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回家
作者:枪手1号      更新:2019-10-14 10:03      字数:4904
  进入到了翼州境内之后,李泽整个人便全都放松了下来。

  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之上,一切重新掌控到了自己的手中,这种感觉实在是在好不过了。

  掌控欲这种东西,只会越来越强。那怕你本人很弱小,很无力,但也会对自己能把握到东西产生一种能够随心的支配**。

  而像李泽这种身居高位的人,这种支配**就会更另的强烈。离开了自己的老巢,一去长安近半年,这种支配的权力自然在层层递减,特别是孟津渡一役,更是让李泽内心有些惶然,因为那是他离死亡真得很近的一次了。

  而在长安,他虽然明知自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但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却时时萦绕在他的心中,更何况,在长安,他需要去求人,求皇帝,求大臣,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拉下脸去行贿。

  如果是在自己的武威,什么事不是他一言而决呢!

  求人的滋味,是真的不好受的。

  现在,李泽可以很肯定地告诉自己,将来,他不会再求人了。

  他想要拿到的,基本上都已经拿到了手。当然,要想真正的不求人,还要求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回到了武威镇,所有的一切,便都回到了李泽熟悉的节奏之上。

  闵柔率领着李泽的三千亲卫义从,包括成德狼骑在内,悉数出现在了南宫县,加入到了李泽的护卫队伍之中。十名成德狼骑追随李泽前去长安,回来了三个。闵柔也只是有些伤感而已,又有三个战友不在了。

  不过成德狼骑这些年,一直就是这样,有人离去,便有人进来。成德狼骑虽然战斗力惊人,但因为他们总是出现在最为危险的地方,所以人员的迭换也是很频繁的,也就是这十余年来没有多少战斗,这样的事情才少了一些。

  而杨开也出现在了南宫县,与他一起出现的,还有义兴社的大批骨干人员。他们到此的主要任务,是接待那些跟随李泽移居到武威镇的数千匠户。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数千匠户可是拖家带口,总人数多达二万余人,足足回来了,这个时候不表现啥时候表现呢?武威的节帅,千牛卫大将军李泽现在就住在南宫县呢!义兴社的副社长,节帅的心腹干将杨开就钉在这里呢!

  办好了这一件事,这些大人物至少也会记得自己的名字。

  武威节镇之下,统辖着十一个州,数百个县,节帅又能记得多少县令的名字?只要名字落在节帅的心里,下一次有了什么好事的时候,指不定这个名字从节帅的脑子里一闪,便注定了他的飞黄腾达。

  所以,韩忠纵然忙得蓬头垢面,但整个人却是精神抖擞。

  六月天,孩儿脸,这个时节的天气,总是说变就变的。不时就会来一场乌云盖这些,时间一长,薛明自然会一点一点的明白过来,现在跟他说,他也无法真正懂得这里面的含义。

  “韩忠是一个能干的县令!”他言简意赅地道。

  “的确很能干。”薛平赞同道:“这样在的任务能井然有序,便是在长安这样组织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也是极难完成的。”

  李泽哈哈一笑,一个集团能不能做事,很大程度上便要看他的组织能力了,而他,一直便在致力于做这样的事情,三镇现在已经正式合并,等他回到武邑,还将再一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次,他的顾忌可就小多了。

  “你与你叔父谈得如何?我跟他说的事情,他似乎并不太重视。”转换了一个话题,李泽问道。

  薛平叹了一口气:“该说的我都说了,就是不知道叔父能听得进去多少。现在宜静不宜动,昭义的问题,存在多年了,他现在想要一口气将他解决,到头来只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

  “镇之以静本来是不错的,甚至可以在这个时候,对下面的人多示恩宠才更好。”李泽道:“等到我们这里完结了,那时再示之以威方是最恰当的时机。”

  “叔父这些年来忍气吞声,心中这口气憋得久了,我最怕的就是他认为现在天时地利人和,迫不及待的动手。”薛平有些担忧。

  “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多劝劝你叔父,我一介外人,话不能深说,否则会适得其反。”李泽也是有些担心,说句实话,他是真不希望昭义出问题的。“昭义节镇,只要薛氏能团结一心,便可保无虞。”

  薛平却是摇了摇头:“他们才是更让人担心的。李帅,当初我为什么要辞去昭义节镇留后一职,迫不及待地连夜扶灵归乡?原因就在于此了。当年我不过一个十二岁的孺子,当真坐上了这个位置,只怕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那昭义节镇之中,你能信任的人是谁?”

  “时过境迁,人心善变,现在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如果真要挑一个,我倒是更愿意去相信杨知和。”

  “刑州刺史杨知和?”

  薛平点了点头:“这十余年来,倒是父亲的这位老部下,在父亲的忌辰以及母亲、我的生日的时候,还记得派人送些礼物去家里,至于我的叔父和那些同族吗?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