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分节阅读_202
作者:方便面君      更新:2020-12-27 04:06      字数:1723
  洗完澡,她一边帮宋玉延擦头发,一边骂她:“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

  宋玉延嘿嘿一笑,道:“嗯,下次我不这样了。”

  唐枝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琢磨了一下,呸她:“还有下次呢?”

  宋玉延道:“我已经答应你下次不这样了,你不能再提更多的要求了。”

  唐枝哼了哼,懒得再理她。

  翌日一早,烈婶拉着宋玉延等开了一个小会,他们大抵也是意识到那江主事可能会怀恨在心,故而今日的灯市要不就不去了,要么就大家一块儿出门。对方看见他们人多,想必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他们下手。

  林丹实正好也要去参加灯市,观察一下青瓷的市场,便带着妻儿与她们一道出门去了。

  他们再次来到开元寺的时候,果然发现有几道目光落在了他们的身上,不过见他们人多,那几道目光在追随了他们好一阵子后便消失了。

  唐枝叹气:“看来在此地也不宜久留了。”

  宋玉延却不怎么担心,她笑道:“我们出行计划是一个月,自然不会在此久留!”

  唐枝斜睨她:“你又有什么想法了?”

  宋玉延在她耳边嘀咕了几句,又征询她的意见:“娘子觉得如何?”

  唐枝倒是很心动,可是想到与其将时间花在游山玩水上,倒不如回去打理一下营生,或许能多赚些钱。

  当然,她难得有机会出远门,也想到处看看这美丽的山河,倒是没有反对。

  一行人逛了半天,随即在一处茶馆落脚歇息。不一会儿金三轩便出现在她们面前,宋玉延道:“这么巧,金员外。”

  金三轩道:“不巧,我是特意来寻你的。”

  他昨天报了官后,官府便将那小贩骗他的钱给追讨回来了,不过他也是今日早上才拿到的钱,等他再去林家找宋玉延时,林家的仆役便说他们到开元寺来了,于是他就匆匆赶来了这儿。

  他向宋玉延道歉,说他也不知道那竹雕是假的。虽然他心里疑惑过宋玉延何时雕刻出这么多竹雕来了,不过考虑到距离他见宋玉延也已经有两年多了,宋玉延或许已经改了性子,屈服在金钱的魅力之下了呢?

  昨日一遇,他才知道,宋玉延还是那个宋玉延,除了雕刻技艺更加精湛之外,依旧是那不打算利用竹雕来赚钱的性子。

  宋玉延摆了摆手,道:“你本就不熟悉竹雕,会上当受骗也不奇怪。”

  除此之外,她也没说再多的了。

  金三轩心中甚是遗憾,他知道自己大抵是没机会再找宋玉延买竹雕了。

  第90章偶像呀

  参加完开元寺灯市,宋玉延本来打算跟唐枝启程去杭州的,怎料越州竹雕行的匠人听闻了她来越州之事,便上门虚心请教她竹雕技法。

  这些人不是江主事之流,而且只一心关注如何精进雕刻技法,宋玉延见他们也算诚心,便又在越州停留了两日。

  宋玉延记得越州是杜衍的老家,便给他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她在越州的所见所闻。等信送出去后,她们便也发出去杭州了。

  越州到杭州的官道修得平坦且笔直,加上宋冰与烈婶幸运地蹭到了一支商队的驴车,宋家的驴的负担一下子减轻了,奔走起来的速度有所提升,故而一行人走一日多便到了杭州。

  在脚店办理好投宿手续,又安置好驴车,笋儿与饼儿便迫不及待地想去见识一下西湖的风景了。

  宋玉延是来过几次西湖的,然而她所看见的西湖景致已经是千余年后的了,跟如今的景致是截然不同的。

  千余年后的西湖经过多次的疏浚、构筑沿岸的堤岸,已经颇有人气,而如今的西湖没有堤岸,湖中葑草杂生,少了一丝人气,但环境清幽,是文人骚客最喜欢的景致了。

  来到西湖,宋玉延脑海中浮现的自然是苏轼大佬在杭州任通判期间写下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

  另外西湖有一湖堤名为“苏堤”就是苏轼修的,只是这会儿苏轼大佬还未出生,这西湖岸也没有后世满是石砖堆砌的模样。

  而宋玉延她们过来的时候,一场又一场春雨温柔地落下,让原本就清幽的西湖看上去云烟缭绕,烟雨朦胧,恍若仙境。宋玉延心中暗叹,难怪诗人们写诗总喜欢写西湖,就这景致,若是她有诗才,怕是也忍不住吟一首诗了。

  她虽然不会吟诗,但是好歹会作画,于是她拉着唐枝到旁边的灵隐山登高,又特意寻了一处视野开阔的亭子,展开纸,便琢磨着要如何下笔。

  此时在她的脑海中是两幅不同的画面,千年前与千年后的西湖景致在她的脑中相互碰撞,随着碰撞的发生,她的灵感也如泉涌般,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唐枝拿出砚台与墨条,倒了点水后便在一旁帮她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