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返回
作者:黄石翁      更新:2020-12-22 01:51      字数:2017
  求订阅!

  *

  “是!”方自根的脸上现出喜色道:“正是因为改善了他们的地位和俸禄,让他们对陛下感恩戴德,没日没夜地研究各种……”他想了想,终于想起了罗信口中过的词道:“科学技术。ww wcom”

  “哈哈哈……”罗信大笑摆手道:“你们先去忙吧,今日我第一上岛,就杀了三十几个人,他们空出来的位置需要有人去做,你们三个去安排吧,不能够让台湾的建设停滞下来。”

  “是!”

  罗信摆摆手,向着大门外一边走去,一边道:“你们不用派人跟着我,我自己走走。”

  罗信虽然这么,方自根还是赶紧派了一队护卫远远地跟在了罗信的后面,罗信先是去了罗胜那里,和他们商议了一番出兵的事宜,然后才陪着王翠翘在台湾四处行走。王翠翘看着眼前翻滚的麦浪,热闹祥和的场景,不由赞叹一声道:

  “没有想到,老爷您在海外还有如此一处桃园。”

  “喜欢吗?”罗信轻声问道。

  “喜欢!”王翠翘轻轻点头。

  “只要你喜欢,可以随时来这里。”

  王翠翘偷偷看了罗信一眼,她的心中震动异常,原本她只是以为罗信在海外养了一支海盗。但是今日一看,这哪里是一支海盗的规模,这简直就是一个国。罗信这是要做什么?

  她不敢问,也不能问。但是却细细观察着一切……

  第二日。

  上午。

  罗信亲自在码头相送罗野,罗胜和王翠翘。

  下午。

  罗信便在方自根,周贤和崔浩一起来到了工部。工部占地极广,其它五部加起来也没有工部大。

  这一下午的时间,罗信都在参观和指点一个个作坊。特别是对于枪炮,蒸汽机,船舶几个作坊,当罗信看到他们已经研究出来一点儿基础的时候,便将自己脑海中的记忆一点儿不剩地了出来,让那些工匠自己研究去。

  这些工匠见到罗信,都十分激动,脸上尽是感恩戴德之色。在大明他们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钱,更是从来没有今日地位。这一切都是罗信给的,这让他们的心中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到了晚上,罗信才倒出时间,将所有的酿酒和烧制工匠叫到了工部的一个大房间里。这些工匠望着罗信,不知道罗信将他们这些人叫来做什么。

  罗信在昨夜已经写出了不少的水果酒的配方和酿制过程,那这些纸张放在桌子上,招呼那些酿酒工匠道:

  “你们过来看看。”

  “呼啦……”

  那些酿酒工匠便围了过来,这里有两个原本就识字,而其余的人在来到台湾这数月的时间,也被方自根等人派人教他们识字,所以也都拿起一张纸看上去,不认识的时候,就问那两个识字的人。

  很快,他们就弄明白了,这些纸张上写的都是酿制水果酒的方子,而且还有详细的酿制过程。

  “看明白了吗?”罗信凝声问道。

  “看明白了!”众人纷纷点头。

  “那就去做!”

  “是,陛下!”

  “去吧!”

  “谢陛下!”

  酿酒的工匠收拾起那些方子,一脸兴奋地退了下去。罗信这才将目光望向了那些烧窑的工匠。那些烧窑的工匠看到酿酒的工匠得到了新的方子,早就等不及了,立刻上前拜见罗信。罗信取出一些纸张,将那些工匠招呼过来,这次他没有让那些工匠自己看,因为制作玻璃要复杂一些,尤其是后期造型方面,罗信便一点一点给他们讲解,直到这些工匠在理论上都明白之后,罗信这才让他们离开。

  罗信知道自己这次是看不到酿制出来的果酒和烧制出来的玻璃,虽然有着自己给的方子和过程,最快也要需要数个月的时间,自己在这里待不了几,便将果酒和玻璃之事放到了一边,开始了解和梳理台湾的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事情。他只是在台湾呆了七,便准备启程返回大明。

  这七的时间,让他的理念在台湾贯彻了下去,也让这里的人都认识了他,特别是他斩杀的三十几个文官,让台湾各方,无论是从大明来的人,还是收编的海盗和当地的土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他离开台湾的前一黄昏时分,军器监的工匠兴奋地前来拜见罗信。一个老工匠双手捧着一个盒子,激动地来到了罗信的面前,双膝跪倒,将那个盒子高高举起道:

  “陛下,我们成功了。”

  罗信伸手接过那个盒子,打开一看,眼睛就是一亮,在盒子里静静地躺着一支短枪。

  “燧枪!”

  罗信心中就是一跳,当初这些工匠还在杭州城外的庄园里面的时候,罗信就让他们研究燧枪,难道这是研究出来了?

  这个盒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大一,大的那一部分放着那把短枪,的一部分放着一拍纸包的子弹。罗信一把将短枪抓在了手中,拿起一颗子弹从后面装进去,然后抬手瞄准远处桌子上的一个花瓶,勾动扳机。

  “砰……”

  一声枪响,那桌子上的花瓶应声而碎。

  “这么准?”

  罗信心中一喜,将枪倒过来,向着枪管里面望去,果然有了膛线。之前大明的火器营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那枪没准,就是因为枪管里面没有膛线。罗信欣喜地放下枪问道:

  “制作了多少?”

  那个老工匠道:“回陛下,制作了两支,一长一短,这支短的送与陛下防身。”

  罗信又将那支短枪拿在了手里,欣喜地点头,突然招手道:“你们过来。”

  话落,他也站了起来,来到桌子旁,铺开纸张,拿起毛笔,按照记忆中的左轮手枪的结构,将结构图画了出来,然后逐个零件讲解,最后道:

  “也许还有不周到的地方,你们多加研究。”

  “陛下!”那个老工匠激动地道:“您的意思是,这个左……”

  “左轮手枪!”罗信提醒道。

  “对!就这个左轮手枪能够连?”

  “当然,它关键的地方就在这几个机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