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刀·行路难(二更)
作者:猛二哥      更新:2020-12-27 21:16      字数:3887
  谢公子把自己要上圣山探路一事避重就轻地告诉了陆行焉。

  他要送她一把绝世好刀,是给她的惊喜,若提前说了,效果就会减半。

  陆行焉什么都没说,她看着谢公子衣袖有些褶,便站起来,替他展平褶皱。

  他双手负于身后,肩宽而胸背挺拔,陆行焉从不觉他是这般高大的男子。

  “你师兄与我同行,不必担忧。”

  “我不担心你。”她双手扶在谢公子腰上,要稍稍仰头,才能把他的脸入眼底。

  “只是你我要分别一段时日。”

  想到要分开,陆行焉不禁惋惜。

  谢公子的拇指抚着她的眼皮:“你不怪我没与你商量吗?”

  “既然我是你的女人,你有什么决定,我都会在你身后支持你...”她把脸贴近谢公子的怀里。

  过去的陆行焉总是护在谢公子身前,为他挡风遮雨,将他当花房里娇弱的花来对待。

  在得知生死蛊一事后,她反倒放下了一些执念。

  既然谢公子生不由他自己,死也不由他自己,生死之间的这段路,就由他自己决定怎么走。

  陆行焉既是不舍得他离开一段时日,又是欣慰他终于有点正事可做,她放在谢公子背上的手,鼓励地拍了拍他的背:“你不知道我有多开心...你可算是不用整天躺着,游手好闲了。”

  谢公子露出委屈的脸色:“哼,原来你心里面,我就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谢公子出发的这一天,陆行焉正好打遍了西昌刀客。

  夏红雨冲着这些刀客气愤道:“饭桶!你们统统都是饭桶!”

  她自己提刀向陆行焉冲过去,险些被陆行焉折断了肩膀。

  隔日,夏红雨再也不敢提打架的事。

  她抱着自己的绫罗绸缎和珠宝首饰过来找陆行焉:“陆行焉,你过来,挑你喜欢的拿去。”

  谢公子不在她身旁,陆行焉好不容易得了时间休息。

  夏红雨每天早晨定时来找她。

  陆行焉平时很少有别的兴致,她双手抱在胸前,靠着树干,赶走夏红雨:“我不喜欢你的衣服,我想睡觉。”

  “你挑一件嘛,还是你们中原人,瞧不上我们西昌的?哼,我们西昌的宝贝,你们中原人都是没见过的。”

  陆行焉就是不喜欢好看的衣服,不喜欢好看的首饰。

  张风清当时说对了,她只喜欢好看的男人。

  夏红雨见陆行焉这样不识好歹,扔下衣服就走了。

  又过了一天,夏红雨又来看陆行焉。

  陆行焉将她昨天仍在地上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宝蓝色的、深红色的、明黄色的衣服挂在院子里,在阳光底下流光溢。

  陆行焉正在阳光底下打坐修习内力,五斑斓的阳光洒在她脸上,令她清丽的多了几分糜艳。

  夏红雨不敢打扰她,不禁多看了几眼眼前这女人。

  你说她,明明是平平无奇的样貌,怎就这么令人想要多看几眼呢?

  见陆行焉终于运完气,夏红雨上前陆行焉的手:“你今天不要洗衣服了,衣服你让仆妇去洗嘛,走,我们比试去。”

  陆行焉一听比试,才颇有些兴趣。

  二人在街上走了一圈,也没找到愿意和她们比试的人。

  夏红雨不得不佩服她:“我们西昌的刀客都被你给打怕了。”

  没人愿意和陆行焉比刀,她只好被夏红雨拉着在街上闲逛。

  两人路过成衣铺,陆行焉被一条挂在最显眼处的布料吸引。

  夏红雨向她介绍:“这是我们西昌的丝罗,你摸一摸,质地是不是很舒服...我们贵族的贴身衣物都是用这种布料做的。”

  陆行焉不懂这些细致的东西,她只问:“是最好的料子吗?”

  “自然,你们中原的王族买都买不到呢。”

  陆行焉便让老板裁了两尺布,她要给谢公子缝两件春天穿的里衣。

  夏红雨跟了陆行焉几天,还是没瞧出来她除了刀法厉害,到底有什么好的。

  不过是个会洗衣做饭的女人罢了,她们西昌多得是会洗衣做饭的仆妇。

  谢公子到底喜欢她什么嘛。

  她没忍住,趁陆行焉缝衣服时问她:“你究竟哪里好,谢公子看上你哪一点了?”

  陆行焉歪着头打量夏红雨。

  夏红雨是个倾城之貌的美人,可尽管这样的容貌,都没能打动谢公子。

  女人在一些微小方面,都是斤斤计较的,陆行焉也不例外。

  夏红雨幼嫩貌美,性情开朗,不正是男人喜欢的样子吗?

  陆行焉跟谢公子在一起以后,也产生了难得的攀比心,她故意轻描淡写道:“谢郎就喜欢我这样的。”

  “你哪样呀?难不成他喜欢你会打架?”

  “不如等你能打得过我的时候,我就告诉你。”

  “我若每天都练刀法,总有一天能打得过你。”

  陆行焉笑而不语。

  夏红雨的刀法会增进,自己的刀法也会增进。

  “哼,你也不和我说话,亏谢公子还特地嘱咐让我多陪陪你,你,你真不领情。”

  陆行焉听是谢公子让夏红雨来陪自己的,于是放下手中针线。

  她对夏红雨没多大兴趣,但既然是谢公子的心意,要好好珍惜才是。

  “你想做什么?我陪你,我教你几招刀法好不好?”

  夏红雨老早就这样想了,但她又拉不下脸开口求陆行焉教她。

  “我是公主,你是什么人,怎么能认你当师父。”

  “我只是个中原的杀手罢了...你爱学不学。练功很苦的,也不是谁都能学得来。”

  激将法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会管用。

  夏红雨一听这话,就当陆行焉瞧不起她,她立马来了志气:“哼,你不要小瞧人,学就学。”

  陆行焉让她丢掉刀,先拿树枝练起。

  她的武学路子便是这样开始。

  宗主习各门各派的招数,而她作为宗主陪练,练的是各门各派招数的破解法。

  她从没真正学过什么招式,挨打挨多了,明白了怎么防守,学会防守,就学会攻击。

  学会了攻守,再融会贯通,就有了她自成一派的刀法。

  夏红雨是个公主,从小被众星捧月,难娇气。

  陆行焉教学的法子也很简单,她先拿着树枝打夏红雨,打得夏红雨怕了,不得不还手。

  陆行焉的武功,七成都是宗主教的。

  他教她的时候是个严师,一丝不苟,陆行焉没有过别的师父,因此教别人的时候也是格外严格。

  有几天,夏红雨听到陆行焉这三个字就条件反射地出招。

  拿树枝练习了四天后,陆行焉才终于同意让她握刀了。

  “等你能抢到我手中的刀时,我就教你几招好看的招式。”

  练习完,陆行焉像擦拭着宝物一样擦拭干净手里的铸铁刀。

  夏红雨问她:“你也是这样练得刀吗?”

  “我没特地学过刀法。不过武功倒是这样练出来的。”

  刀不过是她修习的武器其中之一,更多时候,宗主都是拿树枝与她过招。

  虽然是树枝,但动起手来没有丝毫的含糊留情。

  宗主不会因为她是女子而放松要求,而她也从未在他身边把自己当做女子过。

  因为以后江湖里的人,不会因为她是一个女人而放她一条生路。

  谢公子他们穿过了一段普通的山路,用了三天才到冰原之上。

  赵行风正准备探路,被他拦住。

  “我和和尚两人足矣。你,替我去办个事。”

  “不行,和尚和你两个人...”赵行风看了眼他俩。

  和尚和谢公子,一个比一个弱。

  “谢侯府还有一只一千五百年的人参,你去替我偷来。”

  “公子,千年人参并不是续命之法...而且蛊毒如今已经攻至你心脉附近,若服用了人参,你气血增益,蛊毒也会增益,有害无利啊。”

  赵行风曾答应要给陆行焉一支千年人参的,上一次那支人参,是陆行焉亲自去疾青山取的,而不是赵行风给的陆行焉。

  谢公子不许任何人对陆行焉食言。

  “我知道,你时间不多,必须在我回西昌之前赶回来,明白了吗?”

  赵行风没办法不听谢公子的话。

  赵行风留在原地,只见他和和尚二人一马继续上山。

  冰川上,突如其来的风雪如刀向他们暴露在外的皮肤割来。

  孟至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吃这个苦,他见走的路还算不多,再瞧瞧自己和谢公子,都不是多么健壮的身躯,便打了退堂鼓:“谢公子,咱们回去吧,你我二人,如何征服得了这圣山呐。”

  孟至清冻得双唇直打哆嗦。

  走在前方的谢公子回头,只见他浓黑的睫毛上已经覆了一层霜雪。

  他丝毫不在意孟至清说什么,只是一路前行。

  “方才路过山洞,先去山洞里避雪。”

  孟至清欲哭无泪。

  他当年上山当和尚,只是为了不被饿死!现在他可是要被冻死了,还不如早年饿死呢!

  谢公子找了块石头,背靠着石头躺下来。

  干粮和腊肉都冻得和石头疙瘩一样硬。

  孟至清不吃肉,他只把干粮拿火烤软,谢公子朝他扔一块小冰疙瘩:“帮我把肉也化了。”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自己化吧,贫僧不吃肉。”

  谢公子见和尚不吃这套,便拿出了自己哄他上山的说法。

  “今日你我在此处,是为了去寻找佛法真谛,咱们这一路种种艰险,都是佛祖对你的考验。”

  孟至清甚至开始怀疑,他一开始就只是为了骗自己跟他上山,才说圣山之顶能找到大乘佛法。

  谢公子他说佛祖就在圣山之上——可是这么冷,佛祖不会冻着吗?

  “谢施主,骗人也是一种口业。”

  谢公子瞪了眼这个不听话的和尚,要不是瞧着他体内有真气,才不会带这个拖油瓶上山呢。

  没人给谢公子煮饭,他还不想饿死,便乖乖自己煮化了雪水煮了粥,又撕了两块肉扔进粥里。

  一股饭香飘到孟至清鼻间,是他当和尚前闻过的味道。

  这味道触动了他的记忆,以前家中就常常这样煮粥,等水煮开了,娘就扔两块腊肉进去。

  “谢施主,原来你也吃这种东西,我以为只有我们普通百姓才吃呢。”

  谢公子以前不吃这种东西的。

  在关山时,陆行焉常常煮这样的粥。

  味道比不得他吃过的山珍海味,却很容易填饱肚子。

  尤其是刮风下雨天,喝这么一口热粥,整个人都会暖和起来。

  谢公子估摸错了天气,自这日起,山上的风雪就没停过。

  二人断断续续往上爬。

  谢公子不能吹风,他一到夜里就咳得厉害,孟至清担心他会咳死过去。

  他再一次质疑:“佛祖真的会住在雪山顶吗?”

  谢公子正因着破天气和自己这破身体暴躁,他在气头上,不屑地对孟至清说:

  “佛祖住哪干我屁事。”

  观星象测天气的说法一点都不对,他回去便烧了那本书。

  休息了一夜,谢公子脾气好一点了,他的身体也好一点了。趁着白天风雪小的时候,他们得多赶几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