽国肯定不会傻到把一个白痴,摆在大同府的节度使上。

  要知道大同府的位置,可是战略要地,南边是宋国,西进是向党人,往北方,或者是整个西北方向,全部都是蒙古人。

  就这样的战略要地,如果辽国会把一个白痴,摆在大同府的主官上的话,那简直是服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在主官的位置上的人不是白痴的话,下一步他会怎么走,其实杨成景也只是有一些猜测而已。

  辽人进攻雁门关的目的,无非就是名义上披着反击宋朝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打通南下的道路,方便他们掠夺各种物资。

  公元879年,宋国太宗皇帝,灭了后汉之后,转头一枪,就直接打进了辽国,企图收回燕云十六州,结果,数路大军,陷入了辽国运动战的海洋。

  优势的骑兵和优质的兵力,在燕云这一片广阔的平原上,来回穿插,用速度和机动力击败了宋朝。

  要知道,其实在那个时代,宋朝,大部分的军队都是从乱世中杀出来的,战力,可谓是世界之巅。

  结果没有做任何的修整,就直接一头扎进了辽国,用一场惨败送葬了,所有的精锐,错失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

  “他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南下,掠夺各种物资,要是这样的话,其实他们不一定要对雁门关死磕,分兵,有没有一定的可能?”

  杨成景的思维比较活跃一些,只要不把目光锁定在雁门关的话,反向,去了解敌人的目的,立刻就能够想出分兵的方案。

  “分兵不太可能,如果往西就直接是项党人,从那边绕过来的话,最起码也要走上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折家军和种家军,都在那一边,想要从那边照的话,基本不可能。”

  杨成景刚提出分兵的念头,杨延光立刻就反驳了回去,大宋有数的兵力布防,他身为大宋的将门之一,即使是不入顶层,但是该知道的,他作为杨家的嫡传之一,肯定能够知晓。

  地形图这一关,他们四兄弟可以说,把大宋地图看了无数次。

  从眼前的位置,如果说大路的话,往西边绕过去,那简直就是死路,不仅是宋军不会让他通过,即使是项党人也不会让辽军通过。

  如果是往东的话,他也很快的推翻了这一个念头,从东边造的话就只有定州,定则无险可守,但是一片平原,确实是绕路的最好路线,也是进攻宋国的最好路线。

  只不过,在今年年头的时候,满城之战,李家打得辽人溃不成军,不知道他们现在还有没有勇气走那边?

  更何况,从雁门关绕路定州的话,路段也不好走,从雁门关内,去定州的话,速度快的话,三天就可以抵达定州州府。

  但是从雁门关外走的话,最起码也要走一个多月的路程。

  所以杨延光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又觉得杨成景提出分兵的这一个想法很有可能。

  没有多大的理由,但是凭直觉来说,分兵,很有可能是辽人下一步的做法。

  “杨千人将,你提出分兵的这一个想法,是有什么依据吗?”

  “没有,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我曾经有幸看过呼延将军的地图,紫金山东西两脉地势非常的险峻,但其实路线的话也并非只有西径小路可走,在往西一百里之外,有五道小路。”

  “这五条小路我知道,都是山路,险峻难走,曾经主帅到代州就任的时候,那个时候的代州,被项党人和蒙古人不断侵扰,走的路线,就是这五条小路,后来主帅修筑了五座山寨,把这五条小路给堵死之后,才渐渐的杜绝了项党人和蒙古人,你是说辽人会走这五条小路。”

  “不好说,只是我的猜测而已,毕竟,按照你我所想,从大路左右两边绕显然距离和时间都需要花费的太长,走山路虽然险峻难攻,但是,我想,再难应该没有主帅坐镇的雁门关,难吧。”

  “确实,如果说分兵走的是这五条路线的话,那就非常有可能,但是当年的路线,只被蒙古人和项党人所知道,辽人应该没有办法得知了才对。”

  “所以我一直在说,只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毕竟,我们现在,对于辽人所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但是他们进攻雁门关的话,下一次绝对是会有所准备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才是。”

  “说的对,下一次来那肯定不是来送死的,今天的教训,已经够辽人受得了。不过,分兵的想法,我还是想去主帅那边说一下,不管有没有可能,小心谨慎,总不会出错。”

  杨延光结束了话语之后,直步离开。

  杨成景看着杨延光离开之后,才转身走掉。

  这分兵的想法和路线,不是杨成景想出来的,而是,朱古说给杨成景知道的,朱古见杨成景都能在杨延光手里借到士兵,说明两人的关系肯定是到达一定的程度了。

  借他的嘴,把消息传给杨延光,再传给杨继业,那肯定是没有错的。

  至于他的消息来历的话,杨成景在想,会不会在辽人那边也有间谍存在。

  这战场上面的变化,杨成景发现越来越和场外的发挥有关,在单凭个人的实力,在战场上称雄的话,恐怕已经很难了,只要有人在背后算计他,杨成景就算在正面战场上再能打,也会吃不少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