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作者:霍克凯里      更新:2020-12-31 19:41      字数:2908
  水灯吃的是红汤的大排面,要了三份浇头,两块大排加荷包蛋。

  赵玉青不是很饿,怕水灯不自在,随便点了碗素浇面,陪她一起吃。

  水灯还在发育中,加上以前干农活老是吃不饱,现在能放开了吃,胃口一时间变得很大,像是身体自动在找补回来。

  赵玉青倒是觉得她之前一个小姑娘受了很多苦,多吃点是应该的,还认为应该敞开了吃,反正赵家养得起。

  吃完面,水灯用帕子擦了擦嘴,有些不自在。

  “玉青哥哥,我是不是太能吃了,花了你很多钱啊。”

  在走回去的路上,水灯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赵玉青深感意外,“怎么会,赵家的一切本来就是你的,我可以花,你自然也可以花,你记住你是赵家人,你这样想太见外了,我和我爹都把你当成亲人,希望你也是。”

  赵玉青腾出一只手,摸了摸水灯的头顶,“你记住你是赵家人,是我的妹妹。”赵玉青盯着水灯的眼睛,表情认真,希望水灯能听进心里去,她不应该把自己当成外人。

  水灯同样回视着,坚定地点了点头,“嗯!我以后不会这样想了,我知道了。”

  “嗯。”赵玉青嘴角一弯,拉住水灯的手,摸到她掌心的茧子,微微一怔。

  “走,回家吧。”

  ……

  “臭叫花子,让你偷吃!偷吃!”前面有家包子摊,摊位前一阵阵骚动。

  准备回家的赵玉青和水灯看到两个大男人在揍一个小叫花子,把人踹到在地,下手相当的重。

  赵玉青水灯两人走近一看,这叫花子不是龚九凤吗?

  原来那日赵家没追究龚九凤的愚弄,看她只不过是个小姑娘,就让她走人,谁知道她还没离开此地。

  其实龚九凤没了希望和出路,去哪儿都一样,干脆就在苏州沿街乞讨了,况且她实在也走不动路了,也想不到去哪里了。

  她今天实在饿得不行,偷了一个白馒头,被摊主当场发现,抓住狠狠揍了一顿,打得她眼冒金星。

  水灯在一旁看到了她这样,有些于心不忍,制止那两人喊别打了。

  赵玉青瞬间懂得水灯的意图,直接掏出钱,便多给了几个铜板让摊主息事宁人。

  龚九凤见那两人拿了钱走了,继续大口大口地啃白馒头。

  她边啃边打量面前着两人,此时心想着:哟~面前这两人还真是熟人,赵水灯如今大变样,从头到脚一身富贵行头,跑到她面前开始装好人了。明明以前两人都是脏兮兮的穷鬼,这回儿野鸡变凤凰,跑到自己面前炫耀什么。谁要她假好心!

  龚九凤脸上没表露出来,心里却异常妒羡,明明当初约好一同到苏州,就会有自己的饱饭吃,现在赵水灯却独享富贵,恐怕早忘了路上作伴的朋友了。

  水灯自然不是龚九凤想的这样的意图。

  她问赵玉青拿了几张钞票,蹲下身朝龚九凤面对面叮嘱:“九凤,你离开这里,这些钱就是你的,你拿这些钱买点吃的也好,或者买身衣服找份工也好,至少能够花一段时间了。只要别让我在这里看到你。”

  “行呗,听你的,你给钱就行。”龚九凤一把抓过那几张纸币,放进兜里紧紧捂住,起身一溜烟就跑了。

  龚九凤做的那些事情,赵水灯没法子不介意,但看她这般落魄,她也下不去手,再雪上加霜。

  水灯现在所做的,已经极度宽容了。

  之后龚九凤的确没在苏州城出现过了。

  ……

  过了半个月,赵适康打点了好了,让水灯去上学,水灯去的这家中学,也是当初赵沁荷读的那所贵族女子中学,叫育林女中。

  水灯试穿了校服,是一身五四装,上袄是蓝色的,袖子七分长,领口是盘扣样式的扭结,下半身是黑色的及膝长裙。

  水灯换上洋袜和皮鞋,转着圈问:“玉青哥哥,这样好看吗?”

  经过这半个月的滋养,水灯小脸开始长肉了,小身板虽然还是瘦,但是看上去健康了很多。

  穿上校服的她,笑得十分开朗,又有朝气。

  “好看,好看。”赵玉青不是哄她,而是水灯长得真好看。

  应该是赵家基因优良,生出来的都是漂亮孩子。

  ……

  这日放学回了家,水灯写了封信给顾卓,告诉他自己已和舅舅圆满相认,舅舅给她找了学校让她上学,她现在每天吃得饱穿得暖,且有个表哥也很疼爱她。

  写完托吴管家把信寄了出去。

  没过几天,在苏北的顾卓就了信,看到水灯一切安好,他就放心了。

  他打开信封的时候,里面还有几张当初塞给水灯路上用的钞票,她一分没动,还另外还多塞了一张五块钱钞票。

  信中提到,这钱就当给顾奶奶补身子的,让他别拒绝,还附上了赵家的地址,让他回信。

  之后水灯和顾卓虽然没见面,这几年却一直互相书信往来。

  ……

  水灯去上学前,启蒙都是来自于自己母亲,赵适康身为亲舅舅也担忧水灯跟不上一般学生的进度,就让赵玉青先帮忙辅导。

  没想到却发现意外的惊喜,水灯不止聪明,记性也很好,虽说不是过目不忘,但是有的东西,说一两遍她就能牢牢记住,再难些的,说几遍她也彻底懂了。

  她人非常机灵,没上过私塾就会识字,也知晓一些诗句,还会一些基本的算术,这一切看来都是赵沁荷的功劳。

  水灯就这样进了育林女中,能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有些家底的。

  现在大部分学校都要求学生学习英文,可水灯不懂英文,之前也没有学习英文的基础,其他还勉强跟得上,那洋文天花乱坠的,听得她无比头疼。

  自十几年前北洋政府改革学制系统,育林女中改为壬戌学制,的确颇有成效。

  赵沁荷当年在这个学校就是因为成绩优异跳了班毕业的,虽说水灯有弱点,但胜在脑子聪明,遗传了母亲的聪颖,再加上勤能补拙,英文学了几个月也能勉强赶上了。

  实在难懂不会的,回家也能问玉青哥哥。

  这一段时间,水灯在学校过渡的还算自然,同学们都挺和气。

  直至因为一件小事,水灯和班里人起了点摩擦。

  水灯不是当地的人,口音也有些明显,不过班里还有个女生也是外地的。

  班里统共两个女生是外地的,一个是水灯,另外一个便就是白映珍。

  白映珍的父亲本就是外省人,前几年携妻女来苏州开厂做生意赚了点小钱,就让自己女儿上了这个还不错的学校,想好好培养一番。

  但白映珍之前在老家没怎么读过书,也就在私塾上过一年学,后来父亲发迹,她才又有机会重新上学。

  她如果上个普通学校或许还好。

  但育林女中大多有钱人家的孩子,这里的学生起点已是很高了。

  白映珍在班里,还曾因为外地口音被取笑过,再加上成绩也差,一直跟不上班里的进度,所以班里也没什么人和白映珍玩。

  她平时小心翼翼,却还是被不少同学欺负过,因她性格内向,自卑软弱,便不怎么吭声,心想着都是一些小磕小碰,就忍了。

  却不想越隐忍,班里人就越过分。

  “外地人,考试又考四十分了。”

  “人家外地人家里有钱啊,花钱进来的,脸皮肯定是厚的。”

  ……

  同学们窃窃私语,白映珍只好装作听不见,把头埋在臂弯里,趴在桌上装睡。

  上英文课的miss苏,今天课上又点名白映珍起来回答问题。

  “这里的home为什么不加to,白映珍你起来回答下。”

  白映珍僵着身子慢吞吞地站起,她刚刚一直在发呆,如今放的洋屁什么加不加“to”的,她怎会晓得。

  这会儿班里人就开始交头接耳,无情嘲笑起白映珍,坐在旁边的水灯又听到“外地人”的一些言语。

  水灯见这女同学实在窘迫,小声提醒了句:“副词。”

  答不出的白映珍冷汗都快滴下来了,听到有人解救她,飞快答了句。

  最后miss苏听到了正确答案,抬了抬眼镜表扬了句:“不错啊,今天没发呆啊,坐下吧”

  白映珍如释重负般地坐下了,偷偷歪过头感激地看了一眼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