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打猎
作者:安化军      更新:2019-10-13 22:54      字数:4032
  十三郎和陶十七一众人纵马而行,穿过池塘边的草地,走到山脚的小树林,一直进了小山上的灌木丛,直向山,常平司统一调度粮食,压住粮价,种地没有前途。吴真以前是这村的员外,继续不下去,把地卖了,把庄客迁散,开了一处制钢铁零件的小作坊。铁监的技术已经传播开来,他家学着用水力锻锤,再加上一个小铸造的炉子,生意倒也红火。周围小厂很多,自己不乱来,总不会断了生意。从去年开始配合镇上的小厂,制造收割谷物的马拉收割机,生意非常稳定。

  听了吴真的介绍,姚守信奇道:“马拉的收割机我知道,不是铁监产的么?南边营田务开的土地不少,多有人家购买,却没听说还有私人做的。”

  吴真道:“镇上的田员外,有一个儿子曾进铁监的学校,极是好脑子!他回到家里,买了两台铁监的机器,细细地拆了,一年时间便就做了一模一样的出来。只是一样,许多零件自己做不出来,便如用的割刀,不是铁监出来的,很快就坏掉。好在修机器的地方有这些东西卖,可以装成机器。”

  十三郎道:“如此你们就抢了铁监的生意,他们肯依?”

  吴真道:“开始卖的时候,倒也并没有人管。后来做的大了,便有铁监带着衙门的人来,说我们复刻了铁监的机器,有违律法。后来商量许久,每台机器给铁监交偌干钱,这生意便做下来了。”

  说白了就是专利费,杜中宵针对京西路的情况制定了许多地方条例,这就是一项。地方条例地方制定,在特定的地方执行,不过是得到朝廷认可的。每过几年,朝廷就会编定地方条例,称为一路一州一县条例,有专门的部门编写管理。

  姚守信对此知之极深,问道:“如此一来,一台机器你们也就赚不了许多钱了。”

  吴真道:“铁监产的机器是好,可也贵啊,许多种田的买不起。几家立社,合买一台机器,用得多了少了,修的时候谁家出钱,都有许多麻烦。我们产的机器便宜,除了一些关键的零件,都是自制,比铁监卖的便宜许多。纵然每一台给铁监交一些钱,还是有钱赚的。再者说,买我们的机器修着方便。”

  私营小厂做地方生意,会有针对性地在某些地方节省成本,比铁监制的质量差一些,便宜了总有自己的市场。这是常有的事,不只是收割机,铁监产的很多机器都有外面的小厂仿造。铁监并不严管,最多要求他们交些费用,不会不允许制造。

  聊了一会,陶十七道:“你们每一台机器都给铁监交钱,这钱怎么交的?铁监又没有人在这里,看着你们制做的数目,会卖出去多少。卖的多了,钱交的少了,铁监又能如何?”

  吴真道:“怎么如此?我们这些做小件的厂,跟做收割机的厂一样,都记得有帐。一旦被发现帐籍不实,以后就不能做意了。再者说了,除了一些易制的小件,机器上用的割刀、轴承等等,这些关键部件我们可制不出来,铁监总有办法清点数目。”

  陶十七点了点头。自己就是铁监的官员,有人占便宜可不行。只要管理到位,能收上钱来,民间小厂自己制造,赚些钱也没有什么。有了这许多的小厂,整个地区的技术素质上去,人也好招。

  这就是铁监带给地方的好处,不只是人员培训外流,还有成套的零件供应。特别是关键零部件,换个地方不但做不出来,买也不买不到。就如收割机,别的地方也有能人,能够把机器拆了之后,完全仿造出来。但关键的割刀、传动等零部件买不到,还是做不成机器。

  如带动割刀的轴承,用的是特殊品种的青铜,加入润滑油才能正常工作。买不到这些,用其他材料很快就磨坏了。更不要说割刀,制造困难且不说,材料用的是高碳钢。铁监的高碳钢很少卖到外面,价格奇高,而且朝廷有管制,类比于军器,民间根本不可能造出来。

  一个铁监还是小事,由铁监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工业发展,相辅相成,才造就了这一带的繁华。如果像后以生产值论,铁监在京西路第一,超过了首州河南府。

  民间小厂开得多了,很多人员都到铁监的学校培训过,实践中产生许多奇思妙想。现在很多民间制来的机器,是铁监的人也没有想到的,反过来要向民间学习。

  陶十七这些搞技术的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从民间买些工业品回来,进行研究。他们制造的或许不够精细,但其思想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不断地发明新东西出来。

  铁监是一粒种子,带动附近州县的工业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