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殇
作者:宅成      更新:2020-12-26 23:04      字数:3851
  二皇子严华飞升回仙身后,刚回到仙居山没几日就突然重病不起,高烧不退,昏迷不醒。

  仙后谢虞急得都快灵魂出窍了,她每日守在沐芳宫内严华的床榻前,云和追月在严华飞升回来后便从芊蕙宫回到沐芳宫随侍。上仙庭的御医轮流给二皇子看了个遍,也没看出什么病因。

  谢虞守在病榻前,忽然想到她曾经给严华戴在脖子上的那块“锁魂玉”,于是便伸手往严华领口内一摸,发现那块玉还在严华脖子上,刚要松一口气,但再去仔细辨别时,发现那块玉竟然不是自己祖传的那块灵玉。

  严华脖子上戴的这块玉虽然跟自家那块祖传宝玉外形相似,也是长命锁的形状,但却是一块普通的紫玉,没有任何灵性。

  谢雨思忖着:“莫不是那块灵玉丢了,把魂给带走了?”谢虞担心这块玉会不会还衍生出其他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灵性,于是就开始瞎猜。

  严华在昏迷了三天三夜后,终于醒了过来。但是面色蜡黄,目色迷离,鬓角处竟赫然现出一缕少年白发,“可怜未老头先白”。

  那日仙阳宫的议事厅门口,严华无意中听到了骆离疏的噩耗,惊异于上次的分别竟然是“一诀成终古”,当场一口心头血涌入喉中又被他硬生生咽了回去,跌跌撞撞地回到沐芳宫后便没了知觉。

  严华醒来后仍旧神萎靡不振,谢虞怎么问他,他也不肯多说一句。谢雨看着此时“凄凉病榻无多语”的宝贝儿子,真是欲哭无泪,但她还是忍不住询问了“锁魂玉”的事情。

  严华听到母亲询问,下意识地用手颤颤巍巍地去摸胸口的那块玉佩,眼中泪光流转,因为他想到了骆离疏。

  谢虞见儿子并未作答,也不敢催促,然后她心疼地对严华说道:“华儿,为娘并不是责怪你把那块玉弄丢了,只是担心你现在这个样子会不会是因为那块灵玉的丢失伤了你的魂魄。”

  严华忍住了刚才差点夺眶而出的泪水,不解地看了母亲一眼。谢虞继续解释道:“那块玉是谢家的祖传宝玉,俗称‘锁魂玉’。”

  严华总算是开了口:“何谓锁魂玉?”

  然后谢虞便把这块玉的由来和其中所蕴含的神奇灵性跟严华简单说了一下。不想严华听完这块玉的传说后竟然整个人比刚才神了许多,然后又反复向仙后询问这个说法可是真的。

  谢虞作为谢家人,自然是深信不疑,于是她肯定地告诉严华这“锁魂玉”是块保命神玉无疑,能感知到玉主人的血光之灾,在危难之际帮其留存一丝魂魄,并最终使其复生。所以在严华去人间历练之前,自己才会特意给他戴在脖子上,以防不测。

  “那这留存的一丝魂魄要如何复生,要多久才能复生?”严华继续追问到。

  谢虞回道:“如何复生我也不是很清楚,但听说那一丝魂魄要温养成原身至少要十年以上的时间,这是一个谢家的祖辈告诉我的。”

  谢虞见儿子的话忽然多起来了,心中稍稍宽慰了些,于是便借机旁敲侧击地向严华询问,那块玉到底丢哪里去了?是否能找回来?为什么会换成一块普通的民间紫玉?

  严华只是陷入沉思,似是并未听见母亲的询问。熬了这么多天,谢虞总算是看到儿子的气神恢复了一些,心中稍作宽慰,她见严华默不作答,也就没再继续追究了。

  严华生病这几天,本来已经赶回芷阳山的谢灵旭一到二皇子重病不起的消息后便吓得又从芷阳山跑回了仙居山,这次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儿子谢言。

  谢灵旭心中闪过一丝丝小庆幸,还好严华是被自己送回仙居山后生的病,若是在芷阳山就这般病入膏肓的话,还真没法跟仙君仙后交代了。

  谢灵旭和谢言赶到仙居山的沐芳宫看望时,严华因听谢虞说了锁魂玉的事情,神稍稍振作了一些。

  谢灵旭让谢言跟严华说说话,自己去找仙后请罪去了。严华见谢言单独留下来,示意此时还在自己寝宫内服侍的云和追月先退下。

  谢言知道谢云是二皇子后,开心了许多天,不想自己跟二皇子竟然成了至交。

  谢言这个感情丰富的风流少年看到严华的第一眼就感到严华这般状况应该是心病,莫不是害了相思?然后他张口问道:“殿下,你为何会如此,莫不是骆离疏那边出了什么事?”

  不想谢言竟然一语击中要害,严华的眼泪差点被催动了出来,他稳了稳心绪,强装镇定地对谢言道:“此事不要再提,也不要对任何人讲。”

  谢言郑重地点头表示遵命,本想再追问几句,但看到严华那一脸苦大仇深的表情实在是不忍再问。谢言怀疑严华可能是被骆离疏给甩了。

  谢言又忽然像是想起来什么赶紧提醒严华:“殿下,你昏迷不醒的这几日,听说临安城已经全面解禁,我已经到了柳枝的飞鸽传信了。”

  谢言这句话一说完,他看到严华的表情好像又有点不对劲儿了,于是赶紧住嘴。

  原来柳枝在除魔大战之前就赶回了武夷山,她前面给谢言发出的灵鸽要么是法力不够,要么是在飞过临安城禁区时被阻拦了,所以谢言也是一个没到。临安城解禁后,她从武夷山发出来的多只灵鸽总算有一只飞到谢言手上了。

  谢灵旭觉得自己把严华交给仙后的时候是完好无损的,现在病成这样应该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但他在赶去芊蕙宫的路上,心中还是在不停地打鼓。

  仙后见到谢灵旭的第一句话就是责问,严华脖子上那块护身宝玉为什么不见了?谢灵旭听后真是无处喊冤,他曾经反复提醒过严华那块玉不可离身,而且严华每次都很郑重地答应了。

  谢虞随后想想这事也不能全怪谢灵旭,毕竟那块玉是戴在严华脖子上的,他摘下来或是弄丢了,谢灵旭也把控不了。接着仙后又询问了谢灵旭严华在凡间修炼时还有些什么情况,谢灵旭把从儿子那里道听途说来的又搬运给了谢虞,他告诉谢虞严华殿下在书院修习时好像是跟一个女修的关系还不错。

  谢虞听到这个情况反倒是心里宽慰了一下,看来老天师给出的这个破解之法还真灵。于是谢虞便猜测莫不是这个宝贝儿子在凡间历练时开了情智,看中了哪个凡间的姑娘,结果现在求而不得便害了相思,愁白了一缕鬓前发,但是严华这情智开得似乎有点过了头。谢虞又想到毕竟儿子已有未婚妻,这事还真不好办,看来只能靠时间冲淡,让他自己去消解了。

  殷素听说严华飞升回仙身后回到仙居山没几日便卧病不起,也特意赶过来探望,因为毕竟还未成婚,她先去了仙后谢虞那里询问情况,再由谢虞带着她去了趟沐芳宫探望。谢虞一看到殷素随即联想到这姑娘的未婚夫差点被人给拐跑了,还特意含蓄地安慰了两句。

  殷素来探望的原因一是因为两年前的调包之计令她感到十分愧疚和抱歉,二是因为此时的殷素已经预感和卜算出了一些严风劫数的苗头,而且这苗头似乎跟二皇子严华有些关联,她想通过看一眼严华来帮助自己感知到更多有关严风劫数的蛛丝马迹。

  当殷素看到严华的一刹那,她不仅一眼就看出了严华眼神中的“离愁别恨”,她还真真切切地感知到了自己面前的严华和他心中藏着的不可说的秘密都和严风的劫数有关。

  严华在听说了那个“锁魂玉”的故事后,渐渐从病态中恢复了过来,但是“一朝花落,白发难除”,那一缕鬓前的少年白发却再也消不掉了。

  从此后严华对严风恨之入骨,两人见了面几乎不怎么说话,形同陌路。严风本就是个情智不开之人,他能想到的自然就是严华想要和自己争夺世子之位,才会这样避之不及。所以仙界上下传遍了两个皇子有嫌隙的说法,最后都传到仙君耳朵里去了。

  严华在肝肠寸断了数日后终于还是返回了那个伤心之地——临安城。他一到临安城便赶去了骆宅,此时骆宅已成了一处无人敢光顾的凶宅。城内到处传流着仙家公布的说法:骆家有人修了魔道,走火入魔后杀害了全家。据说出事后骆家所有人的尸骨都被仙家的人走处理了。

  关于这个骆家庄里走火入魔杀害全家之人是男是女,是死是活的说法有多种版本,有的说是骆家庄那个最小的公子干的,也有的说是最小的小姐干的,有的说他跑了,有的说他自戕了。

  因为大多数人觉得能做出这种伤天害理、穷凶极恶之事的人,多半应该是个男的,最好这个该天杀的也早点死掉,所以这个传言就最终演变成为那个骆家庄的小少爷杀害了全家然后又自戕了。

  严华悲愤于骆离疏不尽惨遭杀害还被仙界的人嫁祸成杀害全家的恶毒之人。

  当严华在骆宅内看到那个酒窖的入口处时,触景下不忍生情,他用仙法穿门而入后,发现里面竟然还存储了许多坛窖藏的神仙笑,可能是因为这个入口处比较隐蔽,加之此处已无人敢问津,所以这些上等的美酒竟然幸存了下来。

  于是严华用仙法先将院中的假山石震碎,然后将这些碎石搬移到酒窖入口处,酒窖入口被碎石堆积后便被隐藏得严严实实,很难被其他人发现。严华希望能再有机会与骆离疏在此处畅饮神仙笑,“共折香英泛酒卮”。

  (本文首发于晋江文学城,如果您是在其他网站上看到此文,请移步《晋江小说阅读》app阅读此文,全文,更多的点击和藏才能令宅成加快码字速度,感谢您支持正版。)

  严华自那日跟骆离疏在骆宅分别后,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竟会是如今这样一个“谁有谁无”、“你死我活”的结局。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祈祷自己送给骆离疏的那块“锁魂玉”能帮助他魂归复生,就算是“聚散难期”地“翻成雨恨云愁”,就算是望眼欲穿地等到海枯石烂,至少还有希望在。若真的有那么一天骆离疏能重生回到自己身边,不知他“何日是归年”,不知他“那时能记今生否?”

  以后每年的重阳节前后,严华必来临安城,或是“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或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总之,唱尽一曲曲“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的《离人愁》。

  第一年,“有明月,怕登楼。”

  第二年,“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

  第三年,“今人断了肠,今天各一方,今生与你相见无望。”

  ......

  第十五年,“今夜太漫长,今两股痒痒。”,我要去骆宅散散心...

  ※※※※※※※※※※※※※※※※※※※※

  回忆杀大部分结束。

  “今人断了肠,今天各一方,今生与你相见无望。”“今夜太漫长,今两股痒痒。”出自歌曲《离人愁》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