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出使北魏二三事(八)
作者:琅琊梅郎      更新:2020-12-25 00:32      字数:1155
  </br>  昌平寺是北魏的国寺,位于大昭城西,一直香火鼎盛,慕名前来的香客源源不断。

  此时正值看花时节,游人增多,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去寺里之前按照太子殿下的意思,我们都入乡随俗换上了北魏普通百姓的着装。

  奈何太史嘉这厮国民驸马做的忒深入人心,想低调点都不行。我们前脚才踏进寺门,便有百姓识得出他这张俊俏脸蛋,纷纷驻足立于一旁亲切地笑着朝他点头问好道:“太史驸马好。”

  太史驸马左手背后,右手摇扇,边在前头引着太子殿下朝着人少的地方走边一一含笑点头应着,那模样俨然早已习以为常。

  曲径幽幽,花木深深,寺内满目的红艳艳的锦簇花团多为佛桑和木槿所开,在这艳阳高照天里,映衬着寺内的禅房和僧侣,香客和香火,都少了那么一丝丝燥意。

  我和时钦跟在太子殿下和董大人后面一路走马观花,路过一众善男信女虔诚地跪在烟雾缭绕的香炉旁朝着神明许愿时,窥见太史驸马依然和风满面,顿觉这世道到底有趣得很。人心有所求才会有所畏,无所求则不惧。同样是尚书和驸马,太史驸马在北魏如鱼得水,董尚书在大齐敬终慎始。

  赏完莲池,禅堂内传来击鼓声。我循声瞧着,有小沙弥已到了太史嘉跟前,施了礼,道:“济风师父在九重塔茶堂请几位施主品茶。”

  我陡然想起那鼓声原是召集寺内僧人饮茶的茶鼓。白云寺也曾响起过。

  但白云寺没有浮屠塔,也没有济风那样一身传奇道高德重的僧。

  登上浮屠塔第九重,茶堂里已然打坐着传闻中世间十大高僧之一的济风。传闻他十岁剃度,自此衣衫褴褛,登山涉水走遍九州,历尽苦行,归来方为不惑。

  客随主便,我们跟着太史嘉以北魏的方式向济风见礼。济风出定,还礼,不语。

  太史嘉请太子殿下席地而坐,我们也围着茶碗一一坐下,这才与济安真正打了个照面。

  这样一个开了悟的僧,连张开眼睛望向世人时,竟然都是带着悲悯的。

  我怀念起那个爱打诳语一笑脸上就会起褶子的静会方丈。

  如果说在这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世道,只要有人尊崇儒释道,儒释道的修行者就会在世俗之外与世俗之内不断地徘徊,那么静会方丈应该从未走出过世俗之内。

  如此盘坐了两个时辰,小沙弥过来添了三轮茶,济安法师与太史嘉和咱们的太子殿下、董大人、苏大人已经从不语处境谈到了《四十二章经》再到《法华经》。唯我和时钦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老老实实地听经喝茶憋尿。

  两个时辰,济安法师对佛经高深的造诣还不足以使我这个浊骨凡胎大彻大悟,但是腿麻和尿急让我醒悟,太史嘉这货昨儿说得什么天花乱坠的赏花不过是道小小的开胃菜,安排太子殿下与济安法师会见才是重头戏。

  我不得不狭隘的揣摩,兴于百姓的教,大概长久于为朝廷教化百姓。咱们的太子殿下是一个既能未雨绸缪,又能务实的人。

  而人有三急,我已经到了比谁都急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