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作者:七流      更新:2020-12-23 17:55      字数:3120
  第一题是证明题,为了照顾两人的语言文化差异,乔御的题干是中文的,巴顿的题干是英文的。

  最初的15分钟内,两人都没有作答。

  不过运笔速度却出现了鲜明对比。

  巴顿在草稿纸上写得飞快,眉头紧蹙又舒展;乔御写得慢吞吞的,神情格外平静,在思考许久后才会下笔,宛如在练书法。

  场外的人,也在紧张地注视着屏幕。

  不少人掏出纸和笔,跟着演算了起来。

  新加坡队,林智源等人小声议论起来。

  “这题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我可能只能写出两个字,证明。”

  林智源长吁短叹:“幸好不是正式比赛,要不然太丢人了……唉,我当初应该拦住乔御的。”

  今年高二的巴顿,已经是第二次参加imo数学竞赛了。

  林智源还能回想起上次比赛中被巴顿支配的恐惧。

  巴顿是去年比赛中唯一一个满分选手,拿了42分。那一年他14岁。

  就在他沉思的片刻时间里,一阵惊呼传来:“智源哥!题目,看题目!巴顿动笔了。”

  虽然屏幕上的场景是延迟15分钟后才出现,但并不妨碍众人看见解题过程。

  巴顿过程解析很快,显然是思路通畅,早就完成了作答,如今只是在平板上誊写一遍。

  林智源看着他的解题过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同一时间,不知多少国家队的宿舍里,传来了“wow”的惊呼声。

  几分钟后,巴顿完成了第一题的解答。艾伦的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此时,乔御的答题卡上,依然空白一片。

  李初杰死死盯着屏幕,神色不变,心里却略微有些紧张。

  “加油啊,乔御。”不知不觉间,他竟然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华国队内,参赛选手之一的苏明扬忍不住道:“要是输了,可就丢人丢到国外去咯。”

  华国队内参赛的3个男生同一个宿舍,3个女生在另外一个宿舍。

  因为乔御长得好,再加上本身实力不错,在队伍里很是众星捧月,就连李初杰都要表现得偏心一点,苏明扬心中早就有些不满。

  楚西宁转过头,看了他一眼,不咸不淡地开口道:“你胳膊肘倒是往外拐得快。”

  那可是乔御。

  乔御从来没让他失望过,这次也不会的。

  作者有话要说:  从网上找到了一个imo入门级测试题,贴过来让大家感受一下!反正我不会做。

  第三题:一个有2019名用户的社交网络,这些用户中有某些人是好友关系,这里的好友关系是相互的.下述事件在他们之中反复发生,且一段时间内只发生一次:

  有三个用户a, b,c满足a是b与c的共同好友且b, c间没有好友关系,在事件发生时, b,c成为好友且a与b, c均解除好友关系.其它的好友关系均保持不变.

  开始时,有1010个用户每人有1009个好友,另外的1009个用户每人有1010 个好友.证明:存在一个事件序列使得其发生之后每个月户至多有一个好友。

  第094章

  巴顿花了6分钟写完了答案。

  在做题的时候, 他一向心无旁骛,自然也干不出转头看向乔御然后挑衅的事情。

  更何况, 巴顿有自信, 乔御不会写得比自己好的。

  在那天离开之后, 巴顿就去打听了乔御的生平事迹。

  这人在华国国内好像有点小名气,但是在世界各大赛事上都查无此人。

  或许对方只是藏拙,但对于巴顿来说, 哪怕是放在国际上, 自己也是顶尖的那一批人。

  ……

  ……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艾路托着腮,感觉有些无聊。

  他的视线落在了屏幕上,乔御的试卷依然空白一片。

  整场考试一共三个半小时, 3道题, 和imo的竞赛形式一样。

  imo也是一场3道题,考两天,不过是从上午10:30考到下午2:00。

  比赛时间, 已经过去了快一半。

  艾伦是裁判员, 早就知道答案,自然也没兴趣把题目再做一次。

  就在此时,巴顿的试卷上, 又新增了一行字。

  艾伦神一振, 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片刻后。

  艾伦的唇角微微上扬, 他愉悦地挠了挠自己下巴。

  就像是林枫教授看论文的时候偶尔会戴眼镜一样,艾伦看解答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摸着自己下巴。

  这代表他对巴顿的解答过程十分满意。

  和上次的解题过程一样, 巴顿解答过程写得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过程规范得能当参考答案,看上去就让人赏心悦目。

  这就是差距。

  反观另一边,乔御却依然一字未动。

  艾伦的视线落在了乔御的身上。

  对方的表情十分沉稳,下笔动作却依然时断时续,经常过了许久,才会在草稿纸上写那么一行。

  “嗐,我还以为,这个华夏人起码能有点能耐呢……”艾伦在心里哂笑。

  场外观众们也不禁觉得有些无聊。

  “还看这个干什么,不如刷刷推特。”美国队的贾斯汀窝在椅子上,整个人看上去都像是没睡醒似的,“反正,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巴顿在他们队里年纪虽然最小,但是实力起码排第2。

  第1是他。

  德国队。

  一名选手打开了黑啤,咕噜咕噜喝了几口。

  “不自量力,自取其辱。”他嘟囔着评价。

  丽萨绍尔曼撩起了微卷的红棕色头“比赛还没结束呢,现在这么判断,是不是为时过早?”

  丽萨是德国队内唯一的女选手,因为太无聊,干脆跑到了男孩们的宿舍,一起观看比赛过程。

  她的手上也拿着纸和笔,参与这场无声的竞技。

  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解答速度并没有比巴顿慢多少。

  在国际上,丽萨绍尔曼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明星选手,和巴顿从初中就开始隔空较量。因为国籍和时差,今年imo还是他们第一次同台竞技。

  丹尼尔笑着道:“丽萨,你不会被这个东方人迷住了吧?的确,他的一张脸长得不错,我一直分不清其他东方人,但是一眼就能认出他。”

  丽萨的眉微微皱起:“别开玩笑了,我只是觉得你过于武断。你不是喜欢看那个什么游戏的比赛吗?不是有很多逆风翻盘的先例?不到最后一刻,谁能知道结果如何?”

  丹尼尔掏出了手机,兴致勃勃道:“对,你提醒了我……lol世界联赛又开始了。我最近看好一个华国的选手,游戏id是king,好像才17岁。”

  电子竞技没有国界,菜是原罪。比起本国电竞队,丹尼尔更看好今年来自华国的ek战队。

  他声音一顿,继续道:“不过丽萨,我不得不提醒你。,游戏和数学是不一样的……游戏大家都会打,因为操作系统就在那里,哪怕玩得烂也可以打。但是数学题,不会就是不会。没见过又该怎么去做?”

  华国队内。

  李初杰在此时感到了坐立难安。

  “不应该啊。”他在自己的教师宿舍里转圈圈,“乔御,不应该啊。”

  如果说,在墨尔本大学内部,谁对乔御的水平最清楚的话,那肯定不是楚西宁,而是他。

  在加了微信后,乔御偶尔会来问他几个问题。

  不是那种无的放矢、纯粹套近乎问的问题,而是带有目的性、针对性地等待着被启发。

  在李初杰心里,乔御已经算是自己的半个学生了。甚至对旗下的几个数学系研究生,他都没有这么上心过。

  李初杰喃喃道:“难道是在考场内太紧张了……也对,毕竟裁判都是外国人……对个头啊!”

  乔御是那种会紧张的人吗?

  笑话。乔御要是会紧张,他李初杰就倒立吃*。

  但是除此外,李初杰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乔御现在的情况了。

  他抬起手,看了眼手腕上的表。如今距离考试结束,只剩下最后一个半小时。

  巴顿已经做完了两道题。

  最后一道题是几何证明题,也是最难的一道。

  李初杰的兜里,响起了电话铃声。

  李初杰一接通,清脆的女声从扬声器里传来:“李教授,您好,我是《华夏教育报》的记者张雯。我们报社听说,在imo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上,华国队的乔御和美国队的巴顿史密斯在赛前开启了个人对决。我们报社主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请问您能提供一下相关的资料吗?”

  当然,至于到底怎么报道,还是要看最终结果的。

  如果乔御赢了,那自然是大肆宣传,狠狠打一下某些无脑吹欧美的“公知”的脸。

  如果乔御没赢,也能抓住巴顿种族歧视,乔御捍卫国家尊严的点报道一番……至于结果,春秋笔法一笔带过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