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
作者:七流      更新:2020-12-23 17:58      字数:3263
  新的学期,新的难过。

  开学前几天,还是要象征性地上上课的。

  乔御跟着课表,到了微积分教室,习惯性地坐在了最后一排,掏出了笔记本和打印好的相关资料。

  既然原本的实验做完了,那新的实验也要提上日程。

  其实,现在不是没办法做体外造血干细胞扩增,在此前,斯坦福大学遗传学教授亚当·杜兰特已经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因为价格高昂且效率低下,完全没有激起任何水花,就连论文也是草草发表在了jms内一个影响因子不大的期刊上。

  但科研,本来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

  乔御手上拿着的,正是亚当的论文。

  一节微积分课很快就水过去了,乔御拾好课本,准备去下个课堂继续混。

  李初杰在台上,眼疾手快地叫住了他:“乔御,等一下。你留下来,跟我到办公室一趟。”

  乔御这才停下脚步。

  李初杰跟在他身边,期待地搓了搓手:“柯尔奖奖杯带来了吗?”

  乔御:“没有,放家里了。”

  他妈说摆在书柜上挺好看的,正好可以和他的三好学生奖状放在一起。

  李初杰脸上露出了显而易见的失望。

  “噢,行。”李初杰顿了顿,“跟你说个事,‘万人计划’的名单批下来了。你名字在里面。”

  这倒是让乔御有些意外。

  之前数学院院长吴志天一脸沉重的告诉他落选了,他还以为就这么凉了呢。

  乔御其实不太在乎‘万人计划’分的公租房和那20万奖金,但有总比没有好。

  主要是面子问题。

  乔御略加思索,感觉数院的领导们应该付出了不少努力。

  于是,他由衷道:“替我谢谢吴院长了。”

  李初杰摆了摆手:“我也不清楚,但是应该问题不大。当然,你要是什么时候能再发几篇数学论文,把什么霍奇猜想、黎曼假设也一并做出来,那就算报答吴院长了……”

  霍奇猜想,被誉为代数几何的究极。

  大部分民科敢于说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但是没人说自己证明了霍奇猜想。

  原因:看不懂。

  黎曼假设,千禧难题之一。纯数学领域最重要的悬而未决的谜题。

  ……

  世界上有很多努力不一定有获的东西。

  李初杰说的这俩就是其中之一。

  乔御闻言,不禁加快了自己的步伐:“我先去上生物课了,老师再见。”

  第142章

  第二篇论文也很快通过了。

  《自然·通讯》的编辑部特地给乔御发来了邮件, 调侃说按照这种一月一篇的速度,基因实验室很快就能完成hsc的体外扩增工作了。

  当然, 编辑也只是说说而已。

  从《分泌蛋白gpi80在造血干细胞中的阻断与促进作用》到《体外造血干细胞扩增》,起码还有十个论文要走。

  王小明开心的看着寄回来的《自然·通讯》, 盯着二作里自己的名字,爱惜地摸了摸这页纸。

  他本科是燕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来到了燕京大学。

  从大一开始, 王小明就期待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能印在顶级期刊上, 为此努力了无数个日夜。

  然而,比入错行更可怕的是选错导师。

  王小明已经蹉跎了两年。他知道自己还年轻,但是也知道, 有些事不是年轻就能有未来。

  幸好遇到了乔御。仅仅是三个月,他发表的论文已经比过去两年加起来还要多。

  而且还不是什么小期刊。

  王小明觉得自己已经满足了。

  等他老了以后,也可以拿着一本期刊, 和自己的儿子吹牛逼。

  你爹我年轻的时候差点成了科学家。

  王小明给自己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深吸一口气,拍了拍乔御的肩膀。

  对方轻轻转过头, 询问:“怎么了?”

  王小明推了推眼镜:“我是来向您辞职的……”

  乔御十分意外:“怎么了?为什么要辞职。”

  虽然如今自己也能使唤七八个科研狗,但是不是每个技工都像王小明这么好用。

  王小明雅思7.0分,自学过高等数学,本科化学研究生生物, 学习能力强,悟性高,任劳任怨, 对面前的实验也非常熟悉了。

  再找这么一号人,说大海捞针可能有些夸张,但是鱼塘捞鱼的程度,总归是有的。

  王小明定神,给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还差半年就学硕毕业了,要去准备论文……”

  乔御眉头一皱,感觉事情并不简单:“我记得,学校有规定;说如果研究生在读期间以一作身份在sci二区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可以用这篇论文去参与毕业答辩。”*

  大多情况下,同时进行两个实验,已经超过一名普通科研员的极限。

  而有时实验在关键的时候,又不能缺人。让研究生放弃手上的实验,去完成导师的毕业论文课题,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sci期刊分为四个等级,按照影响因子排序,前百分之五的叫一区,前百分之二十叫二区,前百分之五十叫三区,剩下为四区。

  而国内目前高校教师评职称,要求也不过是一篇sci二区期刊的论文。

  王小明:“呃,这……其实……”

  不善言辞的王小明变的紧张起来。

  “其实什么?”乔御的声音平静,但是态度莫名咄咄逼人。

  王小明觉得乔御应该不是故意让自己这么有压迫性的,就像是鸟群里最强壮的雄鸟总是最漂亮的那只,哪怕这只雄鸟并没有张开羽毛,其他鸟也忍不住绕着他走。

  王小明叹息一声:“我导师是许宣。在李东伟实验室下,做的是相同的实验。他知道我现在在你实验室帮忙,所以最近一直在问我进度。我为了避嫌,觉得自己还是辞职比较合适。”

  说完,他挠了挠自己油油的脑壳。

  乔御的眼睛微微眯起。

  “不用,他问,你告诉他就行。”

  王小明的表情变得茫然了起来:“啊?可是这不是,就成科研间谍了吗?”

  王小明思想比较守旧,满脑子的礼义廉耻。

  他不会帮自己导师骗乔御,但也干不出帮乔御骗自己老师这种事。

  但乔御深知,如果放走一个王小明,以后许宣还会派来李小明,赵小明;而那些小明是断然不会有王小明这么磊落的。

  更何况,眼见都未必为实,转述的就一定是真吗?

  乔御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你先在这干着吧,实验室缺人。等找到合适的你再辞职也行。”

  做生物实验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高大上,大多都是重复的机械劳动,像是pcr,miniprep,养细胞,数据统计……除了最后一项可能要用到数学、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知识,其他的让胆大心细的高中生来都能操作。

  因此,乔御的确有些舍不得放弃用熟了的研究生,换个新人还要从头教起。

  为了鼓励他主动坦白的行为,乔御特地补充了一句:“让张教授给你每个月加500块钱底薪。走我的账上。”

  系统幽幽道:“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觉得你有钱了是吗?”

  为了下一阶段的实验,乔御掏空了钱包,拿系统给他挣的十几万刀买了台高准测量仪。

  系统琢磨着,再坚持一段时间,乔御就可以去申请贫困生补助了。

  乔御:“倒也不必提醒我。”

  系统:“其实你小男朋友家里挺有钱的。”

  寰宇集团是靠能源起家,如今也在做新能源,每年投资实验室的钱都上亿。

  稍微漏点给乔御就能度过目前燃眉之急。

  以宋天宇的性格,只要乔御开口,他抱着他爹大腿打滚都会把钱要过来。

  乔御十分坚定地摇头:“不要。”

  他就算死外面,从楼顶跳下去,也不会要宋天宇一分钱!这是男人的尊严问题。

  ……说起来说这话的人,后来是不是还说了句“真香”?

  随着第三篇论文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乔御觉得自己在生科院的本科生中,大概是能横着走了。

  《自然·通讯》虽然只是《自然》的子刊,但挡不住这三篇论文,乔御都是一作。

  乔御知道有本科生能在cns上发表论文,但排名都要到四作、五作上去了,大抵都是学二代跟着混资历,和他这种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不能一概而论。

  哪怕是有其他同龄人,也有相似的成就。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全国这么多所高校,平均一所学校也找不出0.05个乔御这种水平的本科生。

  因此,在上完今天的课后,乔御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生科院教师办公室。

  班主任唐良文抬头,眼前一亮:“噢,是乔御啊。有什么事吗?”

  乔御拉开他对面的椅子坐下,拿出了准备好的论文册。

  “教授,这是我进入大学以来发表的四篇生物论文。”乔御表情严肃,“其中,1篇发表于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sience》上,剩下三篇发表在sci二区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一作都是我的名字。”

  唐良文的手不禁抖了抖。

  他也发表过sci论文,执教二十多年,履历和乔御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