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节
作者:七流      更新:2020-12-23 18:00      字数:3016
  他没忍住怒拍办公桌,怒吼一声:“欺人太甚!”

  自己都还没从燕大把乔御挖过来,怎么就他妈的遇到了反向挖墙脚?!

  第182章

  戚少鹏到通知的时候, 自己也有些惊讶。

  生物领域是一个资金密集,并且周期十分漫长的行业。

  有些时候,研究的东西, 五年、十年、乃至二十年都没用上, 也是常有的事。

  他最近研究的领域的领域叫高通量测序,在国际上挺热乎,但是在国内并非热门。主要是因为技术新,且没什么突破,难发论文。

  可能要等国外先反应个三年五年的,国内的学者才好跟进。

  现在比较好挣钱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干细胞、生物制药(主要是中成药)等方面。

  因此, 戚少鹏实在想不到, 有什么国家重点项目需要借调他。

  上面采取的意见, 是征求。

  也就是说, 如果戚少鹏真的不想来,其实是不会强求的。

  但戚少鹏思考许久,还是选择同意了。

  像他这个级别的学者,手上研究项目很多不假。

  但真说能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不一定。

  许多项目,不过是挂着他的由头,方便申请经。就像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挂一个大佬的名字, 能让期刊编辑多看两眼一样。

  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 戚少鹏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些更有意义的研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一句简单的诗歌;一句朗朗上口的口号。

  但是总有些人奉为圭臬,并且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理念。

  既然前方没有灯火, 那就点燃自己头颅。

  来接戚少鹏的,是燕大的乔御。

  他记得这个年轻人。

  去年他和施文去洛杉矶出差,酒店住的一个房,大半夜的,听到隔壁床的施院长迷迷糊糊说梦话,说的好像是:“乔御……清大来吗……?”

  那时乔御已经去国外求学两年。足以见施文对他执念之深。

  对方果然如同传闻中那么年轻,也很英俊。

  饶是戚教授这种不怎么在乎外貌的,也觉得这人赏心悦目,适合一起工作。

  乔御微笑道:“欢迎您来燕大。”

  戚少鹏也笑着回答:“清、燕两所高校年谊世好,燕大我是经常来的,和你们学校的教授也很熟悉。其实不用特地来接我,怪耽搁时间的。”

  虽然“年谊世好”需要打个引号,但是大体上,关系还是……不至于投毒暗杀的。

  乔御做了个请的手势:“我带您去签合同。”

  戚少鹏了然。

  乔教授肯定是院方派来做接待的,怕他找不到路。

  真是客气了,完全没有必要嘛。

  戚少鹏来到陈校长的办公室,签了份借调合同,分配到了一间燕大的教师公寓,和一张饭卡;又签了份保密合同,表示自己不会透露实验内容。

  乔御道:“现在时间还早,我先带您到实验室看看吧?”

  戚少鹏有些奇怪:“你们学校这个国家项目负责人是谁?”

  按理说保密合同都签了,幕后负责人总该露面了吧。

  戚少鹏有过推测,他觉得多半是谭子睿。

  这位教授刚从国外归来,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

  结果,谁料面前一直笑容满面的年轻人举起了手,指了指自己的脸:“是我。”

  戚少鹏不禁瞠目结舌。

  ……

  ……

  花旗国,普林斯顿大学。

  生物系的主任是一位五十余岁的女士,有一头棕色的卷发,同事们都亲切地叫她邦妮,偶尔也会叫她巴斯勒博士。

  喻寒溪神呼吸两口气,敲响了邦妮女士的办公室大门。

  在看见他的时候,邦妮.l.巴斯勒显得格外惊喜。

  “喻,”她放下手里的咖啡杯,上前,给了喻寒溪一个拥抱,“先恭喜你获得了今年的盖尔德纳国际奖。”

  盖尔德纳国际奖又被誉为加拿大的“小诺贝尔奖”,一直是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风向标之一。大概有四分之一的获奖者,都在未来拿到了那个全世界最高的荣誉。

  这次得奖的研究成果,是2012年喻寒溪还在清大的时候做出来的。

  喻寒溪:“谢谢您,教授。不过我这次来找你,其实是想问问上次我提交的申请……”

  就在上周,喻寒溪提交了一份申请。想要去华国的燕京大学交流学习一年。

  邦妮沉默片刻:“是在普林斯顿呆的不习惯吗?我以为这几年你适应的很好。”

  她实在想不出,燕大有什么交流学习的必要……如果是扶贫的话,那也不用去一年吧?

  像他们这种顶级高校,是经常去往第三世界国家的高校扶贫的。

  不过时间往往只有四五天,做一下演讲,参观一下实验室,再在摄像机的见证下合个影,也就结束了。

  邦妮道:“这里有很多实验都需要你。”

  喻寒溪只是微微皱起了眉:“想回去吃火锅。”

  邦妮:“……老虎旅馆俱乐部的食堂刚开了一家火锅店。而且我没记错的话,你是冀北人。只有川渝人才爱吃火锅。”

  喻寒溪摇摇头,语气有些怀念:“不,你不太了解华国。我们国家全国上下都喜欢吃火锅。北方有羊肉火锅,南方有牛肉火锅,川渝有牛油火锅,滇南有菌汤火锅。”

  邦妮在听到喻寒溪说“my country”的时候,就什么也明白了。

  她想说,你现在拿的是绿卡,怎么说country也该是usa而不是cn;但是最终,她什么也没说。

  就像是普林斯顿有很多实验室需要他,邦妮想,也许华国那边,也有很多实验室需要他。

  而在喻寒溪心里,这种事已经有了偏向。

  “好吧。不过,只有一年。”邦妮无可奈何地说着,“我会向院长说明的……他要是知道我私自同意,说不定会气到把我派去喂老鼠。”

  喻寒溪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谢谢您。”

  邦妮:“对了。上次你和撒切尔教授的女儿相亲,结果怎么样?她也是学生物的,在哈佛读博,可是很崇拜你呢。”

  喻寒溪今年已经36岁,至今单身。

  虽然米国从不缺单身到老的绅士,但是他的婚姻问题依然成为学校内各个阶层关心的话题之一。

  俗话说成家立业。

  生物系的教授们普遍认为,只要让喻寒溪娶一位白人妻子,那他就不会再想着回国了。

  即使大学严禁师生恋,但每年在学校论坛对喻寒溪表白的人数依然居高不下。一度超过《美丽心灵》的原型约翰·纳什教授。

  喻寒溪表情瞬间严肃起来:“……我突然想起还有教案没写,我先走了。”

  说完,也不带邦妮教授回答,转身正步离去。

  邦妮冲着他的背影喊道:“好吧,没关系。但是你至少告诉我你喜欢男人还是女人吧?还是说,你更喜欢论文?”

  可惜,她没能得到答案。

  第183章

  燕大基因实验室从外表上看, 只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实验室,位于实验大楼顶楼。

  因为没有直达电梯,所以各位科研员需要乘电梯到5楼的阅览室, 然后步行刷门禁卡上楼。

  从设备上看, 它只不过是一个总价值过亿的普通实验室罢了。

  但是当实验室的人员齐备后,这间甚为低调的实验室就宛如少林寺门口的扫地僧,只等着一朝成名天下知。

  喻寒溪挑剔的目光在实验室内来回打量,评价道:“也就比煤窑厂好上那么一点。”

  这毕竟是自己一手安排的实验室,乔御对它还是有些微弱的感情:“我希望您能客观评价一下。”

  喻寒溪背着手,像是领导视察一样,在实验室内转了一圈, 最终停在了门口的公告栏上。

  这玩意就像是上学时候的光荣榜, 读书时候表扬分数, 现在就表扬论文。

  虽然有些形式主义, 但是学霸们就吃这一套。

  对于大部分学生时期的学霸来说,如果不能获得周围学渣的羡慕,他们的成就感应该会少一大半。

  喻寒溪道:“哟,已经发了三篇cns了?那还不错哦。”

  一边, 刚从清大过来的戚教授不禁侧目。

  可能这就是外国学者的底气吧,把发cns论文说的像是喝水一样简单。

  他工作了二十多年,还没发过一篇cns论文呢。

  这三篇csn,都是乔御之前从冷泉港带回来的。在两个月时间里, 陆陆续续过了审。

  一位教授发表cns, 已经远不如一位本科生发表cns来的震撼,基本没在圈外引起什么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