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天时怼兮威灵怒
作者:榴弹怕水      更新:2019-10-15 14:49      字数:7004
  日落时分,就在乐进忽然发现沛国故人郭援居然真在城头上的时候,乌巢一战也基本上落下了帷幕。

  黄盖的到来为曹操争取到了一个救命的喘息之机,使得后者没有被全面包围,得以趁着夜幕到来突围向南,遁入黑暗之中,但也仅此而已了……因为黄公覆所部从昨日半夜时分便离开大营,往来奔驰一整日,行程六十里,两次越过济水,基本上就是强弩之末。不像奔袭的乐进部,还在清河那里稍微休息了一阵子。

  而且,别忘了黄盖麾下士卒如今基本上就是个样子货。

  真的是样子货,黄盖部乃是当日官渡血战后四营残部的集合体,恰如夏侯尚、车胄那两千骑兵一般姿态,而且这一战本身就是弃子,曹操也好,黄盖本人也好,都不会真的将真正的战力放入其中。

  只是为了表演的真实一些,确保了旗鼓甲胄这些装备而已。

  故此,眼见着黄盖北来,燕军骑兵匆匆掉头,只是奋力驱败兵一冲,继而做出铁骑践踏的姿态,黄盖全军便彻底失控,一时四散于原野之中。不少人更是为了躲避燕军骑兵的锐利,直接一头扎进了乌巢泽内,然后又因为天色已黑外加身上甲胄之累,多有陷入泥淖,再难爬出。

  想想也是,彼时四营苦战,尚且半日全败,彼时万骑奔腾,尚且一冲而覆,今时今日,此情此景,又能如何呢?

  只是黄盖来的时机过于出色,起到了一定战略延迟效果而已……这一点后来得到证实,黄盖渡过济水之后,知道此地在大战,却并没有着急归来,反而稍微放缓了速度,卡着日落时分才到达战场,也算是有几分为将之道了。

  而黄盖部既然溃散,天色便黑,曹操、文聘、李通三人皆趁机拔阵北走,公孙珣却也没有强留的意思,而是下令全军吹号集结,要求作战的各部清理战场。毕竟,三万五千骑战斗到此时,轻骑也好甲骑也罢,人马俱疲绝非妄言,失去战功与肾上腺素的刺激后也很难再去作战,甚至,若是黑夜中迎面撞上曹仁的援兵说不得反而要吃大亏。

  “算上黄盖勉强也是破了三营……也罢!”

  火把之下,公孙珣望着曹孟德逃走方向的一片漆黑沉默了许久方才开口,却居然显得有些百无聊赖。“战士疲敝,天色又暗,令明去一趟,引两千义从,聚集一些兵马向南追击十里,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十里之后,无论成与不成,都立即回身散开兜住,往北驱赶一拨败兵,尽量将战场敌军驱入乌巢泽内,然后就让大部队回军归营整备,你自留在此处扫荡压制,等明日再派大军过来细细打扫战场。”

  众人忙不迭的答应。

  这是当然的,光是散落在战场上的甲胄、箭矢都是一笔巨大的军资,何况还有可能的俘虏,不可能不来专门打扫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一仗打的,不临时捡破烂,怕是官渡大营那里发动攻势都难,因为弓箭不够!

  命令既下,庞德等人自然领命。而作为一军主帅,打了一场无可辩驳大胜仗的公孙珣却出乎意料的没有兴奋之意。其人并不再多说什么,也没有与在战场上唱起河北民歌的士卒们相和,而是径直领着千余骑义从西归官渡。随着他的离去,战场上的歌声与嘈杂也慢慢消逝,喧嚣了一白日的乌巢终于渐渐平静了下来,只留下漫天血气弥漫于夜空之中,然后偶尔有忍受不住伤痛的伤兵低声哀嚎呼救。

  与此同时,就像是一件事物的两面一样,和平安宁了一整个白日的内黄地区却随着黑夜的到来,忽然喧嚣。

  其实,当时乐进听到出身沛国的营州平原都尉郭援在此时,就已经知道大事不妙了,但其人只是稍微色变,却又恢复如常。因为此行既然越过黄河,乐文谦便早有觉悟,过河的卒子难道还能退吗?

  又或者说,过河的卒子,而且是拱在最前面的过河卒,难道还会有什么奢望吗?他之前稍微变色,也只是过河之后一日行军过于顺畅,让他稍微起了一点点侥幸心态而已。而现在想来,行军如此顺利本身就不正常。

  当然了,此时多想无益,因为乐文谦反应过来以后也并无多余废话,而是即刻下令,让随行甲士试探攻城!

  但是,哪怕乐文谦号称勇烈,素以先登闻名,哪怕他手下五千濮阳兵之前数年间一直在前线与燕军摩擦对抗,以至于被燕军靖安台认可为‘精锐’,但这一波试探性的悬索攻城却是上来便彻底失败了。

  原因很简单,不是乐进部远来疲惫,也不是乐进部缺乏器械,而是偌大内黄城上,守军数量未免太多了些!

  乐进部的甲士们奉命上前,先直接尝试悬索登城,却换来了城头上轻易的杀伤,基本上是稳住勾索后,人刚爬到一半便轻易被城头割断绳索,重重摔下。无奈何下,其部只能在内黄北门左近顺着城墙跟抹黑前行,试图寻到一处防守薄弱之处偷偷攀登,但几乎每到一处,此处城头上便骤然火起,点亮夜空,同时有金戈呼喊之上在头是坏消息接连不断。

  高干攻城受挫!

  张超派出的哨骑和斥候隔着清河发现了大股敌军的动静!

  曹洪顺着内黄泽向北面挺进试探,然后便消息全无!

  到了三更时分,随着孙策本部攻城失利退了下来,其人终于派贴身卫士带来了数个确切而又致命消息——乐进战死!城中至少有一万兵,准备万全,而营州牧程仲德居然就在城上!

  到了四更时分,曹洪部和向更北试探高干部也纷纷传回消息,明确告知了在内黄城北面遭遇大股燕军的军情,并且二部已经很难脱战!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李进却一直坐在河畔一个小丘上不动,并没有丝毫反应。

  直到五更时分,天色微亮,随着李进部自己的哨骑在上游亲眼看到太史慈的旗号,孙策也再度派人过来,坦陈告知了黄忠部和乐进残部已经有所动摇,虽然没有投降却也不再听从指挥的事实,这种情况,他不敢从城下轻易脱离,否则黄忠说不得便会带着乐进残部投降,曹洪、高干、张超三部也必死无疑……总而言之,有些东西终于是不用怀疑了。

  燕军数倍于己,以逸待劳,张网以对,而本方大将战死,友军动摇……更要命的是,七军中足足有六军深入了以内黄城为核心的天然半封闭三角区域,疲敝、惊惶、夜幕、诱降、交战临敌等等等等之下,极难寻机突围。

  这次突袭,根本就是一头扎入了燕军的包围网中!

  这次突袭,拯救不了濒临崩溃的中原大局,只会加速南军的溃败!

  选择权难得来到了李进手中,毕竟,对于前面的那些人而言,可能的确是进退不得,但对于迟迟没有过河的李进部而言,此时却是可进可退。

  故此,李进部的那些军官,也就是济阴李氏那些多年相从李进的宗族兄弟们,此时纷纷聚拢到小丘之下,等待军令。

  俄而,李退之睁开眼睛,站起身来,面无表情,直接拔刀出鞘,以刀指北,简明扼要:“今日之事,有进无退!全军渡河作战!”

  ————我是有进无退的分割线————

  “臣松之案,周泰刚强不屈,乐进骁果显名,许褚勇猛壮烈,陈到英豪不堕,皆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可谓虎臣之风,其与张辽、成廉何差?惜乎所托非人,不识天命,一朝身死,徒扼腕尔!然以当世之论,虽不得功业,亦忠臣良将也!”——《典略》.燕.裴松之注

  ps:大章还点利息,顺便感谢新盟主三杯猪,zwya两位,分别是第萌……说起来,以前写影帝的时候,还真做过万订百盟的梦。

  但是真做到了,又不珍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