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虎啸喧争如窃语
作者:榴弹怕水      更新:2019-10-15 14:49      字数:14520
  “咻……轰!”

  官渡,前线阵地,正在此处巡视的燕公领卫将军公孙珣眼睁睁的望着三块巨石先后从对面营寨后方飞出,中途带着一种怪异的呼啸声,然后其中一个径直砸到了自己左前方不足三十步的一处土山上。

  而接触到实体以后,这块石头携带的巨大冲击力直接将土山夯实的一角给砸垮不说,然后居然又卷着无数泥土顺着土山坡度斜斜地翻滚下来,引得土山下军官士卒赶紧避让,却又让那石头借着巨大的惯性穿过了一处栅栏,撞坏了望楼的一处支架。

  公孙珣看着从身前滚过的那块人头大的石头,一言不发,也无多余表情,俨然是不以为意。但他不以为意,下面的人可不尽然,其人身侧右前方,足足七八架早已经预备好的砲车不敢怠慢,即刻在一名年轻军官的号令下一起发射,以示回应。

  七八架砲车轮番齐射,数十石弹接连不断飞入对面营寨,气势端是惊人……不过,除了一开始第一轮齐射后引发了一阵骚动,逼得曹军不得不下了土山、望楼外,对面其实并无多余动静。

  齐射完毕,又一名军官开口下令,亲自带着一曲士卒朝着对面而去,但很快,对面因为躲避石弹而原本空无一人的土山上、望楼上便涌满了弓弩手,前方一线栅栏上面的工事平台上也多出了无数手持长兵的士卒。

  燕军无奈,只能在更高一级指挥官的命令下悻悻而退。

  公孙珣看了一阵,一时并无言语,只是让人将对方的砲车所发的石弹抱来看了几眼,又扶刀去自家的砲车阵地中走了一圈,然后方才摇头:

  “这支砲兵归谁管?”

  之前那名下令发射的年轻军官飞速跑来,俯首称命:“末将吕扶,为此处砲车军侯!”

  公孙珣听到声音和姓名后微微一怔,却又立即恢复如常:“吕扶,你知道为何你这里的砲车是对面的数倍,却无法压垮对方吗?”

  这唤做吕扶的六百石砲车军侯一时惊惶,只能俯首再拜,不敢多言。

  “抬头!”对上这个人,公孙珣就显得没有耐性了,直接一声呵斥。“畏畏缩缩,成何体统?小时候如此,做义从时如此,现在出来单独领兵了还是如此。”

  吕扶,也就是燕国首相吕范长子了,赶紧又抬起头来。

  “你去看看敌军的石弹,再看看你的石弹!”公孙珣不免厉声呵斥道。“看完了,跟我说是怎么回事!”

  吕扶不敢怠慢,赶紧去旁查看,然后满脸羞赧之意:“回禀燕公,敌军石弹俱被打磨了棱角,一旦发射落地还能滚动,而末将麾下砲车所发石弹却只是大略石块,落地无用。”

  “非只如此!”公孙珣叹了口气,继续言道。“敌军石弹尖啸声过于清晰了,不一定会专门在石弹上钻眼,但其中说不得会有一两颗专门绑了竹管之类的事物……你再去看看。”

  吕扶一时醒悟,赶紧再去查看,果然在另外一个石弹下发现了被压碎的竹料痕迹,这种捆缚并不牢固,基本上落地便会碎裂,跟石弹脱离,让人看不出首尾,却也称得上是个非常有效的战场小技巧了。

  不过,就在吕扶查探完毕,准备下拜复命,许诺改进之时。忽然间,又是一阵刺耳啸声响起,只见对面曹军大营后又是三颗石弹先后发出,往燕军大营处飞来,而且落点清晰无误,正是燕军的砲车阵地。

  士卒慌忙避让,而曹军石弹接连不断,纷纷砸入砲车阵地,竟然在准确度堪忧的盲射之下真的将其中一架燕军石砲给砸崩了。

  曹军结束炮轰,砲车阵地上慌乱一时,而对上此情此景,吕扶早已经羞惭入地了。

  然而公孙珣眯眼想了一下,却不怒反笑:“这次不怪你……我也没想到曹军居然给砲车安了轮子!我就说嘛,为何明明是我们起砲更早,数量更多,却一直不足以压制对方。”

  此言既出,周围随从的幕僚与义从军官们一分为二,年纪大一点的多有些茫然,但是在邺下接受过一些奇怪书籍的年轻人却都恍然一时。

  “传令给德谋,让他督促全军即刻整改砲车,加装轮轴。”公孙珣即刻吩咐道。“以后砲兵及其所属民夫,下午时分单独加一餐。”

  众人赶紧领命。

  “好生去做!”临走前,公孙珣到底是没忍住,其人一手扶刀一手以马鞭拍打了下吕扶的肩膀。“不要急也不要躁,但更不能畏缩敷衍……毕竟不是小孩子了,要担起事情来才行。”

  吕扶赶紧再拜。

  而待其人抬起头后,公孙珣却早已经翻身上马,带着一群中军幕属、义从退入后一层木栅,往他它处巡视去了。

  然而,十余里宽的战线之上,这一轮突袭性质的巡视尚未进行到一半,也就是刚刚又探查了两处前沿营寨,前线大将程普便匆匆领着诸多前营将领到来‘陪护’了……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任谁遇到这种情况,尤其是砲车轮子的问题被主帅临阵发觉后,似乎都会如此。

  “殿下……”当公孙珣停在一处土山上,遥遥观望敌营许久不动后,程普不免有些紧张。“其实连营之策……”

  “其实连营之策有好有坏。”公孙珣听到程普开口,终于在这个本方堆得最高的土山上坐了下来,却依旧望着曹营不动。“好处是不怕犯错,咱们从五月相持到九月,四个月间从立栅到土山,从土山到地道,从地道到起砲,相互往来不断,前线营寨也算是有所易手,但始终难定大局;至于坏处嘛,就是营寨太厚,整个官渡密密麻麻,根本看不清敌方动向……”

  程普欲言又止。

  “莫要多想。”公孙珣终于笑着瞥了眼对方。“稳重这个姿态,本就是当年黄巾乱时我专门嘱咐你的,而当日选你做官渡主将,用你连营之策,也本就是我那一战打的心疼,特意存了求稳之心……事到如今,又怎么会怪你呢?”

  程普这才放下心来,却又一时疑惑:“可若非是对战事进展不满,殿下今日为何专门来此呢?”

  对上程普,公孙珣当然没有遮掩的意思,即刻颔首示意。

  而立在一旁的贾诩得到示意后,却也是干脆直言:“镇南将军有所不知,殿下此行还真只是来看敌营动静的,巡视反而是顺路……今日清晨,审青州那里发来机密急报,说是关将军数日前很可能便已经突袭攻下了下邳。”

  这个消息算是刚刚传到官渡这里,故此,和土山上下的幕僚、义从、军官们反应差不多,镇南将军程普也是登时懵住。

  不过,这种懵住并非是单纯的震惊,而是掺杂了疑惑、荒谬与不解,甚至有点被文字绕晕的感觉。

  因为这话的槽点太多了。

  首先,审配是河北最高级别的官员,关羽也是河北最高级别的将领,二人搭配后实际上共领青州及东线军政全权,结果审配从青州发来关于关羽的最不定早已经如丧肝胆。但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不能放弃任何提振士气的机会。而很显然,刘玄德和夏侯惇也是猜到了对面要撤回下邳,这才专门大上午的出来耀武扬威,乃是要展示出一种燕军小一万兵马,居然是被刘备单骑吓走的姿态,说不得还有激关羽发兵攻城,趁机小胜一阵的心思。

  也就难怪关云长会突然眯眼了。

  实际上,连郭嘉和臧霸都忍不住心中暗骂,但偏偏无可奈何,反而要小心看向关羽,严防对方真的被一时激怒。

  孰料,关云长眯起眼睛,眼看着刘备和夏侯惇全副披挂仪仗,威风凛凛来到阵前之后,却是微微一叹:“刘玄德还是如往日一般,游侠之气十足,凡事不计身份,屡屡行险……徐氏子,你知道什么是侠吗?”

  被陡然问到徐庶沉默片刻,到底是说了实话:“我听奉孝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不错!”关羽沉声以对。“但侠之一道,非只是要知道何以为,更要有行侠仗义、为国为民的根本才行。你知道侠所恃之物是什么吗?”

  “不尽相同吧?”徐庶若有所思道。“或为谋、或为力、或为财……”

  “但若是这样,为什么要统称之为侠呢?”

  徐庶一时沉默。

  “是不惜身,是小临大!”关羽不慌不忙,就在阵前给徐庶上起了课。“太史公有曰:‘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此所谓侠!所以侠客与一般扶危济困者相比,是多了一层不顾身的勇气的!”

  徐庶思索片刻,重重颔首,而一旁郭嘉却是一时口干舌燥,偏偏竟不知该说什么话才好了。

  “而勇……太史公亦有论述,出在《刺客列传》之中,或曰血勇之人,怒而面赤;或曰,脉勇之人,怒而面青;或曰骨勇之人,怒而面白,或曰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关云长继续缓缓言道,却是顺势以手指向了阵前百步外的刘备。“刘玄德身为一方诸侯,闻得爱将有难,连夜百骑驰入彭城,可谓勇气绝佳。而其人如今既然知道爱将已死,徐州既失,便已然怒极,却依旧神色从容,堂而皇之出城列阵……你说这算是什么勇?”

  “神勇吧?”徐庶脱口而出。

  “却也未必。”关云长捻须而对。“我识他许久,素知其人面白,说不得只是骨勇之辈呢……恰如我此时怒极,却因为素来面赤,也不好说自己是神勇之人的,说不得只是血勇!”

  徐庶一时茫然,还以为对方是在讲笑话呢?但素来知道关羽脾气的郭嘉却已经满头大汗,再也遮掩不住慌乱之意,偏偏在关云长的逼视之下张口无言。

  而关羽既然压住了郭嘉,便微微向后招手,自有人将他那柄形制奇特的长刀递上。关羽接过刀来,倒挂在马鞍后,自己兀自手持长矛,缓缓打马向前而去。

  另一边,刘备昨夜才来,如今又确实是仓促出城装模作样,所以与夏侯惇之间根本没来得及说太多话,此时倒是强打精神临阵趁机议论了一下,说是待关羽退兵,夏侯惇便即刻回昌邑主持防务,彭城刘备独当便可……然后忽然看见关羽单骑持矛向前,还以为对方是要搭话告辞呢,便对视一眼,也齐齐打马上前。

  当然了,刘备与夏侯惇又不是迂腐的傻子,二人素来是知道关云长本事的,只是一来刘备对周瑜格外看顾,甚至他亲生儿子尚在襁褓,素来对周公瑾是存了半托孤半义子心态的,着实想趁机要回周瑜尸首;二来嘛,刘备却也是有倚仗的,其人身侧一骑,一直相随在旁,稍有动作腰中铃铛便响个不停,却唤做甘宁甘兴霸。

  话说,甘宁乃是巴郡豪族出身,去年益州、荆州冲突,他被刘表蛊惑反叛,却因为不得本郡人心被巴郡都尉严颜轻易击败,只能乘船逃到荆州来。偏偏其人作风蛮勇,又失了家族势力,而且还有吕布前车之鉴,所以刘表只把他当臭抹布一样给嫌弃……故此理所当然弃了刘表从了三大诸侯中最能得武人心的刘玄德。

  此番刘备星夜疾驰至此,很大一个倚仗,便是这位甘兴霸和他的百骑铃铛兵了!

  回到眼前,双方相距百步,刘备、夏侯惇引兵在城下列阵,身前身后除城墙军队外,还约有百骑亲卫护佑,外加一个刘备极为信任的甘宁在侧,自然不惧,便微微向前相迎;而关羽缓缓催马向前,臧霸、徐庶、郭嘉等人眼睁睁看着对方马后拖拽着的那柄巨刃,却只是冷汗迭出,连声都不敢吭的……

  双方各行了十余步,相距六七十步的时候,刘备与夏侯惇便察觉到对面故人的异样,便是甘宁也警惕起来……但说时迟那时快,关云长忽然夹紧马腹,直冲向前,区区六七十步,不过须臾而已,被当做目标的刘玄德一直等到对方冲到自己时方才醒悟,便猛然勒马,试图向后,却已经来不及了。

  不过,与此同时,负有护卫职责的甘宁和另一边的骑士周黎却早有准备,二人双双横矛,及时架在了刘备与夏侯惇身前。

  然而,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关云长冲到刘备跟前,根本没有如想象中的那般出矛,反而是左手按住长矛,右手几乎单臂从身后挥出一柄巨刃出来。

  刀锋随马势挥舞落下,宛如一条青龙一般自上而下,自后往前直扑过来,甘宁、周黎手中明明已经架住的两条长矛迎刃而断,齐齐坠地,而刀锋虽然受挫,却依旧不止,复又向下斩去,却是将刘玄德坐骑的马首给直接劈开!

  刘备跌落在地,手中刚刚取出的双剑也瞬间失手,关云长得势不饶人,稳住马速之后直接一刀复又当头劈下,却是夏侯惇奋力勒马回援,抬矛架住,结果不言而喻,又是一刀两断,长矛直接分作两端,矛首落地。

  非只如此,关云长回头眯眼一瞪,直接转手一刀,干脆朝着夏侯惇腰下平挥过去。

  生死之间,夏侯元让直接主动弃马,滚落于地,而其人坐骑受惊,抬蹄嘶吼,却是被关羽大刀给直接割去半个马背和半个马首,一时血肉模糊。

  不过,这种大刀虽然力道十足,配合着锋利至极的刀刃和关羽的巨力,也显得杀伤力十足,但用起来却太过费力,而且不易把控……关云长三刀既出,连斩了三根长矛,两个马首,也是力不从心,将大刀直接卡在马骨之中,再难抽出。

  这时候,与周围吓傻了的骑兵不同,甘宁第一个醒悟过来,直接翻身下马护住刘备不说,还直接捡起地上断矛,朝着正在转身对付夏侯惇的关羽胯下坐骑奋力一捅。

  关云长胯下战马本是从徐州缴获的寻常白马,并不是他本人的优良坐骑,此时吃痛,直接失控。但关羽不慌不忙,居然趁势弃刀下马回身。等其人转过身来,对上手无寸铁的甘宁时,后者这才惊慌一时,并立即试图翻滚躲避……原来,关羽手中那柄长矛竟然一直都未撒手,还直接顺势刺了过来!

  一矛戳出,终于奏效,却是直接将躲闪不及的甘宁从张大惊呼的口中刺穿到底。可怜甘兴霸出身巴郡豪门,自少时便桀骜不驯,自诩虎臣,结果刚刚陷入天下反复之大局中,尚未扬名,便死在战场,做了区区矛下之鬼。

  话说,这连续的动作虽然看起来复杂,但不过是三刀一矛而已,连在一起也不过是眨眼功夫,而一击得手后,待关云长复又试图抽回长矛而不成时,周围南军骑步早已经纷纷上前拽着地上的刘备逃回阵中,夏侯惇与周黎也拔出腰刀相互扶持一起向后飞奔而去。

  关羽瞥了几人一眼,不再留恋,直接赤手翻身上了甘宁战马,俯身疾驰回阵……全程无一言,亦无一色变。便是其人将要迎上臧霸等人的接应时,身后双手微颤的刘备遥遥含恨一箭射来,正中肩膀,其人亦无多余表示,只是回头看了刘备一眼,便从容归阵,然后又从容下令,指挥全军退兵往下邳而去。

  关云长一击不中,便撤的干脆至极。

  而另一边刘玄德丢下从身侧侍从处抢来的弓箭,望着侍从小心将混着马尸、马血的甘宁尸首取回,一直咬牙不言。但等到忽然数骑燕军去而复返,持周瑜尸首换回长刀后,其人却终于是对着两名爱将尸首彻底失控,继而在城门前落泪如雨下……

  其实,刘备昨夜到达彭城,知道周瑜身死,心中便已经惊怒哀痛交加到了极致,只是其人素来喜怒不形于色,不愿意将心中情绪外露罢了,能撑到此时方才失态落泪,已经着实是忍耐许久了。

  九月十五,月圆之夜,刘备哀伤难耐于彭城,而官渡大营之中,公孙珣却也忽然惊醒,再难睡下。

  “不对劲……”这位心中有事的燕公沉声吩咐。“点灯,取地图来!”

  —————我是外露的分割线—————

  “五月,太祖连营稍前,依沙土为屯,东西数十里。操亦分营与相当。太祖起土山地道砲车,操亦于内作之,以相应。前后四月,互战不利。”——《典略》.燕.裴松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