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银行
作者:黄石翁      更新:2020-12-22 01:49      字数:2001
  书房内。 ww w com

  罗信和6庭江相对而坐,罗信静静地倾听着6庭江的汇报,这6庭江不愧是商业奇才,让罗信听得心中都赞叹不止。6庭江的脸上也现出得意之色道:

  “不器,再给我十年的时间,我们必定会成为下富。”

  罗信含笑道:“不用十年,如今有一个机会,也许会令我们在三年之内就成为下富。”

  “什么机会?”6庭江的眼睛亮了起来。

  “是这样!”罗信凝声道:“我现了一个问题,各地的商人因为交易频繁,各地之间的银两流通量很大,而且一旦市舶司开市,银两的流通量还会大增。如今这些金银都是依靠商人养的那些护卫护送,最近被我们镖局争夺来了一些份额。但是,这种方法十分不安全,我们的镖局就生了数次被抢的事件,虽然最终守住了那些金银,但是我们的人却是死伤无数。

  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可以免去携带大量现银,便能够在异地交易。”

  “什么办法?”6庭江的两只眼睛亮的如同两颗太阳。

  “票号!”

  “票号?”

  “是!就是票号。”罗信开始解释道:“这些流通的银两其实就是两个地方的相对流动,比如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到甲地。这种流动实际上无需押运现银,只需要两地对冲账户就可以了……”

  6庭江听得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他可是自幼经商,罗信讲的后世类似银行的经验,6庭江一听就明白了,如果按照罗信这个法子去做,有着如此多的显而易见的好处,客户的增长的必然的,甲乙两地存入的银两都会不断而持续地增加,一旦存入的银两增加,偿付能力自然也就更加强大,待取得客户的信誉,打响了名声之后,更不需要一次一结算,完全可以年一结算,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商人运输银两的次数,成本和极大的风险。

  这个方法无疑是先进的,是时代的,在大明这个时代还没有这种形式出现。一旦罗信将这个生意做起来,真的会像他所的那样,三年就会成为下富。

  如今罗信已经渐渐地强大了起来,虽然只有十七岁,但是去也慢慢积累了很多人脉,不复兴社,不在整个大明,只在东南,有着胡宗宪和宋大年,他也已经可以无忧。然后他有着强大的民间力量,建立的镖局,保证银两的安全,至于商业信誉,只要五大世家开始存银入钱庄,东南的经营就不会有问题。

  只要在东南打开了局面,然后就可以向着大明各地推广。

  两个人研究了一夜,然后6庭江便离开了,开始调兵遣将,这这些年来往于大明和草原,经营各种生意,已经培养了一批人才,此时各路人才通过镖局快送出去的信件,正飞地前来东南,而这个时候6庭江已经就近抽调了一批人,在罗信的帮助下,买下了数间临街商铺,开始装修。

  于此同时,罗信又开始让镖局开始去招揽工匠和去流放之地赎买读书人。这钱又如流水一般地画了出去。

  时光如流水,很快就到了五月份。已经是春花烂漫,而罗信的一切也都在向好的方向展。

  6庭江已经在东南将银行建立了起来,而且取的名字就叫“华夏银行”。

  刚开张的时候,华夏银行宾客盈门,最引人注目的是苏杭两周知府,东南总督胡宗宪都前来恭贺,让人们见识到了华夏银行的背景强大,这自然是因为罗信的亲自邀请,让胡宗宪等人知道,这家华夏银行的背后老板是罗信。他们自然是乐呵呵地前来捧场。

  像五大家主那个层次的人就更不要了,罗信根本就没有亲口请他们,只是6庭江亲自登门拜访,出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侄女6如黛是罗信的正妻就够了,这五大家主怎么可能还不知道这华夏银行后面的老板就是罗信?

  其他的商人打听到五大家主都来华夏银行贺喜,他们接到了请柬怎么可能会不来?

  所以,华夏银行包下了杭州最有名的酒楼,上下三层,都坐得满满的。

  只是他们人来了,却不知道这华夏银行是做什么的,酒过三巡之后,最后连胡宗宪都有些忍不住了,低声像罗信问道:

  “不器,这华夏银行究竟是做什么的?”

  “这个弟也不是很清楚,不如6二叔却是极为清楚。6二叔……”

  6庭江便站了起来,朝着众人拱手道:“各位大人,贵宾,6某这就把华夏银行的业务范围向大家详细解释一下,6某的生意和大家没有冲突,只有帮助……”

  到这里,6庭江摆了摆手,便有十几个掌柜的站了起来,从包厢内出去,分布到一层层当中,开始向宾客讲述华夏银行的业务范围,酒楼之内响起了一个个人的声音。

  当6庭江等人讲述完毕之后,酒楼三层之内便是一片寂静。每个人心中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给他们行了方便,也让他们的金银变得更加安全。

  但是……

  却没有人下定决心,以为谁知道这华夏银行靠不靠谱啊?

  虽然他们知道背后的老板是罗信,也听过北方6庭江的名声。但是,这可不是事,是要把真金白银存到华夏银行,只换取一个票号。众人的目光不由望向了五大家主,罗信的目光也淡淡地望了过去。五大家主心中就是一跳。心中快地思索了起来。

  在哄抬物价和勾结倭寇之事上,可以是罗信放了他们一马,他们欠着罗信一个大的人情。这个人情必须还,如果不还,以罗信的智慧和果断,还有……残忍……他们别想过好日子。

  再了……

  他们想起了跟随罗信之后的事情,再想了想罗信将功劳分润给胡宗宪和宋大年等人的事情,心中认定罗信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于是,五大家主相互对视了一眼,6鼎拱手道:

  “6老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