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大师的古代生活_分节阅读_282
作者:长发女妖      更新:2021-01-01 01:10      字数:1818
  来送请帖的人还特意提了一句不要带贵重的礼物,知府大人只是按照旧例招待并提点新科举人们而已。

  李恩白送走了来人,拿着请帖进了屋,只觉得这位卫城知府很是有趣。

  一边要宴请大家,一边还提前声明不收贵重的礼物。这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来酒席得带礼物,但不能带贵的?

  而且这一句按照旧例,也很值得玩味,卫城知府很怕人怀疑他拉帮结派。

  但这些跟他都没什么关系,管知府想做什么,他只要安安静静的去赴宴就好了。

  新科解元是卫城本地的一位学子,和孙明知是亲师兄弟,为人十分热情和善,出自卫城的世家,却并无任何架子。

  晚宴当晚,他到的不早不晚,正好和李恩白前后脚到。一下车,他便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还没等他坐下,便将他团团围住。

  李恩白看了一眼,这位解元一直面带三分笑,不动声色的打发掉来找他混眼熟的众人,这语言交际能力堪称完美。

  心里赞扬了一番,他找了一个角落窝着,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不去抢解元的风头。

  反倒是解元似乎一直惦记着他,巡视了全场,发现他的时候眼睛一亮,走了过来,“李公子你好,在下王伯俊,卫城人。”

  “王公子你好,李临风,石城槐木村人。”李恩白也回礼介绍了自己。

  一般人介绍自己,都是姓名、字、籍贯,而这个籍贯,一般都是说到城,最多说到镇。

  但李恩白不一样,他压根儿不想说镇,直接略过,说了村。

  王伯俊虽然有几分惊讶,但也没在意这样的小细节。他来结交李恩白是有目的的,“打扰李公子清静了,伯俊前来,是为了替我弟弟向李公子道个歉,我二弟少不更事,结交朋友没有打听清楚人品。”

  李恩白一挑眉,“王公子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并不认识你弟弟,也不曾听说过你弟弟对我做过什么需要道歉的事。”

  “其实是这样,我师弟于八日前在燕春楼摆酒,宴请同窗,我当时有事不能去,便让我弟弟仲仁替我去了,仲仁为人喜欢热闹,又带了个刚认识的朋友。”

  “他这个朋友姓陈,陈英才,兴隆镇人氏。此人心胸狭窄,嫉妒李公子学识过人,便借着酒意胡说了一些话...”

  王伯俊也是无奈,他弟弟什么都好,就是看人不准。不管什么香的臭的,都能和他交上朋友,往往都是被坑了才知道怎么回事。

  李恩白听到他说带朋友去赴宴,便猜到是怎么回事,“王公子不必如此,我与那陈英才确实有仇,和旁人无关,王二公子也是被小人蒙蔽了。”

  这句话王伯俊爱听,他弟弟自然是什么都好的,只是心肠歹毒之人太多,总要蒙骗他,他还涉世未深,自然是防不胜防的。

  李恩白看到他脸上隐隐透露出来的赞同,不知怎么的,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弟控的味道。

  这样的表情他在云河脸上见过,在木小青的三个哥哥脸上见过,在木小竹脸上也见过,真的太熟悉了。

  于是他隐晦的夸奖了一番王二公子,这位王伯俊立即对李恩白亲热了几分,仿佛遇到了知音。

  拉着李恩白说笑个没完,孙明知和石文柏也过来凑趣,听见王伯俊大肆夸奖他弟弟,顿时翻了个白眼,“师兄,你够了,仲仁哥都多大了,你还总觉得他少不更事,分明就是天真!”

  “哈哈哈,师弟,仲仁这性子确实是天真,不过也没什么不好,他过的高兴即可。”

  王伯俊也很宠着孙明知这个师弟,对他的话也不反驳,但也要维护弟弟。

  一直到开席前,他们四个都凑在一起说笑,旁人无法插足其中。

  卫城的知府是等到时间到了才出现的,到了也不废话连篇,简单的讲了两句,提醒大家要沉下心,戒骄戒躁,脚踏实地的前行。

  然后就是干巴巴的吃饭,就连敬酒都是让大家一起敬的。

  吃完饭,一刻都不停留,仿佛后面有人拿刀追着他一样。一场原本应该精彩纷呈的晚宴,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散场的时候,李恩白身上连点儿酒气都没有,他自己有些惊讶,主要是知府跑的太快了,没给大家发挥的余地。

  “李兄,觉得很奇怪吗?”王伯俊和他一起出来的,似乎是发觉他的惊讶,解释了一句。

  “知府大人原来是带兵的将领,前几年还一直在北疆守着,后来被一旨调到了卫城做知府,他平日里最不喜欢的就是文人的诸多礼节,喜欢干脆利索一些。”

  这位知府既然出自行伍,自然与文人行事不同,但好在是个好官。而王伯俊讲这一番话,也是向李恩白示好。

  “原来如此,大人是个爽快人啊。”李恩白淡淡的接了一句,“我后天就要回家了,可否写信与王兄交流学问?”

  “自然可以。”王伯俊也笑的得体。

  两人分开,但对彼此的示好都了解了,王伯俊对陈英才这人的处理尺度也有了了解。

  一上马车,云梨的笑脸便出现在眼前,李恩白那礼貌的外壳瞬间瓦解,有了人气儿。