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舆论的风向标
作者:夕红      更新:2020-12-23 07:35      字数:2195
  书童平安眨巴着眼睛,看着堪比话本子的剧情,兴奋的道:“少爷,您是不是早就判断出了,这里面的事儿都是夏家那个二叔搞的鬼?”

  青衣公子扫了自家碎嘴兼八卦的书童一眼,没有说话。

  不过,对于这种情形,平安已经习以为常了。

  只要少爷不让他闭嘴,那么就说明他可以继续八卦。

  于是,平安眨巴着眼睛,脸上露出了哲学着的模样,思索着说道:“少爷,您说现在这件事被揭破了,那么就是那个寡妇功劳最大了,这样一来,夏家大娘会不会一激动,就把夏大姑娘许配给……”

  “闭嘴!”

  轻轻一声冷斥,从青衣公子的嘴里吐了出来。

  平安正说到紧要关头,被自家少爷呵斥住,心里一阵猫抓似的难受。

  忍了再忍,平安还是没有忍住。

  于是,用最小的音量嘟囔道:“……许配给寡妇的儿子呀?”

  当然,这个声音是从他的嗓子眼里小小的冒出来的。

  即便是说给自己听,也能让平安一吐为快了。

  否则,堵在他的嗓子里,太难受了。

  青衣公子一皱眉,扫了自家啰嗦的书童一眼。

  “回去罚你三天不许说话!”青衣公子冷声说道。

  同时,心里怀疑,这样一个啰嗦的书童,他是怎么忍受过来的?

  “少爷,我刚刚已经闭嘴了!”平安立刻叫道。

  “是吗……”青衣公子一挑眉,看向平安,声音徐缓的问道。

  平安,“……”

  连忙双手捂住了嘴巴。

  心里却嘀咕了起来。

  少爷今天是怎么了?

  怎么一再的限制他说话?

  不对!

  平安眨巴了眨巴眼睛。

  是他一提到夏家大姑娘,少爷就要罚他!

  于是,平安向着站在烤肉摊子前的雨婷看了过去。

  雨婷此时仍然低垂着头,一丝黑色的发丝遮在脸颊上,让那张倾艳的侧颜,更添了一丝柔美。

  “……夏家这个大姑娘,长的真是好看……”平安喃喃的道。

  “啪!”的一声,青衣公子手里的折扇,重重的在桌子上敲了一下。

  平安吓得一激灵,立刻回魂儿。

  “少爷?”

  “回去后罚你去后山禁闭半个月!”青衣公子绷着脸道。

  “啊?”

  平安刚刚回来的神魂,再次吓飞了。

  后山连个陪他说话的,抑或是听他说话的人都没有,罚他在后山禁闭,岂不是要了他的小命?

  一时间,小书童悲催的不要不要的。

  同时,心里却下了决定——

  以后他再也不提关于夏家大姑娘的事儿了!

  而且是,绝逼一个字不提!

  先不提小书童平安的心里阴影面积有多大,继续说夏来财。

  夏来财被众人纷纷指责,满头大汗。

  “孙家大哥,我这都是为了……”

  “大嫂,我这也是为了……”

  夏来财对着孙家男人连连作揖,随即又对着黄氏不断的鞠躬。

  雪晴站在旁边冷笑一声,扬声说道:“各位乡亲们,今天的事儿大家都看到了,我二叔、二婶竟然这样欺瞒我们家,实在是让人寒心。”

  雪晴说到这儿,小脸上露出了伤心的表情。

  心里却在暗自嘀咕——

  看来,小白菜的戏码,今天还要再复习一下。

  不过,在这个道德绑架能害死人的年代,必要的表演还是要进行的。

  舆论的风向标,必须要掌握在她的手里!

  想到这儿,雪晴继续道:“想必各位还记得前些日子我三叔做的事儿,当日我三叔想要偷着卖掉我大姐,今天我二叔想要偷着让我姐给他儿子换媳妇……”

  雪晴边说,边一脸伤心的摇头。

  “……就这样品性的两个叔叔,我们家真是怕了!”

  雪晴说着,看向了黄氏。

  “娘,我二叔、三叔这样对待我们,真是……”

  雪晴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哽咽。

  大眼睛里,很是适时的蓄出了水花。

  黄氏听了雪晴的话,想到自己这几年过的艰辛日子,再想到夏来财和夏来喜的所作所为,眼圈一红,开始抹眼泪。

  她一个寡妇家,带着儿女过日子,原本就艰难。

  而身后不仅没有婆家、娘家的撑腰,还总被小叔子算计,一时间心里伤心的无以复加。

  “呜呜……都是娘命苦,娘没有保护好你们兄妹……”黄氏哭哭啼啼的道。

  黄氏一哭,四周围的人开始无限唏嘘。

  有些不知道夏来喜当初所作所为的人,就开始打听那日的事儿。

  “哎哟,这是怎么回事儿?”

  “夏家三叔是谁……”

  “要偷着卖侄女……”

  “是这么回事,当初夏家老三是个秀才,竟然以秀才的身份,偷着把侄女卖……”

  “那个夏秀才已经被书院除名了……”

  于是,在同情心爆棚,八卦心爆棚的吃瓜群众热情的讲述下,青山村的夏家,知名度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雪晴听着人们的议论,脸上挂着得宜的伤心表情,直到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才又发表讲演。

  “诸位叔伯、大娘、婶婶们,就这样的两个叔叔,我们家是万万不敢再和他们有任何牵扯了,否则,不知道哪天就被他们算计了!”雪晴满脸悲愤的道。

  说完,顿了顿,给了人们几分钟的消化时间。

  当然,也可以说是,给了人们一个议论的时间。

  这个时间,雪晴是给人们发表感叹的。

  同时,也是她引导舆论风向的。

  果然,雪晴话一说完,人们再次议论纷纷。

  “是呀,这样的叔叔,不知道哪天又会做出什么丧尽天良的事儿来?”

  “可不是嘛,这夏家母子难不成还天天提着心,防着被亲叔叔害了?”

  “唉!造虐呀!想当初夏家老大那也是受过朝廷追封的,结果留下的孤儿寡母却遭这种罪,这说出去,就连咱整个镇子都跟着丢人……”

  “是呀是呀,咱都对不起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将士……”

  于是,满脸感慨的吃瓜群众,把夏来旺都给扯了出来。

  一扯出战死沙场,受过朝廷追封的夏来旺,舆论的风向标,彻底把夏来财和夏来喜碾压的连渣都不剩了。

  而同时,这件事的性质,也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