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青鸾神弩
作者:稻草天师      更新:2019-09-23 12:47      字数:6084
  在巨资面前,矜持什么的都是屁话,徐锐最后还是没有经得起诱惑,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后堂里来回踱步起来,只是目光却一直没有离开过那一叠银票。

  见此情景,肖进武心中大定,反倒不再着急,笑眯眯地端起了茶杯,细细地品了一口,梁同芳几人也看出徐锐定是还有存货,相互对视几眼,都是喜上眉梢。

  徐锐虽然年幼,但却屡屡创造奇迹,每次出手都是闻所未闻,令人大开眼界,在场之人无不好奇他这次又能捣鼓出什么惊喜。

  犹豫了片刻,徐锐盯着那叠银票猛一跺脚,咬牙道:“罢了,原本是想当做杀手锏的,既然几位长辈有兴趣,那便先让大家瞧瞧。”

  肖进武早知如此,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其他几人也都面露欣喜之色,等着徐锐的下文。

  徐锐把心一横,指着门外的院子道:“请各位大人随我来!”

  说完他便当先走到了院中,招手叫过一个下人,低声冲他耳语几句,下人连连点头,一路小跑地往柴房而去。

  众人跟他走到院中,看到此景都是一头雾水。

  徐锐道:“诸位大人莫急,一会儿便让各位瞧一场好戏。”

  众人听他如此说,心中不禁更加期待,强忍着好奇,等着徐锐所说的一场好戏。

  不一会儿,十几个下人鱼贯而出,分散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站好,每人手中都抬着一个直径三尺的圆形靶子。

  徐锐来到院子正当中,距离每个角落的靶子都至少有七八米远。

  众人正奇怪他要干什么的时候,徐锐望了望昨日刚刚装在房去射安歌头上的苹果。

  毕竟只要配件出现一点点瑕疵,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意外。

  这些细节在场之人是不明白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看出这支手弩的价值。

  要知道训练一个合格的弓手至少需要三年,而训练一个合格的弩手则只需三个月!

  能够快速上弦、连发并且射击精准的弩箭代表什么?

  普通步兵将获得与骑兵一战的能力,万金难求的神箭手将变得无关紧要,战争成本大大降低,那简直是一场战争革命!

  几位将官哪里还能看得下去,顿时一窝蜂地围了上来,一个个都红着眼睛,像是饿极的鲨鱼。

  肖进武乃是武圣弟子,武艺了得,只不过他为人低调,而且地位不低,用得上功夫的时候很少。

  可到了此刻,他早已将风雅丢到了一旁,脚尖轻轻一点,身体立刻从地上飞起,如同水中游鱼一般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越过众人头,徐锐也生出几分郑重,作为指挥官,两世为人,不管身处那一个世界,徐锐对那些征战疆场的将士们都保有一份敬畏之心。

  只是想要在冷兵器时代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怎么可能?

  徐锐苦笑一声,将此弩的基本原理和生产过程简要说了一遍。

  在场之人听说此弩的制作工艺竟然这般复杂,每支手弩的制造和使用成本竟高达百两,顿时大为惊讶,再了解到它的有效射程仅有二十米,更是有些失望。

  不过即使所有人都失望,肖进武却没有,他将青鸾弩收到了自己的口袋里,沉声问道:“此弩原本是你为防身所制,是否是受限于尺寸太小,才会降低了射程和威力?”

  徐锐点了点头,按照他的想法,青鸾主要为求自保,更加注重出其不意,威力反而只是其次,如果不计成本,完全可以在材料和尺寸上下功夫,制造出射程超过一百步的大型连射弩。

  虽然威力和射程还是不如弓箭,但在一百步之内,这种连射弩甚至可以当弱化版的半自动步枪使用。

  如果继续加大投入,开发出光学瞄准镜,甚至还能制造出更大,射程更远,射击精度更高的单发弩,专门用于狙击任务。

  徐锐把自己的设想换成了众人听得懂的语言说了一遍,在场之人又是一阵错愕,没想到小小一个手弩竟然还能衍生出如此众多的版本。

  要是真能像徐锐所说,不,只要如他说得一半好,那么这个世界的战争方式或许将被彻底改变。

  设想一下,三百米开外能射穿轻甲,一百米内能射穿重甲的所谓狙击弩,只要这东西一旦出现,以重甲闻名天下的黑旗军还有什么优势可言?

  肖进武甚至怀疑,徐锐设计此弩的初衷便是冲着黑旗军去的。

  泾阳一战,不少对徐锐十分重要的人都没能活下来,虽然平时没怎么表现,但看得出来,他对南朝大军,特别是那支恐怖的黑旗军充满了恨意。

  “大型连射弩和狙击弩的成本有多高?”

  肖进武死死盯着徐锐的眼睛,沉声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徐锐扒着手指头算了算,说了实话:“不算配件更换的话,大型连射弩大概需要二百两,狙击弩六百两。”

  “嘶……”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成本如此之高,别说装备全军,就算只是装备一支主力都是天文数字。

  然而肖进武却没有丝毫动容,他仿佛早有预料,平静地点了点头道:“一年之内,兵部要五千具大型连射弩,一千具狙击弩,单价便按你说的这个数!”

  “什么?!”

  这次不仅是在场众人,便是连徐锐也楞在原地。

  五千具大型连射弩,一千具狙击弩,加起来便是一百六十万两!!

  大魏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七八千万两而已,单是这一笔就占了国家财政的2%以上!

  根据市场规律,商品一旦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成本自然会大幅下降,而且若是能解决手工制作的问题,成本还会呈断崖式下跌,省出来的这些钱可都是净利润啊!

  徐锐粗略一算,若是花些心思,他有把握至少将两种武器的成本压缩到原先的一半,这样一来,单就这一笔买卖,他便一年可赚八十万两!

  乖乖,卖军火可比卖壮阳药有前途多了!

  徐锐瞪圆了双目,心中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