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分节阅读_193
作者:方便面君      更新:2020-12-27 04:06      字数:1954
  唐枝:“???”

  她觉得宋玉延可能是误会了什么,然而看见她这一脸幸福的模样,解释的话就吞回了肚子里……算了,这人哪是那么容易受别人挑拨的。

  _____

  宋玉延在了解清楚竹雕行的运营模式之后,也找唐浩根帮忙分析了一下这里面是否有什么陷阱。唐浩根说竹雕行并非官方的机构,故而对她的社会身份倒是没有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她并不会因为加入了竹雕行就变成了匠籍。

  在分析了利弊之后,宋玉延最终答应了杜小娘子的提议。唐叶也收到了杜小娘子的邀请,这回她没有依靠别人的判断,而是自己做主加入了竹雕行。

  唐枝得知后感慨:“小叶也长大了呢!”

  想当初,唐叶怕生又内向,即使跟她去菜园子,也只负责摘菜而不敢与人讲价。一眨眼,她都能自己替自己做主了!

  在她身边抱着孩子的陈采杞闻言,生怕唐枝开始琢磨唐叶的婚事,便道:“明年才十七岁呢,还小的很!”

  唐枝:“……”

  她想到自己十七岁的时候,在宋玉延的眼里也还是一个小丫头,故而对于自家嫂子的态度并没有产生疑惑。

  “对了,阿枝你与宋大郎成婚也有半载了,肚子有动静了吗?”

  姑嫂之间聊天也难免会聊到这些话题,唐枝早前便被来探望的烈婶问了一次,后来又被吕氏等人关心了一番,故而对这问题早就免疫了。

  她道:“还没有,阿药说要顺其自然。连保恩院的净觉师傅也说,这一切都自有天定,不必时刻记挂的。”

  这些话自然是她胡扯了,毕竟净觉虽然能看见宋玉延身上的金光,却不会算命。

  可是这话的效果很好,陈采杞是保恩院的香客兼粉丝,也知道宋玉延跟知礼有往来,那么净觉会跟唐枝说这些话似乎也不是很奇怪。

  也好在陈采杞不会去找净觉查证,若是净觉知道了,定会觉得自己这个锅背得似乎有点无辜了。

  _____

  宋玉延与唐叶加入竹雕行之后,行会的受关注度也确实比之前高了许多,而且唐叶作为行会里唯一一个女性竹雕家,自然受到了不少瞩目。

  手工这一行业里也并非没有女性的匠人,比如吴越便曾经有一位很出名的木匠,后来在周朝当了都料匠的喻浩,其女便是继承了他的衣钵的女性匠人。

  都料匠是掌管建筑设计、管理木工的官吏,可以看做是工匠出身之人的最高荣誉与终点。喻浩编纂了一本著名的《木经》,当然,后世也有小部分人认为是其女所写,只不过女性地位较低,故而著作冠在了其父的头上罢了。

  不管《木经》是何人所编纂,喻浩之女精通木工却是无可争议的。

  杜小娘子大胆地将唐叶招进竹雕行,而唐叶也大胆地应下了,这虽然引起小范围的热议,不过也没人去多管这些闲事,毕竟没有哪条行规规定女子不能加入行会。

  相反,有不少人带着好奇之心到竹雕行打听唐叶的竹雕,也算是为唐叶的“青归”之名增加了一点名气。

  宋玉延履行自己的诺言,偶尔会跟竹雕行会的匠人交流一下,他们也有意地模仿宋玉延的风格,虽然缺少一些灵性,可是技法的提升也让他们的竹雕较之前更加受欢迎了。

  那些地主豪强家中添置屏风、竹椅等,都喜欢通过竹雕行找人帮忙雕刻一些纹饰。尤其是那屏风,巧匠能用数百块竹片以最小的缝隙拼接、雕刻出一幅长宽高都有两三米的山水图来,让那些地主豪强十分满意。

  这些都是后话了。

  眨眼便到了八月,因齐如要启程去参加明年的省试,故而笋儿不得不中止了他的学业。

  宋玉延跟唐枝商量了一下,认为他其实也该换个学习环境了。倒不是说齐如那儿不好,而是齐如的教学水平也有限,笋儿若想要深造,还是该到教育水平较好的学校去。

  首先便排除了县学,州学还是值得考虑的,不过宋竹要求将笋儿送回义学,一来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接受监督,二来也要培养他对家族的融入感。

  宋玉延这回并没有直接让笋儿做主,因为宋玉延对他未来要选择的道路其实也多了一点期待。

  以前想着让他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日后最差也是去当一个账房,只要不偷懒也就不会饿死就行了。

  如今她已经融入到了宋大郎的这个身份中,跟笋儿也相处了近五年,说没有产生一点感情也是假的,故而将他当成一个弟弟来看待的话,也是希望他的知识水平能更上一层楼,目标也不要只局限于当账房先生。

  可是最近她也察觉到了,笋儿相较于靠读书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他更想放弃学习,去帮宋玉延的忙,打理一下蜡园或者棉花田的事务。

  宋玉延不认为他是图谋蜡园或者棉花田,因为她看得出他还是想读书的,可是却为了某些事而不得不放弃学习。如此一来,她自然不能让他做主了。

  俩人商议好了之后,便由唐枝去跟笋儿谈话。

  笋儿长大后,嘴巴也是越来越严实了,唐枝还是靠着自己是他的家人的身份来撬开他的嘴的。

  听他扭扭捏捏地说完自己的顾虑之后,唐枝才明白,原来那日她跟宋玉延坦白吴氏造谣宋玉延是天煞孤星的真相时,笋儿正巧在村子里晃悠,听见了她们的对话。

  得知真相的他回想起以前因为这些理由而辱骂、故意气宋玉延,他后悔不已,也十分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