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重启恒源
作者:蠢蠢凡愚QD      更新:2019-10-15 03:18      字数:9094
  张大功已经在卿岛转了一个多星期。

  虽然新北卿岛生产基地的计划只定下来一个大脉络,不过最主要的东西都已经明朗。

  按照李宪的要求,卿岛基地面积至少要五万平方米,周边紧靠国道或者高速出口,两个小时的车程之内有港口。

  张大功到了卿岛之后,找了几个当地的熟人,直接就接触了区里面的招商领导。

  对面也不含糊,没过多长时间就在崂山区给找了块地方,并给出了价格。

  “李总,我们看的地方在崂山,面积能有四万多平米,地都已经平整完了,区政府那头负责给接水接电。旁边儿就是省道,港口的话就离得稍微远了点儿,达不到你说的两个小时车程,也没差多少。我算了一下,要是走省道的话,上午发货,下午就能到三号码头,地理位置上还是挺便利。”

  一听到这些个条件,李宪立刻就来了精神,忙问多少钱。

  “价格上……不太理想。现在给的价格是每平米三百五,地是平整好的,不过水电还都没通。我和老陈粗略算了一下,水电这块估计能和开发区这头谈下来,不过像咱们的排污,燃气,外加厂区运输道啥的都整下来,怕就得个千来万。”

  “这么多?”

  听到这个数字,李宪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新北现在盈利能力可以,可是开年之后酒业那头直接就上了项目,集团方面没有拿到分红。而保健品这两个月的盈利,除了支撑了集团分红之外,更是填补进了林区开发项目之中。

  他本想的是,把集团的财务再挤一挤,争取搞出来几百万作为启动资金,先把纸业基地的用地落实下来。之后的再慢慢靠着集团收益去挪动。

  可是现在按照张大功传回来的消息,四万多平的地皮,一平米三百五,那就是一千六七百万了,再加上一些必要的配套,全算下来,那还不得超过两千五百万?

  这个钱,短期之内集团是真拿不出来。

  “条件上不能再放宽一些么?”对着电话沉吟了片刻,李宪问到。

  “肯定能啊、”张大功当即答道,“我这边就跟招商办那头接触了一次,价格上面我打听了,附近有个刚刚落成的电容厂,地价是二百八拿到的。不过他们那头是自己平的地,我估计咱们这块要是磨一磨,三百块钱拿下来不成问题!”

  三百块钱一平不成问题?

  尼玛问题大了好不好?!

  李宪一咧嘴。

  他记得去年和前年的时候,招商地价挺便宜的啊?

  之前去沪市的时候,在机场他看报纸的时候还看见来着,说广东那边一个开发区招商,一平米才一百块钱不到。

  听到李宪的吐槽,电话那头的张大功无奈了:“我的李总,你说的那都是猴年马月的事儿啦!两年之前地确实便宜,可是你得看看这两年的行情啊!自打去年国家限制建立开发区,这工业用地价格穿天猴似的往上涨,卿岛这头发展的这么快,哪还有你说的那个价了啊!”

  李宪一拍脑袋——他把这事儿给忘了。

  经张大功这么一提醒,脑海之中的记忆碎片串连起来了;

  九二年刚刚经济体制改革那会儿,在工业用地上推出优惠的政策。由于规划失控,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热闹的群里运动。1991年,全国共有开发区117个,到1992年8月,这个数字已经猛增到1551个。而到了1993年的十月,各类开发区竟然多到8700。在全国已经批准的1.5万平方公里的开发区里,如果这些开发区全部做到水电供应和道路的平整,需投资约4.5万亿人民币,远远超出国力负荷。

  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土地流失,上头出了红头文件,开始搭理整顿各地新建开发区,并取缔圈而未发的地皮。

  这事儿当时李宪知道,不过他并没有当回事儿。

  在历史上,这个文件确实让全国的工业用地皮肤政策猛然缩紧。但是从后面的效果看来,这个文件的约束力相当有限。因为直到了二零零几年,各地开发区过度开建,占用了大量耕地的情况仍然存在。

  这,也就是他当初没急着去圈地皮的原因所在。

  不过当时是当时,那时候新北的规模和业务还很幼齿,在外省设立一块飞地,不说自己有没有能力整下来。就算是整下来,新北没有相应的项目,地皮放在那里肯定也是被其他大佬们瓜分的节奏。

  现在就不一样了、

  新北已经确定了扩张计划,可是好死不死的,却正赶上了这么个紧缩阶段。

  不对、

  正在李宪失望的功夫,他马上意识到了什么。

  哪里不对!

  自打去年年底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破碎,现在地价正在狂跌。而工业用地虽然眼看着是升值趋势,但是在他的印象之中,似乎没有在94年的时候就达到现在的这个标准。

  卿岛虽然在之后的二十几年里凭借优异的地理位置,成为了中国北方最牛逼的港口城市,可是现在才九四年。卿岛市政府在对外介绍的时候,还是中国山东卿岛,没狂到把山东这个省名称摘掉直接称自己为中国卿岛呢。按理来说,现在的卿岛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招商的力度怎么可能会这么低呢?

  不存在,绝对不存在!

  肯定是哪个环节自己没想到。或者是张大功他们没找对人。

  想着,他马上将办公桌旁插在桶里的地图翻了出来,摊开之后,直接翻到了卿岛那份。

  将那大比例尺的地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他陷入了沉默。

  肯定是有机会的。

  可是机会在哪儿呢?

  开发区泛滥成灾,国家发红头文件取缔……工业用地价格上涨……

  正在这时。

  办公室门被人敲响——收发室的更夫过来送报纸了。

  “李总,办公呐、那啥,这是这今天刚收到的周刊,给您放这了啊。”更夫老吕哈了哈腰,将一沓报纸放在了李宪的手边。

  对老吕点了点头,李宪重新收回了注意力。

  可就是那么一扫的功夫,便见到了经济学人周刊的封面。

  那上面,用特大号的标题写着,“93年国内投资统计出炉——合同外资高达1114亿,创历史新高!”

  李宪狠狠的一拍脑袋。

  他妈的!

  死脑筋啊!

  外资,外资!

  土地黑市啊!

  他就感觉这年景的地价还不至于窜到这么高。

  看到这个新闻,他才猛然想起,在92年之后全国经济热,招商热的情况之下,外资在内地投资的土地使用金上面是有优惠的。而且这个政策,已经被一些外资企业看到,并利用了起来。

  土地黑市,在这时应该已经初步的形成了。

  看着地图,李宪哼哼一笑。

  一个计划,已经在脑海之中浮现起来。

  “老张,你马上去跟那头的招商办再联系一下,问问他们那头对境外企业的招商政策!”李宪用手指敲了敲地图,命令到。

  不过马上,他就意识到这么办不合适:“不行,这事儿咱们新北不能出头,你去不合适。你回来吧!这事儿我再安排。”

  说完,不顾那头张大功满头雾水,李宪便挂断了电话。

  “开发区泛滥……圈而未发……呵呵、”

  看着地图上,卿岛南部那一大片还被各个村庄名称占据的部分,李宪握紧了拳头。

  想了想,又拿起了电话。

  滨城。

  东沟镇东北方向的一处荒地之中,时琳32小学翻修竣工仪式上。

  “春风绿柳,万物复苏。春姑娘迈着轻盈地步子,慢慢的向我们走来!”

  “拳拳赤子心,心系祖国情!在这个春天里,来自严阿姨的义举,像春天的怀抱一样,深深地温暖了我们!她出钱为我们翻盖校园,让我们的屋完,严时琳挂断了电话。

  嗯、

  这句也是暗号——代表现在没有时间,稍后回复。

  一旁,一众领导目瞪口呆。刘镇长搓了搓手,“严小姐,您要是忙的话,那就先忙、可千万别耽误了您的正事儿。”

  严时琳摆了摆手,“钱介个东西,没有赚够的时候。人生的意义是需要钱之外的东西来维系的。三个亿的项目而已,是我的跑不掉,不是我的也强求不来。不差这一时半刻,刘镇长不用介怀。”

  这话说出来,周围的人颤抖了。

  三个亿的项目,风轻云淡、

  这才是富豪气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